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含重金属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内的一种含重金属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工艺流程为:1)筛选工序:对含重金属废物进行筛选,筛选后测试各级物料重金属浸出指标,符合填埋场入场标准的可以直接资源化或填埋;2)研磨工序:不符合标准的物料加入物理化学稳定剂和水研磨混合,研磨中保持1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气氛;3)固化工序:在研磨后的物料中加入螯合剂、固化剂和水进行机械搅拌,使含重金属废物固化成为颗粒;4)养护工序:将颗粒在自然状况下养护24小时,根据颗粒的重金属浸出检测结果决定颗粒作为沙石替代产品用于建材或进行填埋处理。本发明提供的含重金属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成本低,处理效果好。
四川大学 2021-04-11
染整废水集中深度处理新工艺
本工艺采用染整废水集中处理,把棉、毛、丝、麻、毛巾、床单、丝织等各种各样的染整废水集中在一起进行处理。①稳定了水质,有利于生产管理;②对处理系统中一群混合的微生物来说,多种多样的营养可以培养多种多样的细菌,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率;③大规模集中处理具有规模效应,克服了各厂单独处理废水时,由于水质波动而引起的冲击以及污泥膨胀、处理效果不佳、处理成本高等弊病。特别是染整废水生物处理后排出的剩余污泥,一般采用化学处理,将含水率99%的剩余污泥浓缩至含水率为98~97%,然后投加大量无机化学凝聚剂、高分子混凝剂、石灰进行机械脱水成含水率70~80%的泥浆、泥饼,外运填埋或是焚烧。一般很难找到出路,且易造成二次污染。 本成果在集中处理的基础上,提高单元处理设备的能力,把一个曝分成三段,通过改变污泥负荷来控制污泥指数,减少剩余污泥产生该成果获中国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东华大学 2021-02-01
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
造纸、化工、石化、纺织等行业用水量大,在水资源越来越紧张的当下,控制这些行业的 用水是大势所趋,这些行业进行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是降低水耗的关键。最近几年,华东理工 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针对不同行业废水的特点,研究开发了一些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如 催化氧化技术、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技术、催化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催化还原-生物 组合技术、双膜工艺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大豆乳清废水处理方法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乳清废水处理方法,并且从大豆乳清废水中提取低聚糖和蛋白。大豆乳清废水是指在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生产大豆分离蛋白过程中,豆粕经碱溶、酸沉、离心分离提取蛋白后产生的有机废水,其中含有蛋白、低聚糖等类物质,COD为1800-20000mg/L,生化处理投资大,而且浪费了资源。本技术方案运用多级膜分离方式对大豆乳清水进行处理,可提取大豆低聚糖和蛋白形成产品,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处理后的水可循环使用,无污水排放,不需建污水处理装置,节约水资源。本产品获得一项专利,专利号: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处理染料废水的豆渣吸附剂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
实验室排放的废水的水质相当复杂,此类废水的排放周期不定,排放水量无规律,且所含污染物成分复杂,除含有洗涤剂及常用溶剂等有机物外,还有较多的酸碱,有毒有害的有机物以及重金属, 而且含有许多新生物质, 病原微生物等。 根据实验室废水排放的实际状况,制定了一个实用性强,适用性广,运行成本低的工艺流程作为设计的主要思路,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本着分类收集, 就地、及时处理, 简易操作, 以废治废和降低成本的原则,运用成熟的处理工艺、成功设计出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可根据不同废水的水质及水量特征,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处理后的废水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也可以通过再处理工艺将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出水水质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放标准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标准,符合全国各地对新建实验大楼的环评验收要求。
湖南王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8
矿化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和设备(产品)
成果简介:矿化处理有机废水技术利用添加剂产生高能量物质破坏污染物分子的化学键,使污染物分子由大变小,最终可以把污染物分子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从而消除有机物污染物,提高水质。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不产生淤泥和二次污染物;可以处理含有较高盐浓度的有机废水;气温的变化对 该技术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小,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季都可以降解废水中的 有机物;几乎可以降解废水中的各种有机物,尤其是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该 方法工艺性能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建筑废弃砖及渣土的资源化处置利用关键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旧建筑物拆除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且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渣土,亟需处置利用。本项目以节能利废、以废治废为宗旨,拟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粘土砖和建筑渣土的有效成分,使其无害化并进行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本项目拟利用建筑废弃粘土砖和渣土研制全固废基新型胶凝材料;再利用其进一步处置建筑渣土以实现渣土的改性,改善渣土的流动性能和硬化性能,解决建筑工程回填土的低流动性、高密实度及高承载力等问题,同时降低回填土的干缩值以保证回填后的充盈性,缩短流态回填土的硬化时间等;基于上述技术研究,确定改性渣土的回填施工工艺技术方案,实现对建筑废弃粘土砖和建筑渣土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及其成果的技术转化,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本项目节能利废,以废治废,利用建筑废弃砖粉和建筑工程渣土研制全固废基新型胶凝材料;再利用研制的胶凝材料用以进一步处置建筑工程渣土实现渣土的改性;基于技术研究,确定改性渣土的回填施工工艺方案,开展试点工程应用;对建筑砖粉/渣土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实现成果的技术转化,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本课题利用建筑废弃砖和建筑工程渣土研制全固废基新型胶凝材料,再利用研制的胶凝材料用以进一步处置建筑工程渣土实现渣土的改性,实现改性渣土的回填施工,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课题在技术研究中依托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尤其是新型胶凝材料方面的研发实力,并联合预期合作单位上海建工材料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其在资源型建筑材料综合利用产业化应用方面的特长,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基坑的施工技术经验,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科研成果,使研究成果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济大学 2021-04-11
乳化液、胶化废水等 COD 含量很高的废水处理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BARMS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生化处理革新科技
"BARMS技术的目标是发展一种兼具高效,低污泥产量,低能耗,能在有氧条件下清除氮磷污染的生化处理技术。在先进生物材料技术的支撑下,BARMS技术在微米尺度上实现了上述功能的有机整合。 污水处理机构现场使用结果显示,相对于通常情况下的“活性污泥法”,BARMS能显著提高处理效率,能处理COD高达10000 ppm的高浓污水;BARMS可大幅度降低生化污泥产率,减排达90%以上;BARMS使用搅拌装置即可满足反应需求,节约用电50%以上;结合SND菌培育技术,BARMS可在有氧条件下高效去除水体的氮磷污染,实现一步法去除水体中氮,磷和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简化处理流程,增加系统稳定性。BARMS的技术原理是制备了一种具有独特纳米微结构的微生物载体,BARMS载体 (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BARMS载体是一种直径10微米大小的微球,可支持环境友好型的微生物在其表面生长,并形成稳定性极高的“材料-微生物”复合结构,可以适应各种不良环境,显著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每一个发育成熟的由微生物活化的载体微球就成为一个微米级的处理单元。微球表面的微生物全部参与污染物的降解,由于微球巨大的比表面积,相对于“活性污泥法”,BARMS系统的水接触面积提高了10000倍以上,是系统高效运转的根本保障。由于BARMS载体强大的吸附性,阻止了细菌之间自发形成的污泥,使得BARMS系统几乎做到了污泥零排放,污泥减排达90%以上,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技术产品。 SND菌是可在有氧情况下进行硝化和反硝化的细菌,并且具有磷聚合的特征,可以一步做到清除水体的三大污染物(N,P,COD)。BARMS载体配合特定的反应条件,可与SND菌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实现有氧状态下的三种主要污染物的一步去除,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能实现该技术标准的产品。"
南京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202 20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