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环保型海洋防涂料关键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针对海洋防污涂料向环保和高性能发展的前沿,从突破关键基础材料与核心技术入手,研发了7个系列含天然辣素功能结构树脂和4个系列绿色防污剂,并针对近海船舶、快艇、潜标、波浪滑翔器和渔网研发了5种不同性能特点的防污涂料,实现了工程化应用。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环保型海洋防污涂料技术体系、产品体系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网,获授权发明专利美国、欧盟、日本各1项、中国28项,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含碳耐火材料用系列粘结剂生产技术
含碳耐火材料按显微结构分,有陶瓷结合型和炭结合型两大类,而炭结合型属于不少耐火材料,一般所谓的含碳耐火材料均指此类。其生产工艺是先将粘结剂和粗颗粒骨料混匀,使粘结剂在粗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然后加入耐火材料细粉和石墨粉混匀后成型,经200℃热处理后的粘结剂固化形成固体框架把耐火材料和石墨粉结合起来得到不烧含碳耐火材料制品。显然,所形成的碳框架的连续性及强度对制品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对耐火材料浸润性好且高温残碳高的粘结剂,才能形成完整性好且强度高的碳框架。因此对含碳耐火材料用粘结剂必须具有浸润性好,残碳率高的特性,同时对工业生产而言还要求其常温流动性好,无刺激性气味等。 伴随着含碳耐火材料的研制与生产,曾先后试用过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酚醛清漆等作为粘结剂,但均因存在各种各样问题,工艺过程有严重污染或者制品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等。因此,研制满足含碳耐火材料要求的粘结剂是含碳耐火材料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之一。 本技术是用焦化副产酚类产品和甲醛为主要原料,以1.2~1.5mol比按照一定的方式投入反应釜,在A、B两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在25~90℃范围内,以0.6~0.8℃/分钟的升温速度先后经过升温反应→维温反应→减压脱水→粘度调整→质量检验→冷却放料等工艺过程,最终获得满足要求的粘结剂制品。整个工艺过程的时间为6~7小时。 产品质量: 1.外  观            淡黄色至棕红色 2.密  度(30℃)      1.220~1.240 3.粘  度(30℃)      3.0~8.0Pa.s 4.固含量(205℃)       >76.0% 5.残碳率(900℃)       >46.0% 6.水  分                <6.0% 与国内外同类型产品比较,本产品及生产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产品适用范围广:适用于镁碳砖、铝碳砖、镁铝碳砖、铝锆碳砖等含碳耐火材料的生产;2.保质期长:室内保存产品的保质期可达三个月;3.粘度可调:可以按照使用对象的制品性能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季节要求,气温要求灵活调整产品的粘度;4.浸润性好:混料均匀,成型性好;5.生产工艺全封闭:6.基本无污染;7.工艺条件温和,易于控制;8.使用量少:用量仅为耐火材料的3.8%~4.0%,明显降低含碳耐火材料的成本;9.耐火材料制品的性能提高:使高温抗折强度明显提高,转炉炉龄提高。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低成本无钴金属陶瓷材料制备技术
传统的硬质合金工模具材料耐磨性和强韧性难以兼得,而其中的钨、钴元素属于稀有贵重元素。本项目所采用的Ti(C,N)基金属陶瓷不但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红硬性、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高温抗氧化性、与金属间极低的摩擦系数、无磁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强韧性,不含稀有贵重元素,其制造成本仅为硬质合金的35~40%,已在市场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该成果发明了系列无钴金属陶瓷强韧化、无磁化制备技术,开发了系列高性能低成本无钴金属陶瓷材料,是硬质合金理想的升级替代材料,也具有陶瓷材料、聚晶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难以相比的强韧性。技术特征该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可达:硬度≥92.2HRA,抗弯强度≥3250MPa,断裂韧性≥9.4 MPa·m1/2。获得相关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相关技术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范围:主要用途:①适用于制作各种可转位刀片,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干式切削;②适合用于制作加工磁性材料的刀具和成型模具;③用于碳纤维预浸料的切割时,使用的稳定性和寿命大大高于目前进口产品;④适合于制作电子元器件生产及激光加工生产线中的专用模具,综合性能优良;⑤适合制作苛刻环境下使用的密封环和耐磨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以纳米碳酸钙为基体的抗菌材料制备技术
一、 项目简介通过近几年的研究,本课题组在纳米碳酸钙的晶形、粒径、分散性、制备工艺、生产设备选择等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抗菌剂研究方面成功地解决了银系抗菌剂的变黑和稳定性问题。在实验室进行了制备纳米抗菌碳酸钙放大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并就前期研究成果申请了技术发明专利。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本项目为专利技术,处在中试阶段。实验结果重复性好,产品质量稳定。产品抗菌性能及白度随着在自来水中浸泡时间的变化结果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产品的抗菌效果及白度是很稳定的。三、 技术指标  该项目已经取得了技术发明专利:以纳米碳酸钙为基体的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为ZL200910067771.1。四、 市场前景技术特点:1.工艺简单。