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VOCs 处理系列关键技术与设备
项目成果/简介:本项目包括三大核心技术: 1、强制冷凝 VOCs 废气处理设备,创造性地将强制换热技术改造后应用于 VOCs 强制冷凝处理工艺中,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气,回收经冷凝的 VOCs 物质,同时回收废气中的温度生产热水。设备内表面均采用实验室自行研发的特殊拒油涂层处理,以防止有机物质对冷凝器的污染,提高冷凝装置稳定运行效率并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2、开发的光催化氧化剂和附着技术 克服纳米光催化剂易团聚、易流失的弊端,开发出新型快速的光催化剂负载技术,能够大大推进光催化剂在废水、废气中的实际应用,负载材料廉价易得,加工方便,寿命长,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在吸附 VOCs 物质的同时,直接发生光催化反应,将 VOCs 物质完全矿化。 3、开发的高效苯吸收液及分层技术 采用特殊吸收液配方制备能够分层的高效苯吸收液,能够有效地 吸收废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净化 VOCs 废气。吸收的 VOCs 物质能够静置分层,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富集,方便下一步的回收分离,吸收液可以重复使用。 三大技术可以互相结合为工艺组合,在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净化与有价值物质的回收、油烟净化、企业 VOCs 治理等方面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已成功解决了河北省三家企业的 VOCs 处理与排放问题。应用范围:VOCs 治理工况复杂、技术路线众多也决定了这一行业的发展特点:市场分散,需求多样化,企业要想把规模做大很困难。正因为市场分散,VOCs 治理行业要垄断也不容易,市场完全开放,各家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策略来获得竞争优势,这个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以30%的速度增长。 VOCs 污染治理正在起步,有望撬动近 700 亿产值。目前,国内VOCs 污染平均治理成本约 500-600 万元,按每座工业园 5 家企业参 102与治理,省均 150 个工业园区,全国 20 个省保守估算,市场空间将达到 625~750 亿元。未来,随国内 VOCs 排放标准有望提高,VOCs治理投资有望进一步增加。 投资估计:投资 500 万元, 经济和社会效益:利润率 20-30%,经济效益显著,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效益分析:自 2005 年企业进行 VOCs 产生全过程分析,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2013 年于宏兵承担了环保部大气污染治理应急项目 VOCs 污染控制欲核算方法研究项目,对工业企业 VOCs 排放特征、排放量核算技术方法和 VOCs 处理技术绩效进行评估,建立了天津的 VOCs污染控制体系。在 VOCs 污染前端预防、后端治理技术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南开大学清洁生产研究中心以南开大学科研平台为依托,自身拥有 XRD、同步热重分析仪、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大中型仪器共计 25 台,价值合计 300 余万元,拥有非常雄厚的技术力量支撑科研工作。
南开大学 2021-04-11
用于乙炔吸附和存储的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炔吸附和存储的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由过渡金属离子与多齿有机配体5,5’-(吡啶-2,5-二基)-间苯二甲酸通过配位键或者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过渡金属离子优选二价的铜、锌、钴、镍、镉离子。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000~2200m2/g和孔容1.0~1.3cm3/g。该材料所用的多齿有机配体引入了含吡啶的碱性单元,可以有效提高乙炔的吸附和存储量。该材料在273K和298K温度条件下具有较高的乙炔吸附量,可以在低压下使用,可望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乙炔吸附和存储材料。
浙江大学 2021-04-11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VOCs 处理系列关键技术与设备
本项目包括三大核心技术: 1、强制冷凝 VOCs 废气处理设备,创造性地将强制换热技术改 造后应用于 VOCs 强制冷凝处理工艺中,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气,回收 经冷凝的 VOCs 物质,同时回收废气中的温度生产热水。设备内表面 均采用实验室自行研发的特殊拒油涂层处理,以防止有机物质对冷凝 器的污染,提高冷凝装置稳定运行效率并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南开大学 2021-04-13
产教深度融合 创新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
物联网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于支撑“网络强国”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高校物联网专业却普遍面临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不适配、教育内容与产业技术应用相脱节等挑战。本案例通过构建“多主体参与、多模式共融、多层次渐进”的物联网产业学院,全面推动企业优势与教育资源融合,从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搭建,以及“专创融合”+“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等方面,全面提升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强、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大幅提升。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16
