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呼吸系统模型
1、参照人体解剖标本及国内外经典权威教材及图谱制作,如人卫出版社丁文龙主编的《系统解剖学》、人卫出版社南京医学院主编的《人体解剖学图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姜同喻编著的《连续层次解剖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丁自海主译《格式解剖学》、广东科技出版社胡耀民主编的《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等,造型自然准确、颜色自然,满足教学需要;
张家港市华亿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4-12-23
消化系统模型
1、参照人体解剖标本及国内外经典权威教材及图谱制作,如人卫出版社丁文龙主编的《系统解剖学》、人卫出版社南京医学院主编的《人体解剖学图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姜同喻编著的《连续层次解剖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丁自海主译《格式解剖学》、广东科技出版社胡耀民主编的《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等,造型自然准确、颜色自然,满足教学需要;
张家港市华亿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4-12-23
VR心理放松系统
VR心理放松系统 功能介绍:1、 用户系统:独立的来访者管理体系,详细的个人档案记录,辅助量表评测体系,生物反馈数据、实时语音记录、单次诊疗记录、单次自评量表等多项数据的传输与记录;单次训练记录带有时间信息独立保存,可实现同一训练不同时段的跨越对比。2、 模块系统:多种功能的训练模块可供选择——肌肉渐进式放松训练:提供多种身临其境的立体放松场景和自主选择的视角模式,提供详细的练习指导语及放松音乐,使来访者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完成放松练习,消除身体和心理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深呼吸放松训练:提供多种身临其境的立体放松场景和自主选择的视角模式,提供详细的练习指导语及放松音乐,并提供可视化的呼吸信号配合来访者的练习,使来访者更轻松和舒适的完成放松练习,消除身体和心理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快速放松训练:提供多种身临其境的立体放松场景和自主选择的视角模式,提供特定的快速放松指导语,帮助来访者通过反复的练习可以实现快速放松,可以更有效的缓解各种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北京京师慧智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22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实验室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实验室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天津大学 2022-06-14
德图testo 835-T1手持式 红外测温仪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特点 testo 835-T1 红外测温仪 testo 835-T1红外测量仪器,具有4点激光标记、测量数据及管理功能,包括电池和出厂报告。  技术参数 testo 835-T1 红外测温仪  testo 835-T1红外测量仪器,具有4点激光标记、测量数据及管理功能,包括电池和出厂报告。     产品介绍:  testo 835系列产品可以在所有相关专业和工业领域充分发挥优势:比如监控墙壁温度和湿度、检查空调和通风系统、维护工业系统,或者对工业产品进行质量控制。testo 835-T1是该系列中基本的配置,适用于众多应用,如在暖通空调领域,可用于检测墙体、天花板的温度;在工业领域,用于巡检生产线,或长时间监控某些关键点的温度变化。50:1的光学分辨率让用户在远距离能够精确定位测量区域。在线测量功能可以长时监控固定区域的温度,用户无需驻足固守便可掌握整个生产过程的温度变化,在测量完成后可通过软件出具专业报告。即使在远程条件下德图红外测量技术也能达到一流的测量效果,尤其适合对小型、移动、难以触及或非常热的物体进行温度监控。该技术的众多特性有助于提高应用的灵活性,从而帮助用户控制所有环节,并时时确保达到质量标准。      优势一览:   高温测量,量程达1500°C(testo 835-T2 适用)  4点激光瞄准,精确定位测量区域  50:1的光学分辨率,实现更安全、更精确的远程测量  自动设置发射率,保证可靠的测量结果  专利的表面湿度测量功能(testo 835-H1适用)  摇杆操作,图文显示,友好的界面更易操作  仪器内置系统化存储功能,轻松管理测量地点和结果  专业软件帮助用户分析管理测量结果     建议售价:3,800 RMB 
武汉宏锦 2021-08-23
面向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动态性能匹配方法与分 析软件
面向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动态性能匹配方法与分析软件(以下简称为软件), 能够根据用户对工程机械整机动力配件的选型,自动组成整机系统模型,并预测工程机 械整机运行时的性能以及各配件的功率输出和发热情况。该软件可应用于工程机械产品 开发的各个阶段如参数选型,性能匹配、故障诊断、实验辅助等,并已成功应用于山推 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产品开发中。 技术特点: (1) 机电液热融合建模,理论定位高级。软件以预制的机电液零部件模块模型为基 础,可快速地、精细化地实现极端工况条件下机电液融合模型。 (2) 一体化的系统分析,问题覆盖面广。软件综合多种软件资源,对特定工程机械 机型的核心动力系统,可实现任意节点输出的、图解化的、基于机械系统实验结 果的系统分析。 (3) 机型软件快速开发,面向用户需求。软件可针对牵引底盘和非牵引底盘,快速 开发出面向特定工程机械机型的机电液一体化性能分析软件。 (4) 功能契合实际需要,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工程机械各个技术阶段的参数选型、 性能匹配、故障诊断、以及实验辅助。
