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
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智能硬件,在保证实验室使用安全的情况下,对实验室进行开放管理。管理员录入实验室资源,然后在系统中设置实验室开放,学生通过安全考核,在线预约空闲的实验室资源,预约成功以后,在预约时间段内来到实验室,刷卡开门,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提交实验数据,完成数据统计。 功能特点
安徽省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万欣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
万欣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由实验室基础信息管理中心、信息门户中心、数据报表中心、数据交互中心、系统设置管理几个部分组成。通过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模块的组合,可实现高校实验室各项业务的信息化、流程化管理,同时让实验室基础数据在各业务系统中流通,并生成使用数据进行汇总,为实验室建设及业务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实验室管理业务水平。
上海万欣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天立泰教育装备管理系统
一.设备台账易查询 教育装备管理系统,系统数据易查询,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取使用。 二.高效完成各类报表 高效完成各级领导及教育部门平时和年度所需的各类报表,减轻学校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 三.主管部门精准采购 区、校设备配比率与使用率一目了然,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从而轻松实现精准采购。 四.设备使用动态监控 学校设备使用情况,可在线动态查看,动态监管,真正的让设备物尽其用! 五.资产管理更科学 教育装备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提升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管理水平。 六.无纸办公更环保 实现了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无纸化通信与协同办公。
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海信校园设备集中控制管理系统
海信校园设备集控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统一区域/校园设备管理方案。该平台通过对互 联网交互设备集控控制,实现教育局到学校,学校到班级的两级管理,为多级管理者提供设备状态 监控、远程管理控制、定时发布计划、多种统计数据查看等功能支撑,构建更加智慧的信息化区域 与校园。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金碟RFID图书馆管理系统
  金碟数码凭借20多年的图书馆自动化领域的系统开发与服务经验,研发了基于RFID(无线射频识别)应用技术的整套图书馆智能化解决方案及配套设备,不仅对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模式有所创新,而且对实现图书馆与读者互动的人性化服务,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图书藏、借、阅一体化的功能,增加了图书馆的安全性、准确性、可靠性和扩展性,为图书馆应用领域提供了完整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升级和完善了图书馆系统,相比传统的“条形码+磁条”模式更为智能化。   ◇自助借还书系统实现自助借还书及办证服务,支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实现无人值守、刷脸借还书。   ◇简化了读者借还书手续,缩短了图书流通周期,提高了图书借阅率,提升了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更受读者欢迎。   ◇为图书馆提供了全新盘点模式,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提高图书盘点及错架图书整理效率。   ◇使错架图书的查找变得更为快捷便利,进一步挖掘出潜在图书资源,提高图书资料利用率。   ◇安全门摆放距离更加宽阔,读者进出更加自如。由于RFID安全门不会产生误报,避免了读者与管理人员之间发生不必要争执,融洽了读者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增加了移动端图书馆服务平台,如微信图书馆、App图书馆、小程序图书馆等,方便读者随时随地享受智慧图书馆服务。   ◇利用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馆情大数据展示系统等智慧图书馆数据服务及决策支持。   RFID智慧图书馆系统主要包括:RFID图书馆管理系统、标签转换系统、自助借还书系统、智能检索系统、盘点系统、大数据展示系统、微信图书馆系统以及安全检测系统等。 金碟RFID自助办证借还书一体机,支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
珠海金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埃松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
为适应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服务化变革,针对目前实验室暖通空调及控制系统复杂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解决所面临的运维人员较少、专业性弱、运维效率低等问题,埃松推出信息化产品——智慧实验室云运维平台。 该平台通过对整个系统设备的不断迭代和功能优化,从功能上满足学校当前及未来的运维需求;从性能上达到目前国内该领域的领先水平;从可靠性上软、硬件都为埃松自主研发、生产,并充分考虑到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的保障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 埃松智慧实验室云运维平台依托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BIM建筑信息模型等前沿科技与技术,根据实验室建筑、环境、设备、人员、物料、流程的特点,从空间上覆盖实验室各类场景,从时间上贯穿实验室设备全生命周期,完成对实验室人、机、料、法、环的动态监控与闭环管理,形成互联协同、信息共享、安全监测及智能运维,结合智能终端和智慧平台构建的“智慧实验室”,变革性提升了科研建筑及设备的使用、配置和产出效率,智慧实验室让科研更简单。
