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便于维修和拆换的建筑PV构件/一种建筑光伏构件
在全球常规能源日益紧张的大环境背景下,太阳能是当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首选之一,其对常规能源短缺的可弥补性和可替代性的优势日益显现。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利用方便,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使太阳能的利用向实用化进一步推进,需大力加强太阳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研制太阳能光伏电池。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太阳能光伏电池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其相关光伏发电产品逐步从个别高端应用领域转向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光伏电池组件简称PV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材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光伏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以连接,以适应建筑形式要求。由于光伏电池组件安装后长时间处于无人监控状态,所以需要定期检查、维修和护理,对于损坏的光伏组件给予更换,保证光电转换正常进行。PV构件和建筑集成后属于建筑的一部分,其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功能。尤其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形式的建筑,PV构件的维修和更换是解决光伏产品在建筑中推广和应用所遇难题的有效措施。因为即使PV构件能达到与建筑同寿命,但随着PV新产品发电效率的快速提升和制造成本的迅速下降(如同计算机和手机产品的发展一样),建筑既有PV构件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所以,为了遵循市场发展规律,设计一种可更换、易维修的建筑PV构件,对满足当前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很有必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但设计简单、方便、灵活,安装成本低,而且在推广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示范意义,对推进建筑节能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东南大学 2021-04-11
用于脑中风治疗的一种具有溶栓和脑保护作用的融合蛋白
脑卒中为脑血管破裂或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大脑缺血损伤,其治疗的药物非常缺乏,阿替普酶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FDA批准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药物,易引起再灌注损伤,可延长其给药时间窗和减轻再灌注损伤。但临床上神经保护剂十分缺乏。本项目为脑中风治疗的小分子蛋白药物研究,包括两个小分子量蛋白。其一是犬钩虫抗凝多肽5(AcAP5),是一种具有强效抗血栓形成(抑制FXa)和溶血栓(抑制TAFIa)两种功能的蛋白,其中溶栓作用为本团队发现(已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 其二是在AcAP5基础上改造的蛋白TBN(已申请专利),具有溶栓和神经保护作用功能。体内外实验表明AcAP5和TBN均具有较好的溶栓(溶解动脉血栓)、抗栓(预防脑中风血栓溶解过程中血栓再形成)和神经保护作用(减小梗死体积),“三位一体”的功能使其具有更好的治疗脑卒中效果。
北京大学 2021-02-01
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溶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溶杆菌及其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株双功能高效降解菌(Lysobacter?sp.)CW239及其在降解低污染浓度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中的应用.与现有的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相比,本发明的菌株CW239能够在低浓度毒素污染条件下达到极佳的降解效果.在液体发酵条件下,在含有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终浓度20μg/L的发酵培养液中,12h菌株CW239对赭曲霉毒素A的降解率为53.1%,48h降解率达到99.8%;12h菌株CW239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为42.5%,48h降解率达到83.4%.用菌株CW239处理毒素污染的饲料(终浓度20μg/kg),48h对赭曲霉毒素A降解率为68.7%,黄曲霉毒素B1降解率为52.1%.菌株CW239在食品及饲料生物脱毒应用方面具有实质性的应用价值和重大意义.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4-29
陕西省征集“揭榜挂帅”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需求
为加力加速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计划支撑创新发展效能,调动全社会力量攻克陕西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省科技厅围绕我省23条重点产业链征集技术攻关类和成果转化类“揭榜挂帅”项目需求。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2-03-16
关于征集2023年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科技合作)项目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五大任务”,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落实《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深化国际国内科技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内科发〔2022〕4号),现开展2023年度科技合作项目征集工作,具体事宜如下。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战略规划处 2023-07-04
关于全氧化物界面Rashba二维电子气中自旋和电荷转换的研究
使用自旋泵浦技术将自旋流从坡莫合金(Py)磁性电极穿过厚达40uc的LAO绝缘层注入到二维电子气中,并进行逆Edelstein效应的测量。工作系统地测量了逆Edelstein效应随频率、功率、温度和LAO厚度的变化关系,从各个方面证实了所观察到的信号。实验在室温下展现了门电压对自旋信号的调控作用。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单分子器件平台的单分子电学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
利用硅基单分子器件研究了分子马达水解的动力学过程,发现了无标记的电学检测方法观察到的分子马达的转动速度要比荧光标记的方法快一个数量级(ACS Nano 2018, 11, 12789)以苯环为骨架、芴基为核心的共轭分子,并在末端修饰上氨基,通过稳定的酰胺键将带有羰基官能团的功能分子连接在石墨烯电极之间,通过使用自主搭建的高速电学测试平台对化学反应进行了实时监测。大的共轭结构以及酰胺共价键的强耦合保证了分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化学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分子轨道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导电通道,影响器件的电导特性。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单分子器件平台的单分子电学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
研制了国际首例稳定可逆的单分子光开关器件( Science ,  2016 ,  352 , 1443;  J. Phys. Chem. Lett. ,  2017 ,  8 , 2849);观察到了低温下联苯基团由于σ单键的旋转产生的精细立体电子效应( Nano Lett. ,  2017 ,  17 , 856);研究了分子间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 Sci. Adv .,  2016 ,  2 , e1601113),揭示了羰基和羟胺反应形成酮肟的分子机制( Sci. Adv. ,  2018 ,  4 , eaar2177),证实了利用单分子电学检测方法研究单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可行性,为实现单分子化学反应的可视化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利用硅基单分子器件实现了具有单碱基对分辨率的DNA杂交/脱杂交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Angew. Chem. Int. Ed. ,  2016 ,  55 , 9036);在单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分子马达水解的动力学过程( ACS Nano , 2018 ,  11 , 12789),展现了单分子器件在单分子生物物理研究方面的可靠性。
北京大学 2021-04-11
基于人工蜂群和量子粒子群算法的一维水质模型参数率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和量子粒子群算法的优化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根据实际问题编制待优化目标函数;(2)输入算法的通用运行参数:种群数目、迭代次数、变量维数、变量取值范围、待优化目标函数;(3)选取ABC、QPSO、QPSO+ABC和ABC+QPSO的一种或多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4)若只使用一种,直接判断结果是否满足优化要求;若多于一种计算方法,综合比较计算结果及评价最优的结果是否满足此次优化的要求;(5)若满足要求,运算结束,输出计算结果和迭代曲线;(6)否则,修改算法的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组吡唑酸氧代螺杂环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组具有结构的吡唑酸氧代螺杂环酯衍生物,其中R、Y、Xm基团选自说明书特定含义。本发明公开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以及对农业害虫的防治效果,同时公开了这些化合物作为杀虫剂的应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6 247 248
  • ...
  • 293 29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