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颗粒化微生物吸附剂用于废水染料回收(技术)
成果简介:含染料废水的脱色一直是印染行业和染料工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用于该类废水脱色处理的工艺和技术如活性炭吸附、化学絮凝、 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等,虽然具有较好的脱色性能,但处理成本高,难以广泛使用;并且它们只能用于废水脱色,不能完成染料回收。如果能对上述有色废水中的染料进行回收,尤其是对那些含高浓度染料且组分相对简单的 工序废水进行单独处理和染料回收,不但解决了其脱色问题,还具有较好的 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可观。利用颗粒化微生物吸附回收废水染料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而开发的染料废水处理新技术本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纳米改性超稳定泡沫及其在超轻密度水泥基多孔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改性超稳定泡沫及其在超轻密度水泥基多孔材料中的应用。通过将纳米颗粒稳定分散在发泡剂中,改性后的发泡剂在搅拌发泡后可实现纳米颗粒对气泡的包裹,使得泡沫由传统的气—液两相结构变为气—液—固三相结构,显著的提高了泡沫的稳定性。由改性后的发泡剂制备的泡沫稳定性好,尺寸细小均一,并且由此制备的超轻多孔水泥基材料强度高,不塌陷,解决了传统超轻水泥基材料性能差等问题,是一种提高超轻水泥基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
东南大学 2021-04-14
表达杂合抗菌肽的乳酸菌的研制及在饲料中的应用
成果描述:本课题采用理性设计的策略,通过基因重组的手段构建杂合抗菌肽LfcinB-P-CB,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强、无毒等优点。通过对抗菌肽工程菌发酵优化,及抗菌肽纯化、制剂工艺研究,建立中试规模的抗菌肽制剂的制备体系。抗菌效果达到杂合肽LPCB与Amp(50 μg/mL)抑菌直径之比大于1.0;耐热性强,在100 ℃条件下维持3 h活性无明显降低;有一定的耐酸碱性,在pH 2~10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安全性高,对真核细胞几乎无溶血性;实现杂合抗菌肽LfcinB-P-CB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解决抗生素等化学抗菌材料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降低某些物质会以原型或代谢物形式排泄造成环境污染使环境中出现耐菌株的可能性,从而给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危害。市场前景分析:据国外报道,欧洲各国的养牛业、养猪业及养禽场无一例外普遍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了上述兽用抗生素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泰洛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头号兽用抗菌剂,去年泰洛星的销售额高达2.75亿美元。我国当前的动物养殖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疫病困扰,因此抗菌肽产品在动物保健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在我国需求巨大。2010年全国动物用抗菌肽类产品年销售额接近一亿元,但抗菌肽的总市场容量至少超过100亿。因此本项目开发的抗菌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抗菌效果达到杂合肽LPCB与Amp(50 μg/mL)抑菌直径之比大于1.0;耐热性强,在100 ℃条件下维持3 h活性无明显降低;有一定的耐酸碱性,在pH 2~10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安全性高,对真核细胞几乎无溶血性;
四川大学 2021-04-11
牵伸分散纳米粒子技术及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本技术成果涉及纳米材料及其在聚合物中应用 的关键技术研究,属于新材料高新技术领域。针对 纳米粒子难以在聚合物中均匀分散的难题,将材料 结构设计和熔融共混工艺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运 用加工手段诱导纳米粒子在塑料成型加工时分散的 技术。采用纳米粒子接枝改性、双重界面调控、预 牵伸等,通过改变加工条件和加工手段达到强制分 隔纳米粒子团聚体、实现纳米分散结构的目的。制备具有显著增强增韧效果的纳米无机粒子填充聚合物复 合材料,实现通用塑料工程化。本成果的技术特点:1.技术创新程度高,本技术在保持传统的塑料加工方 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控制加工条件和加工手段,另辟蹊径解决纳米分散难题,其成果在纳米复合材料领 域属国际首创;2.科学思想新颖;3.材料性能优异;4.工艺简单、技术实用。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细菌来源的漆酶及其在降解聚氨酯塑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细菌来源的漆酶及其在降解聚氨酯塑料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68)细菌漆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通过水解PU中的酯键和氨基甲酸酯键,对两种聚酯型聚氨酯底物均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本发明为不仅丰富了PU塑料酶降解资源库,并为塑料酶法回收技术奠定了研究基础。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龟类可能是新冠肺炎潜在中间宿主的研究
