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优化设计与模拟分析技术
项目简介近年来,在我国科技部、建设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许多北方省市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是,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是一个综合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如果设计不当,经常出现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更有甚者系统已经报废。导致地源热泵系统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例如在建设初期没有进行充分的浅层地温能测试以及地下换热特性实验、地层岩性取芯分析,完全凭借经验参数设计,忽视了浅层地温能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缺乏对建筑冷热负荷的仔细计算,出现“大马拉小车”或者“小马拉大车”现象;缺乏对地源热泵系统长期性能的分析与预测,忽视了浅层地温的堆积效应;工程施工不规范;运行监测调控缺乏等等。因此,实施地源热泵空调供热系统,必须进行严格的技术,包括地下土壤热特性测试、地层岩性取芯分析;建筑冷热负荷的动态模拟计算、地源热泵系统长期性能分析与预测;规范工程施工;建立有效的地下温度场变化特性监测系统等,才能确保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可靠稳定运行,达到预期效果。1)地温能勘查和地下换热特性测试技术河北工业大学成功研制出了基于恒温法的地下换热性能测试装置,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该系统能够获得地下温度场、土壤导热系数以及地下换热特性等重要参数的实测数据,为系统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该装置在天津、河北、山东、安徽等省市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测数据。2)建筑物冷热负荷的动态模拟技术通过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结合建筑围护结构、区域气候、使用特点等特征进行可以充分反映出建筑物冷热负荷的小时变化规律,为地下设计与系统运行策略提供重要的依据。在逐时负荷基础上进行地下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设计不匹配现象。3)地温场动态分析与节能预测技术通过基于地下温度场和流体温度变化的系统运行分析,可以为实际地下管群的优化提供具体的指导,从而保证整个埋管系统的合理布局,节省建设成本。该技术先后应用于天津和河北省的国土资源部浅层地温能大调查项目。4)地源热泵地下温度场监测技术通过合理地设置地下温度场测点,可以准确地反映出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浅层地温的堆积效应,这有利于系统的运行节能,保证系统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目前,河北工业大学已经在天津和河北等地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中,成功设计了大量的地下监测系统,掌握了第一手的系统运行与节能数据,这对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直接指导意义。项目负责人 王华军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5122700298Email:huajunwang@126.com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新型污水污泥絮凝剂的制备技术研究
项目简介作为新型污水污泥絮凝剂,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以超强的电荷中和絮凝能力,使其在深度处理污水污泥时充分体现出用量少、絮凝效率高、脱色能力强等优点,使污水中2μm以下的颗粒得到有效清除,在环境保护领域显示出优越的应用性能。该项目的技术原理为:本项目针对季铵盐阳离子单体反应活性低,聚合能力差,产品分子量较低,阳离子电荷度难以提高等技术问题,探索采用新颖的等离子引发聚合技术,将部分单体转变为等离子态,并产生阳离子单体的活性物种,再由活性物种与单体间发生加成反应,最终可以得到高密度电荷高分子量的阳离子聚电解质。该项目技术成果经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认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二、市场前景本项目制备阳离子聚电解质等过程的实验室研究已经完成,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可以作为新型高效污水污泥絮凝剂,在日用化工、污水处理、造纸、纤维抗静电等领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三、规模与投资按照月生产60吨计算,需要投资80万元。四、生产设备聚合釜,干燥设备,粉碎设备。五、效益分析按照同类进口产品市场价格计算,应用本技术生产的产品税前利润为1000~1300 元/吨。六、合作方式①技术转让;②直接购买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应用技术问题有我方负责培训。项目负责人:黎钢联系电话: 022-60202443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公交车联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一、 项目简介本项目通过在公交交通系统中构架完整的车联网的“端——管——云”的三层系统模式,并对每一层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解决车载设备分离难以中集中采集、远程车载海量数据汇总、基于Webgis的远程智能调度系统以及公交车辆信息的公众服务等关键问题。在公共交通行业中实现了从底层到顶层,从数据到服务的晚上的车联网行业应用。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该项目技术成熟,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公交运营管理中进行了使用。三、 技术指标该项目发表相关论文7篇,申请实用新型3项。四、 市场前景本项目的研发成功能够解决公交系统所面临的难题,而且也能够提高公交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可见本项目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市场空间。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本系统售价5万(包括培训),加上所需服务器、数据库系统软件、智能调度算法、车载设备磨具、电路器件。总投资预计20万。六、 效益分析使用该系统可以解决城市公交系统中车辆运行调度的难题,大大提高城市公交系统的工作效率,防止公交系统中调度混乱,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七、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协作开发、提供咨询,具体事宜面议。八、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顾军华,022-60435758,jhgu@hebut.edu.cn九、 成果展示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混凝土搅拌站配套外加剂车间成套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是由化工产品合成的、加入混凝土中用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的一种添 加剂,目前混凝土外加剂已经成为了混凝土的不可缺少的第五组分,尤其广泛应用于商 品混凝土中。 目前混凝土中使用单一品种外加剂的情况已很少见。外加剂复配能够同时满足混凝 土对各种性能的需要,复配成分之间的共同作用而产生“叠加效应”,使得外加剂变得 高效能、多功能。 外加剂车间成套技术是为混凝土搅拌站量身定制的外加剂专业解决方案。可实现搅 拌站自行复配生产各种复合外加剂。 产品包括,泵送剂、复合早强剂、复合防冻剂、复合缓凝引气减水剂等。
同济大学 2021-04-11
高地压强膨胀型破碎围岩加固与修复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高地压、膨胀性裂隙围岩控制工程中,围岩软化系数0.40 ,岩石质量RQD小于20,f<1,尤其对高应力、强膨胀、环境敏感、动压影响的采准巷道破碎围岩控制适用。以高地压、膨胀岩层的时效变形过程控制为指导,采用岩层破碎变形的劈裂控制机制和松动圈演化反馈技术方法,及分组支护结构对破碎围岩变形承载力的影响评估,建立工程适应采准巷道裂隙围岩的主动支护和修复方案。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急倾斜特厚煤层安全开采关键技术
