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负载数量不确定的路口无线充电情形,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监测负载个数,根据负载个数得到稳态电压调控方案,进而基于动态功率有界波动域的监测点选取方法,分析得到最优监测点的位置,最终实现各负载充电功率稳定,解决单一发射区域多接收电动汽车负载系统中新增负载带来的电动汽车单体接收功率跌落问题。采用本发明的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方法,随着新负载的接入仍能保证各负载接收功率稳定,且接入过程中不对其他负载接收功率产生较大冲击。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复杂条件下破碎围岩巷道深浅支撑层控制技术
本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采用实验力学方法研究和掌握了在高应力、强流变、强采动影响等复杂条件下巷道破碎围岩岩体峰后软化、峰后剪胀扩容及流变等特性和规律;建立了围岩体力学特征和围岩支护结构体的相互关系。基于复杂条件下巷道破碎围岩的峰后强度软化和剪胀扩容效应,考虑巷道开挖后岩体强度、变形和应力分布特征,建立了复杂条件下软弱破碎巷道围岩的深浅支撑层结构理论;综合考虑围岩强度、应力和变形破坏的区域分布特征,将围岩划分为深浅支撑层结构,分析了深浅支撑层与围岩稳定的关系及深浅支撑层的演化特征和巷道变形破坏特征;掌握了巷道围岩宏观力学结构,确立巷道支护须控制的范围和支护方式确定。自主研发了锚固体流变拉拔试验系统,获得了锚固体流变失稳机理、破坏特征及类型,提出了破碎围岩巷道深浅支撑层流变破坏分析方法、结构特征及支护设计,为锚固支护结构失效诊断、有效控制深浅双支撑线层结构内巷道流变变形及防止失稳提供了依据。形成了基于深浅双支撑层理论的巷道支护设计方法和技术,提出了复杂条件下的巷道变形特征和围岩结构的预测方法、控制措施及巷道需求支护力的计算方法。对于破碎围岩巷道支护时,必须首先确立巷道的围岩赋存状态及围岩结构,分析计算深浅双支撑层结构的存在范围、力学特征和规律,进而确立浅支撑层的位置和所需支护力,一般可以形成以“锚网喷+高预应力 U 型钢桁架锚索+注浆”为核心的复合支护形式。锚杆对浅支撑层补强后,浅支撑层岩体与锚杆形成组合拱式的承载结构,锚索将浅支撑层与深支撑层联合起来共同形成围岩整体承载结构,而锚注再次对围岩进行加固,提高围岩整体强度,改善围岩应力分布状况,使围岩变形协调化、荷载均匀化,对深浅支撑层发挥整体承载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槽式光热发电多模型预测函数控制及其优化
针对太阳能集热系统扰动多、大滞后和大惯性等控制难点,建立了适合控制器设计的简化分段非线性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预测函数控制策略的集热系统出口导热油温度控制系统。该预测函数控制策略在调节速度、超调量以及稳定性方面的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PID控制策略;与未简化的多模型预测控制相比,简化后的多模型预测函数控制的最大动态偏差增大了13%,但计算量大大降低,控制器的实时性也得到增强。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5-21
热轧L2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
热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L2)主要任务是对热轧全线的生产工序进行实时跟踪、数据采集和工艺参数优化,获得满意的产品尺寸精度和各项性能指标。 成功的热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该达到三个要求: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功能设置灵活实用、产品质量控制精确。 控制系统能否运行稳定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合理配置以及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结构设计及编程质量。 功能设置的灵活实用主要体现在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接口是否可以很好地适应热轧各种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和关键参数控制,以方便工艺技术员实现产品和工艺开发。 产品质量要控制精确,关键在于设定计算所涉及的数学模型、控制策略、自适应算法等。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型热轧自动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开发,承担并且完成了国内许多热轧工程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和各种成熟的解决方案,能够完成从系统设计﹑软件设计、编程调试﹑现场服务﹑到开工投产的全过程。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硬件和系统软件:所选用的基于PC服务器的过程控制软硬件系统已经在多家大型热轧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系统稳定性经受了现场长时间的严格考验。 