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钢铁生产用水“最小化”相关技术
项目来源及背景 工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强烈的扰动,生态指标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健康构成威胁。其中水资源短缺形势更加严峻,世界上已有43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占总面积的60%),约20亿人用水紧张,10亿人饮用超标水。水体污染明显加重,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生态指标逐渐恶化。在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近3倍,淡水消耗量增加了6倍,其中工业用水增加了26倍,而水资源总量基本保持不变,结果使得人均占有水量急剧下降, 20世纪末人均占有水量减至20世纪初的1/18。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署长穆斯塔法·拉尔巴所说的那样,水资源短缺将成为21世纪最关键的问题。 钢铁工业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据统计,2004年取水量约为34亿m3,2006年外排废水占全国工业废水的10%。如不采用更加有效的措施,将制约钢产量的进一步扩大(而2006年钢产量突破4亿吨),制约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以往,我国工业发展沿袭了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模式,尽管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却导致了环境质量的恶化,其中水环境的恶化尤为明显。我国的水环境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三是用水的极大浪费。 多年来,钢铁工业都是从末端治理的角度来处理废水,即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甚至到目前仍有很多企业只看经济效益,未达标即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钢铁企业的大干快上,钢铁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要增加,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已成为制约钢铁工业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们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在现有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下,如果我们既想保持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又想节约水资源,把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那我们只有在同样多的,甚至更少的水资源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钢铁工业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开发潜力,节约用水。 我国本属资源性缺水国家,长期的重效益、轻环保使得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后患越来越凸现出来,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第二重点领域“水和矿产资源”中的第七优先主题综合节水提出了“重点研究开发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和节水型生产工艺”;第五重点领域“制造业”提出的发展思路是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 本项目以工业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钢铁工业用水生态化治理”这一概念,指出钢铁工业用水生态化治理就是遵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在企业(分厂)内部、企业(分厂)之间及社会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将源头减量化、过程再循环及末端治理再利用结合起来,以整体性原理为指导,在生态系统水平上进行污水的治理与回用,实现钢铁工业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这是实现钢铁工业生态化转向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经之路。 项目基本工艺、技术特点及技术指标 (1)项目基本工艺及关键技术 在现有条件下,根据可靠性原则,开发使用绿色环保型水处理药剂。 高效、绿色的阻垢、缓蚀剂 低毒、高效复合絮凝剂 采用絮凝——生物滤料吸附技术,以废治废,高效除油,回收油品。 应用水夹点技术,辅以高效、绿色水处理技术,合理串接,最大限度地利用二次水资源,实现钢铁工业用水的“生态化”治理。 (2)技术特点 引入生态化治理新思路,对钢铁工业用水实行从摇篮到坟墓整个生命周期的控制; 高效、绿色阻垢缓蚀技术处理循环冷却水,在提高浓缩倍数,降低新水消耗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传统技术所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 高效絮凝配合高效阻垢缓蚀技术处理钢铁工业浊环水,实现100%回用; 应用高效絮凝——生物吸附过滤技术处理并回用钢铁行业中的含油废水,改善处理效果实现无废水排放,同时回收油品,一举多得; 将水夹点技术应用于钢铁工业水处理与回用过程中,采用循环链接技术,逐级合理串接回用二次水源以达到钢铁工业用水的“生态化”治理。 (3)技术指标 确定合理浓缩倍数值为3.0~4.0,对于易实现废水合理串接与回用系统按下限控制; 工业水重复利用率≥98%; 吨钢新水耗量减少10%~30%; 废水外派量减少10%~30%; 废水处理率100%; 废水处理废水达标率100%; 废水外排废水达标率100%。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低成本功能性多孔有机聚合物
