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面向生命科学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
研究团队面向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制出具有可视化、微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的,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研究,并于1996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2002年获得微纳机器人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些年来,研究团队面向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制出具有可视化、微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的,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研究团队利用该仪器实现了机器人化的细胞核移植流程,并致力于提高克隆操作发育率。首先,通过在核移植过程中分析细胞受力,提出了基于最小力的细胞拨动方法,攻破了自动化核移植最大的技术屏障;其次,探索了面向减小细胞伤害的微操作方法,提高了胚胎发育中最关键的指标——囊胚率;最终,在2017年,将510枚利用该仪器完成核移植的重构胚移植到代孕猪中,并于2017年4月底分两胎生下17头小猪。这是世界首例由机器人完成核移植操作的克隆猪,该成果已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
南开大学 2022-07-28
内包金属富勒烯高效制备与快速分离技术
富勒烯碳笼内部可包入多种金属原子或团簇,形成一种新的杂化分子,被称为内包金属富勒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富勒烯碳笼内部可包入多种金属原子或团簇,形成一种新的杂化分子,被称为内包金属富勒烯。由于金属的存在及对碳笼的影响,内包金属富勒烯的结构复杂、性质奇特,在生物医学及能源催化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其制备和分离流程复杂,产率低下且纯化困难,成为当前限制其应用的关键瓶颈。目前,常用的分离方法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由于HPLC分离的大部分工作集中在分离空心富勒烯和内包金属富勒烯上,因而对内包金属富勒烯的分离效率低下,且成本高、耗时长。如何快速高效地分离内包金属富勒烯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铁道机车车辆走行部理论研究与应用
本成果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模具 CAD/CAE/CAM 集成化与智能化技术
项目简介:项目组具有三维 Pro/E、 UG、 SolidWorks、 MasterCAM、 Cimatron 等 CAD/CAM 软件的应用开发能力,建立了模具的参数化图形库、数据库和标准件库。能使用 DynaForm、Moldflow、 Deform、 ProCAST 、 Ansys、 Marc 等 CAE 分析软件模拟冲压成形、锻造成形、塑料成型、压铸成形过程,预测产品质量,优化成形方案,分析模具受力状态和失效形式,优化和改进模具结构,并将模拟结果和设计者的经验知识编写成专家系统
江苏大学 2021-04-14
粳稻—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创建与推广
归纳出不同生态区粳稻—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的适宜品种组合、 茬口衔接与适宜播(栽)收临界期、适宜播栽方式、适宜播栽群体起点与密度、适宜施肥量及运筹比例、适宜水分管理等“六适”关键技术要领, 以及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以秸秆全量还田、 农机选型与农艺融合、精确管理、易发气象灾害防御、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配套应变技术, 集成构建出粳稻—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生产模式; 编著可视性好、操作性强、 实用性广的《粳稻—小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与防灾减灾技术明白图》、《农事实用旬历手册》;通过多项目
扬州大学 2021-04-14
气固离心分离与排气一体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固离心分离与排气一体机,包括转子系统和定子系统,所述转子系统在定子系统内转动,实现气固离心分离并同时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和固体颗粒,所述转子系统包括离心风机叶轮(3)、旋转气固分离室组件(4)、隔离圆筒(5)、中心排气管(6)、防涡罩(7)、转动储尘室和排尘器组件(9)和转轴(11)。本发明是一种将含尘气体自动吸入,从气体中连续分离出携带的固体颗粒并将固体颗粒自动排除,同时也能自动排送气体的二合一装置。该装置可以提高超细颗粒的分离效率,且还可应用于 400℃左右的高温场合,减少占地面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玉米芯废渣制备纤维素乙醇技术与应用
本项目成功地攻克了纤维素乙醇技术中的主要“瓶颈”问题:将原料和预处理成本转移到了高附加值产品中;就地生产了廉价的纤维素酶;避开了戊糖乙醇转化率低难题,同步酶解发酵生产了乙醇;结合提取木素生产生物材料技术的开发,形成了完整的木质纤维素材料生物炼制生产液体燃料和高值化学品的集成创新技术,率先进入了产业化进程。本技术可带动秸秆类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为逐步形成能部分替代石化产业的生物质炼制产业,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山东大学 2021-04-14
PCB 高速数控钻床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
项目简介: 近年, 费凌教授、蔡长韬教授带领其团队,与 成都金大立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成立了“智能装备技术研发中心”。      &nb
西华大学 2021-04-14
热轧生产线中的复杂控制与综合优化技术
Ø 本项研究的应用领域为板带热轧,重点是热轧中厚板领域。板厚控制、板形控制、轧制节奏控制、轧制温度控制及轧制规程自动生成与自动修正等是热轧板带特别是热轧中厚板轧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科学问题。本研究运用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包括现代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系统辨识理论和计算机控制与优化技术等。将上述理论与热轧液压自动厚度控制(HAGC)系统研究与应用,轧制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控制研究,热轧规程动态设定与自学习研究紧密结合,形成了具有多种完整功能的控制系统实现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热轧板带生产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钒液流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技术与应用
利用辐射技术研制电池的离子交换隔膜,最早从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开始,出发点是代替Nafion的工艺,制备性价比更高的膜材料。电离辐射技术,特别是基于电子加速器的电子束辐射加工技术,不使用催化剂/引发剂,室温操作,高效快速, 适合大量生产。目前辐射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材料的生产,如电线、电缆、轮胎、发泡材料、热收缩材料等行业。本项目是在早期辐射接枝技术制备离子交换膜的基础上,在工艺体系中使用功能化离子液体代替含有阴阳离子一般离子交换功能基团,成功制备出具有更高耐热、化学稳定性、良好导电性、极为优异抗钒离子渗漏的两性离子交换膜(HUST-IL膜),并且在钒液流电池中的实际电池测试实验中电池效率优于Nafion系列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项目在制备工艺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不需要一般阳离子交换膜中的磺化工艺,非常环保,并且在工艺上成功发展出替代传统固液接枝反应的工艺体系,避免了接枝反应的复杂工艺和质量控制问题;本项目的工艺技术,使电池隔膜的辐射制备工艺从传统的辐射接枝转变为辐射交联工艺,通过铺膜和固体膜辐照即可完成制备,与现有电线电缆片材的辐射交联工艺通用,工艺简单,极易量产和推广。 【技术优势】 (1) 本项目所得到的HUST-IL隔膜产品,其钒离子渗透率比Nafion膜(Nafion115,117)降低约1200倍,导电率提高3倍以上,电池效率实现了对Nafion膜的超越; (2) 在制备工艺方面的重要突破:不需要一般阳离子交换膜中的磺化工艺,非常环保,并且在工艺上成功发展出替代传统固液接枝反应的工艺体系,避免了接枝反应的复杂工艺和质量控制问题; (3) 本项目电池隔膜的辐射制备工艺从传统的辐射接枝转变为辐射交联工艺,通过铺膜和固体膜辐照即可完成制备,与现有电线电缆片材的辐射交联工艺通用,工艺简单,极易量产和推广。 【技术指标】 HUST-IL隔膜产品:钒离子渗透率比Nafion膜(Nafion115,117)降低约1200倍,导电率提高3倍以上,电池效率实现了对Nafion膜的超越。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7-1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1 272 273
  • ...
  • 430 4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