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柔性
集成智能微传感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柔性
神经电极及植入载具
1.痛点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脑科学研究,使用侵入式神经电极获取并传输脑部神经元信号是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目前脑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神经电极多为硬性电极,尺寸较大、柔性较低,容易在模式动物脑内引起排异反应和持续损伤,致使电极使用时间短、信号精度低,所获取数据难以达到持续连贯和精准高效,成为限制脑科学研究向更深、更细方向发展的一大瓶颈。本项成果涉及柔性神经电极技术,有望解决脑科学研究中神经电极性能不高导致的研究瓶颈。 2.解决方案 本项成果使用特有电极材料体系,结合特殊微纳加工技术,可以研制出尺寸与神经元细胞相当、柔软程度与细胞接近的柔性神经电极。该柔性神经电极将具备较高生物相容性、信号灵敏度和较长使用寿命,能够长时间持续准确获取神经元信号。同时,配合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植入载具,该电极能够简便地植入动物脑部,并集成到专用芯片、信号分析仪器等配套设备上,直接用于各类脑科学研究。
清华大学
2022-08-26
氧化铝
柔性
纤维及其制品
本项目是以铝溶胶为主要原料,通过溶胶凝胶制备技术,控制氧化铝陶瓷纤维的组成,制备高性能的氧化铝柔性纤维,并通过针刺、烧结等工艺制备成纤维毯、毡等制品。
山东大学
2021-04-14
3D
柔性
心电监测
基于常州大学药学院教授——招秀伯教授对于基于以姜黄素、单宁酸等化学物质为基底,通过化学原理,浸泡吸附等作用,完成对于金属镍、银等在织物表面附着的喷墨打印技术的产业化落地的再探索。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学号 付毅伟 机器人产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0.10/2024.8 20416114 张强 机器人产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2020.10/2024.8 20401131 赵灿恒 机器人产业学院/自动化 2020.10/2024.8 20406231 戴毅 机器人产业学院/智能制造 2020.10/2024.8 20409109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招秀伯 药学院/生物工程 博导/教授 生物胶体与生物界面,生物材料,纳米医学(抗菌、抗肿瘤短肽,基因、药物递送),微流控生产纳米颗粒, 2D/3D生物打印,柔性穿戴等。 四、项目简介 基于常州大学药学院教授——招秀伯教授对于基于以姜黄素、单宁酸等化学物质为基底,通过化学原理,浸泡吸附等作用,完成对于金属镍、银等在织物表面附着的喷墨打印技术的产业化落地的再探索。通过对此项技术的应用,在织物上进行电路打印、制作电极,通过对柔性电极的制作,完成对于心电监测的信号采集、实时收集、实时传输,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进行获取的心电监测数据读图算法的分析,给予使用者心脏监测数据的实时反馈,并且与医院相关数据库,医疗接诊平台建立联系,提供医疗专业支持,将心脏电路管道心率检测中所读取的心电信号进行医学的正常与非正常划分,将恶性心律突发在发病之初向使用者进行提示,将心脏病发作导致猝死扼杀在摇篮之中。
常州大学
2023-03-13
深圳铸铁
平台
东莞铸铁
平台
中山铸铁
平台
产品详细介绍 贝特公司面向全国零售批发龙门架架!欢迎来电咨询! 移动起吊小龙门架是我公司根据中、小工厂(公司)日常生产需要搬运设备、仓库进出货,起吊维修重型设 备及材料运输的需要,开发出来的新型小型起重龙门架。适用于制造模具、汽修工厂、矿山、工地及需要起重 场合。该移动龙门架最大的优点是可全方位移动性,可快速拆卸安装,占地面积小,用微型汽车就可转移到另 一个场地安装使用。宽度、高度可分级调节,钢架构设计合理,能承受从100~5000KG重量。尤其适用于车间 设备的安装、搬运、调试。 汽车上货物的装卸,汽修车间吊装发动机大件等。起重小龙门架主要有二种规格: 一是在地面上全方位移动的龙门架,带刹车承重轮可在地面上移动,适合在地面上起吊物品;二是用钢轨固定 安装在楼板面或梁上,通过电动或人力葫芦,实现起重机械化。可减少人力,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 率。我司可根据客户的现场情况定做不同的产品。移动小龙门架吊运葫芦可选用手拉葫芦或电动葫芦,产品实 用性强。畅销珠三角,深受厂家欢迎。 电话:0755-33925653 15019438479 QQ:1535796531 联系人:刘小姐
深圳市艾贝斯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
拉伸
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运方法及设备
一种高分子材料塑化加工新方法及设备,利用物料加工过程中体积周期性变化,实现基于拉伸流变的塑化输运机理,将剪切与拉伸形变作用的主次关系颠倒过来,其对应的加工原理、技术、装备及理论都完全不同,突破了传统螺杆加工设备剪切流变支配的技术原理,改变了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以螺杆为标志的发展模式,具有加工能耗低、物料适应性广、制品性能好等显著特点,解决了受传统螺杆加工方法和理论的框架限制而导致高分子材料行业技术升级艰难的问题,可有效缓解塑料加工产业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引领高分子材料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4
