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带宽感知的 Hadoop 调度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带宽感知的 Hadoop 调度方法,包括:对Hadoop 任务调度建立一个作业时间完成模型,为 Hadoop 调度系统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将 Hadoop 的任务调度问题转化为一个为待调度的作业寻找一个使得该作业的作业完成时间最短的任务调度方法的问题;利用 SDN 提供的实时网络管理与流量控制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隙的网络带宽分配机制,将每一条链路的剩余带宽的占用期划分为相等的时隙,在作业完成时间模型和网络时隙带宽分配机制的基础之上;在为某个任务分配计算节点之前,综合考虑任务的本地性与实时网络带宽情况,为每一个任务分配一个能够提供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节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中不能同时从全局视角和实际网络可用带宽两方面进行任务调度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电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本成套设备,以电供暖的各个电暖气为控制对象,以建筑内不同房间不同区域的取暖温度为控制参数,自下而上,组成了由单片机现场控制器(控制室单独使用PLC控制器)、PLC中间层算法控制器、工控机为上位机构成监控界面的DCS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控制系统。此系统的目的在于替换传统水暖系统,利用合理科学的软件算法,实现节能、环保、减排的效果。设备兼具教学、实验、科研及实用的功能。 成果技术特点:本套装置由四个单片机组成现场控制器,一个PLC组成的控制室控制器,与中间层面的S7-300PLC控制系统,以及顶层监控层的工控机装置,统一安装到了一个整体的平台上。此平台便于实地集中实验、研究,也有利于集中编程与项目演示。 图1 设备实物图 图2 为智能控制系统电脑操作界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2025-05-19
智能化油膜轴承关键技术研发
基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的大型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油膜轴承研究实现了从“基础理论研究-试验研究-产品中试-推广应用”的完成产品研发链条,为我国各类油膜轴承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有效的试验保障和技术支持,为发展智能化油膜轴承产品、多层合金新型结合技术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该技术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项。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实施研究成果在企业中验证和应用,推进了核心基础件的高端化进程。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核酸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智能检测技术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张盛副教授团队在已开展的核酸测序方面的专用图像传感元器件关键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的冠状病毒核酸智能检测技术”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方案。课题组通过远程网络讨论与协作等多种方式,组织了相关学科的专家多次进行技术研讨,并与深圳市行业内的权威机构合作,在两周内快速进行原理论证,形成技术方案,完成智能检测装置的原型结构设计及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项目致力于开发具有核酸智能检测能力的低成本嵌入式物联网设备,为公共卫生防疫事业提供更加有力、且具备“提前生产、快速部署、分散检测”特点的新型核酸检测的解决方案,有望实现未来冠状病毒传染事件中基因序列的快速发布与潜在感染者的本地化核酸检测能力快速部署,帮助医护人员和民众在家庭或社区对感染或疑似患者进行现场筛查,减少潜在感染者的聚集与交叉感染,快速实现核酸检测层次的确诊检验与病症初筛,助力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的提高和储备。
清华大学 2021-04-10
风电场智能扇区管理技术研发及应用
