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多导航系统互操作定位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导航系统互操作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1)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定位模型的构 建;(2)每次接收机定位结束时,存储本次定位结束时估算的系统间钟差偏差;(3)每次接收机定位时, 若本次定位与上次定位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间隔,引入上次定位结束时估算的各系统间钟差偏差,采用定 位模型进行定位;(4)每次接收机定位时,若本次定位与上次定位时间间隔不小于预设间隔,采用定位 模型实时解算各历元时刻下各系统间钟差偏差的变化值,采用定位模型进行定位。本发明可用于多导航 系统组合定位,仅需估计一个接收机钟差即可进行定位解算,从而可解决可视卫星数量较少情况下无法 定位的问题。
武汉大学 2021-04-13
沸石离子筛法海水(浓海水)直接提取钾肥技术
一、 项目简介钾是农业必需的肥料,海水中钾的总储量达550万亿吨。本技术以取之不尽的海水(或浓海水)为原料,利用改性沸石钾离子筛富钾技术,实现海水中钾的高效富集;通过萃取结晶技术节能分离制取系列钾肥产品(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本技术为国家科技支撑和省市重大科技项目成果,成功地完成了百吨级中试和工业化试验。在国际上率先突破了海水提钾过技术经济关的难题,获得了成熟的产业化技术。三、 技术指标产品质量达进口钾肥指标,生产成本较进口钾肥降低20~30%,在国际上率先突破了海水提钾过技术经济关的难题。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四、 市场前景钾肥是农业三大肥料之一,对绝大多数作物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对钾肥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钾肥消费国和进口国,巨大的供给缺口预示着中国钾肥行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投资依据规模而定。如年产4万吨KCl工程,总投资约18620万元。六、 生产设备锅炉、离子交换柱、离心泵、蒸发器、水电气配套等。七、 效益分析按每年生产4吨KCl计算,可获净利约2500~3000万。八、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项目负责人:袁俊生电   话:022-60204598邮   箱:jsyuan@hebut.edu.cn。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面向低碳资源转化的分子筛催化材料
揭示了沸石分子筛中硼中心的配位环境与催化丙烷脱氢性能的构效关系,率先提出双羟基硼物种作为丙烷脱氢的活性中心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开展沸石分子筛催化材料研究,阐明了惰性碳-氢键低温活化转化的机理,国际上率先提出分子围栏催化剂设计的新方法,克服了甲烷低温氧化中高甲烷转化率和高甲醇选择性不可兼得的领域难题,在70℃下突破性实现17.2%的甲烷转化率和92%的甲醇选择性;揭示了沸石分子筛中硼中心的配位环境与催化丙烷脱氢性能的构效关系,率先提出双羟基硼物种作为丙烷脱氢的活性中心,并在纯硅分子筛骨架中构筑具有此类硼中心开发出硼硅分子筛新材料,催化丙烷有氧脱氢中丙烷转化率达到41.6%,烯烃产物选择性超过80%(效率达到传统分子筛负载多聚硼材料的近十倍),为天然气和页岩气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上述相关技术完成了实验室的小试研究,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准备进一步推进中。
浙江大学 2022-07-22
一种智能道路运输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完成整车直发、零担干线、零担配送、城配、短驳等运输业务,功能涵盖基础设置、货票合同、签收回单、运输计划,调度派车、运单管理、货物交接、异常处理、回车、行车可视化追踪,以及对账、收付款和费用结算等;可对中小运输企业的“车、货、场、人”进行全面管理,最大程度上提高作业效率和人员绩效。该系统以自主研发的基于动态容重比的智能配载优化算法为技术核心,可代替传统的人工排线和调度,大幅度提升车辆配载效率,平均降低物流成本 10%~15%,可以为中小型运输企业(如专线、零担、城配)提供从“接单-配载调度-运输-回单-回款”的全流程运输解决方案。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5-04
输配电设备多参数智能传感系统
系统非接触式实现变电站及所有设备的异常监测,包括全景视频、温度和局部放电。对GIS、变压器、电抗器、开关、电缆、CT、PT等一次设备各部件温度及各类绝缘缺陷,违规作业、异物入侵等实施直接监测或计算外推,并实时智能预警。系统由多物理量值守机器人、智能云APP和大数据后台组成,值守机器人集成局部放电、红外测温、视频图像及声音诊断等传感器,并具备初步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设备异常诊断能力,后台包括设备管理和大数据评估功能模块,APP接收智能终端和后台信息,主要显示诊断结果、数据内容,并实现人机交互。通信方式有无线、有线两种。 局放传感模块、红外传感模块、视频模块、气体传感模块、声音模块、油色谱等不同功能模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增减搭配使用。产品的集成度高,远距离非接触采集信息,高智能、高可靠、低成本。近5年来,使用该技术发现了48起变电站内潜在故障隐患,避免了多起停电事故。 本项目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对应了目前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具有多个电网公司的应用案例,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上具有独创性的成果。 适用范围广  能在高温、低温、高湿等环境条件下可靠运行,防水防尘。 多物理量协同  集成局放、红外、视频、声音等传感器,同时监测变压器、敞开式开关、电抗器等变电站内一次设备的局放信号、红外热像、视频信息,实现多传感器的高效结合及协调诊断。 使用方便  配备智能云APP,实时接收现场值守机器人采集的数据,实现人机交互,能够早期发现缺陷,判断缺陷位置,提高现场人员的工作效率。 智能化程度高  监测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数据同步传输,嵌入人工智能算法,提高了监测数据及时率、准确率及有效性。 安装方便  值守机器人体积小,重量轻,一键式安装。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系统自动切换,内部参数可以通过手机设置。 性价比高  采用低成本、高可靠技术路线,通过人工智能算法降低硬件的复杂性。 目前该系统已获得14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项PCT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高电压技术、电力设备智能监测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应用在国家电网、中国石化30多个变电站,有三百多套挂网运行。 不同场景的实物及应用照片,或原理图解 图1 长距离多参数智能传感器(视频、红外、局放、声音+人工智能边缘计算) 图2 短距离多参数智能传感器(视频、红外、局放、声音+人工智能边缘计算) 图3 用户报告 图4 变电站安装监测 图5 大数据后台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智能应用片上系统(SOC)系列芯片
