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微波旋磁-介电复合陶瓷材料
针对当前各类电子信息元器件多功能化、高频化的趋势,特别是微波、毫米波60GHz载波通信的出现,所研发的新型微波旋磁-介电复合陶瓷材料能够在宽频段范围特别是微波频段内同时具有优良电磁性能与介电性能,并满足LTCC技术要求,是一种多功能电路板材料。研发的新型微波旋磁-介电复合陶瓷材料性能将达到先进水平,可以满足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的需求,实现基于自主研发的微波磁介复合陶瓷材料及其相关器件的批量生产。项目的实施可以满足我国在运载火箭系统、卫星系统、导弹、神舟飞船、区域电子对抗系统中的微波通讯、功率放大器、发射机等微波集成电路中(MIC)等军事方面对无线通信天线的应用需求,从而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替代国外同类产品,改变我国目前面临的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和社会经济效应。本项目完成后,在微波磁介复合陶瓷材料技术方面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降低我国在这一关键领域的对外依赖程度,同时将显著改善相关领域缺乏自主创新、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产品的现状,形成示范性整体性产业化链条,提升产业地位。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硅基新一代锂电负极材料制备
项目成果/简介: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其在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和大规模储能方面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主要是因为所采用的正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较低,尤其是负极材料石墨,其理论比容量为 372 mAh/g。目前研究最多的、最具有商业化前景的负极材料为硅基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为 4200 mAh/g,是石墨的十倍以上。据招商证券预计,硅基负极材料在 2020 年的市场使用量接近于 5 万吨,销售额接近于 50 亿。 然而硅基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率(>300%)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较大的体积变化导致极片碎裂以及电解液在材料表面持续分解,从而造成其循环性能剧烈下降。另外,硅基材料为半导体,其导电性较差,从而导致硅基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差。如何解决硅基负极材料这两大缺点是普及硅基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关键。 陈永胜教授课题组结合在纳米技术和石墨烯材料领域的专长,经过近 10 几年的研究,采用低成本的原材料、易工业化的工艺技术制备了石墨烯包覆的硅基负极材料,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1)采用独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技术将大粒径的硅粉进行纳米化处理,纳米化大大缓解了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硅基负极材料循环性能差的问题;2)石墨烯包覆则充分发挥了石墨烯导电导热性能好、机械性能优异、电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改善了材料的锂离子扩散性能和电子导电性,大大提高了功率特性; 14隔绝了硅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抑制副反应造成的电解液分解和材料侵蚀,提高了首次效率,延缓了使用过程中的寿命衰减;进一步减缓了充放电过程中硅的体积变化,维持材料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极大地提升了循环特性。效益分析:陈永胜教授课题组发明的石墨烯包覆硅基负极材料,从制备过程上讲,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工业化的特点;从性能上讲,具有比容量高、稳定性好、压实密度大等优点,与高比容量正极组成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当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数倍以上。
南开大学 2021-04-11
新型功能材料泡沫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泡沫铝材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一般孔隙率在 45%~98%之间,根据孔 隙特点分为开孔与闭孔两种,各国学者早在 40 年代后期就对泡沫金属材料有所 研究,但由于发泡工艺与孔的尺寸很难控制,一直未得到发展,直到 80 年代中 期以后才取得长足进展,开发出了一些有工业价值的生产工艺。目前,日本与德 国在研究、生产与应用泡沫铝材与其他金属泡沫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对泡 沫铝材的研究始于 80 年代后期,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尚未取得突破 性的成就,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泡沫铝的应用主要有:防火和吸音板、冲击能量吸收材料、建筑板、 半导体气体扩散盘、热交换器、电磁屏蔽物等方面。还应用于冶金、化工、航空 航天、船舶、电子、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等领域,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本课题采取的是传统的粉末冶金工艺,把铝粉和造孔剂混合后,压制成预制 件,在热水中将造孔剂溶解掉,然后在真空炉中对预制件进行真空烧结,就得到 了开孔泡沫铝。本试验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的粉末冶金法可以制备复杂形状的试样,工艺简单容易实现。 2.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可以十分容易地控制孔隙率、孔形状及孔的大小。这一 点是其它方法难以做到的。 3.采用的造孔剂为尿素、碳酸氢铵,成本低、形状可控且容易去除。