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华网】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聚焦融合创新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开幕,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同日举行,吸引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800余家科技企业参加,聚焦以融合创新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新华网 2025-05-23
【新华网】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聚焦融合创新
高博会开幕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2所高校的书记校长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共话高等教育未来,57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新华网 2025-05-23
裸眼3D一体机校园展览解决方案/校园安全
采用新型裸眼3D技术,以裸眼3D一体机为展示平台,搭配丰富的3D安全教育优质资源,为学生展示近乎真实的安全演练情景。可设置在校园入口、教学楼、宣传栏、食堂、通道等校内公共场所,让学生课堂外愉快地学习安全知识,是校园安全教育首选方案。
云幻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城市固废分类-收运-协同处置全链条智能化技术集成
1. 痛点问题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指出将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对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加大,无害化处置能力尚未得到有效保障,处理设施布局零散,固体废物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在构建先进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模式中面临顶层设计、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等软硬件条件的不足,显著影响“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及固废管理领域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亟需改进传统碎片式、分种类、智能化水平较低的固体废物管理模式,依托物联网和智慧支撑技术形成多种类型固体废物分类-收运-协同处置全链条系统性方案,充分发挥固废处置中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提升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在全环节规划设计、工艺技术集成优化、工程及园区的可持续运营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2. 解决方案 针对城市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问题,本项成果发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在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理论研究、工艺优化调控和规划决策应用等领域的长期积累,开发“无废城市”建设顶层系统规划工具,研发全链条工艺模拟与优化技术,搭建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城市固废智慧化管理平台,形成能够有效服务于“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固废分类-收运-协同处置全链条系统性解决方案。具体包括: (1)针对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系统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整个城市层面构建从源头分类减量到末端处理处置、处理设施协同共生的工程技术体系和管理运营模式,打造处理设施协同共生、碳减排和二次污染集中控制效果显著、实现物质有序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置园区,构建无害化、资源化、可持续的城市循环代谢链网; (2)开展多源固废处理处置工艺机理模拟,揭示固废-水-能耦合代谢路径与减污降碳潜力空间,实现工艺参数优化;模拟不同固废管理路径对物流、能流的影响,支撑不同应用场景下涵盖源头分类及减量化、污染处理处置、残余物集中控制全过程的工程技术体系优化; (3)基于物联网、智能监控、在线仿真技术等,构建城市固废管理多源异构大数据系统,形成原创性固废智慧管控技术,支撑建立集固废监测、溯源、预报、应急、调控等功能于一体的可视化管理平台,提供多场景、多效能、智慧化城市固废系统性解决方案。 合作需求 (1)与从事城市固废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静脉产业园建设等领域的企业以及绿色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 (2)项目孵化需办公场地500平米,天使轮融资需求约3000~5000万。
清华大学 2022-03-22
【央广网】[朝闻天下]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举行
【央广网】[朝闻天下]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举行
央广网 2025-05-25
HT-3000数字自动校园广播
