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喹噁啉类三种兽药的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风险管控技术
该项目2016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乙酰甲喹和喹烯酮尚未确定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残留标识物(MR)和靶组织(TT),未能制订最高残留限量(MRLs)和休药期(WP),喹乙醇仅有猪肌肉暂定MR及MRL,这三种药物一直没有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管控技术,消费者健康受到威胁。 该项目主要创新如下: 1、针对代谢资料缺乏、无MR等问题,在猪、鸡和鲤开展放射示踪研究,鉴定出代谢物33种,发现残留物20种,阐明了代谢机制、残留消除规律及种属差异,确定了MR及TT,为有害残留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提供了翔实、科学的基础数据。 2、针对毒理资料缺乏、无MRLs等问题,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毒理和暴露评估研究,揭示药物的毒性和毒作用特点,阐明量-效、时-效关系,确定了ADI,制订MRLs 18个、休药期6个,为有害残留的风险管控与交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3、针对缺乏新型、高效检测技术的问题,自主研制残留物的标准品17种,建立定量/确证分析方法9种,发明快速检测的核心试剂22种,创制基于抗体的高效检测试剂盒6个,为有害残留的风险管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发现的代谢物和残留物,自主研制的标准品、检测方法及其标准,发明的快速检测核心试剂及试剂盒,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提升了兽医兽药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喹乙醇新MR的发现改正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往推荐的错误标准。 成果完成时间:2012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29个重大问题难题发布!
中国科协 2023-10-23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学院创办于2001年,是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学院从2016年起由江西财经大学与共青城中航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办学。 学院位于赣江新区共青城市科教城,占地面积700亩,赣江新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是我国中部地区第2个、全国第18个国家级新区。共青城市位于昌九经济带及环鄱阳湖城市集群,南迎南昌,北接九江,是昌九经济带发展的先导区。是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青春、创新、生态之城,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团中央唯一授牌的“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学院依托江西财经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学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明确“以学生成才为本,走质量立院之路”的办学理念,构建“专通结合、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张扬个性”的育人特色。学院教师主体来自江西财经大学,现有教师400余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占48%,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0%以上。学院配备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专业实验室,建有各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基地。拥有各类图书80余万册,建有塑胶田径运动场等运动场地,具有全新的教学、生活设施,拥有全覆盖的数字网络系统,学生宿舍配备空调、热水、直饮水系统。 学院2001年开始招生,学制四年,现有在校学生8500余人。学院现设有会计学系、经济学系、工商管理系、文法系、外语系、信息管理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共8个教学系(部),设有会计学、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保险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商务英语、新闻学、产品设计、工程造价共18个专业(方向)。学院积极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目前已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协和大学、芬兰海门应用科技大学、泰国皇太后大学、加拿大尼亚加拉大学、法国南特高商学院、新西兰国立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8年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上海、内蒙古、陕西、黑龙江、重庆、甘肃、宁夏等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 学院实行学年学分制管理。对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学士学位。学院开设有会计学、金融学、法学和商务英语四个双学位专业教育,在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前提下,如能达到第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核准,可颁发第二学位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办学以来,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以国际的视角,努力进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学院社会声誉得到广泛认可,影响力逐步提高。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优秀单位”“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9年连续3次荣获“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每三年评估一次)荣誉称号。学院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竞赛等大赛中多次获奖。