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1. B. Jiang, N.Q. Zhao, C.S. Shi, J.J. Li. Processing of open cell aluminum foams with tailored porous morphology. Scripta Mater 53(2005)781-785.(JCR 工程技术 二 区,2004 年影响因子 2.112,检索号:952BD.同时被 Ei 检索,检索号:05289206237) 2. B. Jiang, N.Q. Zhao, C.S. Shi, X.W. Du, J.J Li, H.C.Man. A novel method for making open cell aluminum foams by powder sintering process. Mater lett 59(2005)3333-3336. (JCR 工程技术 三区,2004 年影响因子 1.186) 113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3. 姜斌,赵乃勤. 泡沫铝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金属热处理. 30(2005)36-40. (Ei 检索,检索号:05279197817)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泡沫铝以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它不仅具有多孔材料所具有 的轻质特性,还具有金属所具有的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热、电等物理性能,如渗透、 阻尼、能量吸收、高比表面积、电磁屏蔽等性能。目前,泡沫铝材已经广泛应用 于防火装饰材料、冲击能量吸收材料、热交换器等。由粉末冶金法制备的泡沫铝 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制备复杂形状的试样。并且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可以容 易地控制孔隙率、孔形状及孔的大小,这一点是其它方法难以做到的。所以本方 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应用领域: 泡沫铝的应用主要有:防火和吸音板、冲击能量吸收材料、建筑板、半导体 扩散器盘、热交换器、电磁屏蔽物等方面。还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空航 天、船舶、电子、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等领域。 合作方式及条件:合作开发 7、高附加值尖晶石结构铁酸镍/铁酸镁/铁酸锌纳米粉的制备方法 成果(项目)背景、简介及应用领域: 据市场调查公司(富士经济)的调查,纳米技术最先实现商业化的就是材料领 域。纳米材料的世界市场规模到 2015 年预计可达 15000 亿美元,其中电子学领 域最高可达 8000 亿美元;生物技术领域最高可达 3000 亿美元。 纳米材料(又称超细微粒、超细粉末)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过渡区域 的一种典型系统,其结构既不同于体块材料,也不同于单个的原子。其特殊的结 构层次使它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拥有一系列新颖的物理 和化学特性,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应用 价值。 尖晶石结构的纳米NiFe2O4作为一种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高硬度,高强度, 114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热稳定性好等优点。NiFe2O4 是一种常用的软磁材料,可用作磁头材料、矩磁材 料和微波吸收材料,同时也是制备性能优良的磁电转换复合材料所选用的磁致伸 缩材料,在电子工业上具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NiFe2O4 还是好的气敏传感材料, 还可以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 本技术是一种新颖的纳米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法用水和热能替代传统的草 酸盐、碳酸盐等,与传统共沉淀法制备超微粉相比,由于直接利用了萃取过程中 的物料,降低了粉末的生产成本,并得到了更高纯度的产品,减少了化工原料的 消耗和废水的排放,是制备高品质超细金属氧化物材料经济便捷的绿色化学工艺。 因此,这种结合溶剂萃取制备高级无机材料的新过程是极有发展前途的新方法。 这个过程容易将沉淀粒子的大小控制在纳米范围内,从而克服了直接水解法难以 控制氧化物粒度的弊端。 成果(项目)技术特点(技术优势及主要指标):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新方法,合成一些售价在 500~2000 元/公斤的高附加值的 纳米材料,该新技术吸收和继承了液相法的优点并解决了现有合成方法中存在的 一些不足。本技术采用低成本的原料,降低了能耗,且容易产业化。 该新技术为一步合成方法,吸收和继承了液相法的优点并解决了现有合成方 法中存在的如下问题: 1)解决了固相法中产物粒度不易控制、批次间分布不均匀,产品粒径大、 形貌不规则的问题,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可以调节产品的形貌、粒度大小和性能。 2)本技术为一步合成法,反应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且省去了湿化学法后 续工艺的高温煅烧和球磨过程,能直接合成纳米级或微米级的粉体。 3)通过使用有机萃取剂对亚铁离子的萃取提高了产品的纯度,通过萃取剂 的循环,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工产品的消耗和排放,属洁净工艺。 4)容易实施对产品的改性。 5)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流程短、耗能低、工艺条件容易掌握、 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1) 申请了国家专利,并获授权:尖晶石结构铁酸镍纳米粉的制备方法, 115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申请号: CN200710057617.7,授权号: CN100506749,授权日: 2009.07.01 尖晶石结构铁酸镁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申请号: CN200710057615.8,授权号: CN101070192B,授权日: 2010.10.13 2) 该技术在实验室已取得决定性突破。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研究开 发,可望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3) 该产品已完成放大实验,经中试后,便可进行试生产和生产。 