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湿法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因技术成熟、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 在燃煤机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燃煤电厂主要脱硫方式。该脱硫系统采用石 灰石浆液洗涤烟气,由于燃煤及工艺水中含有微量元素氯,因此在脱硫系统运 行过程中会在吸收塔中产生氯离子富集的现象,当氯离子富集到一定浓度时会 将一部分脱硫废水排出吸收塔外,以达到控制循环浆液中 Cl-浓度的目的。脱 硫废水主要特点是:酸性较大,悬浮物含量很高,汞离子、Cl- 浓度很高。 目前国内脱硫废水的化学水处理系统,能耗大、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 对这些废水进行经济有效地处理以及对有效成分加以回收利用,对我国燃煤电 厂脱硫系统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技术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课题深入研究基础上,开发了一种经济、 高效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能够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本技术的创新点:(1) 101 利用废水中有效成分,实现烟气中汞的氧化,并对其进行深度固定,协同实现 烟气中汞达标排放,使电厂无须再增加汞控制系统;(2)利用喷雾干燥原理, 将脱硫废水蒸发并全部循环利用,减少脱硫系统工艺水耗量;(3)在将脱硫废 水循环利用过程中,实现静电除尘器的除尘增效,并提高烟气中细颗粒物的脱 除率。
山东大学 2021-04-13
造纸废水—黑液综合利用工程(技术)
成果简介:国内企业广泛采用草浆造纸工艺,由于缺乏综合利用造纸黑液的 工程技术,将大量生产黑液废水简单地排入环境中,对河流及区域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根据“资源化”的思想,设计研究制浆造纸废液的资源化利 用技术,即利用造纸制浆废液中的生物质资源—木质素去人造板广泛使用的 改性脲醛胶的制备工艺,进而降低脲醛胶的制备成本,同时又降低脲醛胶中 游离甲醛的含量,在保证其性能不下降的前提下使之成为新一代性能优越、 廉价的环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高COD高盐废水处理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高氨氮废水处理新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自然水体受污水中氮素污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氨氮已经成为我国污染总量控制的限制性指标。高氨氮废水成分复杂,缺乏经济有效处理技术。厌氧氨氧化工艺是解决高氨氮废水脱氮难题的最佳方案。为高氨氮废水处理提供新途径,与现有技术比较,建设和运行费用分别降低 25%、35%以上。 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优点 : 电耗降低 60%左右 有机碳源需求为“0” 温室气体减排 90%以上 污泥产量降低 50%以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1-12
陶瓷膜用于退浆废水回用技术
本技术采用耐高温、酸碱等苛刻条件的陶瓷膜分离技术对退浆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回用的目的。工艺包括:废水储槽、10倍浓缩膜设备、20倍浓缩膜设备、浓水处理系统等。该工艺水回收率能够达到95%以上,回用水中主要含有烧碱、分散剂和精炼剂。浓水通过与酸反应沉淀经泥水分离器和带式压滤机进行分离处理,滤饼进行燃烧发电处理。该工艺达到了废水的近零排放,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利情况:已授权专利2项 成熟度:量产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技术服务 创新要点:本技术具有处理高COD负荷、强碱有机废水的能力,并能有效回收废水中的可利用物质,膜过滤系统抗有机污染及再生能力强,系统整体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磁悬浮废水源冷热水机组
磁悬浮废水源冷热水机组是公司最新研发、制造的高端离心冷水机,采用丹佛斯磁悬浮变频二级离心压缩机,配置自主研发制造的高效满液蒸发器和高效冷凝器,采用绿色环保冷媒 HFC-134a,机组控制水温精准,达到±0.1℃。 磁悬浮废水源冷热水机组特点 1、机组控制水温精准,达到±0.1℃,一般机组控温在±1℃。可以实现制机组采用绿色环保冷媒HFC-134a,工作压力为正压,无毒环保,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操作安全。 2、机组综合部分效率IPLV高达10,部分负荷COP值超过13。目前大多数恒速离心机组IPLV达到6.3,螺杆冷水机组4.5(国标水冷工况)。 3、整个机组无供油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系统回油问题,避免压缩机失油故障,同时避免了换热器因油覆盖降低的换热效率。 4、机组超静音运转,运行噪声仅76dB(A),同冷量螺杆冷水机组噪声达到87dB(A),机组安装不需要采用费用昂贵的消声减振部件。 5、机组启动电流小,仅有2A,对电网几乎没有冲击,同冷量螺杆冷水机组启动电流达到60A。 6、机组结构设计紧凑,占地小,机组宽度不超过1.2米,方便安装,并为客户节省了宝贵的机房面积。 7、机组通信采用Modbus的双向数据交换,可简单方便的接入客户所选择的自控系统。 8、压缩机已集成变频控制模块,维护简便。压缩机由航空等级的铝制铸件及高强度的热塑电子外壳而成,可以长期运行。 9、10%-100%无极容量调节。 磁悬浮废水源冷热水机组配置 压缩机:丹佛斯磁悬浮变频二级离心压缩机 蒸发器:自产高效满液蒸发器 冷凝器:自产高效冷凝器 控制器:西门子PLC可编程控制器 经济器:自产高效板式换热器 节流装置:电子膨胀阀 启动方式:直接启动 电源制式:380V-50Hz-3N 保温材料:防腐、防水、网状保温层 油漆:高强度亚光漆 水口连接方式:法兰 磁悬浮废水源冷热水机组应用范围 1、广泛应用于暖通、工业冷却等领域,特别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项目。 2、申报LEED(评估绿色建筑的工具)认证的建筑,磁悬浮机组的冷媒环保性,节能及低噪声特点可为LEED加分,我国政府从2014年起加大并鼓励开发商进行LEED认证力度,并有奖励。 3、对噪声有严格限制的建筑(如:医院,展馆,教堂,教学楼,高端实验室等)。 4、机房面积小或者机房改造项目。 5、控温精度高±0.1℃以及热负荷需求稳定的工艺冷水项目。
广州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9
工业金属绿色缓蚀剂
近年来,随着工业清洗的迅速发展,缓蚀剂作为一门防腐蚀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设备清洗在清除污垢的同时,也会对设备本体产生腐蚀。为保证清洗设备不遭受清洗液破坏, 通常是向清洗液中加入缓蚀剂来控制设备腐蚀。对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清洗缓蚀剂,实际使用剂 量应该很小,一般加入剂量为0.2%~0.5%,而对金属腐蚀的减缓程度必须大于90% 。即便如 此,缓蚀剂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清洗助剂,其社会应用总量也是越来越大,一般的清洗公司, 年用量也要在几十到上百吨。 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新发表的《关于腐蚀与腐蚀试验的术语的标准定义》将缓蚀剂定义 为一种当它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时,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 物。 目前市场上的缓蚀剂,不但种类繁多,造成工程应用的诸多麻烦,而且价格昂贵,致使 缓蚀剂的投入占了防护成本的很大比例。除此之外,一些高效的缓蚀剂毒性较大,容易污染环 境。因此,开发一种适合多金属防腐需要的、价格便宜的绿色缓蚀剂,成为目前金属防护行业 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缓蚀剂技术的重要课题。 目前,通过使用天然物质或对现有物质进行特定官能团的引入,我们已经寻找到一些环境 友好、高缓释效率的缓蚀剂。而我们正在研究的适合多金属防腐需要的、价格便宜且可用于多 种环境的绿色缓蚀剂,可以代替市场上种类繁多、价格昂贵、污染环境的缓蚀剂,更好地应用 于化工生产、化学清洗、石油化工、海洋船舶等方面。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工业在线检测系统
"产品标签质量是检验制造商乃至研究单位生产实力以及产品优良性的重要因素。在生产环节中,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商品标签漏贴、商品信息打印错误、条码识读能力差等情况的发生。由于食品标签上含有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甚至医药标签还含有功效成分、用法用量、适宜人群等重要信息,一旦上述情况发生,将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为了满足行业内标签质量检测,设计开发了标签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实现图像采集、条码识别、字符信息识别等功能。其中,标签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图像处理模块是系统的核心组件,体现了标签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太原工业学院
