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Nano-800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
产品介绍: Nano-600、Nano-800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作为一款高再现性的全波长分光光度计,采用基座和比色皿上样双检测模式,适用于更宽浓度范围的样品检测,操作简便,不仅可用于测量DNA,RNA纯度、浓度,测量蛋白质浓度,也可用于一般物质分析中的吸光度检测。 产品特点: 7寸电容触摸屏,优化设计的安卓系统软件 无需预热,5秒即可完成检测,结果直接输出为样品浓度。 5分钟内无操作,将自动关闭光源,以延长使用寿命。 软件图形界面简单易用,操作更为直观,结果可直接导出。 仅需0.5~2ul的微量样品即可进行纯度与浓度测量,样品可回收。 外置打印机(选配)直接打印报告。 技术参数: 型号: Nano-600 Nano-800 软件操作平台:   7寸电容触摸屏,安卓系统 7寸电容触摸屏,安卓系统 波长范围: 185-910nm; 185-910nm; 比色皿模式(OD600): 600±8nm 600±8nm 样本体积要求: 0.5-2.0ul 0.5-2.0ul 光程: 0.2mm、1.0mm 自动切换 0.05mm、0.2mm、1.0mm 自动切换 光源: 氙闪光灯(寿命可达10年) 氙闪光灯(寿命可达10年) 检测器:  3648像素线性CCD阵列 3648像素线性CCD阵列 波长精度: 1nm 1nm 波长分辨率 ≤3nm(FWHM at Hg 546nm) ≤3nm(FWHM at Hg 546nm) 吸光度精准度: 0.003Abs 0.003Abs 吸光度准确度: 1%(7.332 Abs at 260nm) 1%(7.332 Abs at 260nm) 吸光度范围 (等效于10mm): 0.02-300A; 0.02-300A; 比色皿模式 (OD600测量):  0~4A 0~4A 测试时间:  ≤5S ≤5S 核酸检测范围: 2-4500ng/ul(dsDNA) 2-17500ng/ul(dsDNA) 数据输出方式: USB、SD-RAM卡 USB、SD-RAM卡 样品基座材质: 石英光纤和高硬质铝 石英光纤和高硬质铝 锂电池 无 6800mmA 外观尺寸(mm) 270x210x196 270x210x196
上海金鹏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09
双光束核酸蛋白检测仪JP-3000
一、产品介绍: JP-3000型核酸蛋白检测仪(紫外检测仪)系采用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技术,检测蛋白、核酸、酶和多肽,适用于制药、天然产物和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广泛用于生化研究, 生物工程, 医疗检验, 测定, 农业科研, 化工食品等科学领域。   二、产品特点:  双光束分光系统设计,一束光通过参比系统,另一束光通过样品系统。 无需预热,开机基线即可平衡。 内置JP-blupad层析工作站,自动绘制层析图谱。可一键另存JPG图谱,方便图谱的保存打印。与GE层析柱接口兼容,可在AKTA等设备系统进行预分离。 三、技术参数: 检测波长:: 260nm、280nm(标配) 波长选择: 步进电机程序控制。 光源: LED冷光源,寿命>50000小时。 调零: 双光束一键调零。 灵敏度: 2、1、0.5、0.2、0.1、0.05 ABS 噪声: <0.0001A 漂移: ≤0.002A/S 光程: 3mm 样品池容积: 30ul~120ul 吸光度显示: 122*44蓝膜高清LCD液晶显示 功率消耗: ≤25W 电源电压: 220V±10% 50Hz
上海金鹏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09
检测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与其配体间相互作用的成套试剂
01.成果简介   “相”是指物质系统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与其他部分具有明显分界面的均匀部分。“相变”是指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与固、液、气三态对应,物质有固相、液相、气相。有研究表明,相变机制也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中,且在细胞生命周期的时空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当溶液中的多价大分子与其多价配体互作时,容易产生更大的复合物,后者的溶解度一般会降低,从而从普通溶液相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复合物富集的独立的液态相,这个转变过程被称为“液-液分离相变”(即,“相变”)。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指蛋白质翻译完成后,发生在蛋白质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的共价修饰过程,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步骤之一。目前,已知存在300多种翻译后修饰,常见的有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修饰等,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相反的修饰过程为蛋白质去修饰,如去甲基化、去乙酰化、去磷酸化、去泛素化、去糖基化等。 本项成果是一种检测翻译后/复制后/转录后修饰的蛋白质/DNA/RNA与其修饰阅读器间相互作用的成套试剂,由A、B、C和D四种试剂组成;(1)A由名称为R的生物分子和名称为X的蛋白质连接而成;(2)B含有名称为L的生物分子;R与L相同或不同且二者间具有相互作用,R与L相互作用后发生相变;(3)C为由C单体形成的多聚体,C单体由名称为mc的单体、名称为甲的报告基团和名称为YC的生物分子连接得到的分子,大于等于两个的mc能形成多聚体;(4)D由名称为XL的带有修饰的蛋白质和名称为YD的生物分子连接而成;YC与YD间具有相互作用。通过该成套试剂及基于该成套试剂创建的多价招募系统,利用相变机制实现了互作蛋白和配体在相变液滴中的高度富集,将原本较弱的互作信号强烈放大,使其易于检测。02.应用前景 本项成果可以为检测经翻译后/复制后/转录后修饰的蛋白质/DNA/RNA与其修饰阅读器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该技术尤其适合高通量筛选修饰酶或去修饰酶的抑制剂或促进剂。03.知识产权 本项成果已申请1项发明专利。04. 团队介绍 本项成果负责人为清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成员、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成员、中组部“青千”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相变”相关领域的研究,并探索能够广泛应用于鉴定生物大分子互作及互作调控物筛选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发表于多个国际顶级权威期刊,申请专利多项。05.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合作开发。06.联系方式 zhangxinrui@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新型冠状病毒精准核酸检测试剂盒
