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开放式诊断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XM-ZD
XM-ZD开放式诊断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   功能特点: ■ XM-ZD开放式诊断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为医学院校学生提供了一种能够自主学习、加强感官认识、强化护理学相关知识、易于操作的全方面的学习条件,丰富医学院校护理教学内容,弥补书面教学过于抽象的不足,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 系统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能够让学生课后随时地进行自主学习,可对学员24小时开放使用,系统操作简单、界面漂亮,具有动态效果,能够从视觉上、听觉上吸引学生注意力,避免了枯燥无味的介绍,弥补课堂不足。 ■ 内容丰富,素材量大,容量超过10G,以视频、动画、图片为主。 ■ 内容包括:症状体征、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诊断、器械检查及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等内容,重点培养作为医生所需的素质、基本技能、临床思维和交流技巧。 ■ 系统中增设了“考核与提高”部分,以方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及时复习巩固,它是检验学习效果和效率的极好的帮手。 ■ 系统设置了详细的帮助功能,当使用者在操作上遇到困难时,可以查看帮助项目,自行解决操作问题 ■ 配置:19寸触摸一体机,双核处理器,内存2G,硬盘500G。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开放式中药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XM-ZYX
XM-ZYX开放式中药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   功能特点: ■ XM-ZYX开放式中药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为医学院校学生提供了一种能够自主学习、加强感官认识、强化护理学相关知识、易于操作的全方面的学习条件,丰富医学院校护理教学内容,弥补书面教学过于抽象的不足,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 系统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能够让学生课后随时地进行自主学习,可对学员24小时开放使用,系统操作简单、界面漂亮,具有动态效果,能够从视觉上、听觉上吸引学生注意力,避免了枯燥无味的介绍,弥补课堂不足。 ■ 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学总论、常见中药、药物鉴别、百病用药、考核与提高等。 ■ 中药学总论主要概述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产地采集、炮制、药性配伍等中药学的基本理论。 ■ 常见中药部分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等21个板块,详细论述了临床常用的538味中药的来源、药性、功效、应用等知识。 ■ 药物鉴别部分,给出了近100组药性或药行相似的药物,进行比较,以指出不同点,指导临床用药。 ■ 百病用药部分,列出临床常见103种疾病用药的简介。 ■ 配置:19寸触摸一体机,双核处理器,内存2G,硬盘500G。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开放式中医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XM-ZY
XM-ZY开放式中医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   功能特点: ■ XM-ZY开放式中医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为医学院校学生提供了一种能够自主学习、加强感官认识、强化护理学相关知识、易于操作的全方面的学习条件,丰富医学院校护理教学内容,弥补书面教学过于抽象的不足,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 系统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能够让学生课后随时地进行自主学习,可对学员24小时开放使用,系统操作简单、界面漂亮,具有动态效果,能够从视觉上、听觉上吸引学生注意力,避免了枯燥无味的介绍,弥补课堂不足。 ■ 素材量大,容量超过20G,以视频、动画、图片为主,涵盖了中医诊断教学的诊法与辨证,中医四诊的望闻问切,模拟试题100套,技能训练中模拟实习环境的诊断过程的方法,将数百个病症临床成功病例制成技能训练科目。 ■ 内容包括:针灸学常用取穴方法,进针行针手法,艾灸方法,耳针、腕踝针、头针疗法的原理及临床应用,推拿、按摩、拔罐疗法、刮痧疗法、中医埋线、火针疗法、中医点穴疗法及中医美容的原理及临床应用,各种中草药,如全草类、果实类、根类、根茎类、皮类、叶类、花类、中草药原植物等讲解中草药的来源、形态、产地、用药部位及主要功效。 ■ 配置:19寸触摸一体机,双核处理器,内存2G,硬盘500G。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AVCON新一代嵌入式高清教学终端RE300系列