应用前景分析及经济效益预测: 本技术采用的液相合成新方法优势明显,如反应时间短,后处理简单等。而 且样品为纳米级,粒径也较均匀,这对产品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此外,有机体系 中还可以直接用纯水做反应物,无废碱排放,有机萃取剂也可以循环使用,属于 绿色工艺,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技术的原料成本低于其它方法,设备投资小:主要设备是低压反应釜,反 应在中性的介质中和低于 150OC 的温度下进行,因而对设备的耐腐蚀性要求不 高,与目前的固相法相比设备的投资小。 本项目按照年生产能力 100 吨、原料成本 5 万元/吨、产品销售价 20 万元/ 吨计算,毛利收入 1500 万元。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1.原料,具体如下: ①镍盐:可以选用工业级的硫酸镍、氯化镍等,通过溶剂萃取提纯 Ni2+。 ②少量氨水和萃取剂(循环使用)。 2.主要设备:低压反应釜、过滤机、干燥箱、粉碎机。 3.生产用房高 4 米,其它为普通房。 4.投资规模:根据投资确定,如本年产总量 500 吨,项目开发总投资约为 2000 万元,利税可达到 3000-4000 万。 合作方式及条件: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低场高性能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
国家“863”支持项目。采用一种新的制造技术,制造<110>轴向取向多晶棒材,在5MPa预应力和500 Oe磁场下的磁致伸缩系数达l//=950-1150ppm,重复性好,一致性高,工艺易于控制,成品率高。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材料的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预测 (1) 国防、航空航天和高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制造声纳用水声换能器与水声对抗换能器、线性马达、燃油喷射器、传感器、噪声与振动控制系统等,可用于航空飞行器、地面运载工具和武器等。据预测2015年此领域的世界市场额将达到3.3亿美元。 (2) 运输领域:主要用于反噪声、减振和消振、刹车系统、燃油喷射系统、阀门、泵和线性马达等。预测2015年世界需求量将达到10.5亿美元,是本世纪初用量最大的领域。 (3) 现代高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超声波技术、波动采油技术、海洋通讯、海洋开发与勘察、海洋捕捞等。预计2015年此领域的世界市场额将达到3.3-4.0亿美元。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喷射成形高性能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喷射成形技术研究室现有副教授以上研究人员4人,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留学回国人员3人,长期从事喷射成形及其它材料制备成形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在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喷射成形是一项21世纪新材料开发和传统材料性能提升的先进制备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 喷射成形高性能铝合金研究与应用: (1)高硅铝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高温耐磨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和电子工业。 (2)超高强度高韧性铝合金:室温抗拉强度达到850MPa以上,同时具有良好的塑韧性和抗应力腐蚀能力,在航空航天工业、核工业、交通运输工业等领域有重要作用。 喷射成形电子材料研究与应用: (1)Cu-Cr电触头材料:合金中Cr相颗粒的尺寸明显细化,触点的开关性能明显提高,使其成为高性能大容量真空开关的优良材料。 (2)轻质Si-Al封装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导热率和与半导体材料相近的热膨胀系数,是理想的新型电子封装材料,尤其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需要轻质低膨胀封装材料的应用领域。 新型高温(>1200℃)抗氧化耐磨材料研究与应用: 在高温磨损条件下可以保持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广泛适用于高温加热炉等应用领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铜材复杂器件耐腐蚀耐磨材料的研究
在海洋环境、酸雨污染、高温高湿等的环境条件下,紫铜、黄铜及其合金的加工器件在中间工序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点蚀,进而扩展为大面积腐蚀,而作为连接部件会加剧缝隙腐蚀引发应力腐蚀断裂。该项目成功研制了耐腐蚀耐磨防腐蚀环保涂料,大大延长铜类尤其是紫铜的自然存放期,对铜器件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由于耐蚀性优异,也可作为长期防护涂层。该技术获得的涂层在厚度为5μ条件下测试相关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外观    无色透明   可保留铜的金属光泽;可调整任意颜色   粘度    25秒      《涂料粘度测定法》(涂-4杯)(GB/T 1723-1993)    附着力  0级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1998)    耐盐雾   200h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的测定》(GB/T1771-1991)   耐冲击  50Kg·cm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32-1993   耐磨擦  0.005千克 《漆膜耐磨性测定法》(GB/T1768-1989)   硬度    4H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6739-1996)   相容性  与弹药相容 《真空安定性试验-压力传感器法》(GJB772A-97 501.2) 该技术适合喷涂、刷涂、辊涂等工艺,不含任何有害稀释剂,为环保产品。该产品用量少、性能和使用工艺优于防锈油;其另一特色在于必要时很容易去除,比防锈油的去除要容易的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新型高效可见光响应型半导体材料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影响当前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亟需解决。