有一批学生分别考取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50余所高校硕士研究生;有一批学生考取公务员;有一批学生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法国雷恩商学院等学校出国留学深造。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连年保持良好态势,就业率在全省同类院校名列前茅,办学十几年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了近两万名高素质的毕业生,多数学生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学院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朝着建设“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类职业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迈进。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2021-02-01
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原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是由贵州医科大学(原贵阳医学院)和贵州神奇集团联合举办,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高等本科全日制教育的独立学院,国标代码为13676。学院以贵州医科大学的优势学科为基础,依托校本部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办学条件,由贵州医科大学统一教学、统一管理,旨在培养基础扎实、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医药人才。学院纳入国家教育部全国统一招生计划,自2005年起,面向全国15个省、市、区招生。学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发放按教育部有关独立学院的规定执行。 贵州神奇集团创立于一九八六年,现有职工6000多人,资产总值50多亿元,年平均上缴国家税收1亿元以上。依靠科技、人才与市场竞争机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神奇集团现拥有20多家下属企业、1个上市公司,跻身于全国大型制药企业行列,成为以制药为龙头,跨多个行业经营的企业集团,并沿着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2001年,贵州神奇集团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2年,"神奇"商标荣膺中国驰名商标。 2003年,由贵州省科技厅批准,在神奇科技工业园内设立"贵州苗药制剂工程技术中心",被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十五"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 神奇集团将积极筑巢引凤,汇聚精英,加强对外联系,争取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合作,把贵州医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创办成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大学,为实施科技兴国,大力培育现代人才战略作出新贡献。 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新校址坐落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贵阳市城在林中,四季常青,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人居舒适。2004年11月被国家林业部授予"森林之城",2007年又被授予"避暑之都"称号。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地处贵阳国际机场大道旁,青山绿水的龙洞堡鱼梁河畔,交通方便,风景秀丽。学院规划占地总面积1100余亩,现已建成的笋子林校区,占地面积492亩,是一个已具有办公、教学、学生学习、生活,开展文体活动等功能齐全的环境优美的校园。目前校舍房屋面积18万多平方米,其中教学大楼8栋共计建筑面积52980平方米,具有500平方米的学术报告厅1个,16个阶梯教室,30余间多媒体教室,200多间普通教室、100多间教研室、办公室、资料室。学生宿舍5栋22235平方米,运动场17000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7874平方米,综合办公大楼15200平方米,综合图书大楼15100平方米。可满足10000名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校园整洁美丽、仪器设备先进、人才实力雄厚。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为6814人,为办学达到8000人以上的规模,学院已制定了“2016—2020年发展规划”。学院的办学定位:即面向定位是立足贵州,大力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类型定位是应用型大学;层次定位则以四年制、五年制本科教育为主,创造条件发展研究生教育;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学科定位是以医为主,向法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发展。学院的办学原则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投入有保障。学院的办学理念为质量立校 人才兴校 特色强校 和谐建校。学院将进一步发展产教融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2010年11月,神奇集团与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同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合作办学、新药开发,成立同济神奇民族医学研究院等项目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2010年12月,神奇集团与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合作举办中美国际商学院,按照3+2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中国完成三年的专科学历并强化英语,在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继续深造,攻读高级护理(包括健康事业管理高级人才)等专业硕士学位。同时,中美国际商学院将定期派遣部分骨干教师赴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学习和交流。新的时代孕育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热忱欢迎志存高远、渴望成才的青年朋友们报考贵州医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在贵州省教育厅的关心和指导下,学院严格遵循“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原则,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创新发展,注重内涵建设,建设好绿色、安全、文明、和谐、智慧的现代化美丽校园,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2021-02-01
