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李涛
中文名: 李涛 英文名: 学历: 职称: 副教授 联系电话: 13574883158 电子邮件: jt_litao@hnu.edu.cn 研究方向: 智能电网、电路设计、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等 联系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2号,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410082) 所属机构:  通信工程系  学院教师
李涛 2021-12-31
李亚东
李亚东,男,1964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科带头人,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理事长,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蓝莓产业分会会长,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选,长春市突出贡献专家。主要从事蓝莓等小浆果的栽培生理、遗传育种及产业化推广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重点项目等4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是农业部“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重大专项,“十一五”948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8年获得中国园艺学会华耐园艺科技奖、2014和2019年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2010年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得长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和2002年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10项科研奖励。先后在《BMC Genomics》、《Plos One》、《Gene》、《Acta Horticulturae》、《园艺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浆果栽培学》、《蓝莓栽培图解手册》、《越橘(蓝莓)栽培与加工利用》等著作10部。选育出蓝莓等小浆果优良品种17个。大部分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一些为国际领先,其研发的品种和技术推广到全国27个省份,蓝莓栽培面积由2006年的2000多亩发展到目前的50余万亩,产量近5万吨,为我国创建了一个全新的蓝莓产业,使蓝莓由10年前的“贵族水果”变成了“大众果品”。
李亚东 2021-06-23
李健
吉林农业大学 副院长 副教授 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农业信息化、生物信息学、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 中共党员,工学博士,现任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省级科技特派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会评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吉林省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吉林省藜麦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生物信息学创新团队、吉林省藜麦种植与信息化创新团队负责人,吉林省侨联青委会常委、副会长,吉林省科技咨询协会副理事长,吉林省运筹学会常务理事。先后荣获国家“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首届“教学新秀”奖、吉林省第十一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荣誉称号。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33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获得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1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三大检索学术期刊论文58篇。
李健 2021-06-23
李长田
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主要从事菌物资源研究、食药用菌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了灰树花、草菇、桦褐孔菌种质资源库,在菌物资源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合作完成发现布里醌抗老年痴呆活性并申请国际专利,洛伐他汀等菌物新资源的挖掘和工业化生产,脑心舒标准化生产技术在敖东药业成功转化,在元蘑、桦褐孔菌上开展基因组、代谢组和蛋白组的研究和报道。 从事菌物资源及工厂化生产的研究20余年,完成了较系统的菌物资源研究。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食用菌基质生产技术研究、食药用菌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青藏高原及新疆地区特色微生物资源与多样性调查等国家948、863在内的50余项课题。发表论文116篇(SCI收录49篇),报道了6个新种,2个新纪录,8个新化合物,申请专利144项。获国家金桥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科技兴农活动“优秀指导教师”,“长春市校地对接科技兴农工作优秀指导教师”。
李长田 2021-06-23
李黎
李黎 博士,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华为一等奖获得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杭电上虞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央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图像信息处理实验室”主任,国家质检总局注册防伪专家国家防伪协会专家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多媒体信息安全专家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专家委员、A 股京华激光 (SH603607) 独立董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新世纪人才、市级特聘专家等。 长期从事数字标识技术研究,在防硬拷贝隐形数字水印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原创性技术成果,其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 SCI/EI 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5项、软著 11 项:主持主研各类国家、省部级、地方企业合作等项目三十余项,项目总额超千万元:在相关研究领域打破纳斯达克上市美国DIGIMARC 公司国际技术垄断,填补多项国内产业技术空白,跟众多应用行业建立了长期互动合作,先后被浙江卫视、钱江晚报、浙江在线、今日印刷、中新网等省市媒体做过广泛报道。 李黎教授长期从事数字标识技术研究,尤其在强鲁棒性隐形数字水印技术应用于数字多媒体版权及印刷包装防伪领域的研究开发。2015 年在国内外率先推出了移动终端 APP 可识别数字防伪水印技术解决方案,2018 年推出国内外唯一的全息数字水印防伪技术移动终端 APP 可识别应用解决方案,填补国内外市场多项技术空白,彻底打破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DIGIMARC 公司在国际上的技术垄断地位实现弯道超车。产品成果正在广泛应用于多媒体内容版权保护、区块链数据保真、数字标识、信息安全、品牌保护、数字物联、防伪防窜、信息溯源、智能包装、媒体桥等领域。 近年在产业化过程中获得丰硕成果,2015 年入选南京市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项目,2016年腾讯互联网创业大赛南京赛区第六名、2017 年入选省科技型创业企业孵育计划、2018 年入选深圳高交会浙江代表团成果展示、2019 年入选绍兴海内外英才项目落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湾上虞经济开发区成为重点产业化项目、2020 年项目入选国内最大瓷砖工业企业广东新明珠集团重点推广项目、2021 年荣获市数字经济路演大赛优胜奖项目入选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荣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优秀奖等。李黎教授带领团队从无到有创建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虞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和杭电上虞创新园,在园区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发展成果。
