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李林
李林,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主任中医师。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综合科主任,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急诊分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医药心血管病防治及研究、中医药危重症治疗与康复及研究、中医全科医学优势病种研究。在中医药防治心衰病的基础理论发掘、治则治法、药效实验、经方实证等研究中有一定成果。
李林 2023-03-06
李东升
李东升,博士(德国),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结构安全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结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荷载识别和结构动力学等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根据结构载荷实际情况布置传感器的基本理论,开发了可用于桥梁和结构工程的结构健康监测新方法和新技术;提出了风力发电机风轮叶片的模态局部化现象,在相关研究上获得了不少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AIAAJournal,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Mechanical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Wind Energy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被引用1000余次。研究成果收入国内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第一部行业标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标准》。
李东升 2023-03-10
李辉
李辉,男,1979年7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籍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现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员,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兼重大科技专项办公室主任。环境科学、环境毒理学和场地修复领域专家。 兼任国家生态环境基准委员会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科创启明星协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多介质环境协同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环境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土壤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环境健康损害评价与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学品公共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环境保护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技术中心委员等;兼任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副主编,Frontiers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编委,Applied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编委。 长期从事化工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健康风险和修复机理及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揭示磷系、溴系阻燃剂、环境激素、微塑料等新兴污染物暴露的生态毒理新机制及健康风险新规律,构建纳米零价铁与微生物耦合材料消减健康风险新技术,为环境新兴有机污染物的健康风险预警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至今,全力推动新兴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消减机制与实际场地修复的紧密结合,以及相对应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
李辉 2023-03-10
李海东
浙江省纺织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B 类)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纤维材料分会委员、《弹性体》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李海东 2023-03-03
李先宁
水处理技术、水环境生态修复 1982年~1986年 浙江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 1986年~1995年 杭州规划设计研究院 1995年~1998年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硕士 1998年~2001年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博士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生物协同作用的组合生态浮床污染物去除功能强化及机理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工湿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与生物膜电极耦合系统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效能及机理”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皖江示范区村镇小康住宅优化设计、绿色节能和宜居社区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4.水专项子课题“藻水华局部黑臭水体形成机制研究与防治技术” 5. 水专项子课题“村落无序排放污水拦截与氮磷资源化利用工艺研究与示范” 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土壤MFC对残留难降解有机农药的去除效能及机理
李先宁 2021-06-23
李忠利
李忠利,性别:男,学位:硕士,职称:副教授。 1989年—1993年在河南科技大学机设系汽车与拖拉机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6年获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自1993年以来,一直在河南科技大学车辆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任教,2006年获副教授任职资格。 曾任车辆工程系副主任,现任车辆与交通实验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曾多次荣获河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并于2013年获洛阳市优秀教师称号。
李忠利 2021-06-23
李北伟
李北伟 , 1963年1月19日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讲授课程 《风险投资及管理》《投资经济学》
李北伟 2021-06-23
李宝龙
男,博士,教授, 博导。1965年6月生,江苏苏州人。1982-1989年在南京大学化学系先后本科和研究生毕业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89年开始在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工作,并于1998-2001年到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习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进行磁性材料、荧光材料、气体吸附和气体存储材料以及配位聚合物化学等研究工作。 在著名国际化学专业刊物Chem. Commun., Inorg. Chem., Cryst Growth Des., CrystEmgComm, Eur. J. Inorg. Chem., Polyhedron,Inorg. Chim. Acta., Inorg. Chem. Commun., J. Mol. Struct.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研究工作。现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No. 21171126, 2012年1月-2015年12月,70万)。
李宝龙 2021-12-31
李亚红
 1993年获西北大学化学系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兰州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2000.6 -2001.6到英国牛津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2001.6-2004.4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 2004.4 -2004.9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4年9月到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在J. Am. Chem. Soc.、 Chem. Commun.、 Organometallics、Eur. J. Org. Chem. 和Inorg. Chem. 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承担有“百人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目前任“Open Journal of Thermodynamics”的编委,为J. Am. Chem. Soc, Adv. Synth. Cat., Inorg. Chem. Commun., Inorg. Chim. Acta., Eur. J. Org. Chem., J. Chem. Eng. Data, Fluid Phase Equilibrium, Chin. J. Chem等杂志的审稿人。2005年获“柳大纲优秀青年科技奖”;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8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计划;2009年和2011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011年被评为苏州大学“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李亚红 2021-12-31
李晓虹
李晓虹,研究领域:核磁方法学研究;多维核磁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及动力学性质,揭示高分子聚合反应条件与合成机理;核磁多通道快速检测方法。
李晓虹 2021-12-3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2 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