清华大学SMT实验室科技服务项目简介
一、实验室概况清华-伟创力SMT实验室建于2004年4月,是清华大学和伟创力公司(Flextronics)合作共建的先进制造技术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学科和伟创力公司专业技术优势,立足教育,面向SMT产业,是业内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与技术发展平台。 实验室位于清华大学校内,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国内先进的SMT教学实验设备,业内领先的DFM软件和一流的SMT工艺技术,以贯通上下游 结合产学研 服务全行业为宗旨,与业界广泛合作,几年来在我国SMT教育培训和技术创新中影响力与日俱增。 实验室以育人为本,每年为2500名以上学生提供SMT培训,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SMT选修课,为学校和北京高科技企业提供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与此同时,在SMT工艺、设计等方面举办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培训;并承担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正在为推动我国SMT产业和技术发展做出贡献。二、主要特色产学研合作高效平台,符合当代国际科技发展潮流;中国高校工程类实验教学运行与发展创新模式;学术上以SMT先进工艺为基础,贯通产业上下游(封装、DFM、印制电路、可靠性分析等),实现技术整合与交融。三、独特的优势优势1 ——人才济济、技术一流大学具有天然的流动人才优势,清华大学目前有在校就读的国内顶尖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3万多名,而毕业生更是遍布世界各地,人才流动频繁,知识更新快速。同时,作为综合性、研究型的清华大学更是汇集了众多的学科,易于学科交叉和知识创新。这一起都成为实验室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的基础。 清华-伟创力SMT实验室建立之初就确立了实验室设备要真正运行的目标,从企业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和SMT制造经历的人才,带动青年教师和实验教师人员在“实战”中成长;同时,通过与SMT企业和学术团体合作,以及与业界一流专家经常性的交流,保证实验室跟踪当前先进技术。在SMT领域,实验室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际、从硬件到软件、从设计分析到制造流程、从组装工艺到材料设备、从PCB技术到DFM实施、从元器件封装到新产品导入、从无铅焊接技术到可靠性分析、从电磁兼容到高密度组装等各个方面,一直保持着全面均衡发展和不断更新。优势2——清华大学综合学科优势与强大仪器设备资源SMT是先进的制造技术,又是一门综合型工程学科,涉及机械、电子、光学、材料、化工、计算机、网络通讯、自动控制、管理等多学科交叉,而以机、光、电为代表的综合性理工科正是清华大学传统强势学科。机械系的材料加工与自动化、精密仪器系的精密机械与光学、材料系的电子材料科学与应用、微电子所的半导体设计制造与电子封装、以及自动化系的过程控制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学科都是国内外驰名的领先学科,也是SMT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分布在校内不同院系以及分析中心、材料中心、力学中心、纳米中心等众多国家、部委、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教学科研机构的各种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资源,以及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队伍,更是SMT发展得天独厚的基础。 清华-伟创力SMT实验室已经得到众多校内学科组、实验室和有关老师支持,并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优势3——合作伙伴与国内外著名企业的合作:伟创力(Flextronics) 、环球仪器(UIC)、KIC 、OK国际、维多利绍德公司(Vitronics Soltec)、VALOR、Linde、AIR PRODUCTS等;日联科技、和西电子、振华兴等与高校和业界广泛联系与合作:院校:华南理工、华中科技、北工大、南京信息职业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行业学术组织团体:IPC、iNEMI、,以及北京、江苏、深圳、上海、广东四川等地SMT专委会;业界媒体:中国电子报,电子工艺技术,EM Asia,SMT China 、环球SMT与封装等;业界专家:与国内外业界二十多名著名专家、学者建立实质的技术和教育培训合作关系,例如John H.Lau 、 Ning Cheng Lee、 S.W.Ricky Lee 、David D. Lu 、Shangguan dongkai等。四、实验室三大功能 (一)育人为本,推进校园多层面SMT教学学生受益面广是清华-伟创力SMT实验室对培养人才的特点。 实践教学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环节。实验室成立以来,已经有超过5,000名本校学生和5,000名以上兄弟院校学生到实验室参加实践学习。经过实验室培训的学生,在贴近工程实践的现场,真切了解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操作现代化生产工艺和设备后,得到了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近年来,高校和职业院校纷纷建SMT实验室、开设课程或专业,推动了SMT校园教学发展,清华SMT实验室的努力和辐射发挥了作用。 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为学生提供多层面、全方位的实践选择,是实验室为培养人才贡献的另一方面。2004年以来,已经连续多年开设“表面贴装技术基础”选修课,在48学时的课程中,学生经历实践操作、专题学习、现场实习、电路设计、实习产品制作和论文答辩全过程。其中,到实验室的加工生产流水线现场,直接在工程一线实践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此外,实验室还为本校和兄弟院校研究生开设短期培训课程,为较高此次SMT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清华-伟创力SMT实验室还是今年开始的倍受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实验创新课程首选实验室之一,受到选课学生广泛好评。(二)着眼发展,蒸蒸日上的SMT科研科研是大学实验室教学提高的源泉,也是实验室发展水平的标志。清华-伟创力SMT实验室近年与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多项业界急需技术课题研究,例如:电子焊接材料特性 — 理化特性、工艺特性及综合评价等;元器件及其互连的可靠性测试 — 力学、热学试验,工艺结构测试等;产品失效分析 — 破坏性试验、非破坏性试验,失效机理分析与改进方案等;可制造性设计分析、无铅组装焊接工艺分析等。