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碳纤维复合材料 AUV 壳体制备技术
项目背景: AUV 是新一代水下机器人,具有活动范围大、 机动性好、安全、智能化等优点,是完成各种水下任务(民用和 军用等)的重要工具。配备复合材料的 AUV 耐压舱体在满足强度 和稳定性要求下,可增大壳体内部容积,减小壳体重量,增大 AUV 的航程,提高 AUV 的综合性能,因此,进行 AUV 耐压壳体设 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适用于深海工作深度 2000 米以 上无人潜航壳体的新型耐压复合材料及其成型工艺与产业化制 备技术。2.开发的新型复合材料耐压壳体应具有强度高、模量大、 密度小、尺寸稳定性好、线膨胀系数低、耐海水、耐酸、耐溶剂 腐蚀等特性,外压应不小于 20MPa,内压不小于 80MPa,满足深 海无人潜航器壳体的制造要求,并可进行健康诊断。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可用于 2000 米以上深海作业的无 人潜航器壳体制备材料与制备工艺;具备产业化生产的工艺技术 及量产条件; 2.新型耐压壳体,外压不低于 20MPa、内压不低 于 80MPa,可实现 1500 公里以上,50 小时以上水下连续航行和任务执行。 
青岛钜策碳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9-03
经编多层多轴向平面/曲面复合材料
本项目以高性能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为增强材料,通过多轴向经编设备展纤、铺纬、编织等工序织造而成经编多层多轴向预制体,其铺纬角度在-20o~+20 o 范围内可调。通过树脂基体改性和曲面成型等技术制备成经编多层多轴向平面/曲面复合材料。该材料预制体可设计性强,可通过铺层角度和铺层层数的改变,制成超薄和超厚平面/曲面复合板材,具有质轻、高强、高模、耐疲劳、耐冲击等性能。同时,通过树脂基体的改性加强材料的功能化,使其除具有较强的力学性能外,还兼顾防护、隔音、隔热等特性,综合性能优异。既可满足航空航天、军事防护等等高性能军品要求,又可广泛用于陆路交通、建筑和公共设施等耐用消费品领域。 关键技术 (1) 经编多层多轴向平面/曲面复合材料预制体的设计与制备; (2) 高性能、功能化树脂基体的改性技术; (3) 超薄和超厚经编多层多轴向平面/曲面复合材料复合成型技术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发表 SCI 论文 6 篇、EI 论文 7 篇、核心论文 15 篇;授权专利 2 项。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采用经编多层多轴向预制体、利用曲面复合成型技术设计制备完成汽车壳体组件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效超细纳米复合纤维过滤材料的开发
项目通过静电纺丝喷头的设计、熔融静电纺连续化加工系统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了可工业化生产的的熔融静电纺丝及其复合物加工的技术,并通过热压粘合等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熔融纳米纤维与常规非织造材料之间的复合技术难点。 关键技术 针对个体防护和工业过滤的需求,开发了熔融/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直径小、孔隙率高、孔径分布均匀的过滤材料,满足高效低阻过滤要求,过滤效率>99.97%,阻力压降<100Pa,突破批量化生产关键工艺和装备。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授权专利:一种新型高效率静电纺丝线型喷头(专利号: 201310252853.X)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效益分析:资金需求总额 200 万元 应用情况:江苏菲特滤料有限公司 
江南大学 2021-04-13
山东精创功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精创磁电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06-08,法定代表人为谢真,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71300MA3DTENB74,企业地址位于山东省临沂高新区双月湖路282号2号楼101,所属行业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新型功能软磁复合材料的生产(未经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前不得经营)、销售、技术研发、技术咨询。
山东精创功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21-09-02
山东绿森塑木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绿森塑木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于2006年12月份组建的一家国家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公司现形成年产塑木制品20000吨以上的生产规模,产品涵盖七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 ,产品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拥有“Lvsenwood”、“绿森”、“绿森卫迪”等多个商标。并且公司2009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014年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被山东省评为“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8年“山东省木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我公司等荣誉称号。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和发明专利30项之多。      
山东绿森塑木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21-09-02
