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理工科实力第一名”的“五星”独立学院 广东省首批普通高校本科转型试点高校 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教育品牌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于2004年5月8日正式成立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珠海市唐家湾,京港澳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从学校的东北两侧通过,学校东门面对广珠城轨唐家湾站,50分钟往返珠海与广州,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内2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波光涟漪,绿化环境达校区总面积80%以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浅潭碧水点缀其中,宁静、典雅,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的理想之地。 人才培养 学校以北京理工大学为办学主体,是其重要延伸和战略组成。下设有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工业自动化学院、航空学院、材料与环境学院、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民商法律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数理与土木工程学院、布莱恩特学院、中美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誉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18个专业学院(教学部),现有统招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6万余人,毕业生4.8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在珠海当地就业率持续保持在24%左右,过半毕业生在珠海、广州和深圳就业。 学校传承北京理工大学的延安精神和教育理念,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找准定位,逐步形成了目标明确、专业多样、特色凸显、师资到位、设施齐备、制度健全的教育教学体系,实现了快速、跨越式发展。 学校秉承“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形成了“勤奋、务实”的学风和“严谨、诚信”的校风,培养志向高远、基础扎实、体魄强健、心境恬美,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在继承北京理工大学的品牌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特点,设置优势和特色专业,体现专业的应用性、创新性和复合性。目前,学校现有61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科专业34个,占比为55.73%。专业结构基本对接通用航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软件、化工、集成电路、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珠海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了工学类专业集成度高、专业体系与产业链关联度高、专业布局与珠三角主导产业吻合度高的应用型特色明显的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3个市级优势学科。建有工程训练中心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用航空等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累计364家。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竞赛,自2011年以来,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重大竞赛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120余项。 师资队伍 学校的师资队伍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依托,海纳百川,广聚人才。教授、副教授等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比3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83%。目前已形成以校本部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为主力,以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为支撑的较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校建立了以周立伟院士、朵英贤院士、甘晓华院士、梁慧星学部委员、倪国强教授等专家为核心的光电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民用无人机技术、印制材料、高端制造业、民商法、港航物流、产业生态等7支科研创新团队。几年来,累计有19名专家教授受聘为广东省科技特派员,5名教师被纳入“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 办学条件 学校已建成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等教学和配套设施50万余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备,技术先进,已建成信息、计算机、机械、化工、材料、艺术、设计等52个实验室(中心)。体育运动场地10万余平方米。2013年9月,学校投资4000多万建成的工程训练中心投入使用,工程训练中心占地面积约6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其中包括价值2000万的实验设备,是目前珠海市同类型院校中规模最大的工程训练中心,于广东省内亦属先进行列。 学校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到教学科研管理全部活动实现了信息化。学校还成立了大学生事务中心,其规模及运行模式在广东省内属首创,服务项目包括收费充值、学生资助、教务管理、后勤管理、户籍管理、社团服务、商业保险、网络与卡务、失物招领等36项业务。 学校积极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其中创业工场被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在孵企业35家,其中32家完成工商注册;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比例为8.7%,高于全国同期数据5.4%。 荣誉事迹 2005年,学校高质量、一次性通过教育部专项检查。教育部专家组高度评价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名校办学的典范。 2006年,学校以全国影响力排名第4、活跃度排名第7的成绩入选“网络中国·消费品牌活跃度及影响力独立院校10强”;2008年,学校以全国排名第7的成绩入选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发布《2008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的“2008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2010年7月,学校从全国322所独立学院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2011、2012、2013、2014连续四年学校被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评为“十大品牌独立学院”。 2011年12月,学校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专业2011全部顺利通过评审。 2014年11月,广东省独立学院实力榜发布,我校被评为“理工科实力第一名”的“五星”院校。 2015年,学校率先进入广东省2A批次招生录取。 2016年,学校入选广东省首批普通高校本科转型试点高校。 2017年,学校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独立学院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入选武书连2017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10强、校友会2017中国二线城市最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得到社会的认可。 2018年4月,学校获评“国际影响力独立学院”; 2018年5月,学校获评“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教育品牌”。王韬光董事长获评“2018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十大领军人物”,并被推选为“中国民办教育领袖联盟副主席”。 发展愿景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以其崭新的办学模式、灵活的办学机制、丰富的办学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坚持注重质量、提升内涵、凝练特色、创建品牌的办学思路,立足珠海、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宗旨,努力创建应用型名牌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021-02-01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简称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由长江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具有自主颁发学士学位和与长江大学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资格。 