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溶剂脂肪族聚脲材料
项目背景:1.响应国家绿色环保趋势,将防腐涂料类产品从 溶剂型向绿色环保无溶剂型产品转型,对产品进行技术性提升, 对工艺进行改善,实现薄涂层的绿色环保防腐产品;2.目前防腐 产品多为多道施工,多层施工施工效率低,同时防腐产品遍数越 多,产生的问题也随之越多。无溶剂脂肪族聚脲材料产品整体施 工底中面合一,一道成型,施工效率高,防腐效果好,耐候不变 色,耐老化性能优异,适合应用于耐腐蚀相关场所。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解决无溶剂脂肪族聚脲材料与不 锈铁间的附着力问题,要求附着力≥8MPa; 2.实现无溶剂脂肪 族聚脲薄涂层喷涂,要求涂层漆膜厚度≦200μm。同时满足耐受 性性能,耐盐雾 2500h 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不脱落。耐人 工气候老化 3000h 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不脱落、I 级变色、 I 级失光和 I 级粉化。耐紫外线老化 1000h 不起泡、不生锈、不 开裂、不脱落、I 级变色、I 级失光和 I 级粉化。耐冻融循环, -20℃,常温,60℃,常温,各 6h,5 个冻融循环,不起泡、不 生锈、不开裂、不脱落。耐化学介质,10%NaOH、10%H₂SO₄、 3%NaCl,室温 30d,涂层完好,无剥落、无起皱、无裂纹、无起 泡、无生锈。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具有前端的科研理念,对产品有一定 的前瞻性,能够提出并验证优良的解决方案。在相关领域中具有 丰富经验的院校或科研院所。 
青岛海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3
技术需求:水性涂装材料,舰船防腐。
水性涂装材料,舰船防腐。
青岛厚普环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0
高碱度镣基耐蚀焊接材料
本项目己列入江苏省2017年科技厅重点研发资助项目,项目瞄准国际领先的美国SMC国际镣合金集团公司及Techalloy公司、瑞典伊萨(ESAB)公司镣基特种焊条产品,立足本土资源研发出可替代进口产品的国产化镣基焊条。在研发过程中,通过对NiCrMo、NiCrFe两大系列镣基焊条采用独创熔渣设计思路,攻克了高镣液态金属熔点高、粘度大、流动性差、与熔渣相互粘合从而难于焊接成型及脱渣困难的技术难题。研发出的产品焊缝成型良好、脱渣性好。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金属材料柔性塑性成形技术
依托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省先进结构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材料及成形技术研究所的产学研合作,长期开展航空、汽车、核电等金属板料及管塑性成形技术研究,已合作研发先进成形装备多套。 核心技术包括: (1)管材三维自由弯曲成形技术及装备 (2)复合管旋压成形技术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近几年来,纳米材料的研究风糜全球,在高科技领域中有如下应用:光催化有机物降解材料;保结抗菌涂层材料;阻燃,抗紫外线材料;敏感器元件材料;复合材料的增硬增韧等,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目前,我们能提供以下几种纳米材料的制备,应用和性能检测方法,如:二氧化钛,二氧化锌,二氧化铈等,这些氧化物的生产已达到批量(2公斤)以上,纳米二氧化钛能使树脂的硬度提高8倍,韧性也有很大提高。
厦门大学 2021-01-12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NMT)
天然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在市场上持续增长显著。2000年,北美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市场已经超过1.5亿美元,到2005年,整个市场销售超过14亿美元,年增长54%。但是天然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作为新材料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产业。 华东理工大学聚合物加工室用黄麻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制得天然纤维复合材料(NMT),通过添加不同改性剂和填料,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以及和玻纤混杂等方式,较显著地提高了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长春一汽四环车身车架厂合作,将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应用于试制卡车侧护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氢气纯化膜材料与相关设备
钯膜具有超强氢分离能力且操作简单,已被广泛用于氢气与氢同位素的纯化。为克服传统轧制型钯膜所存在的贵金属消耗多、工艺复杂、能耗高、强度差等缺点,自主研发了负载型管式钯膜,膜厚度仅5μm左右,单位膜面积的高纯氢产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负载型钯膜具有更高膜强度,安装和操作十分方便。除氢气纯化之外,钯膜还可以用于氢同位素的分离与纯化。基于高性能钯膜材料,我们开发了各种氢气纯化器,并将纯化器与电解氢气发生器相结合开发了高纯氢发生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是使用过渡金属氧化物 LiCoO2 作正极和石墨基碳材料做负极。现在电动汽车对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近年来人们对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新型材料倾注了更多的研发热情。目前广泛认为比较有前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三元过渡金属氧化物 LiCo1/3Ni1/3Mn1/3O2、锰系层状固溶体 xLi2MnO3·(1-x)LiMO2(M=Mn, Ni, Co 及其混合物)以及LiFePO4和 Li3V2(PO4)3等。本课题组多年来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获得授权中国专利 3 项。 该方法工艺简单,原材料价格低廉、易得,生产成本低,复合材料特有的核壳结构抑制了活性物质的流失并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显著改善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南开大学 2021-04-13
炭质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炭质多孔炭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用于水处理及气体吸附。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线性可控触觉传感器材料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本项目所提供的新型触觉传感器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部件之一,能够感应柔软程度、温度及微压力变化,它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生活产品,而且对于其它行业的科技革新以及国家现代化国防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该材料是以较为成熟的触觉传感器材料工艺为依托,经过对材料的进一步开发使其能够感应柔软程度、温度和微压力的变化(最小可感知压力为 40g,电导率变化范围 10-104S/cm-2)。该材料以导电聚合物和橡胶为主要载体,并添加导电碳及其他纳米级附加材料,使用这种智能材料可以开发出多种实用化的新型触觉传感器。其突出的先进性表现在:生产成本低、功能强、无时间记忆误差、感知线性稳定、具有良好的材料物理特性、具有高度的可信赖性、性能可控制度好、可再加工性好。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这种新型触觉传感器材料的导电原理是:当聚合物不受外界压力时,具有导电性的碳粒子是不相互接触的,当聚合物受压变形时碳粒子间慢慢的相互接触从而形成导电通路,阻抗也就以对数关系下降。此外,聚合物受温度的影响致使材料的特性发生变化,温度下降时发生收缩导致导电粒子间的相互距离减小,升温时膨胀导致导电粒子间的距离增长,因此在同样的外界压力下随着温度的变化阻抗也会有所变化。触觉传感器制备工艺较为简单,关键是本技术中采用了以导电聚合物为主体材料的纳米复合技术,使该产品能够正确感知目前产品所不能感知的微小压力变化。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项目处于实验室产品阶段。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本项目提出的线性可控触觉传感器以其优越的触觉特性,具有极大的市场投放前景和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需要企业在成立之初获得大量的资金投入,迅速将工艺成熟起来。从目前本项目提出的科技含量及技术 背景来看,国内不存在竞争对手,而且随着公司的成立,公司对产品研发的进一步深入,在未来 5 年内,本项目产品也必将在国际传感器行业中具有一席之地。 应用领域:1. 智能玩具;2. 交互式媒体互联网;3. 无人驾驶汽车;4. 医疗领域远程医疗;5. 智能机器人皮肤等。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1 62 63
  • ...
  • 219 2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