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人肝小叶模型
XM-505肝小叶模型   XM-505人肝小叶模型是将人肝的一个肝小叶放大,属五角棱柱形,在肝小叶周边可见到小叶间结蒂组织,内有小叶间动静脉、胆管及淋巴管,并可看到小叶表面的肝板及血窦。并可将模型解剖开,显示其内部的中心静脉、肝血窦、肝板、每个肝细胞的立体外形、肝细胞表面的毛细胆管及肝血窦中枯否化细胞。模型上附有二块特殊部分,一个是透明部分,可透视出肝血窦,以及环绕每个肝细胞的六角形毛细胆管立体网,用于显示肝细胞,肝血窦及毛细胆管三者间的复杂关系。另一个是显示肝小叶外面到中间部的肝小叶部分结构,其中肝血窦大部为横断,其间的肝细胞基本上为一层,在本肝小叶模型下面附有小叶下静脉。 尺寸:放大,25×23×40cm 材质:玻璃钢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智能仿生机器鼠
模仿动物的仿生机器人为人类探索生命规律、解决相关科学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和途径,在管道检测、地形侦察、家庭服务及教育等方面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已被列为各经济大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现有仿生机器人研究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在微小尺度内实现多模态运动、多传感器集成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鼠类兼具体型小巧、姿态多样、适应性强、社交复杂,为仿生机器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创新思路。本课题组以鼠类作为仿生对象,突破了微小型仿生机器人多关节灵巧设计与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集成度高、运动协调能力强的仿生机器鼠,机器鼠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在形态及尺寸(188×55×75 mm3)上十分接近真实鼠,拥有类似真实鼠的运动特征,具备12个主动自由度,采用腿足结构,基于行走、小跑、双足跳跃等步态控制,可以适应多种复杂地形,实现从屈膝到站立、直行、扭转、匍匐前进等多种仿生运动模拟; 2)通过融合多种材料(硅胶、ABS树脂)及现代加工方法(线切割、激光加工、MEMS)优化机构设计,高度集成了控制、驱动、无线通讯、感知等模块,实现了系统设计的高度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所有模块加在一块总重量不超过250克; 4)结合视触觉传感系统,研制出了rat-brain控制系统,利用AI技术可识别当下环境中的物体,感知触碰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及纹理特征,以及即时定位与地图重建。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保证控制实时性的同时,可通过多机器鼠集群控制实现大规模在线任务规划。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研发仿生机器鱼
仿生机器人技术是近年来机器人方面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通过借鉴自然生物的构造、机理与表征特性,探索机器人设计和控制的未知,不断创新探索机器人研究的全新可能性。 仿生机器人技术研究涉及软材料、机构设计、仿生学、微电子、控制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相关学科。在水下研究领域,仿生机器鱼不使用传统的螺旋桨推进,而是采用仿生的摆尾推进方式,噪音低、能耗低,不污染环境,在水下监测、水下安全和生物科学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机器视觉教学实验平台
实验平台由2D和3D视觉单元、SCARA机器人、输送线和计算机组成, 针对图像处理、机器视觉和机器人等课程的教学需要, 配置多个基础类、提高类和应用类实验,帮助学生由浅入深 ,逐步掌握机器视觉和机器人的相关知识。
湖南睿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人才需求:机械行业管理;精通视觉算法、程序编写和视觉应用;机器人和AGV整体结构设计
1.管理类人才,有丰富的机械行业管理经验;2.技术人才,精通视觉算法、程序编写和视觉应用的高级人才1-3人。3.精通机器人和AGV整体结构设计的高级人才1-3人 
安丘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1-06-22
石墨烯和金属网孔复合膜柔性透明电极
1、主要功能及应用领域 透明电极在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屏等光电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应用最多的用氧化铟锡(ITO)为制造的透明电极,但ITO存在脆性大,无法弯曲,近年来随着光电器件对透明电极需求的增加,铟的价格也大幅提高。由于石墨烯产业化后的预期成本低,成为柔性透明电极的主要材料之一,但在实际中由于大面积石墨烯总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了其导电率,本项目结合石墨烯和纳米金属网孔的优势制备出石墨烯和金属网孔复合膜柔性透明电极。 2、特色与先进性技术指标 特色:利用低成本、无污染的溶胶在透明基底形成网状模板,利用模板制作金属网格;通过转移石墨烯在金属网格上制作一种石墨烯/金属网格复合电极。其复合电极表现出优异的光电特性。通过结合单层石墨烯的高透光性和金属网格的导电性,有效地弥补了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石墨烯多晶结构的缺陷和金属网格不利于制作依赖垂直电流传输器件的的缺点,从而提高透明复合电极的光电特性。 图1 制备的石墨烯及拉曼图,可以看到非常清楚的2D峰,右图为金属网孔的显微图。 3.技术指标 复合电极:面电阻为 21.2 、透光率为92%(在550nm波长测得),下图表明其宽带的透射光谱特性。 图2 复合电极的透过率 将复合电极制作在PET基底上,使其可以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柔软性。在将透明电极从正向到反向弯曲,其弯曲角度从-150o达到150o时,其电导率也只下降3.4%,反复弯折100次,电导率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4、产业化的关键性问题 高性能的透明电极在许多光电器件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触摸屏、光伏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目前商业上,由于氧化铟锡(ITO)薄膜的高光学透过率、低面电阻和成熟的制造工艺,在作为透明电极方面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光电器件中。但铟是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分布量比较小且分散,主要以微量存在于锡石和闪锌矿中,且随着液晶显示器和触摸屏等产品的普及,因此铟的价格在急剧上涨。此外,氧化铟锡透明电极缺乏柔韧性,不易弯曲,化学稳定性差,不适合应用于柔性透明电极。 传统上制备金属网采用光刻法及蚀刻工艺。但是,通过采用光刻法制备的金属网格不仅成本较大、工艺复杂、效率低,而且在制备的工艺条件、设备要求也较高。 本实验采用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制备金属网格,再通过CVD法生长大面积石墨烯并转移在金属网格上。实验过程中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并可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的透明电极。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石墨烯和金属网孔复合膜柔性透明电极