本项成果以水平宽度 20~ 50 米 、平均倾角63° 的急倾斜特厚煤层为代表,系统研究了急倾斜特厚煤层合理开采工艺、关键装备、注水改变煤层物性、支架选型和水害防治等安全开采关键技术, 在急倾斜特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开创性的突破, 项目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分别获得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锚柱网本质安全快速沿空留巷技术
该技术是以我校发明的惠天锚柱为基础。这种锚柱是一种具有可伸缩的垂直支撑和水平阻挡双重作用预支撑构件,能够克服现有沿空留巷技术共同存在的没有初撑力又不能协调及时性的缺陷。锚柱和采空侧网片形成的锚柱网结构能够彻底隔离采空区与工作区达到施工的本质安全型,同时又利用锚柱群初期支撑达到切顶卸压。这种填补式支护能形成新的留巷轮廓,使得后续隔离墙的主体充填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工作面的生产工艺和要求完成,使得沿空留巷技术能够适应大倾角快速回采。 锚柱网本质安全快速沿空留巷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3项。该技术已在神华宁煤集团、陕煤集团、新疆焦煤等十几个煤矿应用。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以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代码:14485,学院招生代码:5653)。学院位于以“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而闻名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 绵阳是中国唯一科技城,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先后荣获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殊荣。绵阳拥有众多的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两院院士二十六名,智力资源密集度和科教实力在西部中等城市中首屈一指。绵阳有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等四个现代高新科技产业及工业聚集区。有一大批以长虹、九洲、中国重汽、华晨金杯等为龙头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大中型企业,工业优势突出。绵阳为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学院具有20年职业教育办学的历史积淀,多年来与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多层次学历教育。学院专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办学经验丰富,办学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学院坚持专业建设差异化、人才培养品牌化、学院发展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学院规划建设用地814亩,已建成校园占地近400亩。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和生活服务设施,建有电子类、机械类实验实训室41个、有较为成熟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4个,模拟生产实训工厂1个。有图书近20万册。 学院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高级技师等组成的高素质、高技能、高职称的优秀教师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5人,“双师型”教师占60%,博士、硕士研究生28人,有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人,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市级优秀教师26人,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聘有客座教授、高级工程师、技师40余名。 学院专业设置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的产业发展、社会需求,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类专业为骨干专业,重点专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14个专业。 学院坚持以满足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质量标准。通过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构建了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学院与绵阳电子九所等企业合作,在校内建有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的4个实习工厂,与四川长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与省内外30余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有40余个定点校外实习基地,有近100家学生就业长期合作单位,是绵阳市劳动就业、工会、残联、扶贫、甘肃陇南市等10多个部门、行业和地区的技能人才定点培养基地。学院在丰富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岗位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以及实现学生完全就业等方面具有凸显的资源和优势。 学院坚持“厚德强技,工学交融”的办学理念,以“特色立校,专家治校,质量兴校,专业强校”为指导,构建“文明、和谐、美丽、求是、创新”的院风,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育教学为根本”的办学思路,为学生提供最佳发展空间和满意工作为己任,努力培养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业、现代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服务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打造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一流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52年的广东农垦机务学校,1984年开始举办大专学历教育,2000年转制为职业技术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特色强校,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农垦,面向广东,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了4万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8千余人。2005年接受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被确认为优秀院校。2012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主校区坐落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市天河区,目前呈现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东校区位于广州奥林匹克中心附近,北校区位于广州增城市。学院占地面积1208亩,建筑面积462924平方米,图书藏书超过100万册。目前设有热作系、管理系、商务系、财经系、艺术系、外语系、计算机系、机电系、国际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及培训机构,拥有热带作物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通信技术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学院同时是农业部华南农垦培训中心。 