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柔性桁架结构基于刚度影响的重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桁架结构基于刚度影响的重分析方法,首先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得柔性平面桁架位移频响函数,构造位移频响矩阵,当某一单元的弹性模量发生改变时,确定全局总刚度矩阵变化量,基于矩阵修正公式,根据初始位移频响矩阵快速获得修正后的结构响应,完成频响动态重分析求解。因此,无需进行多次有限元计算,利用初始的频响动态响应信号及明确结构的局部刚度变化,即可完成刚度摄动后结构的动态分析,简化计算效率,更加方便,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考虑力载荷的板结构屈曲温度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力载荷的板结构屈曲温度分析方法,计算考虑热效应的结构线性刚度矩阵和热应力刚度矩阵,计算板结构在力载荷作用下的结构位移;建立考虑结构变形的板结构线性刚度矩阵和非线性刚度矩阵,计算给定热载荷作用下的结构热应力刚度矩阵;计算结构屈曲因子,计算得到板结构此时的屈曲温度;计算所得屈曲温度和给定热载荷的误差值,若误差值在容许值范围内,则得到板结构最终的屈曲温度等于所得屈曲温度,否则将所得屈曲温度作为新的给定热载荷,并更新对应温度的结构材料参数,重新计算直至最终获得考虑力载荷的板结构屈曲温度。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复杂环境下板结构屈曲温度分析精度。
东南大学 2021-04-11
软土路基沉降计算理论
软土在我国有广泛的分布,为保证列车的高速、平稳运行,高速铁路对路基的沉降 变形控制要求很严,然而由于没有成熟可靠的软土路基沉降计算理论,致使目前我国已 修建运营的多条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出现沉降变形过大的情况,严重威胁到高速铁路的运 营安全。 本课题组近年来结合铁道部“CFG 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低矮路 堤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规律和设计方法”和 863 计划项目“高频重载条件下铁路路基不均 匀沉降设计理论和方法”等多项课题,对软土路基沉降计算理论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在软土地基、路基本体及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沉降变形规律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为 系统的软土路基沉降计算方法,尤其是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广泛采用的桩网结构、 桩筏结构,建立了基于 Mindlin-Boussinesq 联合应力的沉降计算方法;针对列车动荷载 长期作用下易产生过大附加变形的软土地基低矮路堤,提出了可考虑高循环动荷载次数 的动力隐式与静力蠕变相结合的长期变形计算方法。 研究成果在多条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应用。 
同济大学 2021-04-13
深井大型金属矿床三步骤连续开采理论与技术
围绕大型复杂深部矿床安全开采的技术难题,结合建设现代化矿山与大规模回采的关键问题,首创暂留隔离矿柱的大盘区、大采场、大产能三步骤连续回采工艺与安全高效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形成了深井大型矿床三步骤连续开采理论与技术。 完成了铜陵有色公司冬瓜山铜矿隔离矿柱回采工作,提出了冬瓜山铜矿初步设计、盘区回采方案、隔离矿柱回采方案、隔离矿柱回采关键技术,2015年中南大学冬瓜山项目团队开始现场调研与科学论证,2017年第一个隔离矿柱试验采场成功回采,2018年两隔离矿柱采场连续回采试验获得成功,2019年底完成52线与54线两条隔离矿柱的回采工作。
中南大学 2023-07-18
表面剧烈塑性变形诱导梯度组织强韧化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
率先对表面大应力应变剧烈形变方法及其应力场和温度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发明了表面大应力剧烈变形诱导合金化方法,为提高合金化程度和合金化深度提供试验基础,并揭示表面剧烈变形过程中温度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强热力耦合作用下梯度微纳组织结构的稳定化机理,并构筑梯度微纳组织结构合金化理论与方法,实现有效提升梯度微纳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并优化表面组织性能,突破了现有梯度微纳组织结构稳定化理论与方法中强韧性不匹配问题。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缓冲消能的桥梁抗震挡块构造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碰撞缓冲抗震构造,设置在桥梁的盖梁和梁体的结合部以强化桥梁抗震能力。盖梁顶面设置有摩擦摆支座,梁体支撑于所述摩擦摆支座上;盖梁两端分别向上延伸各形成一挡块;各挡块靠梁体侧各嵌入两块L型钢板;L型钢板端部具有一定坡角;所述两L型钢板之间的所述挡块表面置有橡胶层;两L型钢板间距橡胶层一定距离处置有一定数量的弧形钢筋,所述梁体的侧面布置有钢预埋件。在强震过程中,本发明能够有效地缓冲地震作用下主梁对挡块的碰撞作用,耗散地震能量,进而限制梁体较大的位移和防止落梁事故的发生。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智慧桥梁管理系统
成果介绍针对桥梁群服役期间的健康管养问题,建立了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桥梁群数据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实现桥梁群管养由被动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过程。技术创新点及参数依据桥梁的设计信息生成与实际桥梁一致的虚拟孪生模型。市场前景主要基于在役桥梁数量庞大、病害严重、实际管养过程中纸质化、平面化的管养方法,数据管理混乱、维修决策困难。实施条件实时集成、更新多源数据信息,及时反应当前桥梁构件、整体状况;并根据桥面交通荷载流量等荷载信息,通过数字孪生模型预测桥梁性能未来演化趋势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智慧桥梁管理系统
主要基于在役桥梁数量庞大、病害严重、数据管理混乱、维修决策困难等背景,针对桥梁群服役期间的健康管养问题,建立了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桥梁群数据管理系统。项目展示包括移动端人工检测、无人机图像检测、水下检测、索力监测、桥梁动力特性识别及施工监控等多种实际应用场景,并依据桥梁的设计信息生成与实际桥梁一致的虚拟孪生模型。该模型能够实时集成、更新多源数据信息,及时反应当前桥梁构件、整体状况;并根据桥面交通荷载流量等荷载信息,通过数字孪生模型预测桥梁性能未来演化趋势,由此对实际桥梁管养提供预防性养护措施建议;本技术意在解决实际管养过程中纸质化、平面化的管养方法,优化数据管理混乱现状,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实现桥梁群管养由被动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过程。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智慧桥梁管理系统