支持软件:中间件(Middle Ware)是过程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支撑软件,即应用软件的开发平台和运行环境,本项目采用的中间件PCDP(Process Control Develop Platform)是由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主研制开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 应用软件: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供的过程自动化应用软件涵盖了热轧的各项控制功能:初始数据管理、轧件跟踪、轧制节奏、设定计算(预计算、再计算、后计算、模型自适应)、通信管理、测量值处理、HMI画面管理、历史数据管理、报表管理、轧辊数据管理、模拟轧钢等。 数学模型: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能够提供如下数学模型: (1)自动燃烧控制模型,(2)轧制节奏控制模型,(3)轧制温度模型〔空冷温降、高压除鳞温降、形变热、轧件与轧辊接触时的传导温降等〕,(4) 轧件变形模型〔变形抗力、轧辊压扁、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等〕,(5)自动宽度控制模型,(6)板形设定和控制模型,(7)终轧温度控制模型,(8)卷取温度控制模型,(9)卷取设定模型,(10)平面形状控制模型,(11)控温轧制模型,(12)轧制规程优化模型 本项目适用于所有新建的、已有的热轧厂(常规的热轧厂,薄板坯连铸连轧厂, 中厚板厂)。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家庭智能控制终端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家庭智能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和发送通信信息的网络模块;与所述网络模块通信的信令模块;采集多媒体信息并解码输出的多媒体模块;接收所述多媒体模块的信息,并与智能家电通信的家电控制模块;用于扩展应用的扩展接口模块;与各模块连接,与各模块信息交互的中央处理器CPU,所述CPU还连接有防拆卸的报警模块。家庭智能终端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模块,可以满足实时视频和语音等大容量数据文件的传输,在实时视频通信和语音通信中传输速率大,延迟小。家庭智能终端中增加了防暴力拆卸报警模块,增加了安全性。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家庭智能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和发送通信信息的网络模块;与所述网络模块通信的信令模块;采集多媒体信息并解码输出的多媒体模块;接收所述多媒体模块的信息,并与智能家电通信的家电控制模块;用于扩展应用的扩展接口模块;与各模块连接,与各模块信息交互的中央处理器CPU,所述CPU还连接有防拆卸的报警模块。家庭智能终端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模块,可以满足实时视频和语音等大容量数据文件的传输,在实时视频通信和语音通信中传输速率大,延迟小。家庭智能终端中增加了防暴力拆卸报警模块,增加了安全性。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在建筑中的影响和控制
关于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在建筑中的影响和控制建议”的研究分析,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与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李永辉及其团队完成。在当前疫情防控和部分企业复工在即的形势下,对停留时间长、室内人员密度大、感染风险高的住宅、办公楼和医院三类建筑使用中的疫情防控进行了研究分析。基于三种建筑类型的使用特点、室内人员活动特征、空调系统的设计、设备运行的管理优化措施等角度,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措施,助力疫情防控,并以期能够对后续同类型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该研究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提供建议:1.住宅建筑 厨房排烟道;空调系统;电梯;楼梯间。2.办公建筑办公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合理使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及其使用策略;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及其使用策略;多联机及分体式空调与其使用策略;办公建筑的应急管理措施建议;办公人员的自我防护建议。3.医院建筑医院手术室;传染病专用门诊科室;专用隔离区域;普通科室及其他区域;基于新型肺炎疫情对医院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新建医院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建议,既有医院建筑空调系统在疫情期间运行建议。
东南大学 2021-04-10
