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由杭州钢铁集团公司举办。学校的前身是1960年9月创建的温州动力机厂技工学校。1965年7月,更名为温州冶金机械修造厂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1978年9月,组建浙江冶金技工学校。1980年5月,更名为浙江冶金机械技工学校。1997年5月,增设“浙江实验技工学校”校名。1999年2月,改建为“浙江第一高级技工学校”;1999年12月,学校与温州冶金机械厂联合改制,成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地处温州,拥有府东路和瓯江口两个校区,占地1100多亩。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万余人,教职工700余人,设有经济与贸易分院(与温州现代物流学院合署)、管理分院、信息与传媒分院(与温州文化创意学院合署)、汽车与机械工程分院、设计分院(与温州知识产权学院合署)、电子工程系、材料工程系、人文系、体育发展中心(与温州网球学院合署)、成教学院和技师学院等教学单位,以及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现代制造与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和创业学院等科研与社会服务机构。学校现开设高职专业36个,其中,国家精品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示范建设专业4个,省级优势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温州,面向浙江,辐射全国,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创业素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2014年至2017年,学校在浙江省毕业生职业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调查中,三次名列全省47所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一次第二名。在2013—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教学业绩考核中,学校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稳居前列,进入A类方阵。2016年,学校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获批并开始招生。 学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等六部委)、“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部)、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江省优质高职院校。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浙江省物资学校,始创于1978年12月。2000年3月,筹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高等职业学校,由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后改名为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2017年7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建制划转给浙江省机电集团,组建浙江省职教集团。现校园占地面积528.5亩,建筑面积27.9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总量100余万册。 学校以“立德为本、致用为宗、崇尚优化、追求卓越”为校训,以国际知名、国内特色鲜明的一流高职院校为目标,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为流通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下设物流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数字信息技术学院、管理技术学院、商贸流通学院、财会金融学院、文化艺术学院、梦想创业学院8个二级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开设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物联网应用技术、互联网金融、工商管理、空中乘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等31个专业,与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共建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468人。成人学历教育在读学生近3000人。 学校是首批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库项目主持单位、浙江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浙江省示范高职院校,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院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校建设单位、浙江省首批5A级平安校园。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先后荣获全国职教先进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连续5年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中获得“A”级。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世界500强企业——物产中大集团等行业引领性企业有着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建立6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9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2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3个中央财政专项支持的实训基地。建有28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联系中心,注重与国际优质职教资源的合作,与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城市学院等开展合作办学,并招收国际留学生来我校学习和进修。建立中国首个在柬埔寨设立的职教中心——浙经院-柬创院国际教育中心,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中心授予我校UNEVOCCENTRE AWARD奖牌和证书。 学校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注重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专能精、通能强、素质高”的现代和谐职业人与和谐创业人。与中华诗词学会合作成立中华诗词文化学院、中华诗教促进中心。学校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先进集体。近年来,学校文、理科招生分数名列全省同类高职前列,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7%以上。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50强”、浙江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是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 学校与浙江省国资委等政府机关、物产中大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创办了物产中大管理学院、盛全商学院、德勤物产中大国际学院3所企业大学,为物产中大集团2万余名员工及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等政府机关、浙江省物流与采购协会等行业、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相关企业开展定时、定制、定质的培训服务。与浙江省国资委、物产中大集团共建2所党校,成为全省国有企业和央企在浙分公司党员和党务干部的培训基地。物产中大管理学院入围中国企业大学50强,排名第七。 学校建有国家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高级技师(一级)鉴定资质,是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素质教育教学基地、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地、杭州市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杭州市就业再就业定点培训机构,面向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等开展各类培训、鉴定、学历教育、咨询、考点组织等服务,年均开展各类培训服务25万余人天。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隶属于山西省教育厅的全日制专科层次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8月,前身为山西省财贸学校。1993年10月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1994年11月被评为国内贸易部系统重点中专,2000年5月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2年4月升格为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山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位于太原市民航南路26号,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校舍面积9万余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学生公寓、餐厅、礼堂、标准运动场,设有11个电子阅览室,建有57个先进的、并与专业配套的现代化实验实训室,教学活动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书馆现有藏书24.3万余册,纸质期刊报纸800多种,电子期刊3000余种,电子图书3200GB。配备电脑1682台,多媒体设备115套。校园网络构架合理规范,办公、教学、实验实训区域全网络覆盖。在校生规模5000余人。现有在编教师184人,其中高教授5人、副教授56人、硕士研究生以上124人。设有会计系、财管系、经济贸易系、旅游系、信息工程系、公共课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成教部等8个教学单元,17个专业。其中有:会计、制冷与空调技术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市场营销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会计、连锁经营管理2个省级特色专业;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4个山西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会计、物流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旅游管理、制冷与空调技术5个省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物流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资产评估与管理2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的制冷实训基地;投资与理财、计算机网络技术2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拥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等一批优秀教师。