项目简介: 针对设备如何正确理解人类的逻辑和时序知识,并将获得的知识便捷的转换为当前计算机体系的执行代码的问题,设计了用于智能应用的SOC芯片。此芯片由当前通用微处理器和相应的固件构成,固件由操作系统、类似人脑树突学习和推理的新型思维模型和通用通信模块构成,SOC系列芯片可以解决认知人类逻辑、时序思维的问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智能。系列芯片可分无带代码编程的控制芯片,无代码编程的总线与网络通信芯片,低代码编程的运动控制芯片,制造业核心控制设备本质安全芯片等几个系列的芯片。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创新要点: 01)、提出了类人思维计算理论方法 02)、有别于冯诺曼和哈弗结构的计算机运行架构  a、传统的计算机程序由程序员完成,新的框架和机制要求计算机 程序由使用者经过简单培训便可完成,改变了目前程开发模 式。  b、应用开发过程可直接认知和理解以人类思维描述的开发目标 几乎无需编写代码,与现有单片机、PLC等开发模式完全不同, 具备了认知人类知识和经验的高等级人工智能功。 c、与现有的开发模式和开发工具相比,对开发人员专业技能要求大大降低,应用开发效率极大提高。 03)、以人类思维的视角而非二进制运算的模式进行计算机数据的处理。 获奖情况: 获2016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山东大学 2021-05-11
穿梭板智能机器人泊车系统
针对我国停车位缺口巨大、传统立体车库构造复杂且维护不便等行业痛点,本项目团队研发了全新的穿梭板智能机器人泊车系统。该系统由超薄全向,夹运一体的全自主智能泊车机器人及智能调度控制系统组成。无需任何轨道,导向机构,运输大车等装置,只需配以平面地平,标准升降平台,即可搭建智能立体车库,并可衍生出超高密度立体车库,平面智能泊车等解决方案。本项目对标并替代现有高端立体车库产品,可盘活废旧立库或建筑,拓展新型应用市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针对散包装中药的智能配药系统
本中药智能配药系统是面向大中型医院中药房,集分布式协同控制、网络控 制、机电一体化设计、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性医用自动化系 统。其设计目的为用于中医院自动化抓药、配药,医生将中药处方输入软件系统, 在药剂师审核无误之后,系统就开始控制各个智能药柜进行自动配药工作,完成 一副药剂配置的时间可以控制在十秒以内,患者能立即拿到自己的处方。本中药 智能配药系统集成了配药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智能药柜系统、处方与收费审核系 统,可与医院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实现开处方、收费审核、智能配药一体化,具 有效率高、占地小、综合成本低等优势。
重庆大学 2021-04-11
智能无人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
智能无人系统能自主的完成复杂任务,具有自主性、智能性、协同性等特征,覆盖了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无人驾驶、群体智能等领域,是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贺威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智能无人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本次申请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项的项目成果研究历时六年,针对柔性无人系统的高精度控制、具有多约束条件的智能控制和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与探索,提出了智能无人系统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建模方法和边界控制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方法以及基于状态和输出反馈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推动了智能无人系统控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本项目的20篇主要代表性论文均发表在IEEE汇刊及Automatica等本学科著名期刊上,SCI他引1705次,其中1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923次,全部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4篇SCI他引超100次,单篇最高SCI他引318次。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0
TH_CDP 智能持续数据保护系统
本项目基于 iSCSI 的块数据 I/O 连续跟踪、块差异存储及压缩、虚拟镜像及快速启动、数据库一致性检测以及嵌入式技术等,结合现有的高性能硬件平台,提供文件级和卷级连续 数据备份方案,可实时、透明保存企业内的分散数据,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和完整。该系统 提供任意时间点或版本的数据恢复;采用基于差量的版本管理,存储空间小,网络传输数据 少,易于实施,系统后台透明运行,稳定可靠;支持远程异地办公人员使用;备份数据集中 管理,便于公司集中备份和保护企业价值数据。与传统备份产品相比,具有可靠性高、可用 性好、速度快、部署简单、无缝集成的特点。本地化的生产和服务,可以大大地提高服务质 量和降低成本。而且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产品,可以更加稳定地保护数据安全,减 少风险。同时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清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926 9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