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微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方向上,以现有微纳米材料制备研究平台和有关研究课题为基础,在微纳米陶瓷、金属粉体制备及改性、纳米结构材料、大块金属纳米与非晶材料制备、高阻尼微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纳米药物靶向材料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实现了知识创新,形成了一系列专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许仲梓教授和赵石林教授主持承担的江苏省科技厅项目——“纳米透明功能涂料的研制与开发”,在我省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该项目以半导体纳米材料为功能填料,制备出的涂料价格适中、性能优良。可将涂料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涂覆于玻璃的表面,一次性制成纳米隔热玻璃,用于汽车、各类建筑物上,不仅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可见光区透过率>80%),而且能有效的隔绝太阳热辐射(近红外区屏蔽率>63%),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同时涂料本身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性涂料。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常洲晨光涂料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条年产100吨纳米透明功能涂料的生产线及实验检测中心,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目前课题组正研发系列产品,以满足环保和节能的社会需求。由郭露村教授主持的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研制的纳米陶瓷弹簧,是以纳米改性PSZ粉料为原料,利用复合成型技术制备而成。陶瓷弹簧具有重量轻、耐磨损、抗老化、耐高温、电绝缘、无磁性等特点。主要技术指标:簧丝直径:2.2±0.1 mm;弹簧外径:20.4±0.3 mm;自由高度:24±0.5 mm;间距:1.7±0.1 mm;工作圈数:6;弹簧刚度:10±2 N/mm;最大荷重:50 N;重量:8.8±0.5 g。主要应用于无法使用金属弹簧的高温、腐蚀性环境中,用作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以及控制机构运动的零件。水泥材料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内水泥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头单位,以唐明述院士领衔、许仲梓教授、沈晓冬教授为领军人物的学术团队,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高性能水泥制备基础研究、水泥绿色制造、建筑节能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唐明述院士历经五十年潜心开展的“混凝土碱-集料反应耐久性研究”,在反应机理、集料碱活性快速试验法(被确定为国际标准)、反应防治方法及工程建设应用等到方面取得了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多年来,研究成果为我国三峡工程、长江二桥、金沙江的向家坝、雅砻江上世界最高的大坝(305 m)锦屏一级电站等数十个国家重大基建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部级以上奖励。2001-2006年由许仲梓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项目—“高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其关键技术使传统水泥性能提高30%、产量提高30%、环境负荷降低30%,作为一种国民经济中使用量最大的基础材料,这项成果蕴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研究成果达世界领先水平。该成果在我省的中联淮海水泥有限公司等大型水泥生产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2008年,由沈晓冬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项目”——“水泥低能耗制备和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紧紧围绕提高水泥性能、重点关注水泥生产节能减排的社会热点问题等开展基础科学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银纳米线导电材料和技术
本团队经过近两年的科研努力,成功研发了高品质银纳米线材料。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产率、低成本等突出优点,所制备银纳米线具有超细的优点(30nm),基于该银纳米线制备的柔性膜具有高导电性,高透明性、低雾度等特点,在银纳米线技术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此外,相比于其它已报道路线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合成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提纯方法简易、无污染、产率高等突出优势,为银纳米线进入市场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情况:刘举庆,黄维,刘洋,一种快速高效的超细银纳米线制备方法.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功能性纳米纤维防护材料
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具有高拦截效率高透气性的特点,对0.3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达到99%的拦截效率,同时空气阻力小于90Pa。另外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可一步制备具有抗菌、防紫外、阻燃等功能的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具有高拦截效率高透气性的特点,对0.3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达到99%的拦截效率,同时空气阻力小于90Pa。另外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可一步制备具有抗菌、防紫外、阻燃等功能的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原料广泛(高聚物、生物降解聚合物、可回收材料),不含氟。该纳米纤维膜具有微多孔结构,孔径小于30nm,孔隙率70%以上,热熔胶贴合后的面料具有高耐水压,高透气性,柔软轻薄(<7g/m2)的特点,适用于户外运动服装、汽车内饰及帐篷布等,可替代Gore-tex,完全无氟防水。耐水压可达10000mmH2O,透湿度10000g/m2/24h,透气性0.3cm3/cm2/s,真正实现防水面料的“可呼吸”。
