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避免长期握笔造成中指变形的防护指套
一种避免长期握笔写字造成中指变形的防护指套属于文案工作备护用品。技术方案是,套体为乳胶材料;套体上方在中指第一、二节的交界处设有受力区;套体内侧在中指第一、二节的节线位置设椭圆形孔洞;套体外侧在中指第一、二节的交界处设椭圆形拉伸区;在套体外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横向的条状魔术贴。受力区为椭球形状的气囊,内部气压为0.6-0.9个标准大气压。拉伸区表面有圆锥状凸起,或者有垂直于手指长度方向的褶皱。有益效果是:减轻中指受压,从而避免中指变形。
四川大学 2016-10-12
模块化爆炸物销毁防护装备、系统及方法
本成果构建了模块化爆炸物销毁防护装备、系统及方法创新体系,在防爆机理、技术、装备、检测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并经过100余次的爆炸实验探索与反复测试验证,解决了防爆装备的轻量化、实战化、安全性等重大难题。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为解决我国爆炸防护的重大难题,项目组一改传统防爆结构“以硬碰硬”的防护方法,创新“以柔抗爆”的柔性复合防爆新思路,后续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等项目的资助。经过持续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构建了模块化爆炸物销毁防护装备、系统及方法创新体系,在防爆机理、技术、装备、检测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并经过100余次的爆炸实验探索与反复测试验证,解决了防爆装备的轻量化、实战化、安全性等重大难题。 该成果的技术指标和技术特点如下: ①采用模块化结构,单个重量不大于100kg,整体装备重量不大于200kg。 ②开口尺寸大,开口尺寸≥600mm,能够容纳常见的未爆弹药及带有包装的爆炸物; ③防爆能力强,能够防护3kgTNT当量带有破片的爆炸物,能够对爆炸过程中的冲击波、破片和高温火焰进行有效的防护,安全距离为5米。 该装备目前技术状态已经成熟,建立了小批量的试制生产线,通过了相关检测,已有产品在销售。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坡面地质动力灾害柔性防护结构理论、技术及应用
本项目发展了柔性防护系统性能设计与提升技术,建立了“力平衡+”设计方法,开发了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设计软件,发展了多元化的防护产品技术,与欧洲现有技术相比,最大防护性能提升4.5倍。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柔性防护结构在坡面地质灾害作用下将经历大滑移、大变形等运动特征,在力学上属于强冲击作用下高度非线性动力问题,理论求解难度大。团队系统研究了坡面地质动力灾害柔性防护结构理论、技术及应用,取得了下列创新性成果:构建了防护网系统的多柔体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发展了柔性防护系统非连续动力学计算理论,可实现多元化柔性防护系统产品的性能精确预测与解析:研究了柔性防护系统关键结构部件的环境腐蚀损伤力学行为及系统性能劣化评价方法,揭示了网片累积损伤演化规律,为柔性防护系统动力损伤后的剩余承载力评价 系统运维阶段的生命评估、可靠性评价提供基础;构建了多场、多尺度、多介质耦合动力学模型,实现了对泥石流、水石流、碎屑流柔性拦截动力学过程模拟;提出了综合“空间+时间”的4D柔性防护理论。 发展了柔性防护系统性能设计与提升技术,建立了“力平衡+”设计方法,开发了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设计软件,发展了多元化的防护产品技术,与欧洲现有技术相比,最大防护性能提升4.5倍。 研发了成套柔性防护结构足尺冲击试验装备,在试验能力、试验尺度、试验精度等三个方面实现全面超越;建立了标准化试验测试技术与方法,包括部件及系统试验与性能评价方法;提出了差异化设防目标和系统设计分级准则,相关成果入编两部行业标准,建立起覆盖产品、检验试验及工程建设全链条的柔性防护技术国家标准体系,相比欧洲目前的产品技术标准领先1代;开展了多项标尺性试验,累计试验次数超过300次,是欧洲该领域标志性试验的3倍,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试验数据,与欧洲70年的技术发展相比,支撑了中国在该领域十年内实现理论、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弯道超车。
西南交通大学 2022-09-13
一种抗菌防护环保新材料的开发和运用
一种抗菌防护新材料在面膜、化妆棉、户外运动皮肤抑菌喷雾、内衣免洗喷雾等未来市场的打造。
同济大学 2021-02-24
[5月24日·长春]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启动报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研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径新范式,宣传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决定举办“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4-24
[5月23-24日·长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论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展示宣传高校高质量建设成果,助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助推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决定举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09
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列车静悬试验台超导磁体的自由度控制与安全防护系统研究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1.原理:结合磁浮列车极端运行工况,充分考虑运行环境的强磁场,深入研究机-电-磁耦合机制,精确调节磁体悬浮姿态,以实现超导磁体在液氮温区(-196℃)自稳定悬浮。 2.创新点: (1)研发国产化低功耗悬浮控制模块,能耗较进口设备降低35%; (2)突破-196℃环境下多系统协同控制技术,填补国内工程化应用空白。 3.应用场景: (1)高速磁浮列车静悬试验台 (2)精密仪器运输平台 (3)航空航天地面测试装备 4.应用案例:前期开发的自由度控制系统,已被合作团队应用且效果较好。
长春工业大学 2025-05-20
欢迎报名 | [5月23日·长春]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论坛启动报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研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径新范式,宣传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决定举办“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16
两会热点聚焦|3月4日-10日
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2023年工作,介绍了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9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坦言,拔尖创新人才是促进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建成教育强国,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我们在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怀进鹏表示,教育部门将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同时,鼓励高校发挥其人才培养优势,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急需的基础学科人才、交叉学科人才和新兴学科人才,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答问全记录】 三、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支持 让他们敢坐“冷板凳”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将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就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怀进鹏表示,在人才培养上,要不断地下硬功夫、笨功夫,不走捷径、不取巧,愿意啃硬骨头,坚持人才长期培养的目标。同时,将布局区域技术创新中心,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牵引,特别提倡“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在实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答问全记录】 四、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加快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部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开启,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围绕科技如何支撑高质量发展,怎样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等话题答疑解惑。阴和俊提到,下一步,科技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要求,加强宏观统筹,重点加强战略规划统筹、政策措施统筹、重大项目统筹、科研力量统筹、资源平台统筹、区域创新统筹等,通过抓这“六大统筹”,加快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具体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科技攻关,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要求,深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内核。二是加强战略力量建设,也即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特色优势,建设协同高效的战略科技力量,打造科技强国建设的国家队。三是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强化政策协同,扩大开放合作,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创新动力。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加快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部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五、科技部部长阴和俊:鼓励把一半以上基础科研费用投向35岁以下的年轻人 3月5日,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答记者问时表示,要加强青年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把一半以上的基础科研费用,投向35岁以下的年轻人。 阴和俊表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要赶早一些、宽松一点”,帮助他们尽早培养起兴趣和自信。在重点实验室的评级中,对青年人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阴和俊说,要为年轻人出台政策、做好保障。比如对于从事基础和交叉科研的年轻人,提高稳定支持的力度,既要减少考核频次,使他们能心无旁骛、无忧无虑、潜下心来,让他们从采购、报销、填表等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保证他们的科研时间。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大胆使用加强培养青年人才】
云上高博会 2024-03-11
第61届高博会,4月15日相约福州!
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届高博会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3-1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29 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