同济大学 2021-04-13
旋转机械振动故障分析和诊断技术
在长期为电力行业解决设备重大疑难故障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轴系载荷分配测试、分析和优化调整技术,发展了动平衡和振动故障诊断技术,提高了动平衡效率和振动故障诊断准确率。先后解决了田湾和秦山核电、平圩、宣城、姚孟、福州等40多家电厂100多台、次大型机组重大疑难振动问题。该项成果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东南大学 2021-04-11
±10kV 机械式直流断路器
柔性直流输电是解决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作为新一 代电网技术,直流电网已成为世界各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高压直流开 断技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 018 年,本团队研制了±10kV 机械式直流断路器,开断电流 10kA,开断时 间小于 3ms。该产品在国家智能电网输配电设备质检中心(广东)通过了短路开 断试验,这也是国内机械式直流断路器首次采用低频发电机进行的高压直流短路 开断试验,与常规的 LC 源试验相比,具有与实际直流系统更强的等效性。该产 品已在世界规模最大多端交直流混合柔性配网互联工程(国家能源局首批支持能 源消费革命的城市-园区双级“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工程物理层项目)中成功 投运。这是国际上机械式直流断路器在交直流混合柔性配网中的首次工程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旋转机械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
项目概况 以本领域高新技术和丰富的现场实际工程经验为基础,直接为国内电力、石油化工及冶金行业旋转机械设备的振动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同时进行科技成果工程化产品化的研究开发。 主要特点    1、直接面向电力、化工及冶金行业旋转机械设备,技术服务内容明确是解决生产设备的实际振动问题; 2、 具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结合深厚的转子振动理论研究成果,可以迅速地解决现场绝大多数疑难机械振动故障;3、 具备先进的测试仪器、计算分析软件和开发工具;技术指标 现代化的在线机械监测及预测分析系统CSI XP32 机械健康专家,具有灵活的组态功能,适合在电力行业、钢铁行业、石化行业和造纸行业中旋转机械的应用。这些旋转机械包括汽轮发电机组、烟机或透平压缩机组、风机、泵类、齿轮箱等。16或32通道可携带式机械健康状态连续监测系统可以数星期所有通道连续同步无人值守状态监测及数据存储,解决整台机器或机组的振动分析及故障诊断问题,瞬态分析实现对透平类机械的启动、停车和生产过程全方位的状态监测。通过PeakVue波形、阶数跟踪、自定义数据采集设置、时间同步平均等参数设定、基于事件的全自动自适应监测,实现强大的故障预测分析技术。集数据采集、存储、浏览与管理于一体,能够以每秒钟5次的刷新率浏览实时的分析图谱。自定义快进、倒回、慢放、及自动重放等回放模式、将保存的瞬态数据重新以事件实时的完整过程展现给用户。AMS设备管理组合软件平台方便多种预测分析技术的融合,简单快捷的使用方法使得振动故障诊断更为简单,PeakVue专利技术是滚动轴承、复杂齿轮箱、纸机设备及轧机设备健康状态监测的利器。市场前景     1、汽轮发电机组及辅机现场振动测试、分析、故障诊断与处理        ●振动测试        ●振动分析和机组状况评估        ●各种振动故障分析和判断        ●故障处理与消除 2、各种类型旋转机械的现场高速动平衡 3、新机组振动调试        ●新机组分步与整套启动的振动调试        ●调试阶段(首次冲转到满负荷试运行结束)振动测试、分析和处理。 提供分析意见,给出运行和消缺的处理方案,参与实施处理        ●高速动平衡 4、新机组性能考核试验(振动部分)        ●对新机组振动性能的测试、分析和评估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机械磨损自修复纳米添加剂的开发
机械设备和零件的磨损和润滑问题一直是各大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它直接影响到汽车、轧钢、机床、纺机等各类机器的运转质量、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使用优质的润滑剂对磨损零件进行有效的润滑是解决该类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现代工业对机械产品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中、高档的润滑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档润滑油的优良性能则完全取决于润滑添加剂的特性,不同用途的各类添加剂产品应运而生,对于复杂的磨擦学系统而言,传统的润滑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磨损,且对于某些特殊的磨擦学系统,则无能为力。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又出现纳米润滑添加剂。纳米技术是解决适用于钢/钢副的自修复润滑添加剂的一个新的高科技手段和实现机械零件自修复技术的有效途径。我校有自主产权的“机械磨损自修复纳米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是武汉市科技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8 29 30
  • ...
  • 575 5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