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红色剧本杀”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本项目的价值主张是以新载体讲好红色故事,以新窗口深化红色体验,以新方式助力红色乡建,以新文科建设红色中国。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张鸿 文艺学 2021 于悦 历史学 2020 王菲娅 法学 2020 王树玮 资产评估 2021 吕晓辉 文物与博物馆学 2021 陆超琪 法律(非法学) 2021 席铃珊 汉语言 2020 刘颖喆 建筑学 2020 姜佳彤 美术系国画专业 2020 王牧焜 中国史 2021 刘晗 汉语言文学 2020 张意 法学 2019 周晓宇 中国古代文学 2020 赖杰鹏 概率与数理统计 2021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廖志丹 党建办 教授 张晗 人文学院 副处 张侃 人文学院 教授 王旖旎 人文学院 正科 冯璐 人文学院 科研秘书 四、项目简介 本项目的价值主张是以新载体讲好红色故事,以新窗口深化红色体验,以新方式助力红色乡建,以新文科建设红色中国。 本项目采用“闭循环”的业务模式,以红色剧本为核心,形成一支专注于剧本创作打磨的内容输出队伍,通过建立厦门大学“红色剧本杀”内测体验基地,为在校师生提供红色剧本杀免费服务,以内部公测的形式及时跟进用户反馈,不断提升剧本杀的剧本质量,做好剧本杀品控;充分利用各类的红色资源,深耕省内外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革命老区旧址等背后的红色文化沃土,以“剧本杀”为引流手段,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传播形式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专业与通俗并存、严谨与生动兼具,以期更好地提升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目前本项目已与闽西博物馆、厦门市集美区崎沟村、桃坑村伯公凹初步达成合作,创作以当地真实红色故事为原型的红色剧本杀剧本,回顾历史,发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力求发挥“1+1大于2”的作用。此外,本项目还将通过输出剧本的形式与剧本杀门店达成合作,向整个社会推广史实准确、价值正向的红色剧本杀,进一步扩大红色精神、中国故事的影响广度与深度。
厦门大学 2022-07-27
连铸坯质量控制和提升技术
随着钢铁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外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提升钢产品的质量成了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连铸坯的生产是钢材生产的关键,其连铸坯的质量对后续产品的生产及最终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热轧板带表面缺陷大部分是连铸坯表面缺陷遗传而来。高质量铸坯的生产成了连铸生产企业和连铸工作者的主要目标。高温钢液在连铸过程中凝固成型,连铸坯的偏析、裂纹、疏松、夹杂物等质量问题基本上都产生于或源自连铸凝固过程。要实现高质量铸坯的连铸生产,必须减少甚至消除这些质量缺陷。 (1)连铸坯凝固缺陷研究:针对连铸坯偏析、疏松、缩孔、裂纹开展相关调研,探究凝固缺陷产生机理,分析连铸工艺对连铸坯缺陷的影响规律。通过调整结晶器一冷强度、二次冷强度、电磁搅拌、机械压下等技术参数,改善连铸坯凝固缺陷。 (2)中间包研究:模拟中间包内钢液流动过程,分析钢液流动的合理性;主要研究中间包内控流装置位置分布、高度设置、不同装置间的配合使用是否达到最优。具体工作:模拟中间包内钢液流动传热行为,分析钢液温度的变化情况;模拟钢液液面的波动,分析和了解渣-钢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模拟中间包内钢水的传质现象,分析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中间包内的活塞流、全混流以及死区等等。模拟中间包内底吹气体的作用过程,分析和了解吹气对钢液流动特性的影响。 (3)结晶器研究:1)结晶器内流场:确定结晶器类型,改变水口类型,水口浸入深度,拉速,结晶器锥度等工艺参数,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结晶器内流场的影响规律,得到液面波动和表面流速量化结果,为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科学依据。2)结晶器卷渣和夹杂物去除的研究:改变水口结构参数(不同水口类型、水口侧孔数、水口倾角、水口底部结构和水口浸入深度等)以及浇铸工艺参数(拉速,浇铸断面,电磁等)会对结晶器内的流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结晶器冷却制度、液面波动、水口开口度等参数。