学院地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在城中校区和西校区两校区办学。坐落于荆州古城内的城中校区曾是东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马融“设帐讲学”之地,也曾是明朝一代名相张居正求学之所;明清两代县学宫、祭孔、乡试、迎状元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1936年,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在这里诞生,在董必武及中共地下党领导下,这里成为湘鄂西根据地红色堡垒,被誉为“湖北抗大”“江南陕公”。校园内的玄宫塘、文庙、棂星门等标志性历史建筑交相辉映,讲述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代一代栋梁的成材故事。 学院举办高校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农业部共建的高校。学院依托和共享长江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设有经济与法学系、人文与传媒系、外国语系、机电与信息工程系、数理与医护系、工商管理系、建筑与设计系、基础课部和高职部等9个教学单位,设置40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学院2010年通过湖北省独立学院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园林、英语等被列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园林被列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7000人。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优质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团队,现有教职工504人,其中专任教师385人,聘请校外教师1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28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约占77%;长江大学长期委派高水平教师来学院承担教学与管理工作,为学院教育教学及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学院建有学术报告厅、艺术设计展厅、专业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校园一卡通信息化平台、标准化学生公寓等完备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学生公寓安装了冷暖双制空调、热水洗澡系统、宽带网络;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40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70余万册,并实现了与长江大学图书资源的共享、通借通还。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人为本、学生至上”办学理念,围绕“教学立院、科研兴院,创新强院”办学思路,践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育人理念,已为社会输送了万余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学院荣获教育部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特等奖,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三等奖,新华网“魅力高校”荣誉称号等。 学院践行“博文明理、日新笃行”院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文理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生管理中,构建“三强化、三深入”育人体系,即强化过程管理、强化品牌建设、强化工作研究,深入教室、深入寝室、深入学生心理,形成“泮池五月风‘科技文化节’”“十佳大学生”评选表彰和“国学讲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活动,用真心、真情、真意去关心和帮助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在资助育人中,建立“奖、助、贷、勤、补、免、减”资助困难学生的制度体系,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学院奖学金、“湖北天蓝地绿”助学金和“松滋园林”奖学金及勤工助学金等多项奖助金,使学生困有所助、优有所奖。在教学改革中,实施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地位,将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展双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近三年,学生学科竞赛成绩斐然,300多人次在国家级及省部级各类竞赛中屡获大奖;学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园林专业的20名学生参加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考,16名被录取,录取率高达80%;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均约15%,超全国每年约10%的司考通过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大力推进国际化教育和校企合作教育。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韩国江陵原州国立大学、崇实大学、淑名女子大学、加图立关东大学等高校开展“2+2”“3+1”和“4+1”等多种双学位国际教育;共享长江大学与美国、日本、爱尔兰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合作高校资源,参加“交换生”“专升本”“双学士学位”“申请就读硕士学位”“暑假大学生带薪实践”等学习、深造和实践。同时,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等各类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师生正朝着实现美丽文理、魅力文理、和谐文理、活力文理的美好愿景,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知名的应用型高校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2021-02-01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创办于2005 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以中国早期教育家、革命家、留英博士——耿丹烈士的名字命名。学院秉承“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办学理念,传承耿丹烈士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铸造“耿耿丹心,为国为民”的校魂,践行“学会学习,决心奋斗,追求先进,争取全面”的校训,致力于打造一所担负社会使命的百年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校区占地面积32.73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22.33万平方米,绿化率达50%。校园四季景色宜人,是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资源,赋予师生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日新月异的创新与时尚。学院设有国际商学院、国际设计学院、人文学院、工学院四个二级学院。开设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体育经济与管理、金融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工业设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城乡规划、建筑学等本科专业。 办学十多年来,这座有着优秀传统和创新精神的年轻大学,逐渐形成了高品质的办学特色。在“开放式、国际化、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上,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目标上,在“工科背景、学科交叉、校企结合、国际视野”的办学特色上,初步形成了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十分注重人才的选聘和培养。校园不仅有百年大树,更是名师济济、青年才俊云集。各系部主任与专业负责人均来自国内重点院校,以及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企业背景的双师型学者。与此同时,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也作为近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国际化作为战略先导,全面开展教师海外进修项目,已经派多名教师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美国陶森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进修学习,开阔教师眼界、增强本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掌握、提高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目前,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人员精干、梯次分明和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渐趋形成,为5000多耿丹学子的培养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证和强力支撑。