上述项目已经取得初步成果,而且这些成果都已经在企业生产和研究所研发工作中得到应用,解决了生产和研发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实验室教学培训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立足应用,前景宽广的SMT培训与技术服务1、面向科研与高端的SMT技术服务清华-伟创力SMT实验室成立几年来为校内多项科研项目提供了SMT技术服务,保证了学校科研和学生科技活动的顺利进行。 此外,实验室还对外承担了INTEL、AMD、Microsoft china、ADI等国际大企业中国研发机构/实验室的部分具有较高难度的小批量试验板的技术服务项目;不仅为企业解决了难题,也为学生在实验室参加SMT实践提供了实战环境。2、面向企业,不断深化的SMT培训与技术交流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是清华-伟创力SMT实验室与企业联系的重要环节。 在保证学校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清华-伟创力SMT实验室近年来已经举办40多次SMT培训。课程内容包括SMT先进工艺、可制造性设计、EMC、无铅技术等业界需要的培训项目,受到企业欢迎,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快捷、有效的人才培养平台,也为学校本身培养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 清华-伟创力SMT实验室推出了业内第一个系统专业技术培训课程,为两家外资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系统讲授了从元器件、材料、工艺设备、设计分析、质量检测、过程控制直到生产管理等20余门课程,受到企业的欢迎。 从2007年开始,实验室在杭州、青岛、大连等城市每年定期举办《可制造性设计与组装技术研讨会》,与业界交流实验室科研及行业最新技术成果,已经形成技术交流与推广的一个品牌,引起SMT业界关注与参与热情,希望扩大活动范围和地区。  
清华大学 2021-04-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
为了规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使用与管理,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使用效能,加强基础研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国务院 2024-11-15
食品冷链物流蓄冷剂研发
项目简介: 近年来随着电商发展,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和冷链物流 相配套的相关材料和装备发展严重滞后。本项目利用食品级原料研制 了一系列冷流物流配套的相变蓄冷剂及其产品蓄冷软包材、蓄冷包、 蓄冷板等,已经在天津天乐研究院(南开大学津南研究院)试生产, 产品得到了冷链物流行业内高度关注。 技术特点:冷链物流蓄冷剂及其蓄冷软包材等产品采用食品级原 料,一系列配方,无毒、无害、无污染、可循环多次使用。 进一步的研究集中在蓄冷剂的原材料研究,提高配方蓄冷剂的相 变潜热、降低成本,优化生产工艺等方面。 该项目于 2015 年 7 月在南开大学津南研究院注册成立天津冰利 蓄冷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通过了 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SGS 产品菌群和毒性检测、DGM 航空运输条件鉴定,从配方到生产工艺到生产设备均有专利保 护。 公司目前年产食品冷链蓄冷剂 1.5 万吨,拥有自动化制剂生产线 一条、自动化冰利膜灌装生产线四条以及自动化冰利包生产线两条。 已与阿里巴巴集团盒马鲜生、大润发集团、顺丰集团、复华集团签订 了长期供货协议。 所需条件支持:本项目拟在长三角地区建立分厂,需要厂房及资 金支持。 
南开大学 2021-04-11
韭菜籽功能性食品的加工
韭菜籽为我国常见食用蔬菜百合科植物韭菜的干燥成熟的种子,韭菜籽 (药典中常称为 “韭子”) 为我国传统中药品种,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据药典记载,韭菜籽具有 “温补肝肾,壮阳固精”之功效,韭子作为壮阳补肾用入药在我国民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产品1:韭菜籽提取物,该产品含皂苷、核苷等有效成分含量高,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 控,适合工业化生产,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韭菜籽资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产品2:含韭菜籽的抗疲劳保健口服液,该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由加水熬煮、过滤合并滤液 并减压浓缩、加入辅料、罐装、灭菌及冷却步骤组成。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抗疲劳保健效果,尤 其对肾阴虚所致的腰酸膝软的疲劳症状具有很好的预防和保健作用,而且制备工艺简单、生产 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 产品3:含韭菜籽能抗疲劳的功能性食品胶囊剂产品,该胶囊产品将韭菜籽、等混合用乙 醇提取,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再将其烘干研成细粉。将浸膏和细粉混合, 烘干,加入其他食品添加剂,混合均匀,粉碎,制粒,杀菌,制得胶囊。该产品制备工艺简 单、生产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低脂肪鱼骨休闲食品的制备方法
本项目获 2010 年中国粮油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 年中国轻工联合会科 技进步二等奖 1、项目简介 我国淡水鱼加工中,鱼骨是主要的废弃物之一。本技术利用高压蒸煮和微波 熟化技术加工淡水鱼排即食产品,充分降低了产品中的脂肪含量,并为淡水鱼综 合利用提供新途径。 2、创新要点 本技术避免了传统鱼排加工中产品高脂肪含量的弊端,利用新技术有效降低 了产品的脂肪含量,实质成为健康的绿色产品。 授权专利: 一种低脂肪鱼骨休闲食品的制备方法 200710191259.9 
江南大学 2021-04-11
降脂降压、增强免疫力食品开发
以功能性红曲霉固体发酵产降脂活性成分莫纳克林 K,产量 2%,颜色鲜红亮丽,为纯天然功能食品原料,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以灵芝菌固体培养高产灵芝酸80mg/g,产品气味醇香,为纯天然功能食品原料。以此两种功能成分添加到焙烤食品、面制品、酱制品等普通食品中,可生产降脂降压、增强免疫力的焙烤食品、面制品、酱制品,目前国内市场上尚属空白,该类产品的开发面市将是国内率先引领保健食品转变为普通食品化,代替保健食品胶囊、口服液的传统消费模式,具有更大更宽广的市场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5 96 97
  • ...
  • 996 99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