所以本部分内容通过水力学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不同水口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对流场的影响,进而优化水口结构和浇铸工艺参数。 (4)连铸一冷研究:对结晶器传热过程进行机理分析,并将结晶器铜板和凝固壳之间的保护渣的润滑和摩擦模型、传热模型相结合,开发出结晶器一冷传热计算软件。针对不同铸坯尺寸、拉速的操作条件下,为结晶器一冷提供合理的配水量水表。 (5)连铸二冷研究:细化连铸传热边界条件,建立全面的连铸凝固传热模型,研究连铸坯宏观凝固凝固结构与铸坯质量的关系,提出相应的优化改善新方法,对连铸宏观凝固结构进行优化改善,从而提高连铸坯质量,提高连铸生产率。模拟研究连铸微观凝固结构,并讨论微观凝固结构与夹杂、裂纹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连铸坯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6)连铸坯凝固组织研究:从现场采集相关所需数据,运用商业软件 Procast先对连铸过程温度场进行计算,以计算所得的温度场为基础,计算铸坯的凝固组织形貌,如柱状晶区、等轴晶区以及两者分别所占比例、晶粒尺寸等,并分析一次枝晶间距、二次枝晶间距。分析元素成分、连铸工艺条件如拉速、过热度、二冷强度等对上述研究对象的影响情况,优化成分、连铸工艺参数以获得较好的铸坯凝固组织,为现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7)连铸坯宏观偏析研究:根据连铸工艺参数,基于体积平均方法,建立连铸多相多尺度凝固凝固模型,研究热溶质浮力、晶粒沉淀、体积收缩作用下连铸坯凝固两相区液相流动与溶质传输行为。耦合电磁搅拌、机械压下模型,分析电磁搅拌强度、搅拌位置、机械压下区间、压下量、压下模式对连铸坯中心偏析的影响规律,优化结晶器与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参数、机械压下参数,为连铸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8)铸坯质量智能设计和判定:1)现场连铸数据采集及热塑性曲线测试:现场调研连铸工艺,记录现场工艺参数。采集不同钢种偏析、疏松、缩孔等质量要求,测试不同钢种的热塑性曲线。2)现场连铸数据采集及热塑性曲线测试:现场调研连铸工艺,记录现场工艺参数。采集不同钢种偏析、疏松、缩孔等质量要求,测试不同钢种的热塑性曲线。3)连铸智能判定和设计模型:建立连铸一冷、二冷动态优化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铸坯固相率、角部温度、铸坯偏析、中心疏松缩孔、冶金长度等进行预测,通过大量数值计算,建立钢水初始条件、连铸工艺参数与铸坯质量的数据库,指导现场生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FC-AV 验证测试卡
FC-AV是FC的一个子集,提供数字音、视频至FC的映射格式,可实现航电系统中传感器和显示器网络的视频传输。 功能介绍: 在现代航电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信息是以图像的形式进行传输,这些信息通过复杂机载系统传递给飞行员和机组人员。视频系统包括:红外传感器、光学照相机、雷达、飞行记录仪、地图系统、视频叠加系统、抬头显示(HUP)、多功能显示器和视频综合处理器等。视频系统被用在飞机滑行和起飞辅助系统,货物装载、导航、目标追踪、防撞系统及更加严格的任务处理方面。 在现代航电系统中,主要显示设备为了支持视频画面的平滑和清晰的文字显示,需要传输高分辨率(XGA或者更高),24bit RG,帧刷新率60Hz的画面。一些严格的任务系统甚至需要1600×1200@60Hz的视频图像。视频系统还必须支持多种视频类型,每一个视频源的带宽、分辨率、帧速率、像素格式和同步类型都不尽相同。 国外已有支持FC-AV协议的相关产品,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及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光航信科技根据相关实际需求自主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于FC-AV协议的功能演示卡。功能板卡可将视频封装成FC帧,通过SFP模块连接入FC交换机,可在FC网络中传输。相关演示程序及文档可向我们索取。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多通道前端采样测试系统