学院目前共有58个专业(方向),其中,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及专业群、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方向)专业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绿色食品加工与管理”专业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4个专业是广东省示范性建设专业;“作物生产技术”、“市场营销”被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会计与审计”、“农产品质量检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3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高职教育重点培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牵头成立了“广东高职高专教育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酒店管理专业牵头成立了“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旅游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内建有各类实训场所11800多平方米,拥有国家级高职高专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3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900多家。 学院拥有一支数量充足、“双师”素质和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南粤优秀教师5名;正高职称14名,副高职称125名。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优质思政课1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承担省级以上教改项目25项。 学院招生范围遍及广东、广西、湖南、山东、河北、新疆等17个省、自治区,考生报考踊跃。所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多年排在省内高校前列。 学院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与英国爱德思职业学历及学术考试机构(Edexcel),德国F+U教育集团、英国博尔顿大学等有合作项目,其中学院与Edexcel举办的BTEC教育项目,是广东省中英职业教育合作试点项目,从2004年秋季开始已纳入全省统一招生。英方评估确认是目前中国境内办得最好的BTEC示范性教育机构。众多的国际合作项目为学生跨国实习、就业、升学提供了多种选择。 学院重视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使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协调发展。校园学术节、艺术节、运动会等吸引着广大学生踊跃参加。目前拥有各类学生刊物6种,各类专业协会60多个。我院在各类文体竞赛中多次获奖,尤其是在广东省第七届、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丙组(高职高专院校)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和田径总分第一;2007-2011年连续5年获得广东省大学生田径赛专科组团体冠军的好成绩。在2010年的亚运会、亚残运会上,我院师生获6项志愿者集体荣誉和454人次的个人奖励。 学院先后荣获“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学院工会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目前,学院正在实施质量主导战略,以示范性院校建设为抓手,努力朝着“省内一流、全国知名、东南亚有影响,具有南亚热带产业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迈进。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青年技师培养基地。 学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了市场需求人才紧缺的38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 地理位置 学院地处四川省会成都市,坐落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市高新西区。 周围有英特尔、中芯国际、摩托罗拉、华为、联想、TCL、富士康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 紧邻地铁2号线犀浦站,建设中的地铁6号线在学院门口设站,交通顺畅,出行便捷。 学院占地606亩,建筑面积24余万平方米,设施优良,环境优美,被誉为“园林式校园”。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7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30%,硕士学位以上占35%;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四川省教学名师2名、四川省优秀教师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 校内实训基地 学院建设有国家级IT实训基地(华迪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省级移动互联创新实训基地、国际化软件及服务外包实训基地、汽车综合实训基地、数控实训中心等10余个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70余个专业实验(实训)室。 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推行“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创业孵化”四段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紧紧抓住“知识+技能+素质”三条主线培养和考核学生,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机会”。 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获奖1457人次,其中获国际级奖项48人次、国家级奖项453人次、省级奖项956人次。 奖助学体系 学院建立了多元化的“奖、助、勤、减、贷”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 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4000元; 学院奖学金:每生每年400-1500元; 新生入学奖学金:每生200元-500元; 勤工助学:学院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8000元,大学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可在生源地申请助学贷款。 绿色通道:全日制普通高校建立“绿色通道”,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专升本通道 应届毕业生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当年的专升本政策参加“跨校专升本考试”,合格者升入普通本科高校学习,取得普通本科毕业证书。 学生入学后可套读“电子科技大学自考本科”,成绩合格可获得电子科技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证书。 学生入学后可套读“西南科技大学自考本科”,成绩合格可获得西南科技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证书。 学生入学后可套读“成都体育学院自考本科”,成绩合格可获得成都体育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证书。 高质量就业 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连续多年荣获“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办学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近36000余名优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自主创业 学院搭建了“创业孵化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全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你只要“有想法”,你也可以创办自己的企业。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4 455 456
  • ...
  • 747 7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