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彩色立体打印设备 Zprinter 250
产品详细介绍彩色立体打印设备 ZprinterZprinter系列三维打印机采用的是彩色立体打印技术,与SLS粉末选择性烧结工艺类似,采用粉末材料成型,通过喷头用粘结剂将零件的截面“印刷”在材料粉末上面,层层叠加,从下到上,直到把一个零件的所有层打印完毕。Zprinter彩色立体打印设备特点 1、打印速度快2、材料成本低3、部分型号可打印色彩丰富的样件 应用领域 1、概念模型2、销售、营销展示模型3、教学模型技术参数产品型号   Zprinter 250 特性  物美价廉(彩色) 分辨率  300×450dpi 最小细节尺寸  0.4mm 色彩  64色  垂直成型速度  20毫米/小时  成型空间  236×185×127mm 层厚 0.1mm 打印头数量 2 设备尺寸 740×790×1400mm 重量 165kg 电源要求  90-100V,7.5A  110-120V,5.5A  208-240V,4.0A材料 高性能复合材料 文件格式 STL、VRML、PLY、SDS、ZPR PC       Windows 7,Windows XP Professional,Windows Vista  产品认证 CE,CSA 详细信息可见:http://www.shining3dscanner.cn/zh-cn/product_zprinter.html
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3D打印机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简介 3D打印机已涵盖汽车、航天航空、日常消费品、医疗、教育、建筑设计、玩具等领域,在传统的制造业流程中,设计师的图纸需要拆分成各元素后才能去开模,组装。而当设计师对模型做出调整后,相同的步骤又得重复一遍,循环往复,造成周期过长。有了3D打印后,设计师的图纸可以快速变成实物,在进行开模,进而规模化投入生产。3D打印技术的意义,更在于设计环节时间成本的节约。 优势和特点 1.产品的整体设计和专业级别可以满足多样化的打印需求。 2.以多种类型的3D打印机为媒介,组织各类创客竞赛和主题交流活动,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无限的发挥空间。 3.采用环保型的打印材料PLA材料,具有无毒、无味,耐菌等特点。
河北洛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超长金属工件的3D打印设备及打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长金属工件的3D打印设备及打印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超长金属工件的3D打印设备的保护系统、冷却系统分别与真空装置相连;真空装置内设置机器人系统;送丝系统将打印金属丝料送至真空装置内并供应至机器人系统处;机器人系统与热源系统配合将印金属丝料进行热熔成型;牵引系统将真空装置内打印完成的超长金属工件牵引至真空装置外侧。本发明提供的超长金属工件的3D打印设备及打印方实现倾斜角度的切片和3D打印,通过对已成形工件的水平步进牵引,进行连续3D打印;解决传统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方法无法打印超长工件的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加深X光影像背景的方法、X光影像打印系统与打印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深X光影像背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影像至一打印工作系统,所述影像包括载有特定影像信息的特定影像部分和不包括特定影像信息的背景部分;所述打印工作系统以第一色阶曲线生成定义所述X光影像的一第一指令数据;所述打印工作系统以第二色阶曲线生成定义所述X光影像的一第二指令数据,所述第二指令数据中过滤所述特定影像部分的信息;将所述第一指令数据和第二指令数据叠加后,驱动一打印机打印所述X光影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X光影像打印系统和X光影像打印方法,加深X光影像的背景,并降低打印成本。
青岛大学 2021-04-13
井下永磁涡流柔性调速传动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它采用轴向双铜盘和双永磁体盘结构以增加传动能力,双盘结构产生两个轴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轴向力为零,双盘式磁力耦合调速器通过铜导体和永磁体的相对磁场运动,实现由电动机到负载的转矩传输。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 项(一种可控磁力软启动装置 201210194508.0,一种新型煤矿井下绿色高效运输方法 201410479244.2),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 5 项。2014 年本团队国内首例将永磁涡流传动技术成功应用于井下带式输送机,并依此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都为本技术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井下永磁涡流柔性调速传动技术
它采用轴向双铜盘和双永磁体盘结构以增加传动能力,双盘结构 产生两个轴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轴向力为零,双盘 式磁力耦合调速器通过铜导体和永磁体的相对磁场运动,实现由电动 机到负载的转矩传输。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 项(一种可控 磁力软启动装置 201210194508.0,一种新型煤矿井下绿色高效运输方 法 201410479244.2),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 5 项。2014 年本团队国 内首例将永磁涡流传动技术成功应用于井下带式输送机,并依此获得 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都为本技术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 与实践基础。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30
