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数控弯管仿真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针对目前数控弯管机一般不配有仿真系统的状况,本仿真系统通过建立数控弯管机的总体仿真模型和运动模型,实现弯管加工过程的三维仿真动画显示;提供机床库或机床各独立部件库,根据需要可从机床库或部件库中调入相关部件装配成所需要的弯管机床,实现模胎夹具的自动装配。可自定义仿真加工环境,包括弯管机床、地面、相邻的机床、车间中的其它加工设备、厂房以及特殊情况下的为导管弯曲设置的地面沟槽,进行导管与加工环境的碰撞干涉检测,建立了系列数控弯管机的机床库和模胎库以及导管样件库和相关的NC代码库。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数控机床刀具管理系统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该项目以某企业 CIMS 应用工程为背景,针对数控机床刀具管理的需求开发的一套系统,可与企业 ERP 系统集成。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系统采用 C/S 模式,运行在 Windows 环境,安装操作方便。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已经在天津市某企业成功运行四年,效果良好。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可提高数控刀具利用率,降低企业资金占用,可观的经济效益。 应用领域:离散制造业。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服务器一台,Windows2000 Server,SQL Server 数据库。 合作方式及条件:转让实施。 
天津大学 2021-04-11
智能成套钣金数控设备的研发
项目背景:为打造我公司产品竞争新优势,目前国产钣 金数控设备存在加工效率低、设备耗能大,噪声大等问题。 特别是在钣金数控设备生产线和网络化方面与国外产品存 在很大差距。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伺服高精度控制技术:伺 服电机通过连杆直接驱动冲压,实现冲压行程任意调节,控 制精确,实现精度要求很高的滚筋、滚切、拉伸、裁断等功 能。(2)智能最优加工控制技术:共同开发软件控制程序, 根据实际的加工需要,提供多模式最合理的加工方法,达到 先进设备同样速度需要的驱动力最小,时间最短,运算时间 精确到毫秒单位,提高设备效率。(3)成套钣金智能产线技 术:通过设备间的实时高速通讯,数据交互以及生产反馈完 成产线的柔性智能制造。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优先与本地智能制造工程和过程 控制工程专业的普通高校或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为我公司提 供智能成套钣金数控设备研发项目整套解决方案,与我公司 共同解决现有生产工艺技术难题。 
青岛大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13
电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本成套设备,以电供暖的各个电暖气为控制对象,以建筑内不同房间不同区域的取暖温度为控制参数,自下而上,组成了由单片机现场控制器(控制室单独使用PLC控制器)、PLC中间层算法控制器、工控机为上位机构成监控界面的DCS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控制系统。此系统的目的在于替换传统水暖系统,利用合理科学的软件算法,实现节能、环保、减排的效果。设备兼具教学、实验、科研及实用的功能。 成果技术特点:本套装置由四个单片机组成现场控制器,一个PLC组成的控制室控制器,与中间层面的S7-300PLC控制系统,以及顶层监控层的工控机装置,统一安装到了一个整体的平台上。此平台便于实地集中实验、研究,也有利于集中编程与项目演示。 图1 设备实物图 图2 为智能控制系统电脑操作界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2025-05-19
数控机床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江苏省科技计划、无锡市科技计划支 持,获得 2011 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1、项目简介 为解决数控机床程序传输、程序管理、机床的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建立 DNC 网络,覆盖设备层、车间层、工艺层和管理层。实现以下功能: (1)在服务器和数控机床之间随时调用和回传数控程序; (2)记录数控机床的状态。包括加工的零件名称、加工起止时间等信息; (3)刀具管理。实际记录刀具的调用时间、位置,查询刀具的配置信息; (4)数控程序的管理。实现数控程序的编辑、修改、审批、存储、调用、 回传、对比、控制等功能。 2、创新要点 采用传感器采集机床状态数据,可对不同厂家、型号、不同数控系统进行状 态判定和数控程序传送,有多种接口技术、通讯方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通用 性;可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和制造资源计划(ERP)进行集成。 3、效益分析(资金需求总额 1 万元/台) 对具备 10 台机床的小型车间而言,每年净提高产值 100 万元以上。 4、推广情况 无锡市安迈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授权专利: 1.车间加工设备群加工运行优化的方法 200910031198.9
江南大学 2021-04-11
三维数控弯管机仿真系统