2月26日,暨南大学吴建国课题组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的刘龙在期刊Medical Virology上发表论文称,龟类(西部锦龟、绿海龟、中华鳖)也是潜在的新冠病毒中间宿主。研究者对比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动物样本中发现的SARS样冠状病毒以及其他冠状病毒之间的刺突蛋白(S)指出,这一位于病毒外壳上的结构蛋白与新冠病毒侵入细胞所使用的ACE2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冠状病毒宿主范围的关键因素。论文称,通过低温电子显微镜分析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结晶体,有助于验证该蛋白与人类或其他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结合点。研究团队从多个数据库中下载了ACE2受体与上述病毒的刺突蛋白序列。结构模拟中,就刺突蛋白结合作用点中一个残基(Asn501)与ACE2受体上的两个位点(41与353)的相互作用来看,比起蝙蝠,龟类与穿山甲与人类的更为近似。论文指出,目前已知龟类作为寄主能携带包括虹蛙病毒(RV)、尼多病毒(NV)、乳头瘤病毒(PV)、甲鱼虹彩病毒(STIV)、甲鱼系统性败血症球状病毒(STSSSV)、龟细小核糖核酸病毒(ToPV)和中华鳖出血综合征病毒(TSHSV)等多种病毒。此外,与禁止交易的穿山甲相比,动物市场上龟类更为普遍。研究者认为,不能排除病毒感染龟类、演化后感染人类的可能。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4-10
语义协同中间件的关键技术及商业应用推广
该成果 2012 年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本项目软件中间件技术为突破口,重点解决分布式语义集成、领域知识形式化表示及智能推理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交互方式,并以引导方式使问题确定化,采用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库和问题解决方案库,通过推理技术进行问题的自动诊断与解决的基于语义的智能客服与交互系统(KMLC)。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中间层-电离层综合探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层-电离层综合探测系统,包括多通道雷达发射系统、多通道雷达接收系统和 平拉折合偶极子天线阵列,平拉折合偶极子天线阵列包括六副折合偶极子天线,每两幅折合偶极子天线 为一组且空间相互正交架设,三组天线分别位于一个正三角形的顶点之上;多通道雷达发射系统用于提 供三组发射通道,包括 FPGA 芯片、三个 DDS 芯片,及六路依次连接的滤波器、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和收发开关;所述多通道雷达接收系统用于提供三组接收通道,包括 FPGA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聚氨酯基黑色高分子染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基黑色高分子染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将聚合物多元醇升温至90~110°C,真空度≤0.1MPa条件下,脱水处理1~2h,通入氮气保护;降温至60~80°C,加入异氰酸酯和催化剂60~90°C下反应1~3小时;然后加入小分子黑色染料、溶剂和催化剂,60~90°C下反应3~8小时,制得带有黑色染料聚氨酯预聚体;再加入扩链剂,50~90°C下反应1~3小时;最后真空脱溶剂即可。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基黑色高分子染料,是将小分子黑色染料接入聚氨酯链中,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小分子黑色染料在聚氨酯链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活性染料废水的物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活性染料废水的处理工艺技术,特别是一种新型活性染料废水的物化处理方法。染料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其中活性染料因其具有色泽艳丽、染色牢固、应用简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活性染料会给水环境带来很严重的色度问题,其浓度在0.005mg/L便会使水体带有颜色,因此,无论是出于环保考虑还是视觉美观要求,都要将活性染料从废水中去除。但是由于活性染料对于光、热和某些氧化剂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传统废水处理技术难于将其有效去除。因此发展一套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活性染料废水处理技术非常必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提供一种新型工艺和原理的活性染料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以印染纺织行业排放的活性染料废水为对象,采用物化新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
青岛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