上海埃松气流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2021-12-08
华夏金东方校园资源管理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华夏金东方的特色:开放灵活、有效实用、管理方便、客户端免安装、维护简便、操作简单直观、突出素质教育。 华夏金东方的内容:校园网上的电影院、校园网上的图书馆、校园网上的音乐厅、校园网上的美术馆、校园网上的备课室、校园网上的展览厅。  
华夏教育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小学图书馆管理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北京世界书苑教育图书有限公司 2021-08-23
现代设施农业智能种植装备产业化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
项目前期已发明一种完全原创的手持式睑板腺热压按摩装置,通过设备的简易操作与术中的睑板腺功能实时监测,充分论证了该全新治疗方式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期形成对干眼有效且规范的治疗。本项目在手持式睑板腺热压按摩装置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热传导、超声波疏导、多轴运动加压、病症自动识别分级等多功能的微型化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满足医疗器械上市要求,通过医疗器械上市注册检验,并建立规模化量产生产线。基于该系统,通过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研究,建立一套治疗干眼的,包括适应症筛选、标准化操作和并发症防控的全新门诊即时治疗体系。 1)智能热传导模块具有温度监测反馈、反应灵敏等特点,温度测量误差需控制在微小范围之内,涉及到微型温度传感器的封装工艺及一体成型加工等高精尖技术。 2)智能热传导模块的热源采用高灵敏热传导材料,需满足导热迅速、散热性佳等特点,涉及到高灵敏热传导材料的设计加工、与加热源的封装工艺、散热结构的精密雕刻成型等技术。 3)超声波疏导模块的微型超声波发生器,需符合一定频率范围及定向疏导的需求,在结构上需满足多次使用的高稳定性,涉及到超声波发生器的整体封装工艺等技术。 4)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具有眼睑治疗实时观察功能,通过图像识别,控制微距镜头,拍摄治疗区域,并将画面实时传递到投影屏上,在通讯协议上需满足低延迟等特点。 【竞争优势】 1、治疗便捷、可手持。 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以其小巧轻便的设计,便于医生对于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在将来患者可能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方便地使用该治疗仪,不再需要频繁到医院进行治疗。相比之下,Lipiflow治疗需要在医疗机构进行,可能需要患者在医院排队等待,治疗过程相对繁琐。 2、可实时观察治疗情况,个性化控制温度及压力。 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配备了实时观察功能,医生可以通过监控患者的治疗情况,实时调整治疗参数,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最合适的治疗效果。并且该治疗仪可以个性化控制温度,根据患者的干眼程度和治疗需求,调整治疗温度和压力,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针对性。相较之下,Lipiflow治疗并没有提供实时观察和个性化控制温度的功能。 3、治疗成本低。 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通常具有较低的治疗成本。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购买该治疗仪,避免长期多次到医院进行治疗的费用。而Lipiflow治疗相对较为昂贵(需要7000-8000元/次),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治疗费用较高,对大部分患者难以接受。 【性能指标】 【发展规划】 本项目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以同时热敷及疏通为发力点,研发集成式的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目前已经完成制备产品原理样机,动物实验已经证明其安全性,下一步将在样机产品设计、工艺方案、可靠性及系统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迭代改进,得到定型样机并组建生产线。获得权威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检验报告后,使用定型样机开展动物实验与临床实验,验证产品有效性与安全性。 基于该干眼个性化智能治疗仪,将进一步建立一套治疗干眼的适应症筛选、标准化治疗操作、并发症防控的全新治疗体系。将该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该全新手术方法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中安全性及有效性均优于传统的干眼热敷治疗,最终在临床广泛推广。 目前项目还未行股权融资,拟在项目的实施阶段,比如临床实验阶段进行融资,推进项目的发展。 【资质荣誉】 荣获2023年湖北省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金奖。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7-1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3 44 45
  • ...
  • 839 8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