多通道前端采样测试系统(包括电接口、光接口2种实现方案),硬件部分完成单路或者多路中频采样的数据的接收和存储,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内;软件部分主要完成性能的测试(通道内ADC器件实测的参数、通道间幅相一致性)及分析任务,根据得到的数据,计算各种性能参数和显示波形。 该成果已经实用于某研究所的相控阵列雷达TR组件(数字接收通道)的测试,有电接口和光接口2种实现方案的测试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数字阵列雷达的接收通道性能测试,测量阵列通道内、通道间的性能。该成果可以促进国内数字阵列雷达的研制。 图1 基于电接口的中频采样测试系统机箱 图2 基于光接口的中频采样测试系统硬件 图3 基于光接口的中频采样测试系统测试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快速检测试剂盒
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时间将有望缩短至1个小时内。29日,记者从重庆市科技局获悉,由重庆大学牵头承担的项目“研制2019-nCov快速检测试剂盒”,已成功研制出样品并在医院开展临床验证。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能否快速、准确地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成为防控的关键。由重庆大学牵头承担的项目“研制2019-nCov快速检测试剂盒”,主要是研究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快速提取、快速检测、高通量(即单次可完成几十乃至上百个样品的处理)方法,建立用于病人快速初筛的检测体系并开发试剂盒。目前,项目组已成功研制出2019-nCov快速检测试剂盒样品,已在重庆市疾控中心和重庆市公卫中心开展临床验证。 据介绍,核酸检测包括核酸提取和检测两个步骤,目前提取这一步骤仍然是制约整个检测流程的瓶颈,大约2~3小时才能完成一轮检测。该项目研制的核酸提取试剂最快可实现9分钟32人份批量提取,检测时间缩短至1小时以内,且操作简单。与此同时,该试剂盒还具有提取通量高、方便快捷等特点,其配套的全自动核酸提取系统,单次可提取96人份样本,每台设备12小时可完成1000人份以上的检测需求。
重庆大学 2021-04-10
银纤维电阻测试装置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青岛大学 2021-04-10
FC-AV 验证测试卡
FC-AV是FC的一个子集,提供数字音、视频至FC的映射格式,可实现航电系统中传感器和显示器网络的视频传输。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集成电路测试仪
集成电路测试仪是用于IC生产线的自动测试仪器,由电子科大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工程中心团队研制。测试仪能够测试多种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数模混合电路。仪器模拟通道的最大电压测试能力为±32V,最大电流测试能力是±2A。 集成电路测试仪能够提供标准的TTL接口信号,可以与生产现场的分选设备配合使用,完成集成电路的自动测试和分选工作,1小时可以测试上千只芯片。 集成电路测试仪具有测试精度高、测试速度快、稳定性好、可编程等特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己编写测试程序,完成测试和分选工作。该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已取得三项发明专利。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多通道前端采样测试系统
多通道前端采样测试系统(包括电接口、光接口 2 种实现方案),硬件部分完成单路或者多路 中频采样的数据的接收和存储,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内;软件部分主要完成性能的测试(通道内 ADC 器件实测的参数、通道间幅相一致性)及分析任务,根据得到的数据,计算各种性能参数和 显示波形。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集成电路测试仪
集成电路测试仪是用于IC生产线的自动测试仪器,由电子科大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工程中心团队研制。测试仪能够测试多种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数模混合电路。仪器模拟通道的最大电压测试能力为±32V,最大电流测试能力是±2A。集成电路测试仪能够提供标准的TTL接口信号,可以与生产现场的分选设备配合使用,完成集成电路的自动测试和分选工作,1小时可以测试上千只芯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1 92 93
  • ...
  • 273 27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