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技术需求:高精度模具制造
高精度模具制造
临沂宏森轨道交通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25
一种双金属裂解型连杆的制造工艺
项目简介 连杆裂解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连杆大端剖分精密加工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可控断裂方 式实现连杆体与连杆盖的啮合面加工,并利用断裂面上自然的三维断面结构作为定位基 准,保证两剖分体的精确合装。现有的裂解技术对材料选择有要求苛刻,既要满足连杆 性能指标,又要使断口呈现脆性断裂特性。 本成果提出一种采用双金属制造裂解型连杆毛坯的工艺方法,即在连杆大头部人为 设置裂解层,在裂解层内填充不同于连杆主体区材料的脆性材料,通过复合技术使两种 材料实现冶金结合形成双金属铸坯,后续可对连杆毛坯进行锻造热
江苏大学 2021-04-14
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及批量化精密制造技术
2019年上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 燃料电池“高功率密度、大功率输出、长寿命运行、低成本制造”是长期制约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的国际难题,变革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采用金属双极板替代现有石墨双极板,是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上海交通大学来新民教授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与上汽集团、新源动力、上海治臻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明了薄型金属双极板设计与制造新方法、新工艺和新装备。主要发明如下: 1、提出了“岛群-流道”复合的大规模并联流场均匀分流原理,解决了现有叉分流道分流的过约束问题,创建了错层密封的冲压单极板背对背焊合方法,发明了薄型金属双极板“两板三场”新构型。 2、揭示了大面积超薄板细密流道的成形回弹及焊接变形规律,建立了细密流场成形及焊接的残余应力分析模型,发明了极板多步成形误差补偿与激光焊接变形抑制技术。 3、提出了“非晶碳耐蚀-石墨微晶导电”的涂层性能综合原理,探明了石墨微晶纵向生长机制;提出了非晶碳沉积过程伴生石墨微晶生长的控制方法,发明了非晶-微晶复合涂层及其磁控溅射制备技术。 4、发明了耐蚀导电复合涂层的多腔连续磁控溅射等工艺装备,研制了融合多步成形-多工位焊接-多腔溅射的金属双极板生产装备系统,创建了我国首条金属双极板批量化生产线。 本项目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7项,申请PCT专利5项,牵头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3项,发表SCI论文91篇(全球双极板主题论文数第一)。开发的金属极板在国内率先通过5000小时车载工况寿命考核,在国内金属极板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成果应用于我国首辆金属极板燃料电池轿车与客车、首个上汽P390型115kW车用全功率电堆开发,为上汽、东风、长城等国内金属极板燃料电池汽车开发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 金属双极板 金属双极板连续冲压成形   金属双极板多工位连续激光焊接 金属双极板多腔连续磁控溅射工艺装备 金属双极板生产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及批量化精密制造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2019年上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燃料电池“高功率密度、大功率输出、长寿命运行、低成本制造”是长期制约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的国际难题,变革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采用金属双极板替代现有石墨双极板,是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上海交通大学来新民教授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与上汽集团、新源动力、上海治臻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明了薄型金属双极板设计与制造新方法、新工艺和新装备。主要发明如下:1、提出了“岛群-流道”复合的大规模并联流场均匀分流原理,解决了现有叉分流道分流的过约束问题,创建了错层密封的冲压单极板背对背焊合方法,发明了薄型金属双极板“两板三场”新构型。2、揭示了大面积超薄板细密流道的成形回弹及焊接变形规律,建立了细密流场成形及焊接的残余应力分析模型,发明了极板多步成形误差补偿与激光焊接变形抑制技术。3、提出了“非晶碳耐蚀-石墨微晶导电”的涂层性能综合原理,探明了石墨微晶纵向生长机制;提出了非晶碳沉积过程伴生石墨微晶生长的控制方法,发明了非晶-微晶复合涂层及其磁控溅射制备技术。4、发明了耐蚀导电复合涂层的多腔连续磁控溅射等工艺装备,研制了融合多步成形-多工位焊接-多腔溅射的金属双极板生产装备系统,创建了我国首条金属双极板批量化生产线。本项目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7项,申请PCT专利5项,牵头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3项,发表SCI论文91篇(全球双极板主题论文数第一)。开发的金属极板在国内率先通过5000小时车载工况寿命考核,在国内金属极板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成果应用于我国首辆金属极板燃料电池轿车与客车、首个上汽P390型115kW车用全功率电堆开发,为上汽、东风、长城等国内金属极板燃料电池汽车开发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金属双极板金属双极板连续冲压成形 金属双极板多工位连续激光焊接金属双极板多腔连续磁控溅射工艺装备金属双极板生产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其他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重大项目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带台阶槽型换向器整体冷锻制造方法
工艺流程 :换向器现行制造工艺过程是: 线材 —拉拔 —退火—拉丝(4 道次) —冲压切断成单片 —去毛刺(甩桶) —烘干—排片(换向片与云母 片交错嵌排,排成圆环状并箍紧) —压制酚醛树脂并固化 —切削加工 —嵌 漆包线等 —换向器产品。 新工艺为管材切断 —冷锻 —压制酚醛树脂及后续工序同原工艺。 效益情况 :年产量 500 万只;销售收入 4000 万元。 
南昌大学 2021-04-14
超结MOSFET设计及制造技术
