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实训平台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实训平台是一款专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学生设计的多功能教学工具,它集科研教学、实验实训和项目实践于一体,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环境。该平台以国产高性能芯片RK3588作为其边缘计算的核心,支持本地化编程开发,使得学习者能够深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此外,平台还支持PyTorch、TensorFlow、NCNN等多种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便于学生进行模型训练和推理实践。 平台内置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包括但不限于MobileNet、Fcn_Resnet、Resnet、Openpose、Unet、Retinaface、Yolov8pose、Yolov11等前沿模型,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和学习深度学习模型的机会。这些内置模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深度学习算法的实际应用,也为他们的创新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实训平台,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平台融合了先进的多模态大模型智能体,并配备了一系列场景化实体组件,包括深度相机、双轴云台、多轴机械臂、微型输送带、工业级相机以及麦克风阵列等。这些尖端设备使得我们能够快速构建智慧工厂、智能分拣、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多种应用场景。
江苏学蠡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 2025-07-15
大倾角煤层长壁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
西安科技大学自1999年开始就对大倾角煤层长壁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着手开始研究,现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表论文71篇;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倾角煤层综采难题,促进了我国乃至世界煤炭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其成套技术除在四川、甘肃、新疆、黑龙江、北京、宁夏、重庆、山西、贵州等省(区,市)的20多个矿井推广使用外,还被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引进,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基于“种养结合,生态微循环”的秸秆高值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
根据当地种植养殖规模,匹配对应规模生产设备,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降低农业废弃物运输成本和环境保护代价,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约9亿吨,随着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作物亩产不断增加,秸秆量也不断增加,在黄淮海稻麦种植区,产生的大量水稻、小麦及特经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后造成的耕作成本增加、水体污染等问题,同时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在小区域产生大量畜禽废弃物,其处理难度与成理成本增加。 受成本及环境等因素影响,秸秆及畜禽粪便不适宜远距离运输,因此本课题组提出“种养结合,生态微循环”的秸秆高值综合利用理念,系统研究了秸秆(水稻)微贮制备生物饲料的技术、小型禽畜粪污处理技术,集成国内现有的技术工艺路线,并开发复合菌剂及智能菌剂混合及喷淋装备等核心技术装备,形成秸秆就近制备饲料、饲料就近饲喂畜禽、畜禽粪便就近处理消纳的生态微循环的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利用模式,可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本成果经过示范、技术已基本成熟。本成果在国内外发表2篇论文,共获批6件专利。 主要特点: 以水稻秸秆等种植废弃物为原料的微生物制备生物饲料系统;将产出的生物饲料代替部分全日粮在当地养殖场饲喂畜禽;中小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发酵沼渣、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种养废弃物为原料的好氧堆肥系统,将生产出的有机肥在当地种植企业施播应用;根据当地种植养殖规模,匹配对应规模生产设备,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降低农业废弃物运输成本和环境保护代价,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面向海上风电机组、海洋装备及船舶的腐蚀防护新技术
本成果是基于新材料和高速激光熔覆的海上风电机组、海洋装备和船舶的长效、环保防腐新技术。针对海上风电机组、海洋装备和船舶的海水腐蚀问题,突破了现有防护期效短(防腐涂料期效一般为1—5年)、涂层易剥落以及涂料中所含有机化合物(VOC)污染环境的局限性,自主开发了激光熔覆用高性能耐蚀合金粉末材料和制备高耐蚀熔覆层的高速激光熔覆系统,利用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海上风电机组、海洋装备和船舶的重要部件上制备超长寿命(≥50年)的耐蚀熔覆层,从根本上解决重要部件全寿命周期内腐蚀防护问题。该项技术的成熟度达到8级,具备批量生产条件。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GF发明专利2项。 创新点 1、研发了系列专用于高速激光熔覆的镍基高性能耐蚀合金粉末材料。 2、开发了基于高速激光熔覆的耐蚀层制备技术与装备,防腐层与基体冶金结合(结合强度≥200MPa)。 3、提供了一种长效、环保的腐蚀防护新技术,材料不含VOC及其他有毒化合物,耐蚀寿命≥50年。 市场前景 腐蚀使全球每年损失的钢铁约6000万吨,随着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我国海洋工程95%的材料都是钢铁或钢筋混凝土,海洋工程防腐已成为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已成为世界海洋涂料使用量第一的国家,2010年我国海洋涂料市场规模已超350亿元,海洋涂料的需求量年均增速超过20%。目前防腐涂料作为海上风电机组、海洋装备及船舶应用最广泛的腐蚀防护途径,但存在有效防腐期较短、所含有机化合物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防腐效果更好、时效更长、低毒环保的新方法。 应用案例 自2017年以来,成果已应用于船舶水线以下与海水接触的钢板、压载泵大轴、尾舵及其它部件,已有的结果表明,熔覆层完全耐蚀,预计其耐蚀寿命大于50年。 获奖情况 耐蚀新材料与制备技术成果于2021年经过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刘振东院士任主任委员的鉴定,鉴定结论为“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高耐磨耐蚀新材料与熔覆层的制备关键技术入选“2016中国黑科技百强”。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8-03