新型光催化技术由于能够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气和降解环境污染物,使其成为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备受瞩目。而当前光催化领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去设计、寻找高效稳定的可见光响应型半导体材料。在此,我们主要通过改性前驱体和设计新的焙烧策略成功得到了具备多孔结构、低碳含量、纳米片形貌的 g-C3N4 光催化剂,相比原始的 g-C3N4 ,光催化性能提升了 8 倍;通过介孔化设计和负载贵金属光催化剂,成功解决了 Pb3Nb2O8 光催化剂比表面积小、光生电子 - 空穴易复合的缺点,使光催化活性显著提升了 62 倍。通过调查浸渍提拉、磁控溅射、电泳沉积等手段,成果获得了 Bi2MoO6 和 Pb3Nb4O13 光电极材料,充分探索了其光电化学性能,并且通过负载 Co-P 显著提升了其光电转化效率,为分解水制氢与太阳能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选择性的材料;过渡金属离子掺杂与介孔材料有效结合,有效地探索了表面掺杂与体相掺杂 Fe2O3 对其电子结构的影响、光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辽宁大学 2021-04-11
一种钼酸锂纳米棒电子封装材料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酸锂纳米棒电子封装材料,属于电子封装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钼酸锂纳米棒电子封装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钼酸锂纳米棒65‑80%、聚乙烯醇8‑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0.05‑0.5%、异丙醇铝4‑8%、微晶石蜡4‑8%、水3‑7%,钼酸锂纳米棒的直径为50‑100nm、长度为1‑3μm。本发明提供的钼酸锂纳米棒电子封装材料具有绝缘性好、耐老化及耐腐蚀性能优良、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易加工、制备过程简单及制备温度低的特点,在电子封装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亚微米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本项目采用元素粉末法制备高性能的亚微米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突破了亚微米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和铝基复合材料的二次加工困难瓶颈难题,制备的亚微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热稳定性,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优良的导热、耐磨、耐腐蚀性等特点,机加工表面光洁度高。亚微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亚微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工程材料,其在航空航天领域、汽车装甲、电子封装、高轻化自行车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应用。其中以碳化硼为增强体的B4C/Al复合材料耐磨性很高,在制造喷砂嘴、电触点、摩擦和耐摩擦材料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机器和设备端部密封件上,碳化硼为基体的B4C/Al复合材料也有出色表现。此外,碳化硼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腐蚀性能,在有气体腐蚀条件下工作时,效果极佳,用亚微米B4C制备的B4C/Al复合材料制备的喷砂嘴和喷丸机喷嘴在标准条件下显示出的高强度,为钨硬质合金强度的5~11倍。先后设计和开发了高尺寸稳定性高导热易加工电子封装复合材料制品,如印刷电路板板芯、军用功率混合电路、微波管的载体、多芯片组件等。亚微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耐磨性、良好的耐高温性和抗咬合性能等特点,在高速列车刹车盘,制动盘、发动机活塞和齿轮箱等以及现已用于越野自行车上的车链齿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前瞻性、战略性、经济性和基础性这几个角度来考虑,亚微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符合具有高性能价格比,有待迅速实现产业化的要求趋势。本项目围绕航空航天用大尺寸关键承力结构件、光机结构件与精密仪表零件、电子封装器件、核能领域屏蔽材料等应用背景,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设计和开发了高尺寸稳定性高导热易加工电子封装复合材料制品;制备的亚微米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被应用于制造核废料处理容器;应用于高速列车刹车盘,制动盘、发动机活塞和齿轮箱等。
东北大学 2021-04-11
Ag/Sn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旨在提供一种Ag/Sn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搅拌条件下将氨水与SnCl4·5H2O的酸性水溶液同时滴加到WC悬浮水溶液中反应后,将悬浮液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后煅烧,获得具有核壳包覆结构的复合SnO2颗粒;将颗粒与银粉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将混合均匀后的粉体通过等静压压制成坯体,然后依次经过烧结、复压、复烧工艺,最后热挤压成型获得Ag/SnO2复合材料。通过本发明制备获得的Ag/SnO2复合材料,一方面保证了复合颗粒具有与SnO2相类似的优良特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SnO2和WC的复合比例有效克服传统电接触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因成分偏析导致的性能劣化,进而消除经长期使用后接触电阻增大、温升提高对电气使用性能的不利影响。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9 80 81
  • ...
  • 206 20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