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DNA存储还原数据信息的方法
1. 痛点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数字化,对信息存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IBM统计,人类每天创造的数据已达到2.5百亿亿byte,大约相当于5亿部高清电影的下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研究显示,到2020年数据总量(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将达到42%,2010~2020十年间,世界上数据总量从1 ZB增长到50 ZB,共增长50倍。
面对巨大的数据量,传统存储介质的存储能力以及材料的消耗与信息存储需求间将会面临严重不平衡状态。人类工厂生产的可存储设备总存储容量与数据产生总量间差距越来越大,到2020年几乎达到两倍的差距。根据目前硅基存储的发展趋势推测,可用于信息存储的硅储量将在2040年被完全耗尽。因此,寻找硅基存储的替代物,开发高效稳定低成本的新型存储介质,实现低成本,高效稳定且长期的数据存储是目前信息时代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2. 解决方案
DNA在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未来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数字存储介质。首先,相比较于传统存储介质,在数据保存寿命和存储密度上都有着极大的优势。在自然界中,DNA长久以来作为是承载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地球发现的最早古生物蓝细菌,DNA作为其遗传物质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且在极端条件下仍然可以保存。在存储密度方面,DNA数字存储理论上可以达到455 EB/克 (4.55 × 1011GB/克),大约 1018 bytes 或107 GB每mm3, 比传统存储介质提高了5-6个数量级。其次,在数据维护与备份成本方面,DNA数字存储所需要的占地,资源,能源均远远小于传统存储介质。
清华大学
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