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面向居家养老的家政服务机器人
成果简介: 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老龄化社会和残疾人需要家用机器人服务。当今中国,需要面对的新挑战是人口的老龄化加剧,以及残疾人的比重越来越高,未来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财力来陪护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活起居。面向居家养老的家政服务机器人对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及缓解国家和社会的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向居家养老的家政服务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有: (1) 个人助理,包括日程计划与提醒、面孔记忆与识别、电子设备操作指导、可视通话、摄影摄像、报告天气提醒穿衣等。 (2) 娱乐陪伴,包括音视频颠簸、歌唱舞蹈、表情语音互动交流等。 (3) 安全监测,包括人体活动分析及异常检测、煤气水电危险监测、视频监控等。 (4) 云端计算,包括用户活动、交互反馈云端存储、用户习惯模式分析及个性化交互推荐、机器人协作交流等。 特色及先进性: 该成果包括全向移动地盘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3D手势精确建模识别和学习技术、2D和3D眼动跟踪和检测技术,具备先进的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及多媒体交互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 静态手势识别,采用WDTW识别技术,可以识别任意自定义手势,最大使用距离为4M,视角为70度(垂直)60度(水平),分辨率为1080p。识别率方面,在CHTG自定义手势数据库中,对3D连续手势识别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我们的方法和传统的识别的方法分别取得了85%的正确率以及12.2%的错误。 眼动控制采用基于投影空间中交比不变性的眼睛凝视点估计方法,使用距离为100-800mm,使用偏移为200mm(垂直)200mm(水平),控制频率为30fps。目前眼动控制技术精精度高达2度。 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可取得的效果: 现有研究成果覆盖了面向居家养老的家政机器人的全部关键技术,基本具备了产业化的初步条件,目前正在加紧研制样机。项目实施后将推出极具竞争力的居家养老家政服务机器人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图像导航下的微创手术机器人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通过穿刺手术将放射性药物植入病灶,通过放射性药物阻断癌细胞增殖,达到治疗的作用。课题组主要研究低辐射损害、高精度、高可靠性,核磁兼容微创放疗手术机器人,图像导航手术辅助平台等技术;满足三维精准微创放疗手术需求。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1. 机器人系统设计及制造通过对图像导航的近距离粒子植入引导机器人结构设计及控制部分的研究,解决了核磁图像导航机器人结构兼容性、材料兼容性和控制兼容性等难题。解决了超声图像导航机器人的自动控制技术和基于图像及电磁传感装置的反馈控制技术。在穿刺针局部放入放射性粒子,经微创进入人体后,放射性粒子会留在体内发生作用。目前已有成品,下一步开发目标是可以放入液体药物,经手术机器人直接注入病灶中。 2. 图像导航系统平台 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导航手术辅助平台软件。能够完成病人的数据管理,三维重建,三维剂量规划,术中导航和术后验证等功能,是微创放疗手术必不可少的部分。本软件特点是能否针对用户需求进行模块化组合,减少用户投入。软件能实现多种图像模式融合,便于术前核磁、CT 检查与术中超声图像导航的匹配。三维剂量规划可以实现保护周边健康器官,最大限度进行放疗的作用。 3. 力学机理及轨迹规划 轨迹规划是手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局部放疗手术中,粒子的准确植入,是躲避重要器官,准确到达目标位置,获得准确剂量的关键技术。本技术通过对穿刺过程针与人体软组织力学的研究,确定穿刺点及最优手术轨迹。 应用领域:医院、医疗器械公司 技术转化条件:大型医疗器械公司 合作方式及条件:根据具体情况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可飞行式电力线路巡线作业机器人