苏州大学 2022-08-15
车辆、船舶纳米润滑材料的应用
Ø  成果简介:这种纳米润滑材料的使用方法与普通润滑油一样,不仅解决降低摩擦的要求,而且在机器与设备的额定工作制度中修复被摩损的表面,并具备如下卓越的优点:将摩擦系数降低到 f=0.0031-0.0073;在摩擦表面微区域形成“玻璃-陶瓷-金属”型薄膜,使表面层硬化到微硬度690-720 HvConst; 冲击强度大于50 kgf/mm2;恢复零件的几何尺度,消除间隙和减少摩擦表面之间的缝隙到最适宜尺度;不用拆卸就可以完成机器设备针对磨损所需要的维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项目成果/简介: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能将近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并拥有诸多优点,如低毒性、高化学稳定性、优异的光稳定性、窄带发射和长的发光寿命等。特别是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带来了许多优势,如较深的光穿透深度、对生物组织几乎无损伤、生物组织不会发光(无背景荧光)等,因而在生物应用上倍受青睐,可以应用于生物标记、细胞成像、病变检测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1-12
高灵敏度检测纳米材料
利用不同的高分子嵌段聚合物为模板,得到多孔及大孔的二氧化硅材料,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磁性核壳结构的多功能材料用于蛋白质组学分析。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纳米材料电催化性能研究
开发了多种结构的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用于高性能的电解水制氢电极材料。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有机化学材料产品开发项目
一种氯甲基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的合成方法 项目介绍:该项目提供一种表面积较大和化学结构较均匀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合成方法;同时提供一种工艺方法简单,反应物和反应产物毒性更小,对人和环境都更友好的氯甲基聚苯乙烯树脂的合成方法。该项目已获得2项发明专利。该项目产品的结构均匀、使用寿命长,且氯甲基化反应过程避免使用氯甲醚,无废气废液产生,绿色环保,同时可推动功能树脂材料的广泛应用。
湖南师范大学 2021-02-01
锂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相关研究
锂离子电池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在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移动化、智能化、社会化等方面凸显作用,并有望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大规模应用。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是无机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磷酸盐,其中过渡金属资源大都不可再生,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复杂、成本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能会面临资源短缺等难点问题。因此,可循环再生的电极材料开发已成为电池领域的学术前沿和重大需求。有机电极材料由于含有丰富的碳、氢、氧等元素而显现出可再生、绿色环保、低成本和高容量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机电极材料的制备具有合成创造的特点。有机电极材料一般可以从植物中(比如玉米等作物和苹果等果蔬)直接提取或者以生物质材料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备得到;在有机材料提取制备、电池装配和回收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因而体现了很好的循环和可再生性。然而,有机电极材料还面临着在电解液中溶解度大、导电性差、密度低等难点问题,其材料特征、作用机理、构效关系等亟待深入理解。陈军院士,1967 年生,1985-1992 年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并于 1992 年留校工作;1996-1999 年在澳大利亚 Wollongong 大学材料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9-2002 年在日本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自 2002 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 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 2017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 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0 年重要锂电成果有:Nat. Rev. Chem.:实用锂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的前景 Angew. Chem. Int. Ed.:紫精晶体作为锂电池正极的储能机理及结构演化 Materials Today:锂离子电池高能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南开大学 2021-04-13
高效有机磷光发光材料及OLED器件
高效有机磷光发光材料及OLED器件,2012年12月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请发明专利12项(5项授权)。项目中所制备的铱配合物磷光电致发光材料在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3款OLED器件(1.1英寸、分辨率为96×64;1.8英寸、分辨率为128×64;2.2英寸、分辨率为160×128)样品中使用,该项目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新型平板显示器件---高效有机磷光电致发光材料及OLED器件方面的材料制备和器件化工艺的空白。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340 3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