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胶囊内窥镜
基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胶囊内窥镜,属于微机电系统所构成的器件,解决现有胶囊内窥镜单个功能部件占有体积过大或者需要定制专用芯片,导致成本高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胶囊、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裸芯片和无源器件,键合有裸芯片和无源器件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卷曲成圆柱体形状位于胶囊内,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胶囊内壁通过填胶固连;胶囊侧壁外表面上对应压力传感器位置开有单孔,对应其它传感器位置开有进孔和出孔。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胶囊的内部空间,实现微型化,使得多功能集成化得以实现,降低了成本;为实现释药与活体取样等功能提供足够的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柔性膜张力纠偏控制系统
本发明属于物料输送质量监控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柔性膜 张力纠偏控制系统,其包括张力测量辊、纠偏框架、传动机构、驱动 电机和纠偏控制器,其中张力测量辊由水平联接成一体的总张力检测 单元和张力分布检测单元共同组成,并同时测量获得柔性膜输送过程 中的总张力和张力分布信号;纠偏控制器基于张力分布信号来计算输 出相应的控制电压,并控制驱动电机转动相应的转角,由此带动传动 机构同步旋转;纠偏框架将传动机构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张力测量辊的 纠偏动作,由此完成整体的纠偏过程。通过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总 张力和张力分布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柔性关节的高频多维振动台项目
项目简介 此项目为已结题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基于全柔性关节的高频多维并联振动台,克服了传统振动台可动关节为多零件装备 后零件加工、安装、使用的间隙产生的高频振幅无法有效传递以及多层结构叠加来形成 多自由度振动产生的结构复杂、笨重的缺陷,所有可动关节(运动副)均为一全柔性零 件,靠自身弹性变形实现关节的相对运动,主体机构为空间三平移并联机构,可实现独 立三维平移的高频机械振动模拟(400Hz 左右)。激振平台能实现各维的不同波形、频率 可调、幅值可调且技术要求和成本低,维护方便、耐用。
江苏大学 2021-04-14
智能制造柔性化实训工作站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4
FABULUS 100英寸柔性菲涅尔波导屏
指导价格:5999元 柔性可卷,超广视角,6倍增益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20
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路径安全传输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路径安全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已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里,当源节点需要向目的节点传输数据时,发送路由请求消息;2中间节点在进行路由请求消息广播时,将自身的链路信息添加至路由请求消息中;3基站获得多条路由请求消息,从中得到网络拓扑参数,根据窃听能力计算传输数据被窃听的概率;4根据使用者对传输安全性的要求Sreq确定此次传输需要的子数据包秩K,建立路由拓扑,返回路由应答消息至源节点;5源节点接收到路由应答消息后,将原数据分为以K为秩的子数据包,通过K条独立路径进行传输。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被窃听的概率。
东南大学 2021-04-11
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成果介绍宽带化移动信息服务成为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在频率资源日趋匮乏的条件下,如何大幅度提升其使用效率,成为宽带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问题。 本技术发明揭示了多天线宽带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容量可达传输为特征模式传输,在攻克了广义多载波、普适多天线传输以及双涡轮迭代接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率先将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理论与技术推向工程实践和规模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指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相关提案被3GPP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并获通信国际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IEEE通信理论莱斯最佳论文奖。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广义多载波传输技术:为解决宽带化所引发的系统复杂性,发明了广义多载波传输技术,经典的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技术为其特例。具有快速实现、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能力强、峰均比低、对频偏不敏感、子载波可异步运用等一系列优点,适应大范围覆盖和无线资源的灵活调配。 2、普适多天线传输技术:采用多天线的MIMO 传输技术是大幅度提高频谱和功率效率的基本途径。针对普遍意义上的空时联合相关信道模型,发明了普适MIMO 传输技术,通过信道特征的实时感知及在线容量估算,自适应地优化发送机与接收机,在实时逼近信道容量限的同时,解决了一直困扰业界的MIMO 技术在各种复杂无线环境中的应用难题。 3、双涡轮迭代接收技术:逼近容量限的接收技术是业界长期追求的目标。发明了双涡轮迭代接收技术,通过双层并发迭代环路,对多载波、多天线接收机进行整体优化,在获得逼近容量限接收性能的同时,突破了计算复杂度及处理延时等方面的应用瓶颈。市场前景本发明被应用于华为公司的3G 增强及演进型宽带主力基站产品,已在世界五大洲20 余个国家投入商用;本发明还被应用于展讯公司终端芯片产品及瀚讯公司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系统等。本发明已累计产生了近10 亿元直接经济效益,并在世博安保及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发明所涉及的18 篇技术提案被3GPP 主流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相关成果在IEEE 核心刊物发表,并被欧洲标准化组织ETSI 丛书收入。 有关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研究成果“宽带多载波普适MIMO传输与迭代接收技术”获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并于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东南大学 2021-04-11
高效多自由度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装置
团队(重庆大学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发课题组)自2002年以来便开始对 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同时,着力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推广,先后与 中国海尔集团、中海油服集团、中船重工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合作,形成了一批可 实际应用的工程装置。作为理论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先后完成系统整体建 模及控制理论研究,高频电力电子变换及高效多自由度电磁转换机构研究,形 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推出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为我国无线电 能传输技术应用推广做出应有贡献。 制约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于传输效率相对较低,空间 尺度及灵活度较小。课题组重点围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高效、多自由度等关 键技术问题,开展了理论、技术到工程化应用一系列研究与开发工作,着力于高 频电力电子变换电路及相关控制策略、频率稳定控制技术与实现、电磁机构研究 与优化设计、多自由度拾取变换技术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创新性提出了均衡磁场 管状空间的功率电磁场聚集技术;多自由度高效拾取模式与转换技术;系统复杂 电磁综合特性的非线性建模及控制技术;基于能量注入包络控制的新型电能变换 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技术体系,并自主研制出从瓦级到几十 千瓦不同输出功率等级和几种典型应用领域的实验装置、工程装置和特种示范系 统。
重庆大学 2021-04-11
用于光纤激光、高功率激光传输的大模场光纤
项目简介 本成果提出大模场光纤的系列解决方案,基于新型环形纤芯、非对称型微结构包层、 以及模式正交耦合及分离技术获得新型大模场光纤,光纤同时具有大模场、低损耗、单 模传输特性,实现高质量光束输出。已申请发明专利 9 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 4 项 (ZL201010589053.3、ZL201010590795.8、ZL201110356877.0、ZL201210391185.4)。 性能指标 (1)模场面积可达 1500μm 2 以上。 (2)光纤可在弯曲半径为 20~30cm 的
江苏大学 2021-04-14
基于 FPGA 和多核 DSP 的图像传输及处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FPGA 和多核 DSP 的图像传输及处理系统,包括 PC、PCI 桥、双通道切换开关、FPGA、多核 DSP、晶振、电源以及两存储器;PC 通过 PCI 桥连接 FPGA,FPGA 连接双通道切换开关,双通道切换开关连接两存储器和 DSP,DSP 通过 HPI 接口连接 FPGA,电源分别连决 FPGA 和 DSP;PC 将图像数据通过 PCI 桥传送到 FPGA,FPGA 对图像数据进行 FIFO 缓存。本发明通过乒乓的方式将连续图像数据在两存储器之间轮番交替存储并交替送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38 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