本成果开发了一套超结MOSFET器件的设计方法,并与上海华虹NEC(现上海华虹宏力)公司合作建立了基于深槽填充工艺的600~900 V级8英寸超结MOSFET工艺代工平台,这是国内第一个量产的超结工艺平台。所制备的超结MOSFET击穿电压最高可达900V,比导通电阻低至5.3Ω.mm2(900V器件)。该成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201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功率高压MOS器件关键技术与应用”张波、乔明、任敏 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为江西省教育厅直属高校。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78年的江西省机械职工大学。2004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此基础上设置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同年11月,江西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成建制并入学院。 学院现有艾溪湖、上海路、丁公路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00余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新校区位于风景如画的艾溪湖畔—南昌(昌东)高校园区。学院建设有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等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电子信息技术、模具制造技术、跨专业文科综合实训中心等3个省级专业技能实训中心,校内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7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755.52万元,各类藏书近50万册。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近9000人,在职教职工456人,其中专任教师433人,高级职称教师108人。专任教师中,有9名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江西省技术能手,138名硕士以上学历学位教师。学院的“数控技术课程群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西省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以培养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为办学特色,构建了以机械制造类专业群为龙头,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群并举的专业建设格局,设有机械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课部、中专部等6个系部,有高职招生专业36个。确立了机电、数控、汽运、模具、应电、计应、电商和会计等8个学院重点建设的骨干特色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西省特色建设专业。 学院积极发挥院所合并的优势,不断拓展科研开发领域。多年来,学院科研所承担了国家、部、省下达的科研、新产品开发等课题200多项,取得科技成果197项,其中有2项获国家发明奖、33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优秀产品奖,在多个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每年实现科研生产销售收入达 600多万元。 在近40年的大专层次办学过程中,学院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数万名全日制毕业生,一批批学子已经成为国家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院先后荣获机械电子工业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江西省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大直径螺旋伞齿轮制造技术
 为了解决大规格的螺旋伞齿轮的制造问题,我们开发了一个专用的软件包,可以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上加工高质量的螺旋伞齿轮。采用该软件包加工的螺旋伞齿轮和采用Gleason制铣齿机加工的螺旋伞齿轮具有完全相同的齿面几何参数,保证了样机或维修后的设备与原设计具有完全的同一性。由于采用通用刀具,极大地缩短了加工准备周期,减少了刀具的初次投入费用,大幅度降低了大直径螺旋伞齿轮的制造成本、缩短了制造周期。该软件包的开发突破了国内大直径螺旋伞齿轮制造的瓶颈,填补了国内1.6米以上螺旋伞齿轮制造能力的空白,为许多重型设备的国产化铺平了道路。图中为2007年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陕西秦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正在进行加工的直径为1.6米的螺伞,其软件为王小椿教授开发。秦川的机床可以加工最大直径为2.4米的螺伞,而在此之前,世界上也只有德国的一家公司可以加工直径超过1.6米的螺伞,且其最大直径为2.2米。     本软件包包括齿坯设计/齿坯参数输入模块、干涉检验模块、承载能力计算模块、齿轮粗加工CAM模块、齿轮精加工CAM模块和齿面接触分析模块(TCA),可以满足生产、产品开发和设备维修的需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流体传动中“绿色制造”主要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实现“绿色制造”,防止环境污染。目前的流体传动系统效率低,浪费能源,噪声大,工作介质矿物油不可生物分解,污染环境。流体传动中液压传动常用于大功率传动,总效率在75%~85%,每年大量浪费能源。气压传动的冲床也是如此,全国拥有50万台冲床,若使用我们开发的智能控制器,仅从节能角度考虑,每年最低就可节约5000万元。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车身制造工艺规划及设计技术
轿车车身是轿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轿车零部件的载体,其重量和制造成本约 占整车的 40%~60%,它通常由 300~500 多个具有复杂空间曲面的薄板冲压零件,由 55~75 个装配站在生产线上大批量、快节奏地焊装而成,装夹定位点多达 1700~2500 个,焊点多达 4000~5000 个,因此中间环节众多,给白车身的工艺及生产线的规划和 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白车身的工艺整体布局和设计仍然依靠人工凭经验设计, 其设计思想,设计手段仍相当落后,使白车身生产线的规划设计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 依靠国外来设计规划,不适应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利用开发的“白车身工艺规划和设 计系统”,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白车身的工艺规划和设计工作,解决白车身的拼焊工艺 的设计、生产过程信息管理和生产线规划等一系列问题,把可能发生巨额损失的可能性 降到最低限度,它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白车身工艺规划和设计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为整个白车身制造系统提供 用于制造工艺设计、规划、管理和优化的完整的协同工作环境。涉及到人、计算机软硬 件、生产环境等等因素,实现白车身的制造过程管理。 应用说明: 工艺过程设计是把产品的设计信息转化为制造信息。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利用在计 算机内存储的大量工艺设计信息来进行的工艺过程设计。它的基本原理正是基于人工设 计的过程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提出的。通过利用建立的产品零件信息的数据库;制造资 源、工艺参数等以适当的形式建立制造资源和工艺参数库;工艺知识方法库;能够充分 的利用和共享工艺人员的工艺经验、工艺知识,使工艺人员无需重复查阅各种手册和规 范,充分利用标准工艺方法和工艺经验生成新的工艺过程,快速制定工艺文件。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847 8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