产品详细介绍   新一代嵌入式高清教学终端RE300系列是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针对教育行业推出的新一代嵌入式高清教学终端,支持高达1080p60fps高清画质和48Khz高保真CD级音质,可为您提供逼真的远程交互和协作应用。出色的视音频通信功能与强大的应用功能相结合,将高品质的视音频通信应用带到教学之中。   RE300系列含2路音频输入(1路MIC接口、1路AMAI接口),2路音频输出接口;2路视频输入接口(1路SDI高清视频输入、1路DVI-I高清双流输入),2路HDMI视频输出接口。   产品特点   【全高清应用效果】   图像高清:最高支持1080全高清视频输入和输出,活动图像帧率5~60帧/秒可选,带给您流畅的全高清视频交互体验。   语音高清:独创的Audec音频处理技术,支持高达48kHz的宽频立体声CD级别语音,为您提供剧场般的音质享受。   清晰的图像、语音和数据,带来高品质的教学效果。   【强大的网络适应能力】   强大的智能纠错技术:在高达33%丢包率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互联网的多媒体通信。   强大的智能网络修复技术:即使恶劣的网络情况下,也保证图像不花屏、不破碎。   强大的自适应传输技术:自动判断网络情况,并自适应网路传输。   【领先的视频编解码技术】   低带宽、可扩展编码能力:采用业界领先的H.264 High Profile(level 5) 和H.264多码流编码技术,视频精度提高一倍,并可进行自适应码率控制,可在实现全动态1080p视频的编码传输时将占用的带宽资源减少50%。一次编码可提供不同分辨率、不同帧率的视频码流,满足各种不同课堂需求。   多路编解码能力:支持同时进行多路图像的编码和解码应用。   【独创的多业务终端】   具备多业务接入能力,可在一个终端上实现远程教育、在线课堂、讲座传输等多种业务的接入。   【强大的课堂录像功能】   具备强大的课堂录像功能,可以选择课堂中的图像、声音、数据等任意一个或多个信息源进行录像;视频录制格式为AVI、MKV、TPC等格式,通过提供的转换工具可转换成其他标准格式文件。   【多画面功能】   与在线课堂服务器配合,终端的每路输出都具有多画面显示功能;多画面显示模式中每个子画面的分辨率不变。   技术参数
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初中学生电源、低压电源、教学用电源、初中稳压电源
产品详细介绍1、 用途 本产品是按教育行业标准JY 0361-1999《教学电源》设计生产的初中学生电源。本产品输出电压分档可调,电压稳定性好,文波小,具有过载保护功能。本茶农为初中学生实验的通用仪器,也可供职业技术、师范等院校学生实验使用。 2、 技术性能 2.1直流稳压输出 2.1.1额定电压有1.5V、3V、4.5V、6V、7.5V、9V六档可选择。 2.1.2电压稳定性各档不大于额定电压值的2% +  0.1V。 2.1.3额定电流  1.5A 2.1.4负载稳定性各档不大于额定电压值的2% +  0.1V。 2.1.5文波电压  各档不大于额定电压值的1%。 2.1.6保护功能  负载电流(1.04~1.4)×1.5A时,自动保护。 2.2使用环境 2.2.1环境温度   0 ~+40℃。 2.2.2相对湿度  ≤90%(+40℃)。 2.2.3电源电压   AC198V~242V       50Hz±2.5Hz 。 2.2.4工作持续时间   允许连续工作。 3、 使用方法 3.1将负载可靠的连接到稳压输出的“+”(红色)、“—”(黑色)接线柱上。 3.2旋转“输出电压选择”旋钮,选择需要的电压。 3.3按一下电源开关按钮“开”,电源指示灯点亮,仪器即接通电源开始工作。 3.4如果负载电流超过保护值,电源将被自动切断,要重新启动必须先调整负载。 3.5当工作结束需要关断电源,只要按一下电源开关按钮“关”,电源指示灯熄灭,电源即被关断。 3.6本仪器应在额定负载内使用,不可过载使用。 3.7输出电压选择开关可调节电压又兼作调节电流使用,使用时应从低电压档逐渐调到高电压档,以免仪器过压、过流及过热。 4存放与维护 4.1不使用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以防止机内零部件受潮,腐蚀和降低绝缘。 4.2本机使用的集成稳压器的最高工作温度虽可达120℃,但长时间满载时仍应注意自然通风冷却,不宜过热。 4.3电源保险丝如果熔断,应换相同规格的熔丝管,本机所用为Φ5×20 / 1A的熔丝管。 4.4不可擅自打开外壳调动可变电阻或干簧管线圈。如果必须维修,应由懂得电气原理的专业人员进行。 嘉兴市欣欣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嘉兴市凤桥工业园区三星路17号 电话:0573-83188275  83188823  
浙江欣欣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型可重构核与粒子物理实验教学系统 NMS-6014-S