透明电极在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屏等光电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应用最多的用氧化铟锡(ITO)为制造的透明电极,但ITO存在脆性大,无法弯曲,近年来随着光电器件对透明电极需求的增加,铟的价格也大幅提高。由于石墨烯产业化后的预期成本低,成为柔性透明电极的主要材料之一,但在实际中由于大面积石墨烯总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了其导电率,本项目结合石墨烯和纳米金属网孔的优势制备出石墨烯和金属网孔复合膜柔性透明电极。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智能柔性传感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
大健康是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在未来10年内将产生10万亿美元的产业。我国在近期提出的健康中国,着眼于扩大在线健康服务,依托大数据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实现大社区健康管理与大健康服务。实现这一体系的关键,在于各种柔性电子、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云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皮肤表面进行检测人们身体健康状况的柔性传感器,是未来电子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将会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在以智能手机为主体的电子元器件的开发日益盛行,开发一种柔性智能传感器,舒服的贴在皮肤表面,这种传感器既能够检测人们生命体征(如血压、心跳、体温、血糖等)的变化,又能够无线连接手机。医院的医生能够通过互联网、云通讯、分布式的监测和管理每个病房的病人的身体状况,既节省大量人力时间成本,又能够及时的检测到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结合无线互联网、云通讯,能实现分布式医护,虚拟空间管理;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进行智能健康管理,实现智慧医疗(图1)。 图1 基于柔性传感器的智慧医疗系统 本项目主要应用生物相容的蚕丝材料作为传感单元主要组成部分,以无线蓝牙模块与无源RFID标签作为人机数据交互单元,以大数据为手段对平台进行管理,瞄准柔性电子与智能大数据前沿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具体如下: (1)柔性电子皮肤等智能传感新技术与器件开发 近年来,蚕丝等柔性材料作为医用生物材料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极佳的力学性能。以此为基础开发柔性电子制造技术,通过柔性材料的光刻、打印等加工技术,制备传感单元。 (2)人体传感信号实时监测的云系统的开发 通过建立皮肤表面传感器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实现体温、心跳等信号的远程监测,符合国家精准医疗精神。通过云系统可对老年社区、医院等场所进行智能化、集成化的监控,实现健康的大数据管理。除此以外,也可实现个体的远程诊疗体系。向“健康中国2030”靠拢,依托大数据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3)将系列传感器材料制备技术与无线信号传输云平台结合,实现个人和医院的对自身和病人的健康指标数据进行检测和管理。以此无线体征检测的平台框架为基础,后续又可以引入更多传感与控制体系,适应场景的多样化。 二、前期研究基础 (1)模仿神经元突触的蚕丝忆阻器 在神经系统中,当神经冲动从轴突传导到末端时,Ca2+离子大量涌入突触前膜引起递质的分泌,从而改变突触后膜的导电性。我们通过仿生该过程,利用Ag+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WK@AuNCs蚕丝蛋白薄膜的迁移行为来模拟阻值渐变和阻值记忆的过程。其电学特性表明其具有独特的突触特性,并具有突触学习能力。 (2)蚕丝基应力传感器—柔性电子皮肤 人体电子皮肤传感器是未来传感器发展的新方向之一,超薄超柔的特性使其可以在人体几乎难以察觉异状的情况下,完成多种生理指标的采集。我们通过研制柔性压力传感器,已在运动检测、发声检测、脉搏检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3)纤维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在未来智能装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我们平时穿戴的衣物均是由纤维编织而成,智能穿戴设备设计的最高境界为对其本身必须的纤维材料的功能化。我们通过对纤维材料进行改造和设计,制备除了纤维状温度、压力传感器。对纤维传感器进行编织可实现多维度传感,并可适应多种场景,这项工作与传统纺织行业结合开创了尖端智能科技研究新领域。
厦门大学 2021-04-11
一种多层柔性薄膜的剥离装置及剥离方法
一种多层柔性薄膜的剥离装置,剥离装置的剥离刀为横截面为 圆角多边形的柱状结构,具有多个不同弯曲半径和弯曲角度的圆弧剥 离面,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薄膜选择不同剥离面进行剥离加工,无须更换剥离刀,大大提高了剥离刀的适用范围,并进一步运用剥离刀的 几何参数与剥离效果的关系理论,设计优化得到最优的剥离刀结构, 得到最佳的剥离质量和剥离效率,剥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 大面积柔性器件的封装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柔性超疏水超疏油结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超疏水超疏油结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柔性超疏水超疏油结构底层:在基底上旋涂 一层负性光刻胶,不用掩膜进行曝光;(2)在步骤(1)曝光后的负性光刻 胶上旋涂一层负性光刻胶,利用阵列图形掩膜进行曝光;(3)结构层光 刻胶第二次曝光:采用跟步骤(2)对应的掩模进行套刻曝光;(4)显影: 将上述步骤中曝光后的结构进行显影;(5)镀保护层膜:在步骤(4)中得 到的结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6)剥离:将经过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 结构从基底上剥离,得到所述柔性超疏水超疏油结构。按照本发明的 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对该柔性超疏水超疏油结构的普及 应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2 83 84
  • ...
  •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