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睿尔曼),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首特产业园。 睿尔曼作为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的引领者,坚信一切源于创新,始终将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置于首位,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突破减速器、电机、驱动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瓶颈,打造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轻量的仿人机械臂,目前产品已广泛的应用于新零售、新餐饮、商业服务、医疗健康、检验检疫、教育科研、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等各领域。 睿尔曼以智能通用模块化机械臂本体作为切入点,融合先进的软硬件与人机交互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易操作的机械臂及解决方案。睿尔曼凭借多年的机器人相关产品研发经验,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多方位、专业互补的创新研发平台。并将互惠共赢作为目标,链接行业上下游,与行业优秀同仁共同携手打造核心生态产业链。让机械臂成为通用的智能化工具,让机器人走入千家万户,为智慧生活助一臂之力。
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21-12-07
山东莘纳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莘纳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07-24,注册资本为5000万,法定代表人为徐印珠,经营状态为开业,工商注册号为371522200099988,注册地址为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莘亭街道办事处耕莘街与阳平路交叉路口西200米路北,经营范围包括围绕二氧化钒相关材料(纳米材料、浆料、智能隔热玻璃涂层、智能精准光调控多功能农用薄膜),在其制备及应用领域进行深入研发、生产(危险化学品除外),并进行市场销售。  
山东莘纳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24
福州九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九天智能科技公司于2000年成立,坐落在福州软件园内。是一家集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内从事旅游景区电子票务系统应用的专业厂商之一。 公司崇尚“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始终竭诚为各大景区提供以国际先进软、硬件为依托,以强大的技术实力为后盾的全方位的景区智能化建设解决方案及产品。 我们公司通过自主开发、 独立设计制造出三辊旋转闸机、摆闸、翼闸、自动售票机、读卡器等系列电子票务通道控制设备,以及全套景区售、检票系统票务软件。 九天科技的通道闸产品以其超凡的功能、绝佳的稳定性、时尚的外观设计、极高的性价比,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稳居同行业前列。自动售检票电子票务系统已广泛地应用于江西庐山、韶关丹霞山、南岳衡山、泉州开元寺、成都九黄山、厦门园博园等全国上百家景点,成功运行多年,深受用户的好评。 为解决了游客重复进出景区的大难题,本公司率先开发了图像检票闸机及指纹检票闸机,比对速度快、准确率高、拒真率小,综合性能全国堪称第一,并在江西庐山\长沙园林激烈的公开招标中一举中标。先后在韶光丹霞山\中国死海等景区使用,处全国领先水平. 为了配合邮政明信片电子门票在全国各景区中推广应用,本公司专门开发了针对邮政明信片电子门票的软硬件系统,深受邮政部门的欢迎,现已成为安徽省、江西省邮政长期合作伙伴,目前已有几十多个景区邮政明信片电子门票系统投入使用。 凭借本公司多年积累的景区智能化建设经验,完善的系统软、硬件开发生产能力,不断的技术创新思维,有能力为广大客户提出各种合适的电子票务解决方案,以优质的系统产品、全面严格的培训及完善的服务体系保证智能化电子票务系统长期、持续、稳定地运行。
福州九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01-15
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优埃唯成立于2015年3月,坐落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漕溪路9号联东U谷国际企业港工业园区内,是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企业,是一家致力于无人机、机器人等相关教仪设备研发和制造及培训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江苏省科技厅和教育厅评定的河海大学和江苏理工学院研究生工作站。是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承担单位,每年和全国二十所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2018年承担了江苏省科技厅前瞻项目一项“基于仿生立体视觉的输电线路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研发”项目。2020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审,2022年联合国家电网江苏分公司、河海大学共同完成的“多源立体视觉智能感知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课题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公司拥有博士2名,硕士10名,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其中无人机40多项,机器人15项。公司产品有系留机(可全天候滞空)、垂直起降固定翼(最大行程300Km)、警用侦察机(高清长距实时图传)、农业植保机(已在陕西、江西、江苏、新疆等地推广使用,并已出口到泰国)、教育无人机、桌面式教育机器人等。另外,公司出版《无人机应用技术基础》专著一本。