历届学生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文化与专业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成绩斐然。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着力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先后与沃尔玛深国投百货有限公司、美特好物流配送中心、六味斋食品有限公司、江南餐饮集团、山西恒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百圆裤业、山西红马国际旅行社、乔家大院旅游景点、盛唐物流配送中心、山西迎泽物流、山东佳怡物流、包头永盛成大型连锁超市等100多家企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培养了一大批商贸类人才。同时,学院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每年定期召开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推荐我院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单位就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实际就业率达到92%。自建校以来,学院已累计为我省各行各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人,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本行业或本单位的栋梁之才,为山西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届学生在全国、全省大学生职业技能比赛中名列前茅,成绩斐然。学生一次性报到率和就业率逐年提高,在我省名列前茅,呈现出招生就业两旺态势。 学院不断探索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教育成果斐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山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民主管理模范学校”、“山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全省高校‘三项治理’工作先进集体”、“高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伙食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先进单位”、“太原市普通话测试先进集体”等众多荣誉称号。 学院秉承“博学、敦行、诚信、创新”的校训,全方位倡导和培育“和谐求真,开拓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尚德育人”的教风和“励志笃学,博知精技”的学风,力求营造“和谐、诚信、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创先争优”的工作风气,努力向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高职院校迈进。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拥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高等院校,2002年4月由原山西省水利学校和山西省水利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学院在太原和运城两地办学,常年全日制在校生8077余人,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60000余人。 学院主校区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安邑水库湖心岛上的魏豹城遗址,占地387.3亩,建筑面积13.0207万平方米,校园四周绿水环绕,碧波荡漾,岸柳拂堤,鸟语花香,是我院水利、建工和测绘等土建类高职专业的办学场所;太原小店校区位于太原市小店区汾东教育城,占地206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我院机电、经管类高职专业的办学场所;太原胜利桥校区位于太原市胜利桥西,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我院中职部和本科班的办学场所。 学院以高职教育为主,兼办中职教育、成人教育和行业培训,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设有水利、建筑、信息、道路与桥梁、测绘、土建、机电等九系四部,开设七大专业群共34个专业。其中,水利工程专业被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和全国水利职业教育骨干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被确定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和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工程造价专业被确定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特色专业,《水利工程制图》、《水利工程测量》和《节水灌溉技术》等8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精湛,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善于创新,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29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4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101人,博士学位教师7人,硕士学位教师194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2人。 学院基础设施充足,教学手段先进,图书资料丰富,校内外教学实训基地功能齐全。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66469平方米,院内实验实训场所面积22717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884359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5.49余万元。学院建有标准塑胶田径场、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体育设施种类全,标准高,分布广,可以满足体育教学和全院师生强身健体的需要。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图书馆面积2797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43.5万册(套)(含10万册电子图书)。学院共有9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42个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在节水化校园建设、城市与农业节水示范建设以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产性节水灌溉技术实训场、水利综合实训基地和水利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场,被确定为山西省示范性实训基地。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学院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实力不断雄厚,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不断增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农林水气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教育厅授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山西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山西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单位”,共青团山西省委授予“山西省先进团委”,山西省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评为优秀院校,水利部确定为部级示范院校,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院校,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十三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院校。 “十三五”期间,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和“1331工程”重大战略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照《学院章程》,全面依法治校,认真总结60年办学经验,不断巩固省部级示范院校建设成果,全面完成全国“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围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新政策,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专业布局上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在办学质量、规模、效益上协调发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彰显优势特色,重点特色专业达到省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双素质、双结构”师资队伍与学院事业发展相适应,专业带头人队伍适应建设发展需要,教育与培训全面发展,就业创业水平保持省内高职院校前列,大力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力争把学院建成一所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创新型、共享型的三晋名校,为服务我省“六大发展”促进富民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与人才支撑。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始建于1984年,位于中共第一城——山西省阳泉市。建校初名山西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1986年成立阳泉煤炭专科学校,2001年挂牌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2014年5月2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山西省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之一,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培育院校。