实验内容 1、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 2、α 粒子的能量损失; 3、β 射线的吸收; 4、γ 能谱测量实验; 5、χ 射线吸收和特征谱测量; 6、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测量; 7、相对论效应验证; 8、宇宙射线 μ 综合测量实验; 9、正电子淹没寿命谱实验; 10、穆斯堡尔谱仪实验。 ——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自由组合实验内容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一种可语音提醒的老年人智能手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语音提醒的老年人智能手表.所述可语音提醒的老年人智能手表,包括:手表本体;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于所述手表本体的右侧的底部;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手表本体的右侧的顶部,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支撑块和第一转动轴;第一固定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语音提醒的老年人智能手表具有手表的表带在佩戴时松紧可以调节的与手腕更加的适合,不会出现太松或者太紧的情况,且佩戴操作简单方便,且该智能手表设置有电子显示屏可以显示时间,字体大,老人便于观看,家属可将手表和手机相连,录制语音提醒并按时在手表上播放,可以插电话卡,可以联网,自动更新时间,可以一键紧急呼叫联系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05-06
一种参数可调智能高性能发动机主构架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数可调智能高性能发动机主构架,通过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摇杆滑块机构将曲轴的圆周运动转化为副活塞的上下往复直线运动,主副活塞所受侧向力、阻力均较小,发动机噪声低、热效率高;通过特定尺寸大小关系,发动机体积和重量大幅降低;排量调整机构调整发动机的排量、压缩比与发动机其它辅助系统协调工作实现发动机热力循环类型可调。本发明可以根据负载、路况的变化实时调节发动机排量、压缩比、热力循环,确保发动机在各种负载、路况下都有良好的工作条件,中小负载时该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效果更明显,四缸发动机排量的最大调整范围在1.2-3.5之间,发动机压缩比的最大调整范围在6-6之间。市场前景分析:内燃机工程技术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智能状态检测的超音速旋流净化系统
项目成果/简介:摘要超音速旋流净化技术是湿烟气经超音速分离器绝热膨胀至超音速,降温50-100℃后,其中夹带的水蒸汽、SOx与溶解性盐、凝胶粉尘、微尘等成分发生非均质凝结后予以分离的一种新型气体净化技术,脱除效率最高可达90%,能够高效地实现烟气脱白。该技术同时借助多传感器融合方法智能诊断和动态测量流场数据,优化烟气“脱白”过程,必要时辅以高压微雾增强技术,强化分离净化效果。相较于传统的电磁法、烟气加热法、烟气喷淋法等脱白工艺,独创的基于智能状态检测与诊断控制的分离效率增强技术能实现烟气的高效率稳定脱白。团队创新成果与技术应用展示本项目团队,近十几年一直从事超音速旋流分离技术和多相流流场参数检测与电学成像技术的研究,已分别构建了超音速分离装置和电阻成像(ERT)、电容成像(ECT)及电磁(EMT)等多套系统。现有成熟技术已为国内多家单位,如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门子(北京)研究院等,提供了相应的电学成像系统。本项目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提出的方法均为自主设计和开发,对于已研制超音速旋流分离技术和流场参数检测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已申请了专利,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同时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所有部件和器件没有限制级产品,可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争端,以及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独创的基于智能状态检测的超音速旋流净化系统利用静电(Electrical Tomography,ES)传感器和电学层析成像(Electrical Tomography,ET)传感器,结合多源信息融合算法,实现管道内气体的非侵入式流场参数测量和状态诊断。系统将检测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融合,分析超音速分离器内的流场情况和湿气出口的成分变化,并建立异常状态检测与诊断方法,诊断系统状态。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建材、食品等工业,如烟气脱白;石油工业中油/气/水混输过程;冶金、电力工业中各种气力物料输送过程;以及化工、医药、能源等领域中的干燥过程、混合过程、流态化过程、扩散过程、反应过程等普遍涉及多相流测量问题。相较于传统的处理工艺,超音速旋流净化技术中的设备可靠,工艺过程简单,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很低。核心传感器和技术包括静电(Electrical Tomography,ES)传感器、电学层析成像(Electrical Tomography,ET)传感器和超音速旋流分离技术。