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学院以 “青海省省级重点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以及全面推进高职内涵建设”的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抓手,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质量发展。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立足青海,面向行业,形成了“密切行业 突出支撑 集群发展 强化特色”的专业发展格局。坚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大力推行工学交替,积极探索订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青海省地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和人才规格的需求,在办好传统专业的基础上,拓展新专业。学院设有5个系23个专业,其中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太阳能应用技术、通信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为省级示范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为院级建设特色专业,学院持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现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5个省级实训基地;拥有为学生实习实训服务的院内实训、实验室39个;院内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并与百余家建筑、通信类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合作关系,建有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18个;在学院设有全省建设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 学院注重立德树人,不断夯实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基础,自2012年启动了“3211”育人工程(3个主阵地育人,2个渗透育人,1个育人机制,1支师德高尚的育人队伍),构建了“多视角、立体化、全过程”的育人体系;学院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体系,积极落实国家、省厅、学院各类“奖、助、补”等资助政策,为优秀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等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学以致用和回报社会。 学院高度重视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学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心任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内强素质、外联企业、全员参与、促进就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8%以上,并多次在全省高校就业评估中被评为“全省就业先进集体”, 2009年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在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以坚定的信心,进取的精神,扎实的工作,深化内涵式建设发展,为创建极具行业和同类院校影响力的新建院而努力奋斗。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始建于1976年12月。2002年4月,升格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青海省交通运输厅,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青海省职业教育综合能力提升示范院校。在2014年、2016年、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学院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入围中国专科(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百强行列。建校40年来,共为行业及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了3万多名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两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单位。 学院现有4个校区,占地总面积628.34亩(其中五四校区19亩、柴达木路校区45亩、朝阳校区40.34亩、新校区524亩),建筑总面积27.4万平方米(其中新校区18.1641万平方米)。目前在校生总数8694人,全日制在校生6762人,成人函授等形式在校生1932人。设有内设机构25个,其中管理机构10个,教学机构9个,教学辅助机构6个。设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26个专业,形成了覆盖公路、铁路、航空三路并进、其他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教职工总数419人,其中专任教师304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学位的104人,副高及以上职称117人,双师素质教师165人,有5名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4名教师入选第二批培养行列,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骨干教师12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交通土建专业“领军人才”1名。学院通过多年的发展,凝练形成了“三个五”的发展顶层设计——“五大发展方略”、“五个方面文化精髓”、“五位一体”大思政工作格局。 ——五大发展方略 办学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立足交通,面向社会,培养适应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 办学方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九个坚持”的重要论述”为引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盯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 办学理念:遵循以“一个导向(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二个并重(德能并重,教学与生产并重)、三个结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相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顶岗实训与就业相结合)、四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高原、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 办学目标:实现“五个一流”的目标,即“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校”。 