有机中空微球或有机白色颜料
有机中空微粒子乳液干燥后,粒子内部的水蒸发消失形成单一或多个空孔,相比于实心微球材料,中空微球由于内部具有空腔结构而表现出低密度、高比表面积且可以容纳客体分子等特点,因此在涂料、造纸、电子、催化、分离、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例如在造纸工业,用中空微粒子代替部分二氧化钛不仅可使涂料大幅轻量化,而且热可塑性的有机中空微粒子在热和压力的条件下,易变形可获得高平滑性的表面以实现高的白纸光泽;有机中空微粒子的多层构造,使其易发生光的乱散射现象可获得高度不透明和白色度,广泛用于制备内墙涂料;有机中空微粒子内部空腔结构、外壳高度交联及易于在有机聚合物基体中均匀分散,在航天工业可作为密封橡胶轻量化和补强的重要材料。除此之外,在白色油墨,感热记录材料,省能断热材料,光学薄膜等领域中空微粒子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有机中空微球或有机白色颜料
有机中空微粒子乳液干燥后,粒子内部的水蒸发消失形成单一或多个空孔,相比于实心微球材料,中空微球由于内部具有空腔结构而表现出低密度、高比表面积且可以容纳客体分子等特点,因此在涂料、造纸、电子、催化、分离、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例如在造纸工业,用中空微粒子代替部分二氧化钛不仅可使涂料大幅轻量化,而且热可塑性的有机中空微粒子在热和压力的条件下,易变形可获得高平滑性的表面以实现高的白纸光泽;有机中空微粒子的多层构造,使其易发生光的乱散射现象可获得高度不透明和白色度,广泛用于制备内墙涂料;有机中空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有机中空微球或有机白色颜料
有机中空微粒子乳液干燥后,粒子内部的水蒸发消失形成单一或多个空孔,相比于实心微球材料,中空微球由于内部具有空腔结构而表现出低密度、高比表面积且可以容纳客体分子等特点,因此在涂料、造纸、电子、催化、分离、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例如在造纸工业,用中空微粒子代替部分二氧化钛不仅可使涂料大幅轻量化,而且热可塑性的有机中空微粒子在热和压力的条件下,易变形可获得高平滑性的表面以实现高的白纸光泽;有机中空微粒子的多层构造,使其易发生光的乱散射现象可获得高度不透明和白色度,广泛用于制备内墙涂料;有机中空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含铬电镀废水回收铬黄技术及废水的处理技术
1、项目简介 从含铬电镀废水回收铬黄的资源化处理即采用过量的Pb2+ 沉淀含Cr6+电镀废水中的Cr6+,生成铬黄。此工艺比还原—沉淀法处理不但降低了成本,充分利用了宝贵的资源,而且排出液易处理,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从资源化利用的角度看,电镀槽废液由于铬含量高,比冲洗废液的利用价值更高。合成的铬黄,铬酸铅含量、吸油量、105℃挥发物、水溶物等指标均合格,利用天然改性磷灰石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使得Pb2+、 Cr6+、Cr3+达到排放标准,2. 技术特点:含铬的电镀废水,经过氧化、净化后,加入适量的硝酸铅溶液或冶炼的铅废水形成铬黄变废为宝,在利用高效铅离子去除剂进行处理回收铬黄后的废水,使铅离子、铬离子含量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不仅降低了污染,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降解与甲烷催化燃烧技术
成果描述:催化燃烧是治理大气污染气体的方法,和火焰燃烧法比较,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更洁净的治理大气污染气体的方法,特别适于处理量很大、气体浓度较低的情况。甲烷催化燃烧与非催化燃烧相比,具有燃烧效率高、操作温度低、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排放量低、环保等优点。因此,发展高效、低污染物排放的天然气催化燃烧技术具有广阔前景的方向。市场前景分析:应用于石油化工、农药、印刷、涂料、电线加工等行业。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金属基结构化催化剂在催化燃烧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系统进行金属基结构化催化剂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中的催化作用研究,为其产业化应用提供基础。
四川大学 2021-04-10
疏水性有机硅烷-聚酰胺6嵌段共聚物原位制备技术
聚酰胺在汽车、电器、通讯、电子、机械等产业已获得广泛的应用,而这些产业的技术提升对聚酰胺的性能及功能等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利用高键能、低表面能、分子链柔顺的聚硅氧烷改性聚酰胺,可以改善耐热性、耐候性、电绝缘性、耐化学药品性、疏水性、透气性及阻燃性等,但简单共混存在有机硅与聚酰胺的相容性差问题,如采用化学反应将两聚合物偶合连接,所形成的Si-O-C易水解致使产物稳定性差。本技术选用与ε-己内酰胺相容性好、能与聚酰胺能形成稳定键接的有机硅化合物,采用特殊制备的端羟基有机硅烷型助催化剂,与阴离子聚合催化剂一起通过双螺杆反应挤出原位引发ε-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制备有机硅烷-聚酰胺?嵌段共聚物。这种共聚物可以直接浇铸成型,制造改性MC尼龙产品,也可与聚酰胺类进行共混改性,具有提高材料表面疏水性、改善表面润滑性和韧性的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155 1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