一种连铸粘结漏钢的治愈控制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粘结漏钢的治愈控制方法,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连铸粘结漏钢的治愈控制方法,在结晶器上布置多排热电偶,包括以下步骤:1)、给出防止粘结漏钢的假设条件;2)、粘结漏钢修复条件的推导;3)、粘结点下移速度Vst和粘结漏钢报警响应时间ta的推导;4)、粘结漏钢修复过程的计算;5)、给出不同种拉速控制模式;6)、拉速控制模式的选择。本发明通过粘结漏钢修复行为推导其修复条件,提出了一种治愈粘结漏钢的动态拉速控制方法,具体为根据粘结报警热电偶位置而采取不同的防止漏钢拉速控制模式的策略。本发明实现了“有报警不漏钢”的目标,提高了现行漏钢预报系统的可靠性和整体性能。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电设备智能充电接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设备智能充电接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插座、高频电源、高频电能发射端、高频电能接收端、车载充电机和服务器。智能插座用于测量交流输入侧的电参数,并上传至服务器,对系统进行一级保护;高频电源用于将工频电转换成高频电至发射端,并监测电流和红外传感器信息,对系统进行二级保护;发射端用于产生高频电磁波传送至接收端;接收端用于接收高频电磁波,并将高频能量输送至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用于将高频能量转换为电池充电电压;服务器用于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调度、状态监控以及对异常状态的应答。本发明在智能插座和高频电源形成了两级保护机制,为系统的智能、自动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大尺寸均匀单层二硫化钼可控制备材料
单层半导体性过渡族金属硫属化合物(MX2: MoS2, WS2 等)是继石墨烯之后备受关注的二维层状材料。该类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质、强的光物相互作用、高效的催化特性等,在光电子学器件、传感器件、电催化产氢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单层MX2 材料的批量制备和高品质转移是关键的科学问题。现有方法仍面临着诸多重大挑战,例如,难以实现晶圆尺寸的层数均匀性、单晶畴区小、生长速度缓慢、生长衬底价格昂贵、转移过程复杂、容易引入污染物等。北京大学张艳锋课题组是国内较早开展相关研究的课题组之一,在单层MX2材料的可控制备、精密表征和电催化产氢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基于范德华外延的机理,他们在晶格匹配的云母基底上首次获得了厘米尺度均匀的单层MoS2 (Nano Lett. 13, 3870 (2013),他引198次); 在蓝宝石上获得了大畴区单层WS2 (ACS Nano 7, 8963 (2013), 他引250次);发展了一种新型的金属性箔材(Au箔)基底,实现了畴区尺寸可调单层MoS2的制备,借助STM/STS表征技术建立起了材料原子尺度的形貌/缺陷态、电子结构和电催化析氢之间的构效关系 (ACS Nano 8, 10196 (2014),他引124次)。上述成果也受邀撰写综述文章(Chem. Soc. Rev. 44, 2587 (2015),他引92次)。最近他们在大尺寸均匀MoS2的批量制备以及“绿色”转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选用廉价易得的普通玻璃作为基底,创新性地采用Mo箔作为金属源(与S粉共同作为前驱体),采用“face-to-face”的金属前驱体供给方式,实现了前驱体在样品上下游的均匀供应,使得样品尺寸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放大(仅受限于炉体尺寸),获得了对角线长度可达6英寸的均匀单层MoS2; 结合DFT理论计算和系统的实验结果发现,玻璃基底上微量的Na对材料生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Na倾向于吸附在MoS2畴区的边缘,起到显著降低MoS2拼接生长能垒的作用,从而促进其快速生长。 获取满覆盖单层样品的生长时间仅为8 min,单晶畴区边缘尺寸可达0.5 mm。此外,他们利用玻璃基底的亲水特性,发展了一种无刻蚀的、仅利用超纯水辅助的“绿色”转移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晶圆尺寸样品的快速转移,且具有操作简单,转移样品质量高等明显优势。该工作提出了利用廉价的普通玻璃基底来制备大面积、晶圆尺寸均匀、大畴区单层MoS2的新方法/新途径,并深入分析了其生长机制,为相关二维材料的批量制备和高效转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对于推动该类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京大学 2021-04-10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小基站开关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小基站开关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场景信息步骤;数据预处理步骤;提取特征步骤;选择并训练模型步骤;预测步骤。本发明利用特殊场景下时刻表以及小基站接入人数的历史记录,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小基站内的待服务人数,根据待服务人数去控制小基站的开关,达到节能、减少基站间干扰的目的。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本方法结合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提高了预测的准确率和系统的实用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5 156 157
  • ...
  • 229 2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