2017年,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确定为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首批支持学科,学院“清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协同中心是山西省8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中心建设培育院校,学院和莹玉陶瓷等省内外20多家陶瓷生产厂家,联合成立了科技厅批准的“山西省陶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目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有矿业工程系、地质与环境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土木与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经济贸易系、社会科学系(思政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部、技能鉴定与工程训练中心、教育信息中心等13个系(部⁄中心),以及晋东文化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所、藏山文化研究所、经济法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设有本科专业21个(含专业方向),在校普通本、专科生11967人。现有教职工554人,专任教师430人,硕士及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5%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以上。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3人,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13人,省级“131”领军人才工程第二批人选5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王一德院士为我校特聘教授,特聘“百人计划”马兆远教授为首席专家,并成立“量子调控产业应用研究中心”,为学院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础。同时,实施“双百工程”,大力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82人,初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学院有4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优势或特色专业;建成6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其中3个山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山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实验室、GE智能平台实验室、工程力学分析实验室、量子调控产业应用研究中心实验室被批准为阳泉市重点实验室;有60个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立云泉绿色材料实验室、挂牌共享山西省院士专家企业协作中心云泉工作站,与中科曙光、中软国际、阳煤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协议,共建专业和实验室,共同培养人才。 学院大力实施科技协同战略、产教融合战略,入选教育部绿色发展基金等项目2项;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类)二等奖1项;山西省基金项目立项3项;参与山西省煤基低碳、材料科学、能源革命重大专项3项,省级人文社科项目获奖6项,发表论文650多篇,SCI收录23篇,教师出版专著(学校立项)36部。 学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四季常青、绿树成荫,是一所独具特色的花园式校园。校园占地面积73.6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7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8451.24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3.81万册,配备完善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学院建有体育馆、游泳馆、羽乒馆(文艺演出中心)、塑胶操场、篮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满足了广大师生运动健身的需求。 学院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积极打造校园文化精品。与山西省委党校、省社科联等多家单位共同成立的“清泉”育人协同中心,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岢岚县宋家沟村签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坚持以“德育答辩”为特色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德育“2+X”教育体系。以陶芳渊、翟羽、“水果哥”等公益人物为引领,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开展SYB、KAB创业教育,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本专科学生的就业率达到88%以上,被评为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在“挑战杯”青年师生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得国家奖和省级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建校30多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为区域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学院师生谨记“崇德尚能、行知合一”的校训,严守“勤奋、严谨、团结、进取”的校风,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指示。”打造“联系区域经济更紧密,体现区域特色更鲜明,服务区域经济更直接”的办学特色,学校专门成立了针对雄安新区建设与阳泉转型发展的战略性研究项目团队,为阳泉市以及山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撑。学院先后获得阳泉市“模范单位”、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按照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135”总体工作布局,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狠抓内涵建设,学院正向着建设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阔步迈进!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2021-02-0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主校区占地面积近200亩,位于胜利桥西,园林化校园与汾河湿地公园相毗连,景色宜人。现有在校生5000人,平均就业率达90%。开设专业学院主动对接省市经济发展需求,开设专业31个,重点打造了现代建筑、城市轨道交通、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四大专业群。设有城建系﹑工程经济系﹑财会系﹑管理工程系﹑艺术设计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思政部、基础部、中专部、成教部等7系4部。学院是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建设单位。实训基地各专业建有校内实训基地6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项目4个;获得省级重点、特色和骨干称号的专业共12个;学院建材实验室是我省高职院校唯一建筑材料检测点。学院秉持“勤学唯实、厚德强能”的校训,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全力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职业技能以及就业创新所需的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特色文化育人,打造了校园足球和健身操等文体品牌,学院足球项目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基地。校企合作近年来,学院积极对接服务地方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与近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校企合作关系。与太原市轨道交通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了太原轨道交通培训中心,共同打造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与同济大学和轨道公司成立了BIM创新应用中心,合作创建了全国领先的BIM创新应用和人才培养基地,全面带动现代建筑专业群发展;与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山西省首家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ICT学院),与京东公司达成有关合作意向,夯实学院现代服务专业群建设;与杭州凯尔达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加快了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建设。此外,学院还与太原轨道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三方联合成立了PHM技术研发应用中心,引进建立了闻邦椿院士工作站;与山东保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山西蓝泰集团、安逸物业集团、鲁班软件、香港鑫和集团等知名企业签订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协议,为学院师生素质提升和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潮平两岸阔、风正好扬帆。面对宏伟蓝图,学院师生员工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努力培养有尊严的劳动者,力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备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主管的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58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传承地质文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秉承“德技共举、知行合一”的校训,根植自然资源行业,对接自然资源主业、土木工程产业,明确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两个统一’”的建设发展思路,正着力推进自然资源专业集群、工程建设专业集群、现代服务专业集群等三大专业集群布局发展,努力构建“一龙头三重点四支撑五发展”的自然资源特色专业体系,奋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的“两基地一中心一智库”,全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自然资源鲜明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院。