废旧塑料、天纤材料回收利用作木塑复合材料生产技术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木塑复合材料主要指:木材边角料及农作物的秸秆、果实壳等(如玉米秆、麦秆、稻草、稻壳、棉花秸、棉花壳、花生壳、甘蔗渣等)加工成粉并经特殊的表面改性后,再以适当的方法与废旧塑料复合,加工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其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可以与硬木制品相媲美,并具有生物降解性和可再生性,从而使天然植物纤维作为绿色环保材料成为可能。该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为保护人类森林资源、减少白色污染,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新复合材料它不但具有木材的自然的木质感,更有优于木材的自然性能,可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废旧塑料、天纤材料回收利用作木塑复合材料生产技术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木塑复合材料主要指:木材边角料及农作物的秸秆、果实壳等(如玉米秆、麦秆、稻草、稻壳、棉花秸、棉花壳、花生壳、甘蔗渣等)加工成粉并经特殊的表面改性后,再以适当的方法与废旧塑料复合,加工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其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可以与硬木制品相媲美,并具有生物降解性和可再生性,从而使天然植物纤维作为绿色环保材料成为可能。该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为保护人类森林资源、减少白色污染,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新复合材料它不但具有木材的自然的木质感,更有优于木材的自然性能,可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新型膨润土插层改性复合功能材料产业化
项目1:基于超分子化工和纳米技术,将具有特定光学特性分子引入膨润土层状主体结构中,实现分子尺度的均一复合,得到具有发光效率高、亮度强、寿命长、稳定性好、色度纯正的光学功能纳米材料,并将其添加到高分子树脂中获得新型复合荧光油墨。该系列高性能材料的产业化在光致/电致发光。荧光传感器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可以作为新一代稀土替代型荧光防伪材料。防伪商标,防伪标签的使用者,从事各类产品包装及证件的公司和相关政府企业均可作为本项目产品的主要用户。预计 2015年,本产品国内年需求量将达1万吨,国内年消费额达6.5亿元,投资回收期约4.2年。 项目2:基于插层组装原理,将功能性聚合物在膨润土表面及层间进行插层改性,以实现膨润土相关物理化学特性(如亲水亲油性。热稳定性、力学强度等)的精细调控。将该类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应用于高附加值化工助剂领域,如高分子聚合物(如橡胶、塑料。涤纶等)的增韧材料、阻燃材料、热稳定材料、抗冲击材料等,实现复合材料功能的一体化。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高性能PET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本项目通过在双螺杆中直接将PET切片与蒙脱土熔体插层的方法制备高性能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设备简单,工艺路线短,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廉、节能环保,为PET的改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在高性能纤维和工程塑料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工程塑料方面,可根据产品的要求进一步添加弹性体、玻纤及增容剂等制备集增强、增韧、耐热等性能于一体的系列化PET工程塑料产品。在纤维方面,PET/蒙脱土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纺丝性能,蒙脱土改性PET纤维可用分散性染料常压沸染,上染率达80%以上,纤维色泽鲜艳,色谱宽广,为解决涤纶染色困难提供了一条经济可行的新途径。与PET纤维相比,蒙脱土改性纤维具有高模量、低收缩的特点,可用于聚酯帘子线,满足汽车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另外,PET原料也可以取之于瓶片等废弃料,因此对环境保护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东华大学 2021-02-01
高性能W-Cu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
由于W和Cu两种材料的熔点相差较大,采用熔铸方法很难使两组元之间均匀熔化和熔合,传统的W-Cu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粉末冶金制备技术:包括熔渗法、活化烧结法等。熔渗烧结时,液相Cu仅靠W骨架孔隙的毛细管作用渗入,铜凝固相不容易细小均匀;而高温烧结又会使W颗粒聚集长大,最终形成粗大不均匀的组织。活化烧结法通常是在W粉中加入少量Fe、Ni、Co等活化剂,但活化剂的加入会显著的降低W-Cu材料的电导率,同时活化烧结后钨坯的收缩变形较大,并且其烧结率随烧结温度的不同而变化,钨坯的密度不好控制,最终导致渗铜后W-Cu材料的化学成分偏差较大。这些组织的不致密与不均匀最终影响材料的关键性能如硬度、断裂强度、电导率、热导率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比重W-Cu合金的成分、结构形态,强度、致密性以及尺寸稳定性及变形能力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急需制备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冷喷涂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喷涂技术,由于喷涂温度较低,喷涂材料不易氧化,涂层能够保持原始设计成分;另外热影响小、热残余应力低,能够制备厚涂层及块体材料。 然而研究发现,采用两组元或多组元机械混合粉体喂料制备冷喷涂复合涂层时,如果不同组元之间颗粒材料的特性相差较大,则它们的沉积行为及沉积难易程度就会各不相同,最终导致涂层中软质相含量较高、硬质相含量偏低,使涂层偏离设计成分;即使通过提高混合粉体中硬质相的相对含量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铜包钨粉末为原料用冷喷涂技术制备钨、铜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沉积体无氧化,保持了与粉体喂料相同的组织结构;W和Cu两相分布均匀,无偏聚,孔隙率低;硬质相钨含量比采用混合粉制备的涂层大幅度提高;而且还可以通过后续致密化处理使材料进一步致密化。 已申请专利:“一种制备高钨含量、均匀致密W-Cu复合材料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329570.1.,专利申请时间:2011.10.26,专利公开日:2012.02.29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252 2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