教育知识图谱构建与服务
平台
随着智慧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对知识体系进行数字化重构成为一项迫切的基础性工作。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新型的复杂知识表征方法,为实现结构化、模型化、可演化的数字化知识体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本项目自主开发了教育知识图谱构建与服务平台,支持知识图谱的“建设、服务、规划、开放”四个主要功能。在平台的支撑下,以专业建设视角打通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知识点、知识资源的链条,跨课程多维度关联形成了知识网络,实现教师、学生、知识、教材等的一体化集成,支撑专业培养方案定制、个性化学习、新形态教材建设。 技术上,平台具备灵活性、易用性和安全性。采用成熟的后端微服务框架极大地简化了开发流程,同时提供了灵活的数据库操作和高效的前后端集成,确保了系统的高性能和可靠性。前端设计上,平台利用高质量组件和响应式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可定制性,使用户界面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操作上更加友好。在数据存储方面,平台不仅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和易用性,强化了专业知识图谱等复杂图数据的高性能处理能力。 平台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数字化教材设计、培养方案定制等教育领域。该平台在智慧教育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成熟度高,适配性强,软件自主可控。 图1.专业知识图谱局部展示 图2.知识查查路径知识搜索展示 图3.培养方案系统化输入界面 图4.平台数据统计界面 图5.知识节点内部资料输入界面
北京理工大学
2024-02-27
超快高储能
柔性
器件
本项目以制备超快高储能柔性器件为导向,建立基于界面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技术。通过水热法和电化学方法在柔性导电基底上构建纳米阵列/金掺杂二氧化锰的三维纳米复合电极,作为正极;通过水热法和热处理法在柔性导电基底上生长多孔氧化铁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组装全固态薄膜器件。利用纳米复合材料的多方面优势加速电子/离子在活性材料中的传递,进而达到超快高储能的目的。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全固态薄膜器件可展现出超快充电能力(10 V/s),比常规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快10-100倍。这是国际上基于金属氧化物赝电容薄膜型超级电容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此外,本项目以开发超快超柔储能器件为导向,开发了一种热力学诱导自发组装和原位掺杂结合碳热还原的方法来实现石墨烯纳米筛粉体和薄膜的宏观可控制备,解决了传统石墨烯材料纵向物质传输差的局限。通过控制碳热温度,可以调节石墨烯纳米筛表面的孔密度,即孔径大小可控(10~100 nm)。与传统石墨烯薄膜电极相比,石墨烯纳米筛表面丰富的孔结构使得其作为电极材料时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而且电解质离子可以在垂直于平面的轴向上传递,缩短了离子传输路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柔性
储能器件及传感器件
利于层状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碳基柔性衬底上制备了高性能柔性 超级电容器,及葡萄糖传感器。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最大为50.2Whkg-1,功 率密度为8002 W kg-1 at 17.6 Wh kg-1,充电1分钟能点亮两只绿色LED灯3 到5分钟。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先后发表于JALC0M , 714(2017) 63-70; 763 (2018) 926-934 等。
重庆大学
2021-04-11
可量产的
柔性
透明导电膜技术
传统触控传感器使用IT0透明导电膜,IT0透明导电膜存在工艺复杂(中国 目前以从日本进口为主,国内尚不能高品质自主生产)、价格高昂(IT0核心材 料钢为稀有金属)、不能弯折等缺点,基于智能交互设备数量的急剧增加、交互 场景、方式需求增加等原因,触控行业一直在积极寻找替代IT0的新型材料。 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孙宽研究员团队,通过多年在导电材料领域的深入 研究,使用有机聚合物作为基础导电材料,在低温环境下涂布制作出了柔性透明 导电膜。这种新型柔性导电膜不仅拥有与IT0同等的光电表现,比IT0成本更低,而且具备强柔性的优势,可在触控产业链里对IT0进行有效替代,为未来智能设 备创造更多的触控形态和交互方式。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7
8
9
...
114
1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