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有机废弃物快速高效生物反应器研发
本课题组前期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及城市园林绿化垃圾(草、树枝、树叶等),应用微生物菌剂将其降解为生物有机肥。本课题组前期已筛选出特效菌株7株;设计出中试设备2台;采用自有菌剂降解生产有机肥的时间为7-10天,菌剂用量为园林绿化垃圾处理量的1/10000;土壤有机肥部分指标平均值:氮磷钾总量为3-4%、有机质为60-70%、pH值为6-8;申请相关专利5项,即“高效混合菌剂降解园林绿化垃圾生产有机肥的方法(申请号:200910070074.1)”、“园林绿化垃圾高效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
南开大学 2021-04-14
探测窗口可调的双模式有机光电探测器
课题组提出一种近红外和可见光的双模式/双波段可调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其器件结构主要包括可见光吸收层、光学间隔层、近红外吸收层。研究发现,基于此结构的有机薄膜光电探测器具有近红外和可见光两种不同波段光响应的工作模式。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光电流从近红外吸收层产生,其工作原理是在负偏压下,有机薄膜层和阴极电极的界面发生陷阱导致的近红外光响应的载流子注入。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光电流则从可见光吸收层产生,原理是在正偏压下,可见光响应的载流子注入发生在阳极电极和有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有机牛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一、成果简介 有机牛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循环经济模式,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生产体系内循环利用,减少对外界资源的消耗和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我国有机牛奶生产尚处于萌芽阶段,需要产业技术支持和创新发展,其拥有的循环经济特质,极具发展前景和的生命力。在李胜利教授指导下建立了中国首家通过了从饲料基地到有机牛奶加工的全程有机认证;改变了传统的奶牛养殖理念和牛奶生产与加工模式,建立了“种养加销与粪污沼气化”的循环经济产业实体,为中国奶业产业升级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解决方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污泥或家禽粪便高温快速堆肥制有机肥料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污泥或家禽粪便大量堆积影响环境,造成污染,利用快速好氧堆肥方式使污泥或家禽粪便达到除臭、稳定的作用。通过向堆垛中加入N、P元素的适合配比,合成具有较高肥效的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产品能用于农业、林业和园林花圃等。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通过向污泥或家禽粪便加入适当的调理剂和N、P、K元素,再经过静态反应仓强制通风的好氧堆肥工艺,然后经过二次发酵稳定和粉碎装袋等
南开大学 2021-04-14
有机磷农药快速检测的前处理增敏技术
该技术主要针对基于酶抑制剂法的有机磷农药快速检验中, 检测含 P=S  键有机磷农药时灵敏度低,易产生假阴性,不能满足国标要求的间题。创
西华大学 2021-04-14
一种农林有机废弃物炭化处理装置
项目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林有机废弃物炭化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螺旋输送机组,安装在机架上具有多个上下平行布置的螺旋输送机(31、32、33、34),每个螺旋输送机上都设置有进料口(31a、32a、33a、34a)、出料口(31b、32b、33b、34b)和出气口(31c、32c、33c、34c),每个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其下方相邻的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相连;动力装置(2),与螺旋输送机相连驱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1-12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
针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存在的高固含量和高金属离子的难降解有机废水,项目开发了该类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通过膜分离-吸附-离子交换集成工艺,实现了固体颗粒的高效回收,同时,实现了水的有效回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项目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抗脑缺血1类化学新药DBZ的开发
完成人简介:郑晓晖,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草药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创新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效应成分分析”重点研究室主任,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特聘专家,九三学社中央促进技术创新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九三学社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九三学社西北大学主委,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成果内容:丹参素冰片酯(DBZ)是课题组应用代谢物组学研究技术,采用HPLCMS、GCMS、GCFTIR、NMR等技术手段,在复方丹参方效应成分的基础上,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君使”对药的化合物设计方法,结合现代药物化学和药理学,设计、合成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脑缺血)的新药候选化合物。DBZ显著的抗脑缺血损伤活性,并从血管新生、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等方面深入全面地揭示了其多环节的作用机制,相关文章发表在药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英国药理学杂志》上。 DBZ具有易于制备、工艺可控、高效低毒等特点,是一个成药能力良好的化合物。现已完成大规模化的非光学活性DBZ生产工艺(20Kg/批),并建立光学活性DBZ拆分工艺,建立光学活性DBZ不对称合成工艺;同时开发出光学活性的右旋 DBZ 10公斤级合成工艺。建立了DBZ原料药质量标准、DBZ脂肪乳剂的工艺。 现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项, 1项PCT国际专利获58个国家及地区授权。 成果用途: 该项目研究内容及产品涉及治疗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脑缺血)(1类化药)开发。 成果成熟度:中试产品阶段(已解决关键技术,需要合作进行产业化攻关) 转化方式:技术入股、合作推广,本项目欲融资8,000万元占股20%,按照国家 1 类新药的申报要求,展开研发、产业化的规范市场运作和资本运作。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ZL 201410175950.8 一种混旋丹参素冰片酯的合成方法 授权 ZL 201310470979.4 一种丹参素冰片酯的工业化合成方法 授权 ZL200910023010.6 取代的苯甲酸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授权 ZL200610042787.3  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冰片酯、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授权 PCT/CN2007/001550 取代β苯基α羟基丙酸衍生物、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授权
西北大学 2021-05-11
电化学对制革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成果描述:在工业废水中含有树脂、加脂剂、染料、栲胶等难降解物质,是生化处理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生化处理成为现在最理想的方法。目前,随着对环境中污染物指标要求的数量增加和污染值的降低,不少企业单独处理或污水厂集中处理后的废水部分指标达不到环保要求。新增设施成本高也难以操作。改成果是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废水出口进行进一步处理,到达排放要求。市场前景分析:制革工业,清洁化改造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COD降低0~90% NH3-N降低0~90% 色度降低0~90% 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硬果壳化学连续活化法制备粒状活性炭
活性炭是现代化学工业,石油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饮用水处理等行业不可缺少的处理吸附,脱色,净化剂,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尤以粒状活性炭最为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它。在日本,丹麦,瑞典,美国等发达国家研究,生产应用活性炭的历史近百年;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应用硬果壳制备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方面有较大的成功,先后有采用核桃壳,椰子壳,棕榈壳,桃核,杏仁壳及木屑等为原料来制备粒状或粉状活性炭,由硬果壳制备的活性炭均为粒状,可再生重复使用,应用价值大;由木屑制备的粒状活性炭,生产成本较低,一般为一次性使用,不便于再生。活性炭生产方法可分为物理活化法和化学活化法两大类,各有优缺点,但化学活化法由于活化剂种类及浓度的不同而使活性炭的孔径大小,长短等主要技术指标有较大的差异,人们通过控制选择活化剂,活化剂浓度,PH值大小;活化温度高低等条件来达到制备出不同规格型号的粒状活性炭,以供不同用途选用。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6 37 38
  • ...
  • 75 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