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05-05
心肺复苏(AED)智能模拟训练系统(全身)
本系统包括全身智能模拟病人、平板软件,配套AED套装。可完成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电除颤等操作,并且带有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实时记录使用者的操作信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训练心肺复苏的实践技能。
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02-01
智能办公本 旗舰版 X1
实时转写会议内容,一秒生成会议记录 一句话找到笔记,又快又准 笔记本云端同步,安全储存不易丢失 丰富的场景阅读,满足工作休闲需求 邮件管理、实时翻译让移动办公也高效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蓝鲸系统-跨境电商智能实训平台
蓝鲸系统是一个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技术核心的高校跨境电商智能实训平台,主要功能有“线上学习系统”、“模拟实操系统”、“供应链实战系统”、“人才就业系统”四大模块。 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将企业的实操技能、工作环境和培训方式带入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虚实结 合“工作场景”,配合“理实一体”的课程,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升技能,适应岗位能力需求。 蓝鲸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教学过程中实训、实操、实战、就业难题,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促进课程改革、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教学试点工作的开展。
深圳市伍壹叁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2021-03-23
腾邦智能互动一体机
腾邦智能互动一体机是由腾邦公司自主研发的支持定制化设计的高科技智能产品,采用国际领先的搪瓷面板材料和超高精度的红外光学影像触控技术。
苏州腾邦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智能自动化非损伤微测系统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全球抗疫,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非损伤微测技术(NMT) 源自1974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实验室(MBL,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的神经科学家Lionel F. Jaffe提出原初概念,到1990年成功应用于测定细胞的Ca2+流速,已经解决了众多科学问题。2001年,中国学者许越先生与Dr.Jaffe以美国扬格公司 (YoungerUSA, LLC) 为依托,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和用户体验,初步形成了现代NMT的雏形。        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 NMT)是通过测定活体动植物组织、细胞与内/外环境间Ca2+/Cd2+/Na+/K+/NO3-/NH4+/O2...交换量的实时变化,揭示基因功能的一种新技术。目前已被103位诺贝尔奖得主所在单位,以及北大/清华/中科院使用。        非损伤微测系统已经经历了多代的更新,从最初实验室自行搭建的设备,到现在商业化的设备与售后,非损伤微测系统还将继续升级,满足更多科研人员的需求。 应对挑战: 非损伤微测系统已经实现了数据自动化的检测,但随着技术需求的提高,对于进一步的自动化,减少人员操作问题是需要拓展的 检测标准的一致性是人工操作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检测位点的确定等等 解决方法: 智能非损伤微测系统提供了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对于样品检测时自动化的定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能非损伤微测系统能够进行智能化的点位选取与检测,让标准更加的固定 智能非损伤微测系统配备高清触摸屏,使操作更加便捷,为今后便携式的设备打下基础 功能特点 1.基本功能: 1.1智能寻位检测,无需人工操作 1.2采用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 1.3活体、原位、非损伤检测 1.4检测指标:Ca2+、H+、K+、Na+、Cd2+、Cl-、NH4+、NO3-、Mg2+、Pb2+、Cu2+ 1.5配备高清触摸显示屏,操作便捷   2.性能参数: 2.1工作电压:220V 2.2流速最高检测灵敏度:10-12mol·cm-2·s-1 2.3浓度最高检测灵敏度:10-6M 2.4最短检测周期:5s 2.5智能检测可选点位范围:5μm-1000μm 2.6智能检测可选点位数量:不限 2.7传感器最小运动距离:1μm   3. AIFluxes软件参数: 3.1智能识别流速传感器 3.2支持多点位智能检测 3.3智能捕捉样品图像 3.4可直接输出流速、浓度数据和折线图,无需额外换算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乾立智能热成像测温机器人
深圳鹏翔智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8 89 90
  • ...
  • 178 17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