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PM2.5团聚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装备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必将长期存在,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雾霾是长期困扰我国的重大能源环境问题。煤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在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仍未能有效控制PM2.5、重金属等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而且产生的高盐高腐蚀性的脱硫废水缺乏高效的处理技术,逃逸细颗粒物和脱硫废水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世界难题。本技术首创了烟气细颗粒物“化学团聚”技术;独创了重金属“异相团聚”脱除技术;发明了耦合团聚的梯级蒸发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该成果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誉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者的典范。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可定性定量解析环境受体中大气污染来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实现精准治污及重污染实时成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是环保部重 点实验室,多年从事颗粒物防治领域相关工作,拥有国内首个大气颗粒物源和受体样品库,积累 40 余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源与受体成分谱,保存 5000 余个颗粒物源与受体的样品及成分数据。 实验室拥有完备的颗粒物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系统。目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已在全国 40 余个城市推广应用。其中,自主研发的二重源解析技术、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和 CMB-Iteration模型等新型源解析技术被《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列为推荐使用模型。同时,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被写入美国EPA 官方公布的《EPAPMF5.0 使用指南》,相关论文被列为“关键文献”。实验室建有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并研发了大气多组分在线源解析系统。应用范围:技术主要用于城市或区域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及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或改善规划,重污染成因分析及应急预案,大气污染防治决策管理支撑等。
南开大学 2021-04-11
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技术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可定性定量解析环境受体中大气污染来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实现精准治污及重污染实时成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是环保部重 点实验室,多年从事颗粒物防治领域相关工作,拥有国内首个大气颗粒物源和受体样品库,积累 40 余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源与受体成分谱,保存 5000 余个颗粒物源与受体的样品及成分数据。 实验室拥有完备的颗粒物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系统。目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已在全国 40 余个城市推广应用。其中,自主研发的二重源解析技术、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和 CMB-Iteration模型等新型源解析技术被《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列为推荐使用模型。同时,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被写入美国EPA 官方公布的《EPAPMF5.0 使用指南》,相关论文被列为“关键文献”。实验室建有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并研发了大气多组分在线源解析系统。
南开大学 2021-02-01
聚合物的无卤阻燃技术
高分子材料因其性能优异、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因其易燃性而导致的火灾时常发生,对人们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在火灾死亡的人当中,大部分是因为吸入有害物质窒息致死。因此,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化近年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关键技术则是阻燃剂。过去大多使用含有卤素的阻燃剂,随着许多国家禁止使用有毒有害阻燃剂,市场对于环境友好无卤阻燃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成果结合聚合物自身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无卤阻燃改性,尽量降低或消除材料在火灾中的安全隐患。本技术是
厦门大学 2021-01-12
数字化油田物联网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技术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技术,采用各种传感器设备,通过Zigbee或各种抗干扰能力强的无线通信协议组织成传感器网络,实时传输到后台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通过实时运算及时反映监测的各种环境和突发应急状况。目前正在执行两个项目: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区泥石流临灾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机会网络的风沙监测方法研究。 技术特点:1.易部署,易组网,低成本,高精度,高可靠2.具备海量存储、动态可扩展及多源灾情数据融合处理能力
兰州大学 2021-04-14
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技术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可定性定量解析环境受体中大气污染来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实现精准治污及重污染实时成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是环保部重点实验室,多年从事颗粒物防治领域相关工作,拥有国内首个大气颗粒物源和受体样品库,积累 40 余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源与受体成分谱,保存 5000 余个颗粒物源与受体的样品及成分数据。 实验室拥有完备的颗粒物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系统。目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已在全国 40 余个城市推广应用。其中,自主研发的二重源解析技术、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和 CMB-Iteration模型等新型源解析技术被《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列为推荐使用模型。同时,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被写入美国EPA 官方公布的《EPAPMF5.0 使用指南》,相关论文被列为“关键文献”。实验室建有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并研发了大气多组分在线源解析系统。 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主要用于城市或区域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及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或改善规划,重污染成因分析及应急预案,大气污染防治决策管理支撑等。 
南开大学 2021-04-13
腈基化合物生物催化技术
腈水解酶、腈水合酶在高值精细化工产品的绿色合成中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应用代谢工程育种和高通量筛选等技术选育高效生产菌种,提高酶的发酵产量及催化效率;解决腈水解酶的催化效率、稳定性与实用性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改造或构建高效的工程菌株;研究腈水解酶规模化生产的发酵与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腈水解酶的固定化等应用工程技术,实现该酶在化工、医药、饲料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江南大学 2021-04-13
性能可设计梯度铁基减摩材料开发
梯度铁基减摩材料主要用于汽车、工程机械、 航空等领域的液压系统关键摩擦副零件的制造,如用于滑动轴 承、齿轮泵侧板、柱塞泵配油盘等典型零件的制造。 本项目针对铁基减摩材料高强度与良好自润滑特性难以共存的矛盾,开发的梯度铁基减摩材料基于致密强化配方设计, 实现基体材料致密高强、高承载目标;基于表层材料固体润滑 技术与孔隙可控设计,利于液-固润滑介质供给摩擦表面,达到 液-固润滑协同作用,改善材料减摩、抗粘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套筒类零件内壁耐磨减摩涂层
以高性能合金材料为基本原料,利用热喷涂技术,获得良好的扁平化粒子,增强相均匀分布于基体相。该技术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套筒和缸套类零件的内壁强化处理。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771 7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