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2021-02-01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地处渤海之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辽宁西部历史文化名城—锦州,是由锦州医科大学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本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99年7月原锦州医学院分院,是当时辽宁省9所高校举办的二级分院之一。2004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按照新机制、新模式改建为独立学院。2006年8月,伴随锦州医学院更名为辽宁医学院而更名为辽宁医学院医疗学院,2016年3月,伴随辽宁医学院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而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学院立足辽宁,面向全国21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800余人。设立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4个学科门类,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药学、公共事业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等10个本科专业。学院依托锦州医科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新机制组建了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37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76人。学院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实验教学条件优越,建立了解剖(手术学)实验中心、机能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形态实验中心、口腔医学实验中心、护理医学技能中心、临床医学技能中心、康复医学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等综合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在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锦州等省内外城市建立了近30余家高水平教学实习基地。 学院秉承“厚德修身 精术济世”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积极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多年来,学院已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院将继续完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以适应学院发展的需求。2019年我院将在锦州滨海新区建成2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新校园。届时,我院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2021-02-01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成立于1999年8月,是经教育部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按新型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的全日制省属本科独立院校。已成为浙江省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是全国同类独立学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独立学院医药院校委员会副会长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加强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 ★优质精准的教育教学资源 学院依托温州医科大学百余年的雄厚办学优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大学科门类24个本科专业,其中省重点学科1个、省新兴特色专业4个、市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市精品课程4门,省级重点教材6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500余人。学院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59万余册。建有18个实验中心(室),在省内外合作建立了100余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 学院设有8个职能部门及13个学部。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85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75%以上,高级职称208人,是我省独立学院中唯一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的单位。一批优秀教师入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新世纪151人才、省高校优秀教师、省师德标兵、教坛新秀等。获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70余项,其中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项,省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1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特色鲜明的品牌建设 学院加强品牌专业的培养力度,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及精神医学方向、护理学专业助产方向;承担浙江省本科层次农村社区医生(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专业)定向培养主要工作。随着近几年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持续提升。在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我院成绩一直处于全国150余所设有临床医学类专业高校的前30%,2013年位居前20%;护理学专业学生在历年全国护师考试中通过率均为100%;考研上线率以及考公务员录用率逐年提升。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注重第二课堂建设,现有学生会组织 7 个,社团 25 个,功能组织 12个,开展“百班公益”“急救先锋”“泰迪熊医院”“乐学仁济”“仁学有约”“创+大讲坛”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近三年,学院举办文化、学术讲座达400余次,学生参与人次高达2500。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项目达60余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余个。近三年,新青年下乡60余次,涌现国家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5个、省级1个。 随着学院社会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招生工作保持良好态势,入学生源质量持续提高,从2014-2016年,我院最高录取分依次比第二批省控线高出138、152、138分,排名位居省内独立学院前列。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邀请专家和人事部门的负责人,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开展“ICS”就业助推工程,推出应届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成立“职业发展与就业服务中心”,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近年来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迄今为止,近万名毕业生工作在医疗卫生等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开阔多元的国际视野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在校学生可享受温州医科大学国际交流相关政策,每年选送100余名优秀学生赴英、美、日、韩等国家的大学交流学习,出国交流访学的项目多达20余项,涉及理学、文学、管理学等专业,利用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近年,学院重点围绕专业内涵建设发展打造与境外合作共建项目,其中如临床医学(全科医学)专业与西澳大学、莫纳什大学合作共建,医学影像技术与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合作等。2017年学院获批招收留学生资格。 学院秉承“仁心济世 博学致用”的精神,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努力建成一所特色鲜明、多科性、高水平的应用教学型高校。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2021-02-01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创办于2003年, 是由新疆医科大学举办的一所按新机制、新模式运作,充分依托新疆医科大学综合办学优势,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独立学院。