李黎 2023-02-24
李林
李林,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主任中医师。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综合科主任,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急诊分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医药心血管病防治及研究、中医药危重症治疗与康复及研究、中医全科医学优势病种研究。在中医药防治心衰病的基础理论发掘、治则治法、药效实验、经方实证等研究中有一定成果。
李林 2023-03-06
李东升
李东升,博士(德国),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结构安全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结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荷载识别和结构动力学等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根据结构载荷实际情况布置传感器的基本理论,开发了可用于桥梁和结构工程的结构健康监测新方法和新技术;提出了风力发电机风轮叶片的模态局部化现象,在相关研究上获得了不少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AIAAJournal,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Mechanical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Wind Energy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被引用1000余次。研究成果收入国内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第一部行业标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标准》。
李东升 2023-03-10
李辉
李辉,男,1979年7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籍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现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员,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兼重大科技专项办公室主任。环境科学、环境毒理学和场地修复领域专家。 兼任国家生态环境基准委员会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科创启明星协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多介质环境协同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环境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土壤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环境健康损害评价与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学品公共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环境保护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技术中心委员等;兼任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副主编,Frontiers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编委,Applied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编委。 长期从事化工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健康风险和修复机理及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揭示磷系、溴系阻燃剂、环境激素、微塑料等新兴污染物暴露的生态毒理新机制及健康风险新规律,构建纳米零价铁与微生物耦合材料消减健康风险新技术,为环境新兴有机污染物的健康风险预警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至今,全力推动新兴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消减机制与实际场地修复的紧密结合,以及相对应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
李辉 2023-03-10
李海东
浙江省纺织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B 类)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纤维材料分会委员、《弹性体》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李海东 2023-03-03
西雅iteacher多功能智慧教室
产品详细介绍实现一室多用,具备了现代电子教室的几乎所有功能,包括具备传统语言实验室功能、传统多媒体教室功能、传统电脑教室功能;同时具备交互式网络互动教学、多媒体白板教学、远程教学等等,也是一室多用的智慧云教室:西雅iteacher多功能智慧教室既具有本地教师授课功能、考试功能、课堂互动功能、学生自主学习功能,又具备web远程备课、远程学习、远程管理等功能,教师可以网络备课,学生也可以网络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支持iPAD、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具有有线、无线接入方式等扩展,是多媒体及语言教学系统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核心产品及主要功能:包括教师控制端与学生学习端两大部分,“西雅iteacher多功能智慧教室”是以“iteacher教师一体化智能终端”和“istudent学生一体化智能终端”、服务器、网络交换机、无线网络等设备构成。系统采用TCP/IP标准协议网络,或无线网络连接。1. 设备高度集成,简单、易用,实现一键教学,一键控制!教师专用智能一体化网络教学终端:集电脑、语言教学终端及触控教学控制一体化,实现手触控一键教学,如:一键进入教学模式、主控模式,课堂抢答模式等,白板功能;该终端还能智能连接云资源库及校园相关平台,一键控制学生自学;实现集控功能:开启和关闭学生终端,一键触控关闭教学终端及所有学生终端等功能(提供教学终端现场演示)。2.具备传统数字语音室和电脑网络教室的所有功能。教师能调用本机、局域网资源及外部设备(包括卡座、功放等)的多媒体资料及实时连接云服务器资源进行教学,将视频、图片、声音、教师word文档或ppt,FLASH等实时高清广播或直播给全体学生进行授课;多媒体广播(视频、课件等);支持多媒体课件跟读、跟读对比、复读功能,支持声文同步,实现视频或语音的变速不变调播放;实现学生的vod视频点播,aod音频点播;3.具备了多媒体教学与集中控制、云平台的功能。除具有广播教学、语音教学、视频直播、分班教学、示范教学、分组讨论、电子抢答、电脑朗读、字谜竞猜、学生屏幕转播、监视监控、学生端控制、一键锁定或解锁全部学生终端等,还具有互动网络教学器功能、互动网络学习器功能、制定学习计划、统计学习记录;云平台支持,一键登录平台;4.全面实现网络化考试功能。包括文本考试,AB卷考试模式,口语考试、写作考试,实现实时评分与教师手动评分结合,成绩易于导出;具备网络化大规模考试平台扩展,实现院系几千人同时考试,有成功的应用案例。5.教师授课过程中实现互动教学。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互动抢答,教师与学生的多媒体网络互动; 实现教师、学生语音和媒体的同步交互。6.教室线下与网络线上同步教学,智能建立网络云教室。在Internet基础之上,为西雅iteacher多功能智慧教室提供全面支持服务平台。西雅公司建立的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云服务端平台,教师通过教师一体化终端、学生通过学生终端,老师就可随时随地备课、辅导学生,学生则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原来在教室才能进行的听课、答疑。基于网络平台学习交流教室,将传统的教室及教学搬到因特网,实现真正网络化。教师可以在家备课,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教室,宿舍、家里,就可以学习,作业,互动,交流。7.教师和学生智能终端具备自动恢复、一键还原、远程维护,使服务更简单。可实现教学环境的集中控制、管理、维护,如:学生端设备的统一开启、统一自检和应用程序的选配等;系统具备恢复机制,使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安全性;也可配合虚拟化系统,方便实现日常的系统升级、维护、切换和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硬件环境的利用效率。方案详情咨询:周经理   13661329538   84718624#qq.com
北京环球西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19 2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