2020年2月14日,暨南大学产学研深度合作企业、生物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州海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可定性和定量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王通教授和海力特公司朱托夫教授团队在1月26日紧急成立了科研公关小组,集中了15名科研、生产和质控人员,开展了针对新冠病毒假阴性的微量精准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基于双方产学研深度合作所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进入疾控部门和医院开启测试。结果显示,检测27例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样本中,该试剂盒全部检出;在50例疑似感染的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样本中,已上市试剂盒检测出14例,海力特新冠病毒核酸精准试剂盒检测出21例(包含上述14例),最终这21例全部确诊,检出率提高33.3%。该工作表明,假阴性或“漏检”问题有望通过特异性提高试剂盒的灵敏度大大改善。并且,该产品也有望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评估提供新的监控手段。 暨南大学与海力特共同在暨南大学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孵化的“东莞微量精准检测研究院”,已于2019年1月获得第三方检测许可证,现有新冠病毒检验能力每天300人份。
暨南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精准核酸检测试剂盒
基于双方产学研深度合作所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进入疾控部门和医院开启测试。结果显示,检测27例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样本中,该试剂盒全部检出;在50例疑似感染的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样本中,已上市试剂盒检测出14例,海力特新冠病毒核酸精准试剂盒检测出21例(包含上述14例),最终这21例全部确诊,检出率提高33.3%。该工作表明,假阴性或“漏检”问题有望通过特异性提高试剂盒的灵敏度大大改善。并且,该产品也有望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评估提供新的监控手段。 暨南大学与海力特共同在暨南大学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孵化的“东莞微量精准检测研究院”,已于2019年1月获得第三方检测许可证,现有新冠病毒检验能力每天300人份。
暨南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闫亚平教授团队,联合陕西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病毒参考基因序列,针对现有市场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现状,研发并测试成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法)。目前,已向省市部门报备,助力患病人群的筛查和诊断。据悉,该产品基于环介导的等温循环扩增的技术研发,不需要荧光定量PCR仪等特殊的仪器设备,用水浴锅等简易设备65℃恒温,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扩增反应,快速、简易,检测结果肉眼可见,检测限可低至每反应体系3个拷贝的核酸模板,为基层医院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方法。同时,闫亚平教授团队将其拥有的核酸扩增类产品一管式冻干的专利技术应用其中,可实现检测试剂盒的常温储存和运输,反应体系中只需添加模板即可,简化了操作步骤,适于基层医院开展快速筛查和疫情监控。该产品目前已经完成注册检验,可向有资质的临床机构提供试用。
陕西师范大学 2021-04-10
免核酸提取便携式检测试剂盒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雷教授团队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天宝颂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联合攻关团队,选取2019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糖蛋白基因作为扩增靶基因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成功研发出免核酸提取便携式检测试剂盒,检测时限低至45分钟,具有便携式、快速、特异性高等优点,目前已经完成质量体系评估和试生产。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核酸水凝胶在干细胞诱导分化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核酸水凝胶在干细胞诱导分化中的用途。所述核酸水凝胶包括:支架单元,该支架单元具备至少三个支架粘性末端,交联单元,该交联单元具备至少两个交联粘性末端,以及水性介质;所述支架单元和所述交联单元均由核酸以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形成,所述支架单元与所述交联单元通过所述支架粘性末端与所述交联粘性末端以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交联,从而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所述水凝胶用于使干细胞在所述三维空间网络结构中生长并进行诱导分化。
清华大学 2021-04-10
免核酸提取便携式检测试剂盒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雷教授团队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天宝颂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联合攻关团队,选取2019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糖蛋白基因作为扩增靶基因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成功研发出免核酸提取便携式检测试剂盒,检测时限低至45分钟,具有便携式、快速、特异性高等优点,目前已经完成质量体系评估和试生产。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核酸G-四链体新识别蛋白的发现
首先选取了序列特征各异的12条富含RGG的多肽片段,利用SPR技术评价多肽片段对G-四链体的结合能力。再结合filter-binding、NMR等研究手段,发现并证实了含有7个RGG重复单元的多肽12能选择性识别G-四链体结构,其识别位点为G-四链体的四分体平面。利用序列突变和序列重排等方式,作者证实多肽12对G-四链体的特异识别存在明显的序列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同时表现在氨基酸的类型以及其特定的排布顺序上。基于上述结果,作者对含有该RGG多肽序列的蛋白进行数据库搜索,发现了cold-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CIRBP),并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该蛋白能在细胞内外有效识别G-四链体。值得注意的是,该RGG肽段在CIRBP识别G-四链体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突变或缺失都会导致蛋白识别G-四链体的能力显著下降。该研究首次通过RGG多肽序列与G-四链体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发现了全新的G-四链体结合蛋白,并为将来发现更多的G-四链体结合蛋白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