       成熟度:技术突破         多孔有机聚合物是一类新兴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相比传统高分子交联树脂,其具有类似无机分子筛的微孔,具有更高的官能团密度,已被广泛用于储存、分离或催化等领域。然而当前许多性能优良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成本过高,严重制约着其实际应用。我们合成的价格低廉且性能优秀的多孔有机聚合物,其性能与当前典型多孔有机聚合物相当,而价格为它们的几十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目前在储存氨气、分离二氧化碳及分离水中污染物(如硼酸,Hg2+等)等方面已完成实验室测试,这些成果将为多孔有机聚合物的真正应用打开通道。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一种协作环境下人机最小距离的测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作环境下人机最小距离的测算方法,根据机器人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部件旋转轴线,建立机器人的广义运动模型,构建人机最小距离的机器人运动节点迭代数据集。同时通过3D视觉传感器采集人机协作空间的图像数据以跟踪并识别协作环境中的人体信息,提取人体骨骼节点数据,构建人机最小距离的人体骨骼节点迭代数据集。根据得到的迭代数据集迭代计算协作环境中人与机器人间的最小距离及对应点空间位置坐标。本发明的协作环境下人机最小距离的迭代计算方法可以实时构建精确的并易于实现的人机距离计算模型,实时的计算协作环境中的人机最小距离与对应点,用于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可以实时高效的跟踪环境中的人机最小距离。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图像全局最小可觉察差异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全局最小可觉察差异的测定方法,模型建立阶段根据每组测试图片特征参数生 成相对应的测试图片,利用阶梯法得到对应的噪声强度阈值,获取针对对比度掩蔽的视觉特性模型,提 出全局最小可觉察差异的计算模型。模型应用阶段,利用模型建立阶段所得全局最小可觉察差异的计算 模型,计算获取任意输入灰度图像的图像全局最小可觉察差异。本发明生成的测试图片具有更大的均方 误差 MSE 与隐藏噪声的能力,更有效地挖掘人眼的感知冗余;本发明提出的图像全局最小可觉察差异 的计算模型,综合了对比度掩蔽效应与其他掩蔽效应,结果更准确。
武汉大学 2021-04-13
温差发电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风力发电
40mm×40mm×120mm,风扇转动可使发光二极管发光。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火焰发电
330mm×230mm×220mm,加热金属丝可发电,用电流表指示产生电流的大小。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烛火发电
底座尺寸400*300*70mm,模具一体成型,两端呈弧形,上翘47度,两面四角注塑有1.5mm脚垫,长度25*25mm,仪器整体高度235mm,装有一只50UA的电流表用来检测电流的产生,型号44C2,电表支架115*85*140mm,酒精灯直径100mm,高度120mm,容量250ml,发电部分有两根金属丝组成,支架尺寸50*50*165mm,金属丝连接一只陶瓷接线端,探究为什么不同物质的金属加热可以产生电流。
石家庄市艾迪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温差发电
底座尺寸400*300*70mm,模具一体成型,两端呈弧形,上翘47度,两面四角注塑有1.5mm脚垫,长度25*25mm,仪器整体高度330mm,底座上部装有白色水杯托架以防水杯倾倒,尺寸300*130*50mm,左边放热水,右边放冷水,托架采用亚克力粘合制成,托架右边装有一只直流电压表,型号85C1型,量程1V,连接使用4mm香蕉插件,可以直观看到电压情况,两只圆柱形水杯直径为75mm,高度80mm,模具一体成型。热传导金属为铝制表面拉丝处理,厚度4mm,两片传导金属紧紧扣着一只制冷片,上面一个装小电机直径25mm,风叶直径65mm,探究一杯冷水一杯热水为什么可以发电。
石家庄市艾迪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人体发电
底座尺寸400*300*70mm,模具一体成型,两端呈弧形,上翘47度,两面四角注塑有1.5mm脚垫,长度25*25mm,仪器整体高度190mm,上面装有两只手形状的触摸电极,尺寸170*130*4mm,一只50uA的电流表,观察发电量大小,探究为什么人体可以发电。
石家庄市艾迪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1 2 3 4 5 6
  • ...
  • 38 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