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表面磁光克尔效应综合实验仪 COC-SMOKE
简介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物质的光学性质会发生改变,这就是磁光效应。磁光效应主要包含磁光克尔效应、法拉第磁致旋光效应、科顿 - 穆顿磁致双折射效应。本实验系统利用一套可以进行自由组合的实验装置,通过搭建不同的测量光路来实现对这三种完全不同的磁光效应 的测量。具体实验内容为:测量镍薄膜的磁光克尔旋转角、测量蒸馏水的法拉第旋光系数、测量磁流体的磁致双折射(科顿 - 穆顿效应) 的 o 光与 e 光的折射率差,其中前两部分作为基础性实验内容开展面上实验,第三部分作为研究性实验内容可供在现有实验基础上开展研 究性实验。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生物纳米材料—趋磁细菌磁小体
已有样品/n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趋磁细菌及利用其制备磁性磁小体的方法。从淡水中分离出一种能产生磁性磁小体的趋磁螺菌Magnetospirillumsp.ME-1。该菌株为大小2.62~4.83x0.44~0.62μm的趋磁螺菌,含有由10~31个磁小体颗粒组成的磁小体链,磁小体成分为四氧化三铁(Fe3O4),形态为立方八面体或立方体,大小为26-40nm。该菌株发酵性能优良,所产生的磁小体具有极大的产业化推广前景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桌面自助借还书机 桌面自助借还一体机
产品详细介绍
南昌北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印之梦-桌面照片机
卖 点:低成本、便携式、无人值守、专业照片打印 适应场景:景区、展览展示、各报名中心、事故处理中心等等 打印功能:6-7寸照片、 6寸明信片、1-2寸证件照打印 基础服务:声音打印、视频打印、换背景、模板套打、本地应用 升级能力:可拓展文档打印机,大容量电池组
印之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8
高性能云桌面(VDI)
云之翼高性能云桌面是基于领先桌面传输协议开发,深度融合桌面虚拟化和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通过搭载vGPU(显卡虚拟化)技术,即可实现VDI架构下3D图形软件等高性能应用的流畅运行,同时满足低带宽条件下流畅的外网访问需求。 一、产品优势 3D体验佳 通过搭载vGPU即可实现VDI云桌面良好的运行各类3D大型设计类软件。 桌面可移动化 可将高性能的虚拟主机或物理图形工作站发布至局域网或广域网,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使用。 外网流畅访问 基于自主研发的传输协议,在延迟 < 300ms 外网条件下均可获得良好的应用操作体验。 数据安全不落地 所有数据都保存在后端服务器,前端不保存任何数据,实现数据安全不落地。 简化管理 管理员通过管理平台即可对所有终端桌面及应用进行卸载、安装、升级等操作,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高效运维 借助云预警平台,只需一个管理员,即可在后台管理所有虚拟机,并能快速定位查找到发生故障的云桌面,及时排除故障。 资源弹性分配 所有的计算资源均由服务器提供,管理员可以调整单台服务器承载的桌面数量来提升或降低单个桌面的性能。 环保节能 终端采用瘦客户机,相比传统PC,能耗降低90%,每年的耗电量会大幅下降。 二、应用场景 3D高性能 3D实训机房:要求高性能配置实现各类3D专业软件的流畅使用,如艺术设计、建筑与机械设计、虚拟仿真教学等,对CPU、显卡、内存要求相对较高的场景。 图形工作站:设计部门或设计院等需要高性能配置实现大型专业软件流畅使用,如视觉设计、影视制作等,对CPU、显卡、内存要求相对较高的场景。 外网访问 在线实训与教学:需要满足师生通过外网低带宽条件下即可流畅访问学校实训资源,实现随时随地在线实训与教学的场景。 移动及居家办公:公司领导、市场销售等人员需经常出差,因特殊原因导致员工需居家办公等场景,员工需要流畅访问公司办公资源。 跨区域部署 教育城域网:区县中小学众多,传统IT建设以学校为中心,欠缺整体规划,硬件资源共享困难,资源利用率低,同时也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分支机构办公:一般规模不大,无专职IT,IT支持和维护难以快速响应,影响日常工作。
湖南云之翼软件有限公司 2022-09-07
云桌面本地版(VOI)