静电传感器静电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可以非侵入测量等特点,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英国贸工部认为在煤粉的流速、浓度或质量流量测量手段中,静电法是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在检测机理方面,目前静电法气固两相流检测可分为接触电荷转移法与静电感应法两条路线,对于应用最广泛的内壁嵌装电极式传感器结构,本团队发现转移电荷和感应电荷经电荷放大电路后,不仅体现出不同的信号波形特征,而且从频域来看,转移电荷形成的信号在整体信号中也占有重要比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的感应电荷信息和转移电荷信息的解耦方法,提高了颗粒流动参数测量精度。本团队建立了带式静电感应实验装置与气固两相流计量实验装置。带式静电感应实验装置用来模拟带静电颗粒流动情况以及相关测速方法标定。气固两相流计量装置为参数可调的气力输送系统,用于气固两相流研究以及颗粒质量流量计量标定。两套装置计量精度均经过了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的测试。图1 静电法技术成果展示电学层析成像传感器电学层析成像技术类似医学的CT技术,通过外围测量,重构截面电学参数(电导率/磁导率/介电常数)分布信息。电学层析成像技术根据测量模态的不同,主要分为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简称ECT)、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简称ERT)和电磁层析成像技术(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简称EMT)。系统具备高速测量、多电极组合、多测量模态切换、可视化、高信噪比和可定制化等特点。本团队针对重质劣质油的加工转化的核心设备——三相流化床,转化效率和产量还存在难以突破设计瓶颈的问题,在首次提出基于TMR的磁导率EMT方法的基础上,结合ECT 和ERT 等多种模态的电学层析成像系统,设计了基于电/磁双模层析成像的高固含率气液固三相流态化实验装置,可实现高固含率条件下,气液固三相的识别和分相分布参数的实时测量。图2 电学层析成像技术成果展示图3 ERT/ECT/EMT系统展示图4 ECT对油气润滑系统中油膜厚度检测 超音速旋流分离技术超音速旋流分离技术是结合旋流分离技术和冷凝分离技术的多组分气体冷凝分离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稳定性好、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成为近二十年来非常有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的新分离技术。该技术集膨胀机、气液分离器和压缩机于一体,主要由旋流发生器、超音速喷嘴、分离段和扩压管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经过前级处理后的含湿气体导入到超音速分离器内,经过旋流发生器,产生加速度为106m/s2的旋转流场;旋转的气体通过拉伐尔喷管时,会绝热膨胀至超音速,同时降温降压,温度最大可降低50-100℃,低温的流场环境能够使气体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产生相变,出现小液滴;在旋转流场中,凝结产生的小液滴不断碰撞、聚并,在强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壁面,并在气体的带动下,从湿气出口排出;经过处理的干气在管道中心流动,经过扩压器内降速升压,进行排放。本团队首次采用Young经典成核理论和C-C相平衡方程推导获得了水蒸汽自发凝结Wilson位置解析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液滴成核和生长模型的非均质凝结模型和跨声速湿空气凝结SST湍流模型,揭示了跨音速两相凝结现象“非稳态”不同振荡模式的流动特性,获得了使分离效率最大化的最优外界核心半径,深入研究了超音速分离器的流场特性、处理效率和分离特性。图5 超音速旋流分离器流场测量系统图6 凝结液滴参数测量图7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图8 超音速分离器液相分布仿真预测 针对烟气的智能状态检测与诊断控制的超音速旋流净化工艺湿法脱硫后的湿烟气直接排放会产生“白色烟羽”,由于在脱硫过程中,脱硫浆液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发生传热传质;一方面水分蒸发,增加烟气的含湿量;另一方面,烟气温度降低,烟气携带水蒸汽的能力降低。烟气达到饱和状态后,会携带部分小液滴,这些携带小液滴的饱和湿烟气经除雾器除去绝大部分液滴后,直接经烟囱排入大气,由于环境温度比烟气温度低,饱和湿烟气中的水分就会凝结成小液滴形成“白色烟羽”。白烟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盐、SO3、凝胶粉尘和微尘等成分,会造成环境污染。针对上述问题,本团队首创的基于智能检测与诊断的超音速旋流净化工艺解决了传统烟气脱白技术(如烟气加热方法、烟气冷凝再加热技术和电磁脱白技术等)成本高,工艺流程复杂,维护费劲的问题,具有设备可靠,工艺过程简单,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很低的特点。