目前国家电网共有线路160万公里,每公里每年需要投入6000元进行巡视、维护。尤其是春夏季,经常有农膜悬挂线路上,造成短路事故。线路也会有断股、瓷瓶碎裂等故障隐患,需要及时发现维修。 本产品可以代替人工进行线路的巡视、维护,并且比人工更细致、更有效率、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产品克服了现有正在研发的机器人的缺点,具有如下优势: 1、飞行式上下线,不需停电即可作业。 2、感应式在线取电,不需要下线充电,可以在线路上长期工作。 3、可以跨越任何线路结构,做到长距离巡视 4、灵活的机械手可以清除农膜等杂物 5、结合物联网管理系统,可以及时获知机器人运行信息及巡视信息。
山东大学 2025-02-08
机械传动(各种传动装置)
300mm×240mm×130mm,不少于六种传动模式,使用安全,能防止夹入手指。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自主作业林业机器人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主作业林业机器人平台,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控制系统,机器人本体采用了四轮的驱动结构,包括车底盘、车顶平台、车架等部分。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可完成复杂控制和数据处理算法,同时加装了导航定位、激光测量、双目视觉等多种传感器,进行自主林业机器人作业环境信息检测和智能导航。该自主作业林业机器人结构简单,四轮的驱动能力强,可在林区复杂地形条下灵活可靠地运动,具备智能决策和环境建模的能力,可完成林区作业环境信息检测任务;同时可在机器人上加装多种作业机械手,进一步自主完成林木整枝、间伐、采伐和集运等林业生产作业任务。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智能疫情防控机器人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俞凯教授联合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疫情防控机器人”。依托语音识别、合成、理解和对话管理等人工智能(AI)技术,结合新研发的疫情排查对话逻辑和话术,机器人根据设定向社区居民主动宣教疫情防控知识,遇不适居民还会提醒就医。 2020年1月27日起,“疫情防控机器人”供社区和有关部门免费使用,已为江苏、山东、重庆、湖北、北京、浙江、四川、湖南、上海等多地提供服务,对话机器人自动接通10余万户,访问结果直接生成数据报表供社区。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隔离病房巡视机器人
身为航天工程方面的教授,郑钢铁和他的团队更善于系统设计和应急处理问题。作为临床医学院的教授,董家鸿对如何对抗疫情和保护医生有丰富的经验,这为机器人的研制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基础。“或许可以用机器人为医护人员隔离风险,让医护人员的常规检查环节更加安全。”经过讨论,几位老师决定用科学在医护人员与冠状病毒之间筑出一道“高墙”。于是,隔离病房巡诊机器人的应急课题应运而生。根据设想和前线医生的实地反馈,巡诊机器人具备的主要功能包括测量体温、听诊、超声和咽拭子采样。从而,一位医生可以远程控制多台巡诊机器人,达到节约人力、降低感染风险的目的。想法一经确定,团队便立即展开项目工作,讨论方案、确定方案、组建团队,迅速投入研制工作中。巡诊机器人早一天投入使用,就可能保护更多的医生与患者,时间不等人!但是,在机器人开发现场的工程团队成员并不多,航院博士生陈煜、航院硕士生李奇钟、电机系本科生刘寒玉三名同学在现场研究,航院博士生祝世杰在家远程工作,主要负责写控制程序,提供远程支持。除此之外,清华校友帮助解决测温仪改装成遥控的问题,计算机系师生帮助解决机械手操作软件兼容的问题。
清华大学 2021-04-10
遥操作排爆机器人
项目背景及意义 国内外反恐排爆形式日趋严峻,一系列的恶性暴恐事件,对社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研发专用于爆炸环境的应急处置特种机器人,代替人进入有爆炸可疑物的危险场所中,通过场外人员的遥操作实时控制,完成对现场的搜索、探测和对可疑物的处理,减少排爆人员的伤亡。研究基于遥操作技术的排爆机器人操作方法,提高机器人的操作性能,增加排爆的成功率。同时,机器人的研制将带动相关行业领域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我国排爆机器人装备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项目展示及介绍 本单位开发的遥操作排爆机器人由两部分组成:实物样机和控制系统,样机由机械臂、运动平台、控制箱组成;控制系统由操作人员的控制端和车载机械臂的执行端组成。