太原工业学院坐落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以工为主,以工程应用为特色,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教八大学科门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支持高校,是山西省确定的向应用型转变的首批试点高校,是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创建于1954年,前身为华北第五工业学校,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适应国防建设需要建立的一所国家重点中专学校,1988年升格为专科,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更名为“太原工业学院”。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正式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7年与省内部分高校共同发起建立“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60多年来,学校传承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兵工精神,践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校训,为国防工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9万多名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兵器工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有兵器系统“小黄埔”之美誉。 学校占地面积35.2万平方米,新增规划用地4.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7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3亿元。图书馆藏书159万册(含电子图书)。已建成覆盖校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各类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齐全。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化学与化工系、计算机工程系、环境与安全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理学系、经济与管理系、外语系、设计艺术系、法学系、体育系13个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继续教育部2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39个,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6066人。现有教职工823人,其中专任教师64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9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606人。其中,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山西省“131”领军人才8人,山西省第三批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03人。同时,学校还注重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围绕“夯实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实践、鼓励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不断加快建设与区域(行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逐步形成六大学科群协调发展,以学科专业建设引领学校发展的新格局。拥有“本科教学工程”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1个,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5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Visual C++程序设计与上机指导》等教材被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包括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在内的多个各级各类教学改革奖项。建有16个教学实验中心共94个实验室,其中,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7个;率先与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合作投资2700万元,共建了华北地区较为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实训室。2016年学校与中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揭牌,2017年9月开始与中北大学在化工、环境、材料学科进行硕士研究生联合招生和培养工作。据全球四大大学排名系统之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8中国实力最强的600所大学显示,学院位列474名。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8中国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报告》显示,学院的教学质量全省排名第10、毕业生质量全省排名第9。 学校重视“注重创新实践、突出应用能力”的素质教育,坚持“以练促教、以赛促学”,完善“国家级—区域级—省级—院级”学科竞赛体系,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0个,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500余项。学校机器人队在2014年勇夺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被团省委授予“山西青年五四奖状”;参加2017年中国机器人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参加“2017世界机器人大赛”荣获自制轮式机器人1V1项目冠、亚军,参加2017年华北五省机器人大赛荣获无差别1v1项目冠军。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一等奖,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荣获一等奖2项,参加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荣获国设计新锐奖一等奖,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3D打印大赛荣获冠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赛区竞赛、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山西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成绩亦是名列省内前茅。据《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显示,学院位列全国第224位,山西省第4位。另外,文体活动亦是成绩斐然,校定向越野队参加山西省学生定向锦标赛高校甲组的角逐,一举斩获该组别比赛全部项目的冠军,并且以绝对优势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校大学生足球队参加2016年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夺得山西赛区(男子本科组)冠军,校大学生篮球队参加2017年山西省大学生篮球锦标赛暨CUBA基层赛中勇夺亚军。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全国“优秀班集体”、全国十佳“三好学生标兵”和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等优秀集体和个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处于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创业成效也备受瞩目,有毕业生两度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 学校遵循“需求导向、深度融合”的原则,强化学科(群)交叉,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深化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其他高校的密切联系与资源共享;引入各类社会资源,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四位一体”协同发展,进一步助推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新型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山西省“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第一批)B类增补建设项目。专著、SCI、EI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授权专利和获奖科技成果数量大幅增长,科研项目立项渠道不断拓宽,横向签约经费明显增长,尤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方面取得不断突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工程”,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几十所大学开展多层次、双向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出国、教师海外交流深造、引进国外优质教学科研资源等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多次荣获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平安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省城“平安标兵单位”、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山西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劳动奖状、太原市园林化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学校坚持“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联系兵工”的办学定位,探索“工程应用特色鲜明和区域(行业)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道路,努力朝着建成山西一流、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工业大学美好愿景而奋进。(截至2018年7月)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 电话:0351—3566010 传真:0351—3566100 邮编:030008
