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图像分层增强的图像去雾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层增强的图像去雾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估测原始图像的大气光值 A;S2、结合所述大气光值构造两层半逆图像,对两层半逆图像进行线性对比度增强;S3、计算原始图像和增强后的半逆图像在 CIE-LCH 空间 H 通道的绝对差值,根据所述绝对差值确定增强后的半逆图像的权值分布,根据所述权值分布将两层增强后的半逆图像进行融合;S4、对融合后的图像进一步线性增强,获得最终的对比度增强的去雾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纳米催化剂设计及在重要化学反应中应用
从纳米材料的合成原理出发,采用“催化剂微设计”指导思想,将具有优异性能的TiO2、ZrO2分别以纳米形式直接在大孔Al2O3上负载,构成一种新型的负载纳米TiO2或ZrO2的催化剂载体,负载金属活性组分,制备高性能的新型复合结构体新型催化剂。 催化剂生产具有合成方法简便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工业中生产工艺周期长、污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人机交互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人机交互系统及方法,人机 交互系统包括交互屏、协调器、读写器、卡套以及主机,交互屏由依 次连接的触摸屏、显示屏和射频天线层构成;协调器与天线层连接, 读写器与协调器连接;卡套包括指套以及位于指套中且携带有信息的 卡片,主机与读写器和交互屏连接,用于控制交互屏准确定位触点位 置、控制触点位置附近的天线开启、控制读写器检测卡套中卡片的信 息以及将触点和卡片信息绑定。本发明通过触摸屏感知用户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细胞寻址微流控芯片、细胞分析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寻址微流控芯片、细胞分析装置及方法。所述芯片包括细胞培养通道、一对侧压通道、寻址通道、刺激通道和废液通道;工作时,芯片处于寻址状态,则寻址通道压力大于刺激通道;芯片处于刺激状态,则刺激通道压力大于寻址通道。所述细胞分析装置包括所述微流控芯片、信号采集装电气比例转换阀,芯片侧压通道、寻址通道和刺激通道的入口端通分别与独立的电气比例转换阀相连,每个电气比例转换阀根据不同电信号,输出相应液压;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细胞培养通道处,用于采集细胞信号或对细胞进行成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基于微流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空调前面板夹具及空调前面板智能安装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前面板夹具,其包括上固定板、与所述 上固定板间隔设置的下固定板、安装在所述上固定板上的快换组件、 直线轴弹性组件、真空吸附组件及四个分别位于同一矩形的四个角部 的面板仿形卡件。所述快换组件用于与机器人末端轴相连接或者相分 离。所述直线轴弹性组件连接所述下固定板及所述上固定板,且其用 于为所述上固定板的移动提供导向及限制所述上固定板的移动行程。 所述真空吸附组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上固定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下 固定板。所述面板仿形卡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下固定板上,且其形 状与所述空调前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智能版辊印刷电子系统及制版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版辊印刷电子系统及制版方法,系统包括承印物、输卷装置、刮墨装置、墨 槽、智能版辊、压印滚筒、定位与对齐装置、固化装置、收卷装置、连接线、上位机;本发明根据原稿 的图形信息,通过上位机对每个版辊网穴内部的压电陶瓷进行实时控制,使其发生形变,从而在版辊上 形成相应的图形,省去了制版的步骤,可以实时改变版辊网穴,印制不同的线路图形或者幅面不同的印 刷电子制品,实现了―一辊多印‖。省去
武汉大学 2021-04-14
基于激光诱导的 LED 荧光粉涂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的 LED 荧光粉涂覆装置及方法,包括激光阵列产生系统、固定件、 三维移动平台、实时监控系统、紫外固化装置和控制中心,其中:激光阵列产生系统,用来产生单束或 多束的激光阵列,且产生的激光阵列照射至透明基板上表面;固定件,用来将透明基板固定于三维移动 平台上方;三维移动平台,用来放置 LED 芯片并使 LED 芯片三维移动;实时监控系统,用来实时监控 LED 芯片位置数据以及涂覆于 LED 芯片周围的荧光粉层的形貌和分
武汉大学 2021-04-14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构建及关键技术推广应用