在Windows XP环境下,以opengl为底层图形平台,用VC6.0开发了三维数控弯管机仿真系统。整个弯管机机械模型由7个装配件和18个零件组成。在CAD系统中设计弯管机模型,然后导出到本系统中。弯管机的YBC三个轴可手动控制单步转动,加载管件后若料夹夹紧了,可手动单步弯管。仿真时系统可实时显示当前坐标和G代码。仿真系统具有三个轴的限位功能。墙面和地面作为碰撞约束可入系统中。该三维数控弯管机仿真系统实现了管件与机床、管件与管件和管件与墙体或地面的碰撞检查。在仿真过程中,发生碰撞后仿真立刻停止,并用红色显示干涉部分的零部件, 本系统有独立的装配模型导入、显示功能,Windows环境中的NC数控操作界面,通用的碰撞检查算法库dll,以及基于opengl的显示库dll。所以本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可用于一般机械设备的仿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数控机床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江苏省科技计划、无锡市科技计划支 持,获得 2011 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1、项目简介 为解决数控机床程序传输、程序管理、机床的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建立 DNC 网络,覆盖设备层、车间层、工艺层和管理层。实现以下功能: (1)在服务器和数控机床之间随时调用和回传数控程序; (2)记录数控机床的状态。包括加工的零件名称、加工起止时间等信息; (3)刀具管理。实际记录刀具的调用时间、位置,查询刀具的配置信息; (4)数控程序的管理。实现数控程序的编辑、修改、审批、存储、调用、 回传、对比、控制等功能。 2、创新要点 采用传感器采集机床状态数据,可对不同厂家、型号、不同数控系统进行状 态判定和数控程序传送,有多种接口技术、通讯方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通用 性;可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和制造资源计划(ERP)进行集成。 3、效益分析(资金需求总额 1 万元/台) 对具备 10 台机床的小型车间而言,每年净提高产值 100 万元以上。 4、推广情况 无锡市安迈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授权专利: 1.车间加工设备群加工运行优化的方法 200910031198.9 2.数控机床刀具的在线管理方法 201010129780.1 
江南大学 2021-04-13
面向制造业数控加工仿真系统
成果 针对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数量大幅增加,但数控机床的功能和利用率得不到充分发挥的现状,研发了具有操作简单、功能适用等特点的面向制造业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 成果先后获得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中试、西安市碑林区科技局等项目的资助,通过了陕西省教育厅和碑林区科技局的验收, 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 ,并在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陕西华拓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5702 厂得到应用。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X-Cut”数控切削参数优化系统
“X-Cut”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效数控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自主研究开发的系列化数控切削参数优化系统,其核心软硬件系统包括:SimuCut、DynaCut、OptiCut和DataCut。X-Cut”已形成应用实施操作规范和应用指导,建立了技术培训及技术服务体系,并在国防科技工业“千台数控机床增效工程”的100余家企业成功应用,取得显著增效成果。 该系统在考虑机床、刀具的动态特性和工件材料切削特性基础上,通过对数控铣削加工过程的切削力学、动力学等仿真,并根据给定的机床、刀具和工艺约束条件,提供铣削过程“仿真-优化-数据库-数据手册”使能技术解决方案,适用于100多种材料牌号的高速、中低速铣削加工参数的优化。提高材料去除率(MRR)指标20〜50%;提高主轴功率利用率20~50%。已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叶片光学智能检测装置及软件系统
由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型面是空间异型曲面,因而其设计、制造及维修都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在设计加工层面提高叶片加工质量,同时在修复层面提高叶片使用寿命,开展叶片高效高精测量研究至关重要。 本项目面向叶片制造研发了一套基于四轴运动平台与线激光扫描相结合的叶片型面检测装置,并开发了集运动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精度评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软件系统,可实现多类型叶片的二维截面高精度测量与三维型面自动化高效重构,有效克服因叶片复杂结构特征带来的扫描数据密度差异性大、重叠区不足等因素对重构精度的影响。本项目面向叶片3D打印修复,研发了一套高效高精度的叶片检测方法与集成系统,可实现批量化叶片截面轮廓位姿及其轮廓的自动化测量、数据重构和叶片配准,为叶片修复工艺流程中的3D打印和后续机加工等工艺环节提供关键的数字化测量、加工工艺数据,有效提升修复精度与效率,并降低成本。 本项目的开发成果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叶片制造、修复全生命周期的测评、重构、反求等场景,市场规模大。 图 面向叶片3D打印修复的检测方法与集成系统硬件平台
四川大学 2025-02-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81 68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