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融合型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型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枯草芽孢杆菌 WB600 所携带质粒 pHYSGA 获得分泌的融合型抗菌肽 GA,该融合型抗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一定抑菌活性,作为添加剂加入饲料中,饲喂鸡雏后表明该融合肽可以提高鸡雏体重增长率、提高鸡雏的免疫指标,可以成为禽畜、水产饲料中抗生素的优秀替代品。
辽宁大学 2021-04-11
用于高效协同组播通信中继选择和功率控制法
本发明采用的模型将协同组播通信的每个组播分为两个时隙。在第一时隙,基于在第一个时隙中是否成功接收到数据,将均匀分布的N个用户划分为两个集合S和F,其中,S代表成功用户集,F代表失败用户集。在第二时隙,成功用户将数据转发给失败用户。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设计的最佳中继概率Pa*和最佳中继功率值p11*,能实现协同组播通信支持任意数据传输率的能效最大化。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塔吊倾角和挠度在线监测系统及数据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塔吊倾角和挠度在线监测系统及数据方法,具体包括:倾角硬件采集模块,LTE_4G通信模块,MCU处理模块,监测软件模块;塔吊力学结构分析和倾角监测原理;所属倾角传感器和处理器通过SPI通信传输,所属下位机采集模块和监测软件模块通过LTE_4G网络实现信息传输。根据多个倾角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后,监测软件动态显示吊臂的变形程度。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监测塔吊倾角和挠度。
东南大学 2021-04-11
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离子微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敏感型的高分子材料领域,旨在提供一种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离子微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N-烷基丙烯酰胺类单体、含叔胺基团的双键化合物和引发剂在无水溶剂1,4-二氧六环或四氢呋喃中,无氧条件下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采用乙醚或石油醚为沉淀剂提取二元共聚物,经离心分离后真空干燥至恒重;将所得二元共聚物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多卤代烷烃化合物,在40-70°C恒温搅拌;纯化后加入有机阳离子盐类化合物,室温下恒温搅拌即得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离子微水凝胶。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控,得到的微水凝胶具有pH和温度双重敏感性,引入了聚离子液体的优良特性,纯度高、稳定性好,溶胀率大,适合在药物可控缓释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1
SO2和NH3尾气净化新技术
在化工及环保等领域中气液传质是重要的一个基本过程之一。气液传质在传统的气液传质设备如各种塔器和搅拌槽等在重力场下除与气液接触面的大小、气液流动状况、气液本身的物性因素等有关外,还与重力加速度g密切相关。Onda等关联了大量气液传质数据,分别提出了液相、气相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液相传质系数,而气相传质系数与g无关。Vivian等通过对湿壁塔气体吸收过程的研究,Norman等利用溶质渗透理论,都导出。但在重力场中g是一个恒定的有限值,因此在重力场中,无论采用何种新填料,如何改进塔和釜的结构,改变气液进出口以及塔中的流动状况都不能从根本上大幅度提高传质效率。 70年代未,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受美国宇航局在太空失重时传质不可能发生这一实验结果的启发,设计出了一种超重力新型传质设备—旋转填充床(Rotating Packed Bed, 简称RPB)。    RPB超重新型传质技术的问世将导致传质设备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它通过提高离心力,使重力场中的g转变为旋转加速度g/,这一加速度不再是常数,其大小由转速和床层结构决定,以突破重力场下g的限制而强化体积传质系数,又由于超重力场独特的操作方式,可以使填料的有效相界面积增大,最终使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得以增大,从而大幅度提高传质速率。    本技术就是利用超重力场设备对脱硫技术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了超重力场脱除气体中二氧化硫、氨气技术。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抗血栓和再狭窄的新型血管内生物材料支架研制
开发前景及产业化效益分析: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性诊疗器材 产业作为新兴的医疗器材产业也迅速发展壮大,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长, 到2015年,预计将达到300-400亿元。其中冠脉支架增长速度达到45%左右, 其市场规模占介入诊疗器材产业产值的60%。 然而,国产支架自主产权的缺乏,使之在国际市场时常受到专利侵权的阴影。 所以亟待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疗效更加优良的血管内支架。本项目 系列支架产品,可称为内皮“友好型"血管支架克服现有支架的缺陷,消除平 滑肌细施增生,减少不可降解的聚合物产生的炎症,减少血管内再狭窄。
重庆大学 2021-04-11
SARS-CoV-2基因组分析进化和起源的研究
2020年3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在bioRxiv上上传了一篇题为Genome-widedata inferring the evolution and population demography of the novel pneumonia coronavirus (SARS-CoV-2) 的研究分析,作者使用10个新测序的SARS-CoV-2基因组,并结合GISAID数据库中的136个基因组,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如EBSP、错配和中性检测等)研究前三个月数据的遗传变异和统计。 结果显示80个单倍型共有183个突变位点,包括27个简约性信息位点和156个单一位点。对遗传多样性的滑动窗口分析表明,SARS-CoV-2基因组丰度的变化有一定范围,这可以解释目前这种病毒的广泛和高适应性。遗传学分析不支持穿山甲是中间宿主。在最初的单倍型(H14)中,一个患者样本居住在华南海鲜市场附近(约2公里),这表明患者有无意识接触该市场史的可能性很高。然而,基于这个线索,也无法准确断定这个市场是否是SARS-CoV-2的起源中心。此外,从这个市场收集的16个基因组,包含10个单倍型,表明市场在短期内出现循环感染,这可能导致武汉和其他地区爆发SARS-CoV-2。EBSP结果显示,第一个估计的扩展日期从2019年12月7日开始,这表明SARS-CoV-2的传染可能在11月中下旬开始。
安徽师范大学 2021-04-10
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绿色清洗装置和成套设备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复旦大学 2021-04-10
超低功耗、高可靠和强实时微控制器芯片
本项目重点研究面向物联网极低功耗微控制器关键技术,包括宽电压标准单元和片上存储器设计技术、工艺-电压-温度(PVT)偏差检测技术与自适应动态电压和频率调节技术、快速响应的宽负载高效率电源转换技术、低功耗高精度模数转换电路设计技术、极低功耗快速启动晶体振荡器技术;面向工业控制微控制器关键技术,包括高可靠处理器架构、低延时访问存储策略、纳秒级中断响应处理技术、容错型自纠错SRAM 设计技术、高精度时钟基准电路设计技术。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纳米多孔材料的结构设计和表面修饰工程
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三维、连续多孔结构,在超级电容器、催化和传感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以纳米多孔金、纳米多孔钛为基体材料,利用磁控溅射沉积、去合金法、电化学沉积等方法。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1 92 93
  • ...
  • 215 2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