目前,学院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十一个专业。 2012年,经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新疆医科大学与克拉玛依市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共同建设厚博学院。厚博学院定λ为医学类院校,学生规模近期为5000人,远期为10000人,δ来发展方向为医学类和非医学类专业并存的综合性本科院校。2015年,厚博学院正式迁入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校区λ于克拉玛依市城南新区,规划总面积1140余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校园由美国NBBJ公司规划设计,学院建设完成后,硬件条件、基础设施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以培养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师资力量为基础,以现代管理制度为保障,以过硬教学质量求发展,厚博学院将根据医学科学发展最新趋势,以优质教育资源全方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医学各类人才。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 2021-02-01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创建于2001年7月,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学院占地700余亩,地处江西省赣江新区共青城市南湖科教城。学院以江西农业大学70余年的本科办学经验和优势学科为依托,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覆盖经、管、文、法、工、农、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的多学科性新型学院,开设了工商管理等3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8600余人。学院设有经济系、财会系、管理系、计算机系、外语系、人文与艺术系、公共基础课部等7个教学系(部),已建立了一支400余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97%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职称。 学院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80余间,专业教学实验室60多个,图书馆各类藏书近70万册,在省内外建立了一批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专业实习和实践性教学提供了条件。2012年5月,学院通过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获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 建院以来,我院学生在校内外各项活动和比赛中取得了骄人成绩,10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荣誉,500余人次获得省级荣誉,中国青年报、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凤凰网、大江网等主流媒体对我院的教学改革、学生活动等进行了广泛报道。在近几年的全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我院21个专业参评,其中汉语言、日语、园林、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七个专业在江西省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一;会计学、经济学、新闻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五个专业排名第二;英语、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五个专业排名第三。总体专业综合评价在全省独立学院名列前茅,学院办学水平与特色日益显现。 学院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战略,坚持通专并重、强化队伍、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努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身心健康、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2021-02-01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是依托64年办学历史的东华理工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经教育部批准,于2002年在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创办的,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教兼备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独立学院。为更好地利用东华理工大学原有优质教学资源,以确保提高教学质量,于2010年调整至东华理工大学抚州校区(校本部)招生和办学,今年将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计划招生1815人。 东华理工大学于1956年由原中国核工业部创办,1999年国家军工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由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一所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的多学科性综合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目前在校学生7000余人,今年招生本科专业26个,综合排名列全国独立学院百强。学院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会计学、财务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荣获全省13所独立学院排名第一;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排名第二;市场营销排名第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语专业排名第四的优异成绩。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主要教师来源于校本部,任课教师493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20名。现拥有各类实验室92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校外实习基地39个,配置有完备的专业仪器设备。学院图书馆藏书资料丰富,拥有纸质图书70余万册,电子图书150万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6个。花园式校园拥有实验大楼、室内体育馆、校园网等各项配套学习设施。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在国家与省级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先后获得全国写作大赛一等奖;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博耳杯”创客大赛国家级铜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三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东南赛区总冠军,并获北京总决赛最佳辨手称号;全国英语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近几年连续在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2015年全国英语竞赛非英语组(江西赛区)特等奖,2014年江西省本科生测绘技能大赛第一名;参加了全国行业协会举办的会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技能大赛、旅游专业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知识竞赛和测绘技能大赛,共取得了4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了全院上下联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程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分别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区建立实习就业基地68个。学院分别获得省教育厅 2010-2012年度、2013-2015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优秀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将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院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学府路56号邮编:344000 招生办电话:0794-82581228258329 传真:0794-82581228256455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网址:http://cjc.ecit.cn 东华理工大学网址:http://www.ecit.edu.cn E-mail:ecit8258329@163.com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2021-02-01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由南京理工大学联合社会力量举办。 