本项目以风电场扇区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发工程尾流模型和改进机组偏航控制品质,将尾流效应模型与场内机组偏航指令有效结合,以管理各机组尾流所覆盖的扇区,利用风电场多机组的偏航协同控制,实现以多机群或风场级发电量为优化目标的机组偏航动作,从而提高整体发电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风电机组偏航参数优化方法 围绕偏航系统的稳态误差校准展开研究,利用SCADA历史数据及高精度传感测量装置,开发数据驱动的校准分析方法,改进机组偏航控制系统的信号品质,提升机组功率输出性能。 (2)机组级尾流复合建模方法 以特定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风仪与风向标数据,分析前排机组尾流空间分布特性,以建立有效简化的工程尾流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先进CFD风场仿真与现场测试,主动改变上游机组的偏航角,测试量化上游机组的尾流效应变化对下游机组的特性影响,最终建立起机组尾流效应到单机发电量的数学联系。 (3)风电场级尾流评估技术 以风电场中机组位置信息为依据,整合机组级尾流模型得到描述整场尾流效应的流场模型,基于风场当前的运行状况、机组受尾流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考虑尾流叠加空间耦合的影响。划分得到处于下游且受尾流影响较大的机组群,分析扇区管理实现优化改进的可行性及优化区域范围。 (4)扇区优化管理技术 在场级流场建模及评估的基础上,研究风场内多机组的扇区协同管理调度。以提高整场的发电量为目标,利用优化算法集中式优化整场各机组的动态偏航角,以降低尾流对后排机组的影响。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5-10
智能激光制造与3D打印技术
激光智能增材制造系统是将激光3D打印系统与激光制造仿真物理模型,CAD、CAE、CAPP、CAM技术,高精度多种在线控制系统相结合的下一代增材制造设备。该系统可根据三维模型特征优化加工路径;可根据工件材质和性能要求,通过模拟程序得到优化加工参数;在制造过程中,可通过尺寸扫描测量,实时调整加工量;通过温度、图像、等离子光谱等传感器在线采集特征信息,实时调整加工参数;制造完成后,可给出热处理参数,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系统整体智能化程度高,集成度高,在实现激光金属3D打印的同时,可大幅提高打印工件的尺寸精度和机械性能。该技术适用于复杂高性能产品设计制造、核心工件再制造、航空装备、核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还可用于模具精准修复。
湖南大学 2021-04-11
智能冷却水余压回收节能技术
为了更广泛和充分地利用冷却水余压,通过水轮机将冷却水系统中的余压转化为电能,并采用智能化电源管理技术,优先使用水轮机发出的电量供给风机电机运转所需,不足部分则由电网补充,由此实现了对余压的广域利用。发电机组在转速变化时仍然能够正常发电,从而实现更加高效节能。该技术已经可以进行工程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可重构智能数控系统与装备技术
基于国家数控重大专项项目“可重构智能数控系统与装备技术”,提出了数控流水线技术的开放式可重构数控系统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智能数控系统流水线的可重构。并广泛应用于数控一代及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全闭环高精度数字化制造、3D打印、智能机器人控制及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各类工业环境。已支撑和创建“天大精益”、“泰森数控”自主产业化品牌,其产品在五轴联动木雕数控加工设备、六轴联动全闭环高精度螺旋锥齿轮加工装备、钎具T型螺杆高效数控设备、轴承套类双通道自动化加工设备及五轴电池焊接自动化设备等工业产品中取得了技术突破及
天津大学 2021-04-14
智能公交车自主导航控制技术
成果提出了面向实际运营需求的智能驾驶导航控制方法,突破了车辆跟踪控制强依赖于模型的技术瓶颈,提升了大惯性车辆系统的跟踪控制品质,为智能驾驶导航控制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提出了一种大惯性电动客车的智能驾驶横纵向解耦控制方法,提升了大惯性客车无人驾驶环境下跟踪期望轨迹的控制精度,优化了控制结构,有效克服了其大惯性和滞后性,改善了大惯性无人驾驶客车控制的响应速度和跟踪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后轴融合参考的自主招车导航及控制方法,增加了对长轴距车辆的精准控制,提高了车辆导航控制的精度。
中南大学 2023-03-13
智能矿用掘进机井下导航控制技术
针对矿井恶劣环境中绝对定位信息缺失,利用多源融合感知技术,构建可行驶区域两侧边缘,利用中心参考轨迹种子点生成拟合跟踪轨迹。建立势场态势图,实现智能矿用掘进机井下动态避障,并设计了自适应变参数的轨迹跟踪导航控制方法,突破了智能矿用掘进机矿井下自主导航规划的技术瓶颈。 提供了一种矿井下智能驾驶的局部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自适应调整轨迹,实现路口前矿车的横向校正,保证矿车安全的通过路口,提高下无人矿车在分岔路口的安全性;提供了一种智能掘进机横向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在粉尘碎石恶劣环境下,并缺乏绝对定位信息时,实现智能矿用掘进机井下精确横向轨迹跟踪控制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驾驶的自底向上平滑轨迹生成方法及系统,保证在直线路线参考点处于道路中间,在弯道路段参考点处于弯道内侧,提高掘进机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中南大学 2023-03-1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825 8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