办学思路:通过“调结构、稳规模、提质量、增效益”的内涵提升途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个方面文化精髓 通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厚德、笃学、求实、创新” 的校训; “脚踏实地、勇攀高峰” 的学院精神;文明、守信、勤学、自强的校风;修身、敬业、求真、善教的教风;勤勉、睿思、善学、砺能的学风。 ——五位一体大思政工作格局 按照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整体要求,学院形成了“课堂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五位一体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坐落于“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是一所创办于1984年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由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举办。随着教育发展变化,学院提出了“学历教育、职工培训”并举的两翼办学战略。现有2个校区(丰泽校区、洛江校区)2个实训基地(清源基地、乐峰基地),校园面积近500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素有“花园式校园”美誉,曾被授予“省级绿色单位”、“平安校园”等称号,连续八届蝉联福建省“文明学校”荣誉,荣获福建省第一届文明校园。 坚持质量立校,深化校企合作。学院依托行业优势,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双主体”、“双面向”、“双场所”和“双认证”的“四个双元”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参与组建国网职业院校联盟,共建省电力行业职业教育集团,重点推进“二元制”教学和企业定单制培养,设置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力系统自动化、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多个电力相关专业,面向全国10个省(市、区)招生。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建设了与生产现场一致,甚至部分超前的输配电、变电检修、继电保护、变电运维、电网调度自动化等一批实训基地,用于学生实训实践和职工培训,使学生在校内能直接接触生产一线的先进设备设施,同时建立了51家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在校期间技能锻炼提供了坚实基础。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2000多人,技能培训年培训量13多万人/天。 “厚德强技 求是拓新”是学院的校训,一直以来,学院坚持技能立身,强化学生技能实践培养。学院按做优做精教学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把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培养适应电力行业发展和电力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动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屡获佳绩,建校35年来先后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23700多名,为电力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积淀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富的办学经验。 学院以“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有用的人才”为己任,努力为学生实现对理想职业、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服务,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就业、就好业。将继续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精神,深化改革,精益求精,努力打造一所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职后教育培训与鉴定、电力行业先进生产技能实训基地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府,以更加显著的办学特色向社会展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魅力!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电化学阳极阻垢技术
目前已完成前期实验论证并已申请发明专利,需要进一步投入资金进行后续中试放大研究。可考虑合作开发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技术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弧喷涂、快速原形、机器人控制和材料科学的模具制造工艺。它通过电弧喷涂工艺制造模具的金属型壳,通过材料累加原理制造出具有材料梯度、功能梯度结构的模具,是一种近净成形的模具制造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钼及钼合金激光焊接技术
通过无损探伤、拉伸试验、水压试验和水压爆破试验对采用该技术制备的接 头进行了完整性和力学性能检测,测试结果合格。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酶的新型固定化系列技术
已有样品/n针对酶在工程化应用中的缺陷,如易失活、不具回收性、抗逆性差 等,采用新型固定化技术,制备出具有高活性、高耐逆和工程化回用性 良好的固定化脂肪酶,提高酶活力 10-46 倍。如:以碳纳米管为载体整 合其它方法固定化 BCL,固定化酶最大蛋白比活达 50,200 U/min/g protein,酶活回收率达 3,740%,为游离酶的 54 倍,是 MPR-NKA 固定化 酶的 1.5 倍,且大幅缩短了酶促反应时间,10 分钟就能使手性拆分反应 达到平衡,较国际报道的最高水平提高 200 倍,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微电子器件高效冷却技术
小试阶段/n通过发展被动式和主动式冷却技术能实现典型移动装备和电子器件的空间冷却需求,具体包括热压/风压自然换热冷却、相变热管换热冷却等被动式技术,半导体热电制冷冷却、喷射冷却和合成射流冷却等主动式冷却技术,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成果市场前景:有散热需求,就有应用前景。
武汉大学 2021-01-12
基于带宽需求的多径技术
可以量产/n该项目公开了一种基于带宽需求的多径路由技术,大概包括:源节点在没有到达目的节点的现成可用路由并且有足够空闲带宽时,发送RREQ 消息;中间节点有足够空闲带宽时,更新并广播RREQ 消息;目的节点首次收到RREQ 消息并有足够空闲带宽时,添加新路由到反向路由列表,目的节点重复收到RREQ 消息并且新路由为新的节点不相关路由时,添加新路由到反向路由列表;目的节点选取列表中的三条为活动路由并向活动路由的反向路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溴铅铯粉体制备技术
可以量产/n目前合成溴铅铯粉体大多采用去离子水做溶剂的化学共沉淀法,虽然溴化铅和溴化铯在去离子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且用去离子水作溶剂能大量合成溴铅铯粉料,但是水基液相法易产生副产物CsPb4Br6 和CsPb2Br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该项目提供了一种溴铅铯粉体制备技术,其目的在于获取纯度高,杂相少,颗粒均匀的溴铅铯粉体。该制备方法中,起始溶液以氢溴酸为溶剂,化学共沉淀反应中以氢溴酸为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6 137 138
  • ...
  • 675 6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