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专家学者齐聚山城 共话学习科学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职业教育
11月16日,学习科学与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学术交流会在重庆顺利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03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加强和规范黑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省野外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8〕71号)和《黑龙江省关于的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4-11-12
西北工业大学魏炳波:材料教育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06-05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彤团队在超折叠导电材料方面再获新突破
受到蜘蛛纺丝多级水分管理过程的启发,同济大学吴彤团队使用价格低廉且完全水溶性的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水溶胶静电纺丝,结合水管理的温度梯度脱水/碳化的联合仿生技术,制备出一种逼近超折叠极限厚度(~10μm)和极限比表面(~1370m2/g)的且能够承受100000次以上无损真折叠的碳纤维膜材料(PVA-SFCNFMs)。
同济大学 2021-12-02
高性能多功能聚四氟乙烯微孔材料的绿色制造
具有微纳多孔结构的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材料在高效过滤、防水透声、高端织物、医疗器械等国民经济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但是,由于PTFE材料极难加工,近五十年来,只有美国Gore公司开发的拉伸法实现了PTFE微孔产品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产值高达百亿。但是,拉伸法存在的一些顽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产品均匀性、产品孔径与孔隙率的。本成果颠覆传统拉伸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剪切诱导原位成纤工艺,巧妙地解决了存在半个多世纪的问题,可制备具有高孔隙率、小孔径、高强度的高性能PTFE微孔材料,并且可根据生产需求灵活调整产品宏观性状与微观结构,仅通过简单的工艺参数调整,即可实现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平板膜、纤维、中空纤维膜、微孔泡沫等批量化生产。与拉伸法相比,本成果工艺灵活、设备简单、能耗显著降低、无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潜力。此外,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PTFE微孔材料改性方法,可以通过先进的复合工艺实现具有高导电、高导热等功能化PTFE材料,有效填补市场空白。围绕本成果,已发表多篇国际论文、申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海外专利,在油水/固液分离、先进织物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相关产品已成功验证并得到多方行业内专家认可。
山东大学 2025-02-08
新型储氢材料 、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
本团队先后承担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二项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一项。针对氢燃料汽车的氢储存问题,目前研发出了新型镁基复合储氢材料,其储氢量(达 6.0wt.%以上)已经超过美国能源部所要求的储氢量指标(5.5wt.%),具备了实际应用价值。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领域,本团队还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院士合作,开展新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目前通过界面改性显著提高了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及寿命,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Applied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期刊上。一种高容量储氢材料;一种高容量长寿命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改性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新材料、高分子材料专业
新材料、高分子材料专业
山东绿森塑木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21-09-02
高效吸附环保材料
一种高效保温隔热材料 SiO2 纳米多孔气凝胶,美国已将类似的材料用于航天飞机。 这种性能优异的新型保温隔热隔声材料,其纤细的多孔网络结构使之具有极低的固态热 传导以及气态热传导。在常温常压下热导率可低达 0.02W/(m•K),是当前热导率最低的 固态材料。它不仅根据热导率推算,一块不到一寸厚的 SiO2纳米多孔气凝胶,相等于二 十至三十块普通玻璃或 15cm 厚度的混凝土墙体的隔热功能。鉴于目前建筑材料的隔热 性能差,仅上海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 25.4%,因此有关专家呼吁应大力推广各类保温隔 热轻质材料,SiO2纳米多孔气凝胶以其优异的保温隔声性能有望成为一种环保型高效保 温隔声轻质建材。另外 SiO2纳米多孔气凝胶还具有透光性,可以有效地透过可见光,同 时可以高效地阻隔红外辐射,因此,用于建筑物可以很好地兼顾采光和节能。
同济大学 2021-04-11
新型环保夜光材料
发光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两类: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荧光材料的特点是在外在光线或射线照射下会发光,当外在光线或射线消失后就不会发光。而磷光材料的特点是在外在光线或射线消失后仍能长时间地发光。也就是说,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余辉时间不同。所以,荧光材料又可以称作为增光材料,而磷光材料又可以称作为夜光材料。荧光材料常用于显示屏、灯管、公路交通反光牌等。磷光材料则多用于夜光钟表、暗处指示等。 很久以前,人们就能制造各种各样的夜光材料,不过绝大部分都因为性能太差得不到广泛的应用。近百年来,工业上生产和使用的夜光材料主要是“硫化锌:铜”。“硫化锌:铜”的最大缺点是余辉时间较短,只有3小时左右。为了利用“硫化锌:铜”作夜光材料,人们就在其中添加一些放射性元素,利用放射性元素的射线来刺激“硫化锌:铜”持续发光。由于放射性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硫化锌:铜”夜光材料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现在基本上不再允许生产夜光手表就是这个原因。除了国防军用如坑道等场合外,很难看到“硫化锌:铜”的踪迹。 近年来,夜光材料的研究出现重大突破,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稀土夜光材料。这种稀土夜光材料的发光强度高,余辉时间长,比“硫化锌:铜”的指标要大10倍以上。新型稀土夜光材料十分稳定,其性能长时间受光发光后不会发生变化。而“硫化锌:铜”则不够稳定,在有湿气时容易变黑,性能降低。新型稀土夜光透明性较好,其粉末显淡黄色。比重为每立方厘米为3.6克。由于不再需要加入放射性元素,所以对人体健康毫无害处。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相变储能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是一类利用在某一特定温度下发生物理相态变化以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的储能材料,一般有固- 液、液-气和固- 固相变三种形式。目前固- 液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其工作原理为:当环境温度高于相变温度时,材料由固态转变为液态并吸收热量;而当环境温度低于相变点时,材料由液态转变为固态释放热量,从而维持环境温度在适宜水平。在相变过程中材料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是材料单一相态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热量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北京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289 29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