产品详细介绍• 数字自动广播系统主机• 完成广播周边设备的自动编程控制• 八路分区编程• 标准串行通信口与电脑相连• 手动/自动/键盘分控/遥控(可选)四种控制方式• 具2路功放、2路外控电源控制功能,(可对广播功放机、节目源DVCD、双卡座、数字收音头等设备进行编程设定电源控制和管理)4组功放输入和8组功分区输出• 微机电源自动管理中国航天广电驻石家庄办事处
河北航天广电有限公司 2021-08-23
校园智能可寻址定压广播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智能定压分区广播系统是通过物理方式分区的,即每一个广播区域收听点的音箱都是连接在一条音频线上的,整个广播系统需要几个分区就布几条广播音频线到广播控制中心,系统一但建成,当需求变化时想让一个区域的一个或几个音箱,分到另一个广播区域中是很难达到的,除非重新布线。在中小学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如招生情况的变化会使每个年级的班级数量发生变化,原来按年级分区的广播系统就不能再按年级广播了。例如有些企业单位的办公区,学校的宿舍区也会常有对一间或几个房间播放通知,找人等需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可寻址广播来实现,设计可寻址定压广播系统可实现定点广播和自由分区分组广播。主要功能特点:定时自动播放系统可按用户设置的时间表通过自动播放软件,全自动播放音乐铃声,广播操、英语听力培训课程、车站、机场、港口的到离信息、旅游景点的介绍,商场、超市、医院、居住小区的背景音乐,以及各单位自制自选的音乐和广播节目等。定点广播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可实现对任意一个广播接收点进行广播,如对一个办公室播放通知,对一间宿舍广播找人等。编组广播系统可对所有的广播接收点进行任意编组广播,如对某几个班进行英语听力考试等。自由分区广播系统可任意组成不同的区域进行广播,如当各年级的上课教室变换时,可根据变换后的教室重新分区进行广播。固定区域广播控制功能当系统中含有物理分区的广播部分时,需外加金迈视讯GMTD-8DV广播分区控制器,主控系统在寻址广播控制的同时,可根据播放内容的不同,分区控制不同区域的广播。
北京金迈视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校园智能定压分区广播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智能定压分区广播系统是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公共广播系统,在学校、工厂、企业、部队通常的应用为播放音乐铃声、新闻广播、领导讲话、广播体操、课间午间休息时的轻音乐等。在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酒店、医院、地铁、车站、机场等又称为背景音乐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掩盖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无论在哪种场所都有控制定时自动播放的需求。主要功能特点:定时自动播放系统可按用户设置的时间表通过自动播放软件,全自动播放音乐铃声,广播操、英语听力培训课程、车站、机场、港口的到离信息、旅游景点的介绍,商场、超市、医院、居住小区的背景音乐,以及各单位自制自选的音乐和广播节目等。所有区域自动播放 通过控制软件的设定对所有区域进行定时自动播放,如校园广播电台节目,背景音乐等。  特定区域单独播放 通过软件控制对某个区域进行个性化广播,如某个年级开家长会;商场的某一区进行促销。各区域自由组合播放 通过软件设定,可任意对某几个区域进行定时广播,如统一对学校的中学部进行广播,午间休息对食堂、宿舍、校园播放背景音乐等。选择区域进行临时广播 系统可根据需要手动选择区域进行临时性广播,如领导讲话、播放通知、重要新闻、紧急广播等。电源控制 系统配备电源控制器可控制功放及其它播放设备的电源,没有广播时将设备电源关闭,避免设备长期加电。同一时间不同区域播放不同内容当不同区域配置不同功放时,可实现同一时间不同的区域播放不同的内容,如:图书大厦的各层根据各自销售不同类型的图书,分别进行新书介绍等。多区域自动播放 主控系统配备多通道数字音频播出控制系统,可实现多路数字音源输出,实现多区域自动播放不同内容。
北京金迈视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家校通-校园一线牵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校园一线牵”家校通系统是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作为学生的学生证,每天上学和放学时,学生通过校门的考勤机刷卡,系统将学生到校和离校时间信息实时通过手机短消息、信息机、E-MAIL发送给家长。学校通知、老师评语、考试成绩也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发送到家长手上,家长可以实时方便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信息,并及时和学校、老师进行交流,在学校、家长之间建立起一座方便、经济、及时的沟通桥梁。    主要是刷卡信息的收集和传送、状态控制信息的上传和接收。     ◆ 考勤信息产生:通过学生刷卡,读卡器读取IC卡信息,传送至校园中心控制器,从而产生考勤信息,包 括学生   序号和刷卡时间。     ◆ 考勤信息传送:由校园中心控制器通过INTERNET将考勤信息传送至中心服务器。  校园e线牵-家校通项目最大特点       就是结合了成熟的智能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和先进的软件技术,把各种成熟技术有机整合,应用于市场需求。 ◆ 在校园,应用智能卡进行学生考勤管理,智能卡管理是将来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和方向; ◆ 在家长,移动通信已是日常工具,使用移动通信和学校沟通,无疑是最简单经济及时的方式; ◆ 通过internet把学校信息源和家长接收终端结合起来。
山东栖霞市东信电子厂 2021-08-23
金冠王码数字校园软件
产品详细介绍
北京金冠王码教育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100 1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