样机机械臂由4+1个自由度组成,用于完成可疑爆炸物的抓取;履带型移动平台保证排爆机器人可以安全可靠到达操作环境,控制箱是控制排爆机器人各关节的“手柄”,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旋钮、按键等控件完成排爆任务。排爆机器人样机是躯干、控制系统是大脑、控制方式是思维策略、通讯方式是神经,其中控制系统是本设备的研究重点。 本套设备选用国产控制器作为控制端和车载端的控制核心;选用无线通讯设备保证机器人可以在距操作者八百米仍可以正常工作;选用推杆和旋钮保证操作简便,控制可靠。使用上位机软件进行程序编写,通讯和控制方式主要是串口和CAN。 项目特点: 遥操作控制 排爆机器人采用的遥控操作方式,由操作人员在远端控制台控制机器人执行相关排爆操作,然后控制信号经远距离无线通讯系统传递给机器人机载接收机,进入控制器,控制机器人本体的机构运动,通信内容包括数据、视频、音频信息。 遥操作技术将排爆人员从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对于保护排爆人员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遥操作技术克服了传统线缆操作的局限性,可以保证一定的数据穿透能力。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排爆机器人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现场非传统结构化已知空间,在机身及机械臂上安装了较多的传感器,用于检测机体及外部环境信息。融合多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无损、安全传送给远端操作人员,为操作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的现场信息。提高排爆的成功概率。 排爆机械臂运动控制研究 此部分研究主要包括排爆机械臂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分析、排爆机械臂运动控制算法研究等。此部分的研究难点在于机械臂逆运动学的实时分析和多自由度机械臂末端运动的精确控制。 主要技术指标:
山东大学 2021-05-11
七轴柔性焊锡机器人
本项目研究开发出国内首创七轴柔性焊锡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点焊、拖焊、抖焊等一系列焊接流程,并通过机器视觉采集坐标,对工件整体坐标位置自动校准、补偿。此外还可以编辑存储海量焊接加工文件,可以针对不同焊接产品的要求,快速切换焊接工艺,非常适合电子生产企业多品种产品生产工况的应用需求。 此外,该项目开发的机器人将先进制造技术、电子整机产品制造技术、电子表面组装技术、电子元器件和材料制造技术、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微组装技术进行了有机整合,还可用于教学演示,使高校以及职业技术学生了解、掌握现代电子制造企业在先进制造大环境下所涉及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及先进电子产品制造设备等相关知识、技术、技巧。 该产品为国内行业首创七轴柔性机器人,可以记忆烙铁姿态。具有烙铁磨损自动补偿功能,提高产品合格率。可以与外部信号或设备进行系统集成的多种逻辑指令,具有RS232\RS485\RS422等通讯接口,配备12寸工业级触摸屏,采用C#语言设计的示教人机界面,简单直观,便于操作。通过视觉识别系统,可以对焊接工件进行位置识别处理,通过三维运动平台进行精确定位,同时还可以对焊点进行图像数据处理。可以通过PCB图片进行焊点坐标采集并编辑焊接程序。质量可追溯,可接入MES系统。 研发团队已经开发出多款焊锡机器人,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匹配不同功能模块,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技术需求。此外,通过更换焊接作业模块,在该系统平台上,还开发出了自动锁螺丝机器人、自动点胶机器人等系列产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
1、卓越的机器人运动性能(可靠) 2、导航辅助设施简单、定位精度高(精确) 3、仪表识别准确可靠(精确、智能) 4、巡检模式灵活方便(智能) 5、模块化、标准化设计,便于维修与互换(标准) 6、自动充电系统简单可靠(可靠) 7、独特的多元混合电池系统性能卓著(可靠) 8、缺陷自动识别与报警(智能) 9、丰富的内外部接口,便于数据融合与交互(开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