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实训平台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实训平台是一款专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学生设计的多功能教学工具,它集科研教学、实验实训和项目实践于一体,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环境。该平台以国产高性能芯片RK3588作为其边缘计算的核心,支持本地化编程开发,使得学习者能够深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此外,平台还支持PyTorch、TensorFlow、NCNN等多种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便于学生进行模型训练和推理实践。 平台内置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包括但不限于MobileNet、Fcn_Resnet、Resnet、Openpose、Unet、Retinaface、Yolov8pose、Yolov11等前沿模型,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和学习深度学习模型的机会。这些内置模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深度学习算法的实际应用,也为他们的创新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实训平台,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平台融合了先进的多模态大模型智能体,并配备了一系列场景化实体组件,包括深度相机、双轴云台、多轴机械臂、微型输送带、工业级相机以及麦克风阵列等。这些尖端设备使得我们能够快速构建智慧工厂、智能分拣、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多种应用场景。
江苏学蠡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 2025-07-15
南京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学院一体化产品试验台采购招标公告
一体化产品试验台采购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29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南京理工大学 2022-06-09
用于地震计静态标定的精密倾斜平台装置
用于地震计静态标定的精密倾斜平台装置,包括底座,台面,转动机构,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和支撑架;转动机构包括主轴,驱动臂和转台,及配重块;主轴固定于左、右支撑架上;驱动机构和配重块分别位于驱动臂两侧;驱动机构包括直线电机,滑台,直线导轨及滑块和光栅尺,光栅尺的读数头与底座固定连接,台面水平时,读数头给出光栅尺的零点信号;滑台抵紧驱动臂,直线电机正方向运动时滑台推动转动机构正转,直线电机反方向带动滑台运动时由于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使转动机构反转;检测机构包括激光干涉仪和将激光反射回激光干涉仪以获取台面转动角度的反射镜,反射镜安装于台面上。本发明具有定位精度高、传动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1
精密传动系统动态传动精度测试技术研究
该项目来源于部级科研课题,主要以精密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动态传动精度模型,分析了传动系统中各零件的加工误差、装配误差、间隙及齿轮啮合刚度、轴承刚度等因素对传动误差的影响;开发出传动误差测试系统,实现了传动误差的高精度测试,其测试精度为±2角秒,并可分析传动系统单项传动误差和各次谐波。 该传动误差测试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密传动系统的误差测试与分析中,如齿轮机床、数控机床、精密减速机、工业机器人等的传动系统中。该项目由一支从事多年传动系统设计、制造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承担,多年一直从事该产品的开发,积累了较丰富的设计制造经验,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课题、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省部级课题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4-10
高精密微细铣削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高精密微小几何特征零件在航空航天、国防、医疗等领域的产值已超过千亿美元。目前,我国主要用传统设备对这些零件进行微细铣削,存在着精度低、耗能高、占地空间大等突出问题。另外,超精密微细铣削设备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高端超精密微细铣削设备还对我国禁运,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精密微小几何特征零件的精密加工与相关应用行业的发展。通过本项目高精密微细铣削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解决了以上突出问题,取得了高精密微细铣削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创新研究成果如下: 1.发明了系列超精密微细铣削机床,提出了小型超精密微细铣削机床创成式精准设计方法,解决了超精密微细铣削机床的创新研发问题。与国内目前用于微细铣削的主要加工机床相比,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节约了70%的能源和75%以上的占地空间。 2.发明了系列微细球头铣刀,切削部旋转包络球面直径为50μm~1000μm,前刀面与后刀面均为直纹面,从原理上保证了切削刃轮廓制备误差≤±2μm。提出了微细铣刀的直纹面组合设计方法,研发出了其制造关键技术,解决了超硬微细铣刀的创新研发问题。 3.发明了微细铣削用工件姿态微调整装置,工件上表面调整精度达1.7μm,减少了超精密微细铣削时40%的工件调整时间。提出了微细铣削工件姿态微调整夹具设计方法与技术,解决了工件姿态微调整夹具装置的刚度与阻尼优化匹配的问题。 4.提出了微细铣削的微观关系模型与微细铣削临界工艺参数分析优化方法,解决了塑性材料微细铣削尺度效应所对应临界条件的判定、硬脆性材料塑性切削判定准则不统一的问题,为超精密微细铣削装备研发与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理论与技术。 本项目研究成果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研发的微细球头铣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67篇,其中被SCI/EI收录47篇。所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市场需求度高,不但能够替代进口产品,而且具有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社会效益显著。 本项目成果附加值高,已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近3年,新增产值149590.2万元,新增利润21520.6万元,经济效益重大。
山东理工大学 2021-04-22
高转速精密微小型数控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Ø  成果简介:具有车、铣、车铣、钻、镗、绞、螺纹等多种加工功能,适合加工各种材料如钢件、铝及铜质零部件和各种复杂三维结构件。带有自主开发的国际市场上最高转速、最小刀具适配器的自动换刀电主轴,可配备32把刀具的国际上最小的刀库;可实现精密微小型复杂结构件一次装夹完成全部或大部分工序的完整性加工。机床行程:X向320mm;Y向60mm;Z向270mm;车削主轴转速:0-8000rpm,铣削主轴转速:0-60000rpm,加工精度IT6级;车铣最低粗糙度Ra为0.3mm;重复定位精度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精密内孔加工的新型超硬砂轮磨削技术
Ø  成果简介:精密内孔加工特别是硬淬材料和高粘性材料的内孔加工,砂轮的损耗十分严重,而内孔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对砂轮几何形貌及磨削性能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需要采用高耐磨的具有良好保持性的超硬砂轮及其磨削技术,本项目可针对不同材料的内孔磨削要求,提供高效的砂轮设计与制造及其应用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强化铸铁、轴承钢、不锈钢、陶瓷等材料的精密内孔加工。比普通砂轮提高耐用度10倍以上,磨削粗糙度Ra≤0.4。Ø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Ø&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精密内孔加工的新型超硬砂轮磨削技术
精密内孔加工特别是硬淬材料和高粘性材料的内孔加工,砂轮的损耗十分严重,而内孔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对砂轮几何形貌及磨削性能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需要采用高耐磨的具有良好保持性的超硬砂轮及其磨削技术,本项目可针对不同材料的内孔磨削要求,提供高效的砂轮设计与制造及其应用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强化铸铁、轴承钢、不锈钢、陶瓷等材料的精密内孔加工。比普通砂轮提高耐用度10倍以上,磨削粗糙度Ra≤0.4。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薄型电动二维精密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型电动二维精密平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以及联接安装在两者之间且整体呈平板结构的中间连接件,其中中间连接件的上表面与上平台底座表面相互平行,并在两者之间保持间隙用于储存润滑介质;该上表面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沿着 X 轴方向分布的导轨副,同时通过设置在外侧凹陷区域的 X 向电机和第一精密螺纹丝杆传动单元,使上平台沿着导轨副在 X 轴方向上移动。该中间连接件的下表面结构与上表面相类似。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显著减少平台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在 X 轴和 Y 轴两个运动方向上实现高精度和较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多轴超精密车削/磨削加工技术与装备
多轴超精密车削/磨削加工装备的研发是实现上述零件的高效率、确定性超精密加工的基本途径。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超精密加工技术作为现代高科技发展而兴起的新技术,它所能达到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加工尺寸范围和几何形状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光学透镜、模芯、反射镜和精密机械件等典型零件的超精密加工面型精度 PV 值小于0.2μm,表面粗糙度小于5nm。多轴超精密车削/磨削加工装备的研发是实现上述零件的高效率、确定性超精密加工的基本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230 2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