不需要多步制备和高温烧结,整个制备都在液相进行,保证了抗菌成分在碳酸钙表面分布均匀。2.白度高。该产品在其应用的领域,其白度都能保证在90以上。3.抗菌效果好。纳米效应和光催化效应共同作用使得产品具有优良的抗菌性。4.成本低。碳酸钙较其他载体成本更低。5.应用方便。碳酸钙既是填料,又具有抗菌性能。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工作和家庭环境卫生日益重视,尽量减少周围环境滋生的细菌对人体的侵害,然而环境的污染、病原微生物和病毒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世界各国开始积极研制抗菌剂及抗菌制品。现在的抗菌剂可分为有机、天然和无机三大系列。研究表明,有机抗菌剂耐高温性差,抗菌长效性不佳,且对人体有害,容易产生抗药性;天然抗菌剂具有抗菌效率高和安全无毒等优点,但耐热性差,药效持续时间短,且资源有限,技术不成熟;无机抗菌剂由于容易工业化,且耐温性能和抗菌谱广、性能好而备受青睐。无机抗菌剂的主要成分是负载型银、锌或铜等,最常用的是Ag系抗菌剂。目前多以沸石、磷酸盐、硅胶、玻璃等无机材料为载体。但这类抗菌剂存在的主要缺点是:(1)抗菌剂的粒径一般在0.5-10微米,能够与病菌或细菌接触的表面积较小;(2)制备工艺复杂,而且由于采用碾磨法制备故抗菌有效成分的金属离子在载体表面的分布不均匀;(3)制备成本高且产品的白度低。(4)应用在塑料、造纸、涂料等产品中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本技术制备的抗菌纳米碳酸钙,粒度分布均匀、白度高、成本低。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均能发挥抗菌作用。该抗菌碳酸钙在橡胶、塑料、造纸、涂料、油墨、医药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抗菌剂的基体纳米碳酸钙本身就是橡胶、塑料、造纸、涂料、油墨、医药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添加剂,本技术给它赋予了抗菌功能,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 生产规模根据厂家要求而定。投资受市场影响价格会有波动。六、 生产设备1. 新建厂需要石灰窑、化灰机、带搅拌反应釜、压滤机等设备;2. 在原有纳米碳酸钙生产流程基础上只需增加1-2个反应釜、2个抗菌剂配料釜即可;3. 若为普通轻钙生产线,需增加制冷系统,再增加1-2个反应釜、2个抗菌剂配料釜。七、 效益分析   每1万吨产品年利润500~1000万元人民币。受市场影响价格会有波动。八、 合作方式   专利转让、技术转让等方式,面议。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   胡琳娜:女,博士,教授。联系方式:手机号13622124805;qq号745852370;电子信箱hln@hebut.edu.cn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功能可控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本项目将静电纺丝、电化学修饰电极两种方法有机结合,从外表面、内容物及整掺杂等方面对基础纳米纤维修饰电极进行功能化,实现功能可控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
东南大学 2021-04-13
超大型水电站金属结构关键材料成套技术
针对建设超大型水电站对压力管道用新型高性能关键材料与成套技术的迫切需求,集成开发了超大型水电站金属结构关键材料成套技术。提出了易焊接高强水电钢板、焊材、配套焊接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采用双淬火调质工艺,突破了 150mm 特厚岔管用板低压缩比连铸生产工艺心部性能技术瓶颈。开发出适应50kJ/cm 大线能量焊接的 800MPa 级配套超低氢焊材,填补了行业空白。该成果获 2017 年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水泥基渗透性抗裂防水复合修复材料制备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渗透性抗裂防水复合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水泥基渗透性抗裂防水复合修复材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祖坟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20~40%、粉煤灰3~20%、石膏2~10%、高铝水泥2~10%、硅酸钠1~4%、萘系高效减水剂0.1~1.5%、碳酸钠0.1~2.0%、整形石英砂40~70%、聚丙烯短纤维0.1~3.0%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05~1.0%;本发明材料性能优良、无毒无污染且具有粘结牢固、渗透深度好、防水抗渗效果和抗裂效果奇佳等特点,同时生产成本低廉、制备工艺和施工方法简单、使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废弃钴镍材料的循环再造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金属基复合材料液固高压成形工艺与控制技术
内容介绍: 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成本高、工艺过程复杂的难题,集真空压 力浸渗、挤压铸造及液固挤压三种工艺优点于一体,开发出的真空吸渗 一液固挤压一体化成形复合材料构件的新技术,可一次成形出合金及其 复合材料管、棒材等高性能制件,解决了增强纤维与基体金属润湿性差 的问题,同时克服了传统复合材料管、棒材成形方法均需二次变形的弊 端,可用于铝、镁基复合材料的成形,极大地降低了铝、镁合金及其复 合材料的制备成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负载纳米改性石墨氮化碳的白光连续消毒材料与技术
目前传统消毒技术有诸多缺点:紫外消毒由于紫外光光谱会杀死健康细胞,对人眼和其他器官也是危险的,所以其灭菌场所不能有人进入,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传统的二氧化钛催化剂由于禁带宽度3.2ev,也只能受紫外光激发有效,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臭氧消毒易分解,其灭菌场所不能有人进入,对人眼和其他器 官具有危害;酒精、84消毒剂由于挥发不具有持续消毒能力,需要经常喷洒,另外存在着使用不当引起的火灾、中毒等风险。 课题组研发的氮化碳g-C3N4功能复合膜制备可解决述痛点,该项技术具有可提高膜的亲水性、提高膜的水通量、赋予膜光催化性能、赋予膜自清洁性能和抗菌性等特点。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855 8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