本项目围绕垃圾分类模式/方法及评价模型建立、农村易腐垃圾堆肥新技术开发、垃圾分类信息化技术及智能装备研发等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并集成团队研究成果研编了垃圾分类系列标准,构建了我国城乡垃圾分类体系并推广应用。 1、创建了垃圾分类新模式、方法和技术。基于社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垃圾分类“双轨策略”理论,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2+n”模式和农村生活垃圾“五类三段”分类模式;创建了垃圾分类的物元分析模型、投放方案灰色聚类比选模型及分类效果F-measure评价模型;结合农村易腐垃圾就近处理需求,研发了引风式静态堆肥技术和重力翻板式间歇动态堆肥技术及装备,在福建省明溪县胡坊镇和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进行了工程示范。实施垃圾分类制度对垃圾混合收运处理模式产生显著影响,垃圾分类后热值增加,每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量上升约3%;与混合垃圾填埋相比,CO₂减排量接近80%。 图1 两型农村小型易腐垃圾(厨余垃圾)就地协同堆肥处理设施(左图为静态堆肥设施,右图为间歇动态堆肥装置) 2、研发了垃圾分类信息化技术及智能装备。将传统垃圾收运技术与信息化新技术相结合,研发了分类信息化管理平台,发明了具备溢满报警、感应开门、自动称重和容量监测等多功能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和溢满报警、快速升降的太阳能地埋式垃圾收集箱等系列智能装备,提高了分类系统效率与效能,在全国数以千计的县(区)街道广泛应用。应用案例垃圾无害化率100%,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100%、厨余垃圾投放准确率88%。 图2 智能化垃圾分类投放/收运设施(左图为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右图为太阳能地埋式垃圾收集箱) 3、构建了城乡垃圾分类标准新体系。研编系列垃圾分类标准,就分类工作全范围、全过程提出了设施建设、设备配备、运行操作等全要素的规定与要求,是规范分类工作的基本依据;首次将农村垃圾堆肥原料和产品含水率上限值分别由60%、30%提升至65%、45%,增强了堆肥技术标准的适用性,扩展了堆肥技术的适用性;研编大件/园林/装修/餐厨/果蔬等垃圾分类系列标准,填补新兴垃圾标准体系空白,指导各行各业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化进行。 图3 已发布实施的垃圾分类与收运处理标准(共计21项标准) 针对源头垃圾分类投放社会化特征明显、组织实施难度大和分类收运环节涉及原有收运系统向分类系统过渡的实际困难,研编、建立了的垃圾分类标准体系,正式发布实施国家团体标准21项,在编18项。在垃圾投放操作、设备运维、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保证了垃圾分类投放及收运过程的规范化和安全性;在数以千计的县区、街道、社区指导垃圾分类的稳步施行。 【技术优势】 1. 创建垃圾分类新模式、方法和技术,引领分类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率先提出垃圾分类“双轨策略”,实现垃圾社会化分类稳步推进和专业化分类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提出垃圾分类“2+n”模式,创建兼顾效率与可操作性的垃圾分类投放模型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农村生活垃圾“五类三段”模式,解决农村垃圾分类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农村易腐垃圾就地协同堆肥处理,提高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2. 研发分类信息化技术及智能装备,实现安全、环保、精准、高效分类。开发垃圾分类全流程智慧运营、管理、监管平台,提高分类系统效率与效能;研发智能化垃圾分类收运设施装备,改善作业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及智能装备,加速推进分类制度施行。 3. 构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为全国范围内规范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依据。研编分类投放系列标准,规范/细化垃圾源头分类投放和收运操作要求;研编农村垃圾分类系列标准,提升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水平;研编大件/园林/装修/餐厨/果蔬等垃圾分类系列标准,填补新兴垃圾标准体系空白。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5-08
聚集诱导发光(AIE)荧光微球批量稳定性制备及应用
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具有高聚集态发光效率,采用刚性主链的高分子结构可以实现对其分子振转结构的有效限制,大幅提高制备微球的固态发光效率。而且,AIE 分子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可激发光源和信号采集窗口的高效分离,导致其荧光信号输出的灵敏度显著提高。该技术采用高效 AIE 分子作为信号基元,通过单体选择和工艺优化原位聚合 AIE 荧光微球,其微球粒径可以实现 50nm-1000nm 及微米级的有效控制(粒径 CV 值小于 5%),并可根据需要对微球 表面进行定量修饰(功能基团羧基、氨基、羟基、链霉亲和素、 生物大分子等)。借助偶联技术,可进一步与多种抗体、抗原蛋白相连,拓展其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该技术制备的荧光微球在光色、效率和稳定性等方面远超同类型产品,并实现了发光波长的全覆盖(蓝色、绿色、红色等)。AIE 荧光微球功能修饰调谐性明显,在侧向层析技术、细胞成像、微流控技术和荧光酶联免疫吸附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一种频率及脉宽可调的微波信号生成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及脉宽可调的微波信号产生方案,基于由一个宽带光源、一个可调的差分群时延元件,一个带宽可调的光滤波器,及一个频域到时域映射模块构成的微波产生装置;微波信号产生方法为:将光源产生的宽谱光注入光谱构造模块中,使用可调的差分群时延模块及光滤波器构造目标光谱,最后利用频域到时域映射装置产生指定频率及脉宽的微波信号。本发明方法在保证了产生微波信号高频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信号频率及脉冲宽度的可调性,增强了一般微波信号生成方法的灵活性。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6 307 308
  • ...
  • 451 4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