云之翼云桌面本地版(VOI)是⼀款桌面集中管控、本地分布式计算的新型桌面云产品;既能充分利用终端本身的计算性能,有效降低后端服务器网络压力;又可实现大规模分散、异构终端的统一管理和维护,远程进行桌面的统一部署和更新;适用于网络复杂、外设多、利旧PC纳管等场景。 一、产品优势 分散终端集中管理  基于WEB的图形化集中管理平台,用户可以在任意联网终端上访问,实现对桌面系统和软件的安装部署,快速交付各种所需应用桌面。 异构终端统一维护 支持终端设备异构,单镜像可支持多种不同型号终端 ,支持统一下发,提高运维管理效率。 离线桌面持续使用 支持系统缓存到本地离线运行,即使断网终端也可继续使用,不仅提高了用户的业务连续性,也在保障了终端系统及应用的运行速度。 桌面环境按需交付 支持多系统模板,可根据不同需求交付不同的操作系统,每个系统安装独立的应用软件,自动启动对应的操作系统环境。 使用体验媲美PC 通过服务器下发桌面系统,缓存到本地,可无缝无损使用本地计算资源,将不同版本的软件安装在不同的操作系统,降低系统臃肿,提供不亚于PC的使用体验。 兼容各类外设 VOI云桌面基于本地计算模式,可实现与PC一致的外设兼容性。 二、应用场景 网络环境复杂场景 支持网络带宽低,时常出现网络中断,终端和机房距离跨度比较大、业务应用对传输延迟敏感非常高等网络环境复杂场景,如语音机房。 外设类型复杂场景 外设较多,特别是种类品牌差异大,同时需求能够支持特定行业外设,例如医疗行业收费窗口、放射科、化验科室、医药实验室,高校的嵌入式开发实验室等。 PC利旧纳管场景 现有场景下已有大量PC,面临管理复杂、效率低、无法支持远程管理和统一策略下发等挑战,需要云桌面进行利旧纳管。如学校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场景。
湖南云之翼软件有限公司 2022-09-07
磁液体光栅
针对传统光栅衍射效应固定不变,不可调节,运用面狭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磁流体光栅,利用外磁场的强度来控制磁流体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数,进而使得磁流体光栅的折射率调制和吸收系数调制随外磁场的改变而改变,实现磁流体光栅衍射效率可调的特性。   所述磁流体光栅包括一个周期性凹槽、一种磁流体、一个光学透明的刚性覆盖层及一个磁场产生装置,磁流体填入周期性凹槽的各个凹槽中,光学透明的刚性覆盖层将磁流体密封在周期性凹槽中,磁场产生装置置于周期性凹槽外,磁场产生装置通电后在磁流体所在的位置产生均匀、可调的磁场,用于改变磁流体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数。   所述的周期性凹槽是在光学透明的刚性衬底上用带折射率的光学材料隔成一个个凹槽,制作凹槽的方法采用蚀刻法。所述磁流体,由表面包覆活性剂的磁性微粒和用于分散磁性颗粒的液相载液组成。所述周期性凹槽的深度在1μm—10μm之间、宽度在1μm一200μm之间。所述光学透明的刚性衬底和光学透明的刚性覆盖层为石英(Si02)、光学玻璃。所述的周期性凹槽的周期Λ、深度d、入射光波长λ和磁流体光栅的平均折射率n0满足关系式2πλd/(noΛ)2<<1薄光栅条件,形状选用矩形、锯齿形、余弦形。所述的磁流体的磁性微粒选用四氧化三铁(Fe304)、三氧化二铁(Fe203)、锰锌铁氧体,表面活性剂选用油酸、亚油酸、橄榄油,液相载液选用水、煤油。所述的磁场产生装置包括一个或一对螺线圈和一个可调直流恒流源,该可调直流恒流源用于给电磁铁或螺线圈供电,其输出电流的大小控制电磁铁磁场或螺线圈感应磁场的强度。所述的磁场产生装置产生的磁场平行于衬底或覆盖层的表面、并且垂直于凹槽的长边侧壁。  将磁流体这一液相磁性物质用来制作光栅,利用磁流体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数随外磁场强度变化的特点,通过外磁场即可控制光栅的衍射光效率,从而实现了衍射奴率可调的光栅。实现了可在线、实时调节指定阶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光通讯和光子器件领域的性能提高提供了新的方法。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LIKA磁栅
产品详细介绍安装简单方便粘贴式磁性带传感器磁头安装允许的间隙小(10mm)非接触式线性测量系统,无磨损抗液体、抗油污、抗振动,可以在-20~70℃温度范围内正常使用 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的位置、角度检测中 
北京慧摩森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热磁轮
320mm×220mm×200mm,酒精灯加热,轮子会转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载图形显示系统IP核
基于FPGA平台的图形显示IP核,可以将不同航空总线协议数据携带的图形显示信息进行处理并存储,同时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嵌入式系统,将图形信息可视化的显示在机载显示器中。协议处理IP核与嵌入式系统驱动及显示应用程序都具有可复用性,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适应不同总线协议的显示需求。 本系统不仅仅适用于机载显示,还适用于诸如监控显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图形显示。 机载座舱图形显示系统能够实时处理1Mbits以上的总线协议,相对于国外封闭的IP核技术,本技术IP核具有开源性,便于剪裁复用后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研制的后端图形显示系统基于嵌入式Linux,采用Qt图形库,具有开源性,可根据不同需求扩展功能,方便移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09 21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