该技术主要是利用超音速旋流分离器的增速降温原理,将烟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凝结并旋转分离,通过引射器将液滴引至超音速分离器入口,辅以高压微雾增强技术,强化脱白效果。在超音速分离器分离段和湿气出口处安装本团队自主研发的多相流可视化及参数测量系统(静电层析成像系统和电学层析成像系统),结合智能化成像算法和多元信息融合算法,对管道内烟气的流场参数进行非侵入式智能测量。系统可根据测量结果,分析超音速旋流分离器内的流场情况和湿气出口的成分变化,建立异常状态检测与诊断方法,诊断脱白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指导引射器对液滴量引入的精确控制,进而实现高效稳定的烟气脱白。图9 针对白烟气的智能检测与诊断控制超音速旋流净化工艺流程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2018114554307,2020102445880,ZL2016106973850技术成熟度:已有样品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经费:61.00万元
天津大学 2021-04-11
基于智能状态检测的超音速旋流净化系统
摘要 超音速旋流净化技术是湿烟气经超音速分离器绝热膨胀至超音速,降温50-100℃后,其中夹带的水蒸汽、SOx与溶解性盐、凝胶粉尘、微尘等成分发生非均质凝结后予以分离的一种新型气体净化技术,脱除效率最高可达90%,能够高效地实现烟气脱白。该技术同时借助多传感器融合方法智能诊断和动态测量流场数据,优化烟气“脱白”过程,必要时辅以高压微雾增强技术,强化分离净化效果。相较于传统的电磁法、烟气加热法、烟气喷淋法等脱白工艺,独创的基于智能状态检测与诊断控制的分离效率增强技术能实现烟气的高效率稳定脱白。 团队创新成果与技术应用展示 本项目团队,近十几年一直从事超音速旋流分离技术和多相流流场参数检测与电学成像技术的研究,已分别构建了超音速分离装置和电阻成像(ERT)、电容成像(ECT)及电磁(EMT)等多套系统。现有成熟技术已为国内多家单位,如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门子(北京)研究院等,提供了相应的电学成像系统。本项目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提出的方法均为自主设计和开发,对于已研制超音速旋流分离技术和流场参数检测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已申请了专利,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同时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所有部件和器件没有限制级产品,可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争端,以及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 独创的基于智能状态检测的超音速旋流净化系统利用静电(Electrical Tomography,ES)传感器和电学层析成像(Electrical Tomography,ET)传感器,结合多源信息融合算法,实现管道内气体的非侵入式流场参数测量和状态诊断。系统将检测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融合,分析超音速分离器内的流场情况和湿气出口的成分变化,并建立异常状态检测与诊断方法,诊断系统状态。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建材、食品等工业,如烟气脱白;石油工业中油/气/水混输过程;冶金、电力工业中各种气力物料输送过程;以及化工、医药、能源等领域中的干燥过程、混合过程、流态化过程、扩散过程、反应过程等普遍涉及多相流测量问题。相较于传统的处理工艺,超音速旋流净化技术中的设备可靠,工艺过程简单,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很低。核心传感器和技术包括静电(Electrical Tomography,ES)传感器、电学层析成像(Electrical Tomography,ET)传感器和超音速旋流分离技术。 静电传感器 静电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可以非侵入测量等特点,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英国贸工部认为在煤粉的流速、浓度或质量流量测量手段中,静电法是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在检测机理方面,目前静电法气固两相流检测可分为接触电荷转移法与静电感应法两条路线,对于应用最广泛的内壁嵌装电极式传感器结构,本团队发现转移电荷和感应电荷经电荷放大电路后,不仅体现出不同的信号波形特征,而且从频域来看,转移电荷形成的信号在整体信号中也占有重要比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的感应电荷信息和转移电荷信息的解耦方法,提高了颗粒流动参数测量精度。 本团队建立了带式静电感应实验装置与气固两相流计量实验装置。带式静电感应实验装置用来模拟带静电颗粒流动情况以及相关测速方法标定。气固两相流计量装置为参数可调的气力输送系统,用于气固两相流研究以及颗粒质量流量计量标定。两套装置计量精度均经过了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的测试。 