五谷杂粮饮料(包括茶奶)的工业化技术及装备
以有机复合谷类杂粮为主要原料,采用微波烘焙、超微粉碎、冷杀菌(电磁脉冲杀菌、超高压杀菌等)及瞬时超高温杀菌等关键技术及装备对产品营养、稳定性、色香味的影响及加工研究,生产固体或液体健康饮品。 创新要点 独特的营养配方;产品的稳定性、保质期保障;不同口感、色彩;不添加化学合成添加剂。
江南大学 2021-04-11
三维摄像与识别一体化智能终端
团队目前主要产品有:‍(1)三维彩色测量系统:基于光栅投影的三维测量技术,获取被测物体的三维彩色信息。可以用于工业级高精度测量,电影、游戏等行业中的人物、场景建模。(2)三维快速测量系统:可实现快速测量,获取物体三维动态数据,适用于工业有限元分析、动画人物动作捕捉等应用。系统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三维微小测量系统:利用远心镜头获取微小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可用于工业微小器件尺寸、材料形变测量、三维指纹识别、三维生物特征识别领域。(4)(门禁/闸机)三维安检人脸识别系统:将三维快速测量系统与自主开发的三维人脸识别软件有机结合,集自动人脸检测、自适应调光、三维测量与识别、身份认证为一体,构成可实时进行三维人脸测量与识别的自动化系统(门禁,闸机为应用场景之一)。
东南大学 2021-04-11
人工智能标准数据库系统建立与应用
人工智能是一项严重依赖数据的技术,数据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而医疗数据又具备其特殊性,受到了严格的保护和使用限制。国外由于有健全的数据管理机制和严格的监管,有很多公开数据集,可供研究单位使用,用于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部分公开数据集虽然也可以被我们所使用,但是受到人种差异限制,某些疾病并不适合亚洲人群(比如:欧美人种和亚洲人种存在乳腺类型差异),且欧美疾病发病率和我国也存在差异。我国医疗数据量远远超过国外,但是受到法规等限制,无法进行数据挖掘,严重限制了我国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家鼓励“产、学、研、用”综合发展,也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但是,医院空有数据,没有技术,无法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单位和厂家空有技术,缺乏合法高质量的数据,也无法开展相关研究更无从进行产业化。 该项目已获得“人工智能训练标准库的处理与检测方法、系统”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CN201710546301.8),本专利的目的是能够建立人工智能所需的标准数据库,通过数据和训练库分离和提供标准数据接口的方式,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为研发机构和厂家提供研发数据和验证数据,以便促进我国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产生更多原创算法和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品。
北京大学 2023-02-27
海上风电智能化腐蚀监测与风险评估管理系统
本技术采用电化学技术实时监测钢管桩涂层老化度和阴极保护效率;同时采用膜电阻探针技术监测电子电气系统的大气腐蚀速率,以及风电舱室内的盐雾沉积量,结合远程网络和云服务技术,实现电气装备腐蚀速率、牺牲阳极保护效率和涂层老化状态的长期在线监测,及早发现腐蚀隐患并预警,通过预防性维修和养护,将海上风电腐蚀灾难降低到最低值,提高海上风电基础和电气装备的防腐蚀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和投运,部分海上风电基础生命期已经步入服役中期,海洋环境腐蚀带来的检测、评估、修复问题日益显著,并且随着海上风电场址选择的深远化、技术经济的精益化,对海上风电基础和高、低压电气装备的腐蚀与防护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技术采用电化学技术实时监测钢管桩涂层老化度和阴极保护效率;同时采用膜电阻探针技术监测电子电气系统的大气腐蚀速率,以及风电舱室内的盐雾沉积量,结合远程网络和云服务技术,实现电气装备腐蚀速率、牺牲阳极保护效率和涂层老化状态的长期在线监测,及早发现腐蚀隐患并预警,通过预防性维修和养护,将海上风电腐蚀灾难降低到最低值,提高海上风电基础和电气装备的防腐蚀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螺旋管内焊缝跟踪与熔透集成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内容及特点: 本项目旨在提升螺旋管制造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和 产品质量。该系统是一体化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在内焊生产过程中对焊 缝进行自动跟踪,并对焊接的熔深进行实时控制。使用这套系统能够显著 提高产品的焊接质量和一致性,而且可以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市场预测及投资 :该产品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国内 众多的管状焊接生产厂家都需要实现焊接自动化,全国仅按 50 家计算, 每个厂家三条生
南昌大学 2021-04-14
煤矿主井装卸载安全提升智能监测与控制装置
煤矿提升机箕斗卸煤不净的原因有:水煤、黏矸造成箕斗内滞卸载不完全;冬季严寒天气,箕斗内的水媒冻结造成滞煤,当箕斗定量装载在箕斗滞煤情况下再次装载后,其实际载荷超过额定负荷,远超过电机额定能力,会造成无法正常提升,若不及时排除,则易造成提升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成果设计了测量余煤卸载情况的监测系统,该系统将利用无线张力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提升机钢丝绳的张力,并通过无线发送装置发送到地面,之后,通过标度变换并计算出钢丝绳张力和载重量最终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当过有余煤未卸尽时,则报警,提醒及时清理箕斗余煤。该成果的发明,极大提高了矿井提升机的安全提升水平,促进了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 该成果针对提升机提升过程中的过载情况进行研究,设计了基于无线通信的装卸载安全 提升智能监测与控制装置。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 1、能够实时测量钢丝绳张力,钢丝绳直径 22~36mm; 2、该系统能够测量装载重量为 0~20 吨。 3、系统采用无线数据传系统,工作频率为 2.4G,传输距离 200~2000m; 4、系统采用蓄电池供电,供电电压 12V,功率 0.7W。 5、能实时监测钢丝绳张力,并实时显示装载重量。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7 68 69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