七轴柔性焊锡机器人
本项目研究开发出国内首创七轴柔性焊锡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点焊、拖焊、抖焊等一系列焊接流程,并通过机器视觉采集坐标,对工件整体坐标位置自动校准、补偿。此外还可以编辑存储海量焊接加工文件,可以针对不同焊接产品的要求,快速切换焊接工艺,非常适合电子生产企业多品种产品生产工况的应用需求。 此外,该项目开发的机器人将先进制造技术、电子整机产品制造技术、电子表面组装技术、电子元器件和材料制造技术、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微组装技术进行了有机整合,还可用于教学演示,使高校以及职业技术学生了解、掌握现代电子制造企业在先进制造大环境下所涉及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及先进电子产品制造设备等相关知识、技术、技巧。 该产品为国内行业首创七轴柔性机器人,可以记忆烙铁姿态。具有烙铁磨损自动补偿功能,提高产品合格率。可以与外部信号或设备进行系统集成的多种逻辑指令,具有RS232\RS485\RS422等通讯接口,配备12寸工业级触摸屏,采用C#语言设计的示教人机界面,简单直观,便于操作。通过视觉识别系统,可以对焊接工件进行位置识别处理,通过三维运动平台进行精确定位,同时还可以对焊点进行图像数据处理。可以通过PCB图片进行焊点坐标采集并编辑焊接程序。质量可追溯,可接入MES系统。 研发团队已经开发出多款焊锡机器人,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匹配不同功能模块,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技术需求。此外,通过更换焊接作业模块,在该系统平台上,还开发出了自动锁螺丝机器人、自动点胶机器人等系列产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柔性聚合物压电驻极体膜
项目成果/简介:压电驻极体是具有强压电效应的柔性驻极体材料,因其表现出“类铁电性”和,也称为铁电驻极体,是一类新型的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材料。它的压电性源于双极性空间电荷在聚合物基体上的取向排列,以及材料特殊的微孔结构。压电驻极体膜是具有强压电效应的新型柔性压电功能膜,与传统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起源有本质区别。 与压电陶瓷和传统的铁电聚合物(例如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相比较,压电驻极体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压电驻极体在提高压电活性的同时还拥有聚合物的高柔韧性、薄膜型(厚度可低至40µm)、超轻(体密度可低至330kg/m3)、低成本、低电容率、可大面积成形,以及低声阻抗(0.03MRayl)等特点。经过特殊工艺制备的压电驻极体薄膜的准静态压电系数d33高达1000pC/N,这一数值远远高于PVDF(约25 pC/N)及其共聚物P(VDF/TrFE)。因此,压电驻极体组合了压电陶瓷和铁电聚合物薄膜各自的优点,在国防、医疗、航空航天、绿色能源(例如宽频带振动能量采集器、生物运动能量采集、海浪发电等)、控制、通讯(例如自供能微型无线传感网络)、智能结构、电声换能器、空气耦合超声换能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用范围:柔性薄膜传感器、结构健康监测、人体健康监测、无损检测、触觉传感器、电子肌肤、声呐、空气耦合超声波换能器、微能量采集器等多个领域。项目阶段:小规模生产效益分析:目前芬兰的Emfit公司是唯一能够大批量生产聚丙烯(PP)压电驻极体功能膜的生产商,采用的技术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微孔结构薄膜制备和电极化处理。在微孔 薄膜制备阶段,首先将聚丙烯树脂与无机矿物颗粒(例如CaCO3和TiO2)熔融共混,然后挤出成聚丙烯-矿物颗粒复合薄板,最后双向拉伸形成微孔结构的薄膜。在电极化处理阶段采用电晕极化方式。而我们拟采用的技术是:以低廉价格的商品聚丙烯包装材料为原材料,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次压缩气体膨化工艺调控薄膜微结构和机电性能,获得高活性聚丙烯压电驻极体膜。利用该技术生产出功能薄膜的活性远高于芬兰商品膜,最高可达50倍。
同济大学 2021-04-10
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柔性聚合物压电驻极体膜
压电驻极体是具有强压电效应的柔性驻极体材料,因其表现出“类铁电性”和,也称为铁电驻极体,是一类新型的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材料。它的压电性源于双极性空间电荷在聚合物基体上的取向排列,以及材料特殊的微孔结构。压电驻极体膜是具有强压电效应的新型柔性压电功能膜,与传统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起源有本质区别。 与压电陶瓷和传统的铁电聚合物(例如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相比较,压电驻极体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压电驻极体在提高压电活性的同时还拥有聚合物的高柔韧性、薄膜型(厚度可低至40µm)、超轻(体密度可低至330kg/m3)、低成本、低电容率、可大面积成形,以及低声阻抗(0.03MRayl)等特点。经过特殊工艺制备的压电驻极体薄膜的准静态压电系数d33高达1000pC/N,这一数值远远高于PVDF(约25 pC/N)及其共聚物P(VDF/TrFE)。因此,压电驻极体组合了压电陶瓷和铁电聚合物薄膜各自的优点,在国防、医疗、航空航天、绿色能源(例如宽频带振动能量采集器、生物运动能量采集、海浪发电等)、控制、通讯(例如自供能微型无线传感网络)、智能结构、电声换能器、空气耦合超声换能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济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0 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