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自适 应调整策略的DRX 机制通信方法
项目简介: SG 网络系统下, 机器类通信 (Machine Type Comm unication-MTC) 变得
西华大学 2021-04-14
中国农大孙文献教授团队揭示稻曲病菌致病新机制
该研究以稻曲病菌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CRE6为研究对象,证实了SCRE6是稻曲病菌中发挥重要毒性功能的效应蛋白;通过生化实验揭示了SCRE6是一个以水稻免疫负调控因子OsMPK6(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6)为靶标的酪氨酸蛋白磷酸酶。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有关基因转录延伸复合体形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承棋和罗卓娟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杂志发表了题为ENL initiates multivalent phase separation of the Super Elongation Complex (SEC) in controlling rapid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的文章,阐明了有关基因转录延伸复合体形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工作成果。 东南大学研究团队的研究揭示了SEC介导的多价相分离在RNA聚合酶II转录暂停释放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从全新的角度为基因快速协调性转录激活程序的机制探索提供了新的认识。 此外,作者还发现在混合谱系白血病(MLL)中,SEC与MLL基因的转位融合,可以极大促进SEC相分离,从而促进癌基因快速转录并维持高表达状态。论文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承棋课题组博士生郭澄豪,东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中药及复方制剂的化学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白钢教授领导的“复方药物与系统生物学实验室”主要从事中药及复方制剂的化学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以中药复方的系统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为研究主线,在基于靶点的药效成分的筛选、活性指导的分离鉴定、天然产物的蛋白靶点确证、以及方剂配伍关系和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多家药品企业,为新产品的开发和上市产品的二次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多项授权专利成功转让,开发的多项生物医药制品实现了产业化。 已开展的服务项目: 1. 复方中药的网络药理学及作用机制研究:已服务的品种有:速效救心丸、清肺消炎丸、治咳川贝枇杷滴丸、舒脑欣滴丸等; 2. 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及活性成分研究:已服务的品种有:益气复脉注射液粉末、血必净注射液、速效救心丸、清肺消炎丸、舒脑欣 滴丸等; 3. 药材品质分析:已建立了贝母、金银花、菊花、莲子心等多种常用中药材的分析鉴别系统,特别是建立了近红外的快速分析方法,为药材的选购和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控提供技术支持; 4. 药材与复方制剂的指标成分筛选和指纹图谱的制定,为药物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理论参考。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摩擦耗能组合节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自复位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摩擦耗能组合节点,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端预埋钢板、摩擦片、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梁端预埋型钢钢套、预应力钢绞线孔道;柱端预埋钢板上焊有端板锚固钢筋、抗剪支座和摩擦片固定支座;梁端预埋型钢钢套的内壁上焊有抗剪栓钉,型钢腹板处设置有摩擦片,摩擦片固定螺杆焊接在摩擦片上,摩擦片固定螺杆穿过预留螺杆洞口的摩擦片固定支座,通过布置在摩擦片固定支座内外的两个螺帽固定并调节摩擦片的位置,通过摩擦梁端预埋型钢钢套的型钢腹板来耗散地震能量,摩擦片可更换,本发明使得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在高烈度地震下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和自复位能力。
东南大学 2021-04-11
海洋混凝土结构用长寿命高强耐蚀钢筋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该成果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类二等奖。1.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系统建立了海洋混凝土结构用长寿命高强耐蚀钢筋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包括:(1)严酷环境下混凝土中合金钢筋全寿命连续耐蚀理论与腐蚀自抑制技术;(2)严酷环境下混凝土中高强耐蚀钢筋耐蚀性评价与寿命预测技术;(3)高强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2. 工程应用与推广。研究成果应用于青连铁路胶州湾特大桥工程,为长寿命高强耐蚀钢筋制备与应用提供了系统技术,有效保障了严酷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长寿命服役。
东南大学 2021-04-10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凝土坝弹性波CT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凝土坝弹性波CT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人工振源模块、振动信号采集模块和无线传感器模块。振动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分别与计算机相连的无线传感器传输组件、信号调理仪和信号采集仪;无线传感器模块由多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组成,均包括: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的三分量加速度传感器、GPS一机多天线定位组件和无线传感器传输组件;人工振源模块或振动信号采集模块中设置GPS一机多天线定位组件。本发明测试安全性高,振源激发操作简便;测点定位更加准确和智能化;避免了现场测试时的大量连线作业;能够实现测试过程中的“一发多收”,可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浙江大学 2021-04-11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早期性能演化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近十年来,大型地下工程尺度达数百米、体量增至上万平方米;建设条件和使用环 境的特殊性给这类地下工程的施做带来极大的挑战。针对地下工程结构现浇混凝土施工 的特征,项目研究从混凝土材料与构件早期性能测试、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早期性能设 计方法、以及施工控制技术等方面展开。 项目研究内容涵括混凝土材料科学与技术、结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 的技术难题。理论方面研究了混凝土材料微观结构形成的物理化学变化与内部温度场、 湿度场的复杂作用过程,并考虑结构宏观层次荷载产生的应力场,建立了多场耦合作用 下复杂结构早期物理力学性能演化机理模型;在早期性能试验测试技术研究中,首次建 立了混凝土主动约束早期变形性能试验方法和操作程序,自行研发了试验装置与自动测 试仪器;融合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早期变形、抗裂能力等提出了地下结构早期性能设计 方法,突破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思想;通过仿真分析指导工程实践,结合现场远 程监控技术,实施混凝土改性、构件抗裂设计、养护技术等控制早期性能演化的技术措 施。 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地下综合体、隧道工程等数十项重大工程,并 为日本地铁 13 号线混凝土早期变形性能分析和香港金门公司地下工程早期变形控制所 采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成果的应用不仅可提高地下工程质量,保障其预期服役性能;还可促进信息技 术在传统土木行业的应用;同时,混凝土结构早期性能设计方法的思想可应用于其他结 构工程,对于保障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真空泵废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泵废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提升泵、气浮隔油池、废油回收池、曝气微电解装置、两段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集水池、高效过滤罐、回用水储存池、污泥池、板框压滤机、污泥外运车、提升水泵、回用水水泵、污泥回流泵、污泥提升泵、风机房;气浮隔油池产生的废油处理后作为原料回用;处理后的真空泵废水能够循环回用至真空泵系统;采用曝气微电解有效改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好氧创造有利条件;两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可实现快速启动并达到处理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真空泵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及工艺处理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双工况自适应直线电机驱动泵及其实现恒流输出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工况自适应直线电机驱动泵,包括一对基本柱塞单元、直线电机、输入口和输出口,基本柱塞单元相对于直线电机对称设置,且分别与固定在直线电机上的连杆连接,直线电机包括底座和滑块,底座设置在双工况自适应直线电机驱动泵底部的中央,滑块设置在底座上,且能够沿着底座做直线运动,基本柱塞单元包括上缸盖、缸体、柱塞和下缸盖,上缸盖和缸体固定连接,下缸盖与缸体固定连接,柱塞设置在缸体内部,并且从上缸盖中穿出,缸体包括上进液口、上出液口和缸套,其中上进液口和上出液口分别对称设置于缸套顶端的左右侧。本发明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4 55 56
  • ...
  • 73 7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