在省自然资源厅、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已建设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党建工作先进高校”、“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平安高校”。学校占地面积600余亩,总资产5.73亿元,全日制在校生10000多人,教职工700多人,其中“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为86%,高级职称200余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名,省级骨干教师8名。学校设有测绘地理学院、自然资源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程建设学院、工程管理学院、工程设计学院、现代经贸学院、生态文旅学院、基础课部、思政课部、机械研制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十院两部一中心”,设置了32个专业。目前,学校拥有工程勘测1个省级一流专业群,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工程造价2个央财重点支持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2个省级特色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3个省级精品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3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学校实习实训条件优良,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8个,校内实训室116个,其中,学校5个专业实训区被国家、湖南省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湖南省工程造价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湖南省工程测量技术实训基地”、“湖南省建筑工程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湖南省环境地质工程技术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技术技能型工程人才。学校积极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以获得与专业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学院与吉首大学、湖南城市学院等签订了专升本协议,毕业生可升入相应本科院校就读。学校连续三届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专项督查评估中获得优秀单位,2014-201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2018年,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被立项为“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其前身为湖南省邮电学校,创办于1958年,2001年升格为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更名为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由中国电信主办主管,教育业务由省教育厅管理。学院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2011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8年入围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院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南湖路沙湖街128号,占地25.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亿元,现有教职工300多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500多人。学院开设了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21个专业及方向,形成了“做强通信技术专业群,做优移动互联网专业群,做实通信服务管理专业群”的专业发展定位。通信技术专业群、移动互联网专业群、通信服务管理专业群均为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 学院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2个、实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电子商务专业被列为省级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试点项目,移动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电信服务与管理等3个专业开设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级荣誉30人次,省级荣誉76人次。 学院与中国通信服务湖南科技培训公司一校两牌,可承担多个层次、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一定规模的学历教育,荣获“全国优秀培训教育机构”称号,培训综合服务满意率位居全集团业内第一。 学院秉承“文明、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践行“教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60年来,学院向社会输送了大中专毕业生及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学生6万余人,培训各类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120万人天。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八月组建。由原吉林师范大学松原分院、吉林油田职工大学、松原农村成人高等专科学校三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经过六年的努力,学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生源充足稳定,就业渠道通畅,各项工作均呈跨越式发展态势。 学院校区总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2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室3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1个。学院固定资产已达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03万元。馆藏图书24万册,现刊 500余种。各类教学、运动、食宿、休闲等场所完备先进。 学校设有师范教育学院、农业工程系、石油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化工医药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基础部、文体科技部、中专部、成人教育发展中心、商学系等14个系部。招生专业32个,教师职工560人,其中专任教师350人,现有学生8000余人,每年承担各类成人培训12000人次以上。 学院曾先后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就业50强”、“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吉林省学生工作创新奖”,“吉林省学校卫生安全先进集体” 、“国家级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吉林省乡村干部培训基地”、“吉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吉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吉林省学校卫生安全先进集体”,“松原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松原市迎奥运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09年底我院顺利通过了国家人才培养能力评估。2011年通过国家大学生思政评估,同年以优秀成绩通过省图书馆专项工作评估。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统招计划内招生,具有独立颁发毕业证书资格的普通高校。学院以信息技术为主,工、管、经综合发展,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吉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分别于2010年9月、2015年9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1年顺利通过了吉林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 学院坐落于北国春城—长春,校园面积47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773.7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874.08万元。 学院下设六系三院二部:计算机系、经济管理系、通信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中兴通讯NC学院、航空学院、数字传媒学院、基础教学部、五年高职教学部。 学院开设了34个招生专业,涉及16个专业门类,面向全国4省、区招生,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新生报到率每年都在90%以上。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7916人。 学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能力赢市场的办学理念,形成面向信息科技、面向高新企业输送人才的办学特色。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形成校企联合培养,实现订单人才输送新模式。学院现已成为一所多学科发展,具有优良办学条件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学院被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高校工委连续六年授予“长春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十年授予“长春高校文明杯竞赛优秀学生管理集体”,并先后荣获“中国民办高校就业示范100强”、“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开源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测评试点单位”等称号。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4 125 126
  • ...
  • 683 6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