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表面处理方法
本发明属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硒化锑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是使用含有二硫化碳的液 体接触处理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硒化锑薄膜层的表面,并以经处 理后的硒化锑薄膜层的表面作为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表面。本 发明通过对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硒化锑薄膜层的背表面进行处理 改进,有效降低了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接触势垒,达到了提高 器件的填充因子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碳对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对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电池包括光 阳极、对电极和空穴传输层,对电极为碳布,该碳布依次经过 NiO 前 驱体混合溶液浸渍处理以及反应处理,从而使该碳布上均匀浓密的附 着由 NiO 纳米片构成的空穴传输层;所述碳布嵌入在光阳极中的 TiO2 多孔层内。还提供了制备碳对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包括空穴传输层制备步骤,在前驱体混合溶液中对碳布执行浸渍处理,接着 执行反应处理,将粘附有所述前驱体混合溶液的碳布置入高压反应釜 中反应;然后取出碳布进行清洗和干燥;最后执行退火处理,获得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电极用银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电极用银粉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将硝酸银和柠檬酸溶于去离子水配制得到 A 溶液;将 瓜尔豆胶、抗坏血酸以及硝酸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得到 B 溶液;在搅 拌的情况下,将 A 溶液逐渐滴加到 B 溶液,反应一段时间;静置,沉 淀得到银粉。本发明通过引入瓜尔豆胶为反应离子分散剂、柠檬酸为 粒子表面改性剂,在液相化学还原法下制备得到平均粒径 D50 为 1.0-3.0μm 的银粉,并兼顾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不对称酞菁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课题组制备的酞菁材料中存在四种异构体,而异构体的存在降低了酞菁薄膜的结晶质量,由此导致器件性能并不均一且效率很难进一步提升,限制了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上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为此,课题组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通过亚酞菁扩环合成获得了没有异构体的四丁基取代锌酞菁,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的表征验证了锌酞菁的相纯度。课题组进一步将酞菁材料应用在钙钛矿电池器件上,发现其性能更加均一,并且比有异构的酞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face-on”排列酞菁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许宗祥团队曾报道了一系列八甲基修饰金属酞菁(Nano Energy 2017, 31, 322–330;J. Mater. Chem. A, 2017, 5, 24416–24424;Organic Electronics 2018, 56, 276–283),在钙钛矿层上形成面面堆积(Face-on)分子构型,极大提高了载流子迁移速率,在同等条件下比非面面堆积构型酞菁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50%以上。但该类酞菁分子有机溶解性差,只能通过蒸镀工艺制备器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太阳能逆变器
太阳能逆变器技术是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可以应用在三 相及单相太阳能并网逆变器中。电路采用了高效率的电路拓扑、先进的 电感设计技术、优良的驱动方案、完善的电路设计及软件功能,整体功 能经过了测试验证。该技术符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政策,具有较大的经济 效益。性能指标: 1.8KW以下单相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太阳能小车
230mm×210mm×180mm,在太阳光或100W白炽灯光照射下小车能行驶。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太阳能灶
灶面尺寸φ400mm×350mm,金属制品,表面镀亮膜,焦点位置可调。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效率、大面积碳纳米管 -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碳纳米管-硅太阳能电池将具有优异透明导电性能的碳纳米管和高吸光性能的单晶硅完美结合,工艺简单,备受学术界关注。和目前光伏领域所研究的钙钛矿、半导体薄膜、量子点等材料相比,碳纳米管-硅电池将传统硅材料和新型碳纳米材料两者优良的光电性能相结合,有望成为下一代光伏候选技术。和传统晶体硅电池相比, 该电池省略了制备p-n结的热扩散工艺,小面积时无需蒸镀金属栅格,单壁碳纳米管的导电性和载流子迁移率远远高于晶体硅,因此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目前, 该领域的典型结构,无论是碳纳米管-硅还是石墨烯-硅电池,都存在电池效率仍有待提高、电池面积偏小的问题,距离实际应用还比较遥远。
北京大学 2021-02-01
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光增强的离子迁移现象的研究
利用实验室自行搭建的温度,光强,电场三场共同调制的集成测试系统,对CH3NH3PbI3薄膜进行了变温(17-295K)和不同光强(0-20mW/cm2)下的恒电流测试,发展了一整套将钙钛矿材料中的电子电导与离子电导分离开来的方法。通过系统和定量分析,得到了CH3NH3PbI3在不同光强下离子迁移的活化能数据。发现随着光强的增强(从0增大到20mW/cm2),活化能降低了五倍左右(0.82 to 0.15eV)。这强有力的证明了离子迁移在光照下得到了显著增强,而离子迁移的增强会导致更多的缺陷态产生,从而导致电池效率的下降。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135 1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