太原工业学院 2021-02-01
成都工业学院
成都工业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学校创办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省举办的第一所实业学校。学校曾先后12次更名,历经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直属国家电子工业部,1987年起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省电子工业厅主管,2000年调整为四川省教育厅主管。陈毅元帅曾于1916-1918年在我校染织专业学习。江泽民同志曾视察过我校,并亲笔为学校七十五周年校庆题词:“发扬优良传统,培养优秀人才”。学校现为国家“十三五”地方高校转型示范工程(产教融合规划项目)实施学校,获得了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单位资格,四川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和“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科技园为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入围首批四川省高校创新改革试点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并当选为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重庆市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联盟、四川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校地合作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加入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以及“一带一路”工学院联盟并当选为常务理事单位,是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厅委共建”院校,获得“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建校一百余年来,学校从未间断过办学,始终秉持“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学校严格按照合格本科标准和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总体要求,更新思想观念、深化综合改革、聚焦本科教学,进一步凝练并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和“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倾尽绵薄之力。学校占地面积近2000亩,有郫都、宜宾、花牌坊、大丰四个校区,普通全日制学生集中在郫都校区和宜宾校区学习。学校设有智能制造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人文与设计学院(晏济元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实训中心/工厂,有33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约12700人。学校共有教职工987人,其中专任教师644人,副高以上高级职称教师32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02人;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4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青年千人计划”教师,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3个省级教学团队,教师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省师德标兵、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50余人次。“机械电子工程”“物流管理”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3个专业获批四川省第二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项目立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高等数学》《机械制造技术》《形势与政策》《管理学》5门获批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生特质训练》《机械创新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 模式的电子技术创新综合实践》4门获批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另有10门课程获省级首批应用型示范课程立项。学校以《转型发展,产教“五融合”,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为题的教改项目获得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40亿元;图书馆藏书264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13万册,建有设备值超过1000万元、基于万兆主干网的校园网,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在四川省高校校园网建设检查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3个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模具、电加工、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应用与技术)和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无人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建有50个建制实验室,其中14个实验室为与英特尔成都公司等校外单位共同建设的“产学研用”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基础、物联信息技术与应用、电工电子),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基础)。学校校内还建有“工程素质训练中心”“大学生特质培养创新中心”及与企业、学术机构、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的105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3个为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宏明双新、仕兰、宁江机床)。学校一直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我校“校企合作,实现工程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校内建设真实工程环境的训练中心的研究成果在其他高校得到了推广应用。学生在各项全国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几十项,2013年我校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冠军,荣获“高教社杯”,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3个全国一等奖,2019、2020年连续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学校广泛开展了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德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多名师生赴海外和港台地区访学进修、合作研究和交换学习。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合作培养了十届近千名双文凭毕业生。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学校以严谨的治学、稳定的教学秩序、良好的育人环境,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学校长期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Intel公司、长虹、九洲、华为、京东方、TCL、格力电器、重庆平伟、迈普、上海莫仕、富士康、五粮液等知名企业合作。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5%左右,是四川省教育厅授予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百年办学积淀,铸就了学校“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和“卓越创新”的价值追求,以质量和特色为立校之本,立足成都、服务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依托行业优势,以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素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基层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
成都工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