图1 静电法技术成果展示 电学层析成像传感器 电学层析成像技术类似医学的CT技术,通过外围测量,重构截面电学参数(电导率/磁导率/介电常数)分布信息。电学层析成像技术根据测量模态的不同,主要分为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简称ECT)、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简称ERT)和电磁层析成像技术(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简称EMT)。系统具备高速测量、多电极组合、多测量模态切换、可视化、高信噪比和可定制化等特点。 本团队针对重质劣质油的加工转化的核心设备——三相流化床,转化效率和产量还存在难以突破设计瓶颈的问题,在首次提出基于TMR的磁导率EMT方法的基础上,结合ECT 和ERT 等多种模态的电学层析成像系统,设计了基于电/磁双模层析成像的高固含率气液固三相流态化实验装置,可实现高固含率条件下,气液固三相的识别和分相分布参数的实时测量。 图2 电学层析成像技术成果展示 图3 ERT/ECT/EMT系统展示 图4 ECT对油气润滑系统中油膜厚度检测  超音速旋流分离技术 超音速旋流分离技术是结合旋流分离技术和冷凝分离技术的多组分气体冷凝分离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稳定性好、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成为近二十年来非常有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的新分离技术。该技术集膨胀机、气液分离器和压缩机于一体,主要由旋流发生器、超音速喷嘴、分离段和扩压管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经过前级处理后的含湿气体导入到超音速分离器内,经过旋流发生器,产生加速度为106m/s2的旋转流场; 旋转的气体通过拉伐尔喷管时,会绝热膨胀至超音速,同时降温降压,温度最大可降低50-100℃,低温的流场环境能够使气体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产生相变,出现小液滴; 在旋转流场中,凝结产生的小液滴不断碰撞、聚并,在强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壁面,并在气体的带动下,从湿气出口排出; 经过处理的干气在管道中心流动,经过扩压器内降速升压,进行排放。 本团队首次采用Young经典成核理论和C-C相平衡方程推导获得了水蒸汽自发凝结Wilson位置解析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液滴成核和生长模型的非均质凝结模型和跨声速湿空气凝结SST湍流模型,揭示了跨音速两相凝结现象“非稳态”不同振荡模式的流动特性,获得了使分离效率最大化的最优外界核心半径,深入研究了超音速分离器的流场特性、处理效率和分离特性。 图5 超音速旋流分离器流场测量系统 图6 凝结液滴参数测量 图7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图8 超音速分离器液相分布仿真预测  针对烟气的智能状态检测与诊断控制的超音速旋流净化工艺 湿法脱硫后的湿烟气直接排放会产生“白色烟羽”,由于在脱硫过程中,脱硫浆液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发生传热传质;一方面水分蒸发,增加烟气的含湿量;另一方面,烟气温度降低,烟气携带水蒸汽的能力降低。烟气达到饱和状态后,会携带部分小液滴,这些携带小液滴的饱和湿烟气经除雾器除去绝大部分液滴后,直接经烟囱排入大气,由于环境温度比烟气温度低,饱和湿烟气中的水分就会凝结成小液滴形成“白色烟羽”。白烟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盐、SO3、凝胶粉尘和微尘等成分,会造成环境污染。 针对上述问题,本团队首创的基于智能检测与诊断的超音速旋流净化工艺解决了传统烟气脱白技术(如烟气加热方法、烟气冷凝再加热技术和电磁脱白技术等)成本高,工艺流程复杂,维护费劲的问题,具有设备可靠,工艺过程简单,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很低的特点。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超音速旋流分离器的增速降温原理,将烟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凝结并旋转分离,通过引射器将液滴引至超音速分离器入口,辅以高压微雾增强技术,强化脱白效果。在超音速分离器分离段和湿气出口处安装本团队自主研发的多相流可视化及参数测量系统(静电层析成像系统和电学层析成像系统),结合智能化成像算法和多元信息融合算法,对管道内烟气的流场参数进行非侵入式智能测量。系统可根据测量结果,分析超音速旋流分离器内的流场情况和湿气出口的成分变化,建立异常状态检测与诊断方法,诊断脱白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指导引射器对液滴量引入的精确控制,进而实现高效稳定的烟气脱白。 图9 针对白烟气的智能检测与诊断控制超音速旋流净化工艺流程
天津大学 2021-05-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88 289 290
  • ...
  • 339 3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