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治学严谨,师资力量雄厚,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等多学科综合配套、协调发展,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校,建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负责指导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负责选派、推荐和审定各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并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学校充分依托南京理工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与科技素养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校坐落于南京城东紫金山麓仙林科技城,这里汇聚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12所高校,人文氛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距离市中心十多公里。学校每天有班车往返于本校和南京理工大学之间,单程仅需二十分钟。地铁二号线缩短了学校和举办校、市中心的物理距离,仙林科技城内开通了微循环巴士,学校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大环境更加舒适。学校校园占地613亩,按照高起点、高水平目标,科学规划,规范建设,目前已建成教学生活用房20多万平米,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为学生学习发展、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条件。 学校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28个本科专业,在校生万余人。学校聘请南京理工大学知名教授作为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引进培养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的专职教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外专业导师,建成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教学水平高的优质师资队伍。 围绕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之路,深化产学研结合与校企合作,建成的基础、专业教学实验设备先进,工、经、管、文、法各类实验室功能齐全,在充分依托南京理工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先后与思科、德州仪器、飞思卡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在中电五十五所、南汽集团、南京汽轮电机集团等企业建立起一大批校外实习基地,开展生产实习、企业课题研究,开发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等合作。学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屡次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最具潜力项目”等殊荣;在各类国家、省级学科专业竞赛与科技创新大赛中成绩优异,全国特等奖、一等奖等高层次奖项屡见不鲜,近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奖项70余项,省级奖项90余项,获奖总人数超过千人;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出国深造率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视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先后与美、英、德、加、日、澳等国及台湾地区近30所高校建立了国际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在学分互换、奖学金留学、交换生及学生暑期交流等方面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和合作。 近年来,学校办学成果显著,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2006年学校获得江苏省“十佳独立学院”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2014年被新华网评为“中国影响力独立学院”,2017年被腾讯网授予“2017年综合实力独立学院”佳誉。 展望未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将秉承 “励学笃行”的校训,发扬“诚信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改革、着意创新,全体紫金人将同心协力,为把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创办成一所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质量优良的国内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2021-02-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社会力量于1999年经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改制为独立学院。 学校所依托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家“211工程”建设和建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金城学院的教学质量负责,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教育管理进行指导和帮助。 学校坐落于南京市江宁经济开发区,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3公里,毗邻正在建设的地铁6号线。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科学,各种设施配套齐全。校园占地856亩,总建筑面积超30万平方米,在校生13000余人。学校拥有技术先进、设施一流的25000多平方米实验室,实验设备6300台(套)。新建成28700平方米功能完善、藏书丰富、智能化、现代化的图书馆,能够容纳6000名学生同时阅读和学习。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航空运输与工程学院、国际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基础教学部6个教学单位,30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聘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教授作为学科专业带头人,引进培养一批专职教师,建立一支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教学水平高的优秀师资队伍。学校基础与专业教学实验设备先进,工、经、管、文各类实验室功能齐全,各专业依托南航,办学基础雄厚。学校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和教学合作,与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长期开展校际交流。 学校以区域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创新育人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动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机类、电类工科基础强化班、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丰富知识、培养才干、锻炼能力提供充分的空间和舞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针对优秀生的各种培养措施得力,学生在各类国家、省级学科专业竞赛与创新制作大赛中成绩优秀,获奖人数和奖项等级,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率、考研率、出国深造率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我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8%,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65%,协议就业率98.56%。 学校的办学成果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0年,南航金城学院获得全国“首届中国创新榜样”荣誉称号和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2011年11月,南航金城学院获得江苏省“最受欢迎的独立学院”荣誉称号。2012年4月,作为江苏26所独立学院的杰出代表,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江苏分院落户南航金城学院。2015年2月,南航金城学院获得江苏省江苏省民政厅授予的“5A级社会组织”,是唯一一家获得5A级的全省性民办非企业单位,也是全省第一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2015年5月,南航金城学院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这也是迄今为止江苏省第一所被授予此殊荣的独立学院。2017年11月,2017新华教育论坛暨新华网第八届“大国教育之声”颁奖盛典上荣获“2017年度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0 71 72
  • ...
  • 997 99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