主要基于在役桥梁数量庞大、病害严重、数据管理混乱、维修决策困难等背景,针对桥梁群服役期间的健康管养问题,建立了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桥梁群数据管理系统。项目展示包括移动端人工检测、无人机图像检测、水下检测、索力监测、桥梁动力特性识别及施工监控等多种实际应用场景,并依据桥梁的设计信息生成与实际桥梁一致的虚拟孪生模型。该模型能够实时集成、更新多源数据信息,及时反应当前桥梁构件、整体状况;并根据桥面交通荷载流量等荷载信息,通过数字孪生模型预测桥梁性能未来演化趋势,由此对实际桥梁管养提供预防性养护措施建议;本技术意在解决实际管养过程中纸质化、平面化的管养方法,优化数据管理混乱现状,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实现桥梁群管养由被动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过程。
东南大学 2021-04-11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Wuhan Railway Bridge Vocational College)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由“中国建桥国家队”——中铁大桥局举办,是全国唯一的桥梁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地处中国建桥之都(武汉),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风景秀丽的马影河畔,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院占地面积282亩,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 学院依托企业办学,突出桥梁特色育人,以交通运输类和土木工程类专业为主干,形成了以全日制职业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为辅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现设有桥梁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材料工程系、铁道运输系、思政课部、公共课部等教学系部,开设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新能源汽车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办学规模为3600人。 学院现有任课教师216人,其中专任教师18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69人、“双师型”教师103人;兼职教师36人,其中“楚天技能名师”5人。 学院建有铁路桥梁施工、道路与桥梁施工、建筑技术、土建工程检测、工程管理、工程测量、铁道运输管理、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精调精测等10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建筑技术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土建工程检测、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 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武汉桥梁工程学院,为国家铁路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3万余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校友中走出了46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23位业绩卓著的高级工程师。他们主持的建筑工程先后荣获1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3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8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8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6项国家及省市“优质工程奖”;他们中先后有28人次获国家和省市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荣誉,134人次获国家“优秀企业家”“优秀项目经理”称号,58人次获“火车头奖章”;他们中先后有5人受到习近平、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有1人接受温家宝总理的邀请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宴和天安门阅兵观礼,有7人先后受到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总理的接见。学院被誉为“桥梁建设者的黄埔军校”“土建工程人才的摇篮”,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人社部、教育部),“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中华全国总工会),“全省文明单位”(省委、省政府),“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教育厅等)等荣誉称号。 学院将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秉承“立足中铁、面向社会、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方向,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大专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面向铁路建设、铁路运营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中国建桥之都(武汉)和中国中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现“省内一流、业内领先、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奋斗目标。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462 46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