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可
穿戴
式移动互联飞机维修辅助工具
联网登录后台服务器,查询和浏览网页及数字维修资料;通过FTP客户端,从后台服务器下载文件及解压压缩文件至SD存储卡;拍摄现场图片、短视频并传回服务器供分析处理;实时加密通话,方便现场维修人员与专家团交流沟通;语音命令识别,解放操作人员双手等。 应用领域: 飞机维修,宇航员执行任务,大型机械远程维修,远程医疗,军事作战现场等。 特色及先进性: 轻便可穿戴,双目成像眼睛,语音识别解放双手,通话加密,强大的后台专家资源支持等。 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效果: 解放了远程维修人员的双手,使维修现场能够得到后台强大的专家资源支持,实施后可以大大节省维修时间,解决更多复杂的维修问题。 图1 双目可穿戴设备实物 图2 单目可穿戴设备实物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新形态可
穿戴
计算机及交互装置
先后承担多项可穿戴计算机相关的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总装预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系列产品系统,主要包括:1) 面向军事、工业、娱乐以及教育科研等不同应用领域的多款微型化、超低功耗、特殊形态的高性能可穿戴计算机样机,参见图1;2) 多款单/双目、超轻型、大视场、视透型微型头戴显示器,以及相关的数字化头盔、头戴影音播放系统、智能眼镜系统等,参见图2;3) 多款新形态可穿戴计算系统交互输入装置,包括结合惯性跟踪和无线传输的手持式单手键鼠;基于身体传感网络的用户动作捕获与交互输入系统;基于柔性和编织电路的臂式键盘等,参见图3。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新形态可
穿戴
计算机及交互装置
先后承担多项可穿戴计算机相关的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总装预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系列产品系统,主要包括: 1) 面向军事、工业、娱乐以及教育科研等不同应用领域的多款微型化、超低功耗、特殊形态的高性能可穿戴计算机样机,参见图1; 2) 多款单/双目、超轻型、大视场、视透型微型头戴显示器,以及相关的数字化头盔、头戴影音播放系统、智能眼镜系统等,参见图2; 3) 多款新形态可穿戴计算系统交互输入装置,包括结合惯性跟踪和无线传输的手持式单手键鼠;基于身体传感网络的用户动作捕获与交互输入系统;基于柔性和编织电路的臂式键盘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可
穿戴
式移动互联飞机维修辅助工具
联网登录后台服务器,查询和浏览网页及数字维修资料;通过FTP客户端,从后台服务器下载文件及解压压缩文件至SD存储卡;拍摄现场图片、短视频并传回服务器供分析处理;实时加密通话,方便现场维修人员与专家团交流沟通;语音命令识别,解放操作人员双手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自调节可
穿戴
腿部动力支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调节可穿戴腿部动力支具,包括通过绑定固定在人体腿部两侧的两支具夹板,所述各支具夹板包括与大腿连接的大腿支撑板以及与小腿连接的小腿支撑板,所述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在位于人体膝关节的位置转动连接,还包括驱动大腿支撑板与小腿支撑板相对摆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动力盒和牵拉钢绳,动力盒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内一侧固定牵拉钢绳的滑块,一端与盒体内壁固定另一端与滑块固定的介电高弹聚合物板,为介电高弹聚合物板提供电压的电源,设置在盒体内壁与滑块之间的复位弹簧。该腿部动力支具结构非常简单,部件少,结构轻便,避免了给使用者增加较大的额外负担。
浙江大学
2021-04-13
穿戴
式肘关节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穿戴式肘关节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是一种便携式可穿戴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偏瘫患者,尤其以脑卒中患者并发的偏瘫后遗症人群为主。本装置拥有三种训练模式:被动训练,主动助力训练以及对侧训练。患者穿戴本装置后,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不同训练。且装置具有良好的仿生性能,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控制模式(语音控制,肌电控制,移动终端控制),以满足患者各种训练需求。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瓦斯移动抽排
系统
的
智能
控制
系统
本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移动抽排控制系统,以对现行的煤矿井下抽排系统进行优化并实现智能化控制。该系统设计了一特殊装置,即把泵的输出分解为有效流量和无效流量,实现了抽排流量的自由调节,保证了泵启动时和运行过程中出口处的瓦斯浓度为最佳值,并可及时调度瓦斯的排放路径。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基于人工
智能
的视觉
智能
感知平台
本项目研究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数据智能产业需求,尤其是对智能制造、公共安全场景提供高效的视频流在线推理和管理平台,研发了一个通用性的智能中台架构,支持视频流和智能模型模块化管理,支持全程可视化操作交互式界面,支持视觉智能感知模型在线推理快速部署,支持感知与识别结果实时推送、预警和报警。
重庆文理学院
2025-02-21
疫情防控
智能
识别
系统
2020年2月15日,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团队研发的第一套疫情防控智能识别系统(Tongji NCP-AIS),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大门口开始试运行,可快速识别人流中个体感染者的风险。 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人脸识别、温度识别、动作识别等技术,可实现人脸识别、心率监测、呼吸监检测、门禁联动、门禁数据智能更新、咳嗽检测和语音播报,让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实现疫情期间高效的校园安全管理。系统针对大规模人群,可以自动发现体温不正常个体,实现拍照和跟踪,以及提醒功能。
同济大学
2021-04-10
中医医案管理与
智能
分析
系统
中医理论和临证经验是通过传承、实践以及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知识体系,包含在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之和医案之中。中医医案蕴含着丰富的临证经验、诊疗技能、技巧和诀窍,医案包含的结构与关系非常复杂很难用计算机来分析处理。在多年工作积累的基础上,经过“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课题的深化,我们提出了基于语义网络的中医知识获取技术,并开发了中医医案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系统以中医理论知识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中医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提供多种方法与工具对临床医案进行多层次解析和挖掘,以获取医案中隐含的诊疗知识和临证经验。系统以中医基础理论为知识源,通过对中医专家的医案进行实例化,提取医案中的诊疗规律和临证经验,医案分析结果可以用语义网络、表格以及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系统包括领域知识建模、Ontology的形式化与存储、信息资源语义描述与存储、语义分析等多个组件。通过这些组件的有机结合,知识工程师可以利用领域本体中的词汇来描述WORD文档、文本文档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用户可以浏览领域知识树查找相关医案,查看领域本体中的概念描述,并通过语义查询接口进行语义查询。将相关技术集成开发完成了中医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①医案管理:对医案进行存储、检索、删除、修改。②文本预处理:对文本进行分词、标注、抽取特征词和特征词的标准化。③知识管理:对本体知识库进行标准化存储、更新和检索。④知识获取:对医案进行实例化映射,建立语义网络,获取中医知识。⑤数据挖掘:对医案进行常规的数据